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瑋 徐國輝
【摘 要】概要寫作是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概要寫作為學生綜合運用語言提供了機會,寫作過程還能促進學生讀寫能力的雙向發(fā)展,是一種有效提升學生英語水平的好方法。鑒于課程標準對初中生閱讀與概括能力提出的要求,文章結合北師大版英語教材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九課“Thanksgiving”一文,從概要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開始,依據(jù)摸清學生概要寫作概念理解程度、明確語篇結構、借助評價量規(guī)、修改完善作品、反思教學流程幾個步驟,闡述如何系統(tǒng)地培養(yǎng)初中生記敘文概要寫作能力,為一線教師的概要寫作教學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法。
【關鍵詞】概要寫作;閱讀策略;能力培養(yǎng);讀寫結合
【作者簡介】李瑋,二級教師,李艷特級教師工作室成員,北京教育學院協(xié)同創(chuàng)新項目組核心成員;徐國輝,北京教育學院外語與國際教育學院副教授,英語分級閱讀研究中心主任。
【基金項目】北京教育學院協(xié)同創(chuàng)新計劃“基于課內(nèi)外閱讀融合的英語閱讀素養(yǎng)提升”暨2019年重點關注課題“中小學生英語關鍵閱讀策略培養(yǎng)模式研究”(ZDGZ2019-10)
一、引言
概要寫作是對原文內(nèi)容和思想加以濃縮,用精煉的語句概括文章要點的寫作。寫出一篇出色的概要需要作者具有堅實的語言基礎知識、良好的閱讀能力、優(yōu)秀的遣詞造句能力和思維品質(zhì)[1]79。作為融“閱讀+寫作”“輸入+輸出”的復合型、創(chuàng)新型寫作方式[2],概要寫作將讀、思、寫有機結合,學生要在閱讀、理解、吸收、內(nèi)化、分析、判斷、整理、概括后再進行輸出。概要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課程標準落實的需要?!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 年版)》對初中生的閱讀能力提出了明確要求:要具備較好的提煉能力,不僅能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還能在梳理內(nèi)容的基礎上歸納中心思想,明確文章主題;要具有一定的閱讀素養(yǎng),不僅能讀懂一般的閱讀材料,還能合理運用閱讀策略提取有價值的信息[3]。也就是說,優(yōu)秀的英語閱讀者能夠在閱讀中區(qū)分重要信息與次要信息,并以自身的閱讀經(jīng)驗加以整合,而概要寫作恰恰能體現(xiàn)一個優(yōu)秀閱讀者應當具備的關鍵思維模式和關鍵“讀寫力”[4]7。
然而,相較于母語而言,學生外語概要寫作意識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要普遍滯后。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師對概要寫作的重視程度不夠,未能系統(tǒng)指導與訓練學生進行外語概要寫作。另一方面,由于概要寫作能力需要多種思維能力作為支撐,涉及語言、思維、表達等多方面能力的協(xié)調(diào)運用[5],使得教師在指導學生寫外語概要時面臨很大的挑戰(zhàn)。在中考英語閱讀理解和任務型閱讀中,概括類題目是失分率較高的題型,可見概要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要。概要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能夠提升閱讀理解、概括歸納和書面表達能力,還能幫助學生解答閱讀和聽力中的難題,鍛煉高階思維,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就筆者掌握的文獻而言,目前學界對英語概要寫作教學的研究集中于高中,討論的語篇類型主要為議論文和說明文,初中階段和記敘文的研究則相對缺乏。此外,記敘文在教材的語篇種類中占比較大,語篇結構清晰,情節(jié)有趣又多起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便于教師的日常教學,正是適合于概要寫作訓練初始階段,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歸納能力的好文體[6]。下面以北師大版英語教材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九課“Thanksgiving”一文為例,闡述如何利用教材語篇系統(tǒng)地培養(yǎng)初中生的讀后概要寫作能力。
二、概要寫作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一)明確評價標準,建立初步認知
課前,教師圍繞概要寫作的基本要素設置了5個問題,對學生開展問卷調(diào)查:
①你覺得什么是概要寫作?
②概要字數(shù)多少比較合適?
③你覺得為了寫出一篇好概要,應該采用什么方法?
④你選擇用自己的話概括原文,還是用原文中的話來概括?
⑤你覺得記敘文的概要寫作應該包含哪些要素?
