伏曉娟
(白銀市會寧縣平頭川鎮(zhèn)中心幼兒園 甘肅 會寧 730700)
培養(yǎng)幼兒順暢地與人交流的能力是幼兒園語言教學工作的重點。幼兒如果在日常溝通中不能正確地表達,人們往往會在理解上產生偏差,造成一定的溝通困難。談到語言表達能力,大多數(shù)人認為不就是“能說會道”嗎?有些幼兒家長也認為,自己家的孩子并不需要培養(yǎng)“能說會道”的能力,這種想法對幼兒的語言教育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殊不知,幼兒的語言教育并不是簡單地培養(yǎng)“能說會道”的能力。相反,溝通與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才是幼兒園語言課教學的關鍵。在幼兒階段,如果不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溝通能力,他們可能無法順暢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可能會導致在對一些事情的判斷上出現(xiàn)偏差,影響終身發(fā)展。
語言是進行交流表達的工具,同時也是思維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人們展現(xiàn)自己的思維能力,主要是靠語言來進行的。幼兒階段如果不能夠更好地進行語言溝通培養(yǎng),可能會導致孩子在日后的溝通中產生一定的問題。在幼兒階段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僅能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還能夠使他們變得陽光開朗,真正意義上達到想說、不管什么環(huán)境下都敢說,并且喜歡和別人進行溝通交流的目的。如果在幼兒階段不重視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可能會導致孩子形成內向性格,對孩子造成終身影響,所以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是教學的重點。
幼兒園的語言教師首先要明確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的目標,并嚴格按照《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規(guī)定和要求組織幼兒學習語言課程。綱要中明確說明,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是相對個性化的,教師在引導幼兒溝通交流時,需要針對幼兒的基本情況和個性特征展開分析,針對不同幼兒采取不同方法,例如,有一些具有語言障礙的幼兒就需要特別關注,并且和家長以及監(jiān)護人保持良好的溝通交流,對幼兒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及時溝通,進而發(fā)展幼兒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其語言交流能力。
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與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相對等的正是幼兒的思維,只有具有敏銳的思維,才能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面對事情的分析處理才能更加明確,邏輯才會更清晰。所以在幼兒階段,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是發(fā)展幼兒思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需要對所看到的事物進行分析確認,還需要進行綜合思考,并且提出自己的判斷,實現(xiàn)全面的推理,最后才能夠運用語言進行組織表達。這正是語言表達能力與思維能力同步發(fā)展的重要體現(xiàn)。
為了更好地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需要教師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如果教師自身的能力不能達到相應的需求,那么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自然也是不能達到相對應的需求的。其實幼兒階段的孩子喜歡模仿,老師或者家長每天做什么,他們就會模仿。幼兒自身語言表達能力達到一定的標準后,也會主動模仿老師,并且以老師為榜樣。所以在幼兒園的教學中,老師是更加具備權威的模仿對象。對幼兒園老師的語言表達能力的要求,主要從發(fā)音階段和思維能力綜合階段進行分析總結。幼兒園教師的語言發(fā)音需要達到一定的標準,在日常的溝通交流中,一定要用普通話進行講解,防止出現(xiàn)幼兒模仿不正確的情況。針對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需要對事物具有清晰的認知,通過大腦進行組合重建,達到一定的思維能力與邏輯順序的組合,然后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將這些思維能力的組合方式傳遞給幼兒,這樣幼兒就能夠在日常的溝通交流中提升語言能力了。
幼兒是年齡偏小的學生群體,并且部分幼兒從出生以來,從來沒有離開過自己的父母。進入幼兒園以后,需要與父母產生一定的間隔,他們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更不愿意進行溝通交流。不僅如此,幼兒的年齡各異,他們的性格以及語言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如部分幼兒能夠完整地講出自己想說的話,但是還有一部分幼兒不愿意在人群中表達自己,講話也總是磕磕絆絆的。這種表達能力不是特別好的幼兒,在進行表達時遭到小伙伴的嘲笑會更加不愿意表達,最終形成自閉心理。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需要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語言表達環(huán)境,使幼兒能夠沉浸在這個環(huán)境中,并且忘了自己原有的磕磕絆絆的說話方式,學著開放自己的內心,與別人溝通交流。例如,在幼兒園語言教學中,可以使用故事進行環(huán)境的襯托。教師在講解故事的時候,可以把原本枯燥乏味的故事,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現(xiàn)得更加生動形象,將原來沒有聲音的畫面展示成圖畫的形式。等幼兒能夠真正投入這個故事后再進行提問,他們會忘了自己原有的問題,產生主動溝通,表達自身的想法,進而達到教育教學的真正目的。
發(fā)展幼兒個性教育是目前幼兒教育教學中的關鍵。當然,幼兒培養(yǎng)也需要嚴格執(zhí)行個性化教學。幼兒的語言與溝通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這時語言教育不僅需要面對全體兒童,還需要針對某個幼兒群體進行語言能力發(fā)展的重點培養(yǎng)。首先,我認為可以將這些幼兒劃分為兩類:一類為語言表達能力相對較好的群體。針對這個群體進行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時,重點培養(yǎng)幼兒的思維邏輯。第二類為語言表達能力相對較差的群體。針對這個語言能力表達較差的群體,不能盲目地培養(yǎng)他們的邏輯思維了,要重點為他們創(chuàng)建敢于開口并且勇于表達的環(huán)境,使他們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在實行個性化能力培養(yǎng)的同時,需要密切關注幼兒的變化以及針對老師或者是家長的需求等,并且及時反饋給家長,實現(xiàn)家校合作培養(yǎng),進而達到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整體提升。
要實現(xiàn)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傾聽也是一大重點。進行培養(yǎng)之前,教師首先需要學會傾聽。幼兒想要表達內心的想法時,不要輕易打斷他們的講話,要認真傾聽他們的講話內容。從他們的講話中可以判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僅如此,幼兒在進行交流之前,也需要先學會傾聽。只有他們學會聽別人講話,并且先學習才能夠激發(fā)他們模仿的欲望。所以在實施交流與溝通的培養(yǎng)之前,教師可以為幼兒創(chuàng)造各種聽的環(huán)境。例如,可以播放一些視頻等,或者是以小組輪流的方式,每人準備一個小故事,在班上講故事,然后針對幼兒的故事進行評比。幼兒的勝負欲都是極強的,如果說以比賽的方式進行,可以更好地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講解結束后,教師還可以進行總結,并且引導其他的幼兒進行模仿或者是復述故事。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夠鍛煉幼兒的自信心,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全面培養(yǎng)。
教師在幼兒園進行語言教學時應該注意幼兒的主體地位,以幼兒為中心,強化幼兒在語言教育中的主觀意識。首先,教師讓幼兒參與教學活動的主題選擇和活動設計時,要選擇幼兒感興趣的內容。其次,教師在幼兒園語言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原來“教師講,幼兒聽”的傳統(tǒng)模式,把主動權交給幼兒,增強幼兒的主體性,讓幼兒積極參與到活動中。最后,教師應該在語言教學中為幼兒預留充足的時間,讓幼兒完整地表達、交流和使用語言,不應該只是單純地完成教學任務。例如,在開展一場辯論活動時,教師首先在選擇辯題時可以讓幼兒組成小組進行討論,為幼兒提供交流表達的機會。其次,在舉辦辯論賽的過程中,讓幼兒成為語言活動的主體。為了活動的正常進行,教師要在必要時給幼兒提供幫助。最后,在教學結束后,鼓勵幼兒大膽、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傊?,要讓幼兒積極地進行語言運用和表達,增強幼兒的主體地位。
在游戲中,教師要給予幼兒尊重,從而改進教學策略。如,“提問”和“回答”是常用的鍛煉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教學方法,但是有的教師習慣“逼”著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有的幼兒并不喜歡這種方式,他們站在其他幼兒前面更加羞澀,更容易閉口不言,這時教師就需要改變教學策略。
如果教師善于觀察會發(fā)現(xiàn),有的幼兒雖然在教育活動中不善于表達、不想表達,但是在休息時間卻很活躍,他們左顧右盼,和身邊的小伙伴竊竊私語。這時教師可以采用“說悄悄話”的方式開展學習活動,讓幼兒找自己的朋友說悄悄話,或者找老師說悄悄話。教師可以將幼兒想表達的想法講給其他幼兒聽,間接地將孩子的話表達出來,通過這種“傳話”的環(huán)節(jié),使某些幼兒的緊張情緒得到緩解,從而逐漸改變孩子們心中的膽怯,大聲地表達想法。這個過程中,教師會發(fā)現(xiàn)當自己把某個小朋友說給教師的悄悄話大聲地說出來時,幼兒的臉上是很自豪的,告訴其他小伙伴:老師在說我說的話呢。久而久之,幼兒也就能表達了。
總而言之,在幼兒階段進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是幼兒園教育教學的關鍵,同時也是人們關注的重點。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首先可以從良好的環(huán)境方面進行,還要針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方法,提供個性化教育,同時教師需要多傾聽幼兒的表達,并且鼓勵幼兒進行模仿。這一系列的教學不僅可以提升幼兒能力,還能夠提升幼兒的自信??傊?,實現(xiàn)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從多個角度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