學生對以上問題的普遍回答分別是:概要寫作就是概括主旨大意;語言要簡潔,字數(shù)一句或幾句話即可;寫好概要可以看首尾段或者首尾句;嘗試自己總結,總結不出來再抄原文;概要寫作必須有中心思想、主要人物和情節(jié)。從以上回答不難看出,大部分學生對概要寫作有基本的認知,但是具體該如何寫則沒有清晰的思路,也缺乏足夠的寫作經(jīng)驗。因此,概要寫作教學的第一課,就是帶領學生閱讀相關文件中概要寫作的評價標準,建立初步認知,明確概要寫作的方向和基本要求:(1)理解準確,涵蓋全部要點,可能包含個別細節(jié)信息;(2)能準確使用相應的語法結構和詞匯;(3)有效組織要點,整合重組,靈活合理地使用語句間的連接成分,語言簡潔且邏輯清晰,結構緊湊;(4)盡量完全使用自己的語言。
(二)明確篇章結構,開展概要寫作
要想寫出一篇出色的概要,學生必須具有良好的閱讀能力,對語篇種類和結構也要有所了解。日常教學中,教師總會聽到學生提出這些疑問:“老師,不同文章是不是有不同的結構?如何明確結構、劃分層次?什么是文章的重點,如何準確找到重點?怎樣分辨主要內(nèi)容和次要內(nèi)容?”要解答這些問題,首先要讓學生明確語篇的類型和結構。在學習和運用閱讀策略之前,學生應該具備語篇基本概念、語篇結構意識以及一定的背景知識[4]8。語篇是語言和思想交融的產(chǎn)物,既有完整的思想又以完整的結構加以表現(xiàn),因此只要了解一個語篇的結構模式,學生就可以在大腦中建立起該語篇的結構圖式,從而迅速抓住語篇主題。概要寫作常見的語篇模式有現(xiàn)象分析型、因果關系型、問題解決型和觀點論證型[7]。
其次,不同種類的語篇行文思路并不相同,信息的布局模式和組織方式也會有所不同,結構層次也會相應地產(chǎn)生差異。如果能對語篇體裁及文體特征作出全面而準確的解讀,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風格和情感;如果能把握前后句、上下段之間存在的聯(lián)系,厘清段落間的邏輯結構,就能識別和確定篇章結構,準確定位主題句。[8]常見的記敘文以敘述為主要表達方式,常與描寫相結合,以寫人、記事、摹景、狀物為主要內(nèi)容,兼以議論、抒情、說明表達中心思想,所有寫作手段體現(xiàn)出整體性和連貫性。這類語篇往往借特殊事件的發(fā)生引起讀者的關注,隨后敘述事件的發(fā)展、變化、推進,結尾是由內(nèi)容引發(fā)的思考或情感的深化,能給人以思考和啟迪。記敘文在敘述時可以根據(jù)人物的變化或事件的發(fā)展來敘述,也可以根據(jù)時間、空間,或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來敘述。學生只要把握了記敘文的結構類型與文體特征,就能較快鎖定文章主旨,厘清文章脈絡,確定寫作要點。
以“Thanksgiving”一文為例,這是一篇典型的敘事型記敘文。作者并不是以事件的起始作為語篇的開頭,而是借用心情的起伏變化吸引讀者的興趣,起到介紹故事背景和引入正題的作用。接著,作者講述了全家人為感恩節(jié)吃火雞而做的一系列準備工作。就在每個人都充滿期待時,烤箱發(fā)生故障,一家人頓時不知所措。爸爸提出了解決辦法——用披薩代替火雞,大家欣然同意,愉快的節(jié)日氣氛又重新回到了家里。作者也感悟出感恩節(jié)的真諦“Thanksgiving is about giving thanks and spending time with your family.”,也就是傳遞感謝,以及與親人團聚。最后,一家人品嘗美味的披薩,度過了愉快的感恩節(jié)之夜,作者再次感嘆“Thanksgiving without turkey can still be fun!”。
教學中,教師與學生根據(jù)語篇的結構和內(nèi)容,共同商討了三種適合分析該語篇結構的圖形組織器,分別是五指圖(見圖1)、RAFTS表(見表1)和語篇結構圖(見圖2)。
在五指圖的幫助下,學生基于“問題解決型”結構,梳理出故事的主題、背景、主要人物、遇到的問題、關鍵事件,解決辦法或結果。在RAFTS表的幫助下,基于角色/作者、讀者/聽眾、文章形式/體裁等角度,可以梳理出故事的核心要素和事件。在語篇結構圖的幫助下,學生基于時間線索梳理出故事的主要脈絡。隨后根據(jù)梳理并提取出的要點概括大意,概要字數(shù)約為原文字數(shù)的1/6最佳。
可視化的圖表直觀地展現(xiàn)了語篇信息之間的聯(lián)系,為基礎較弱的學生提供了思維支架,使他們在建構寫作思路、搭建概要框架時有階梯可循,邁出概要寫作的關鍵一步。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讀寫不分家,兩者之間有連貫的思維過程,確保了讀寫思維的完整性。
(三)借助評價量規(guī),分類剖析問題
1.確立量規(guī),解讀樣例
對學生的有聲思維與書面概要作品進行分析后,教師發(fā)現(xiàn),影響學生概要作品質(zhì)量的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1)對原語篇的準確理解;(2)提取的信息要全面涵蓋語篇中的要點;(3)語言表達體現(xiàn)出獨立性和連貫性。其中前兩個問題與閱讀能力相關,第三個問題與寫作能力相關[1]80。結合相關的概要寫作評價標準和語篇的結構、內(nèi)容,教師設計了符合該語篇的概要評價表(見表2),然后選擇一篇優(yōu)秀的學生概要作品作為樣例公開講解。
首先,教師邀請學生一同賞析概要樣例:
It is about the Thanksgiving of writers family. They all expected the day,and prepared turkey to celebrate. However,they met a problem that the oven was broken. Finally dad suggested to eat pizza instead and they still had a good time.It tells us that Thanksgiving without turkey can still be fun,becaus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giving thanks and spending time with the family.
隨后,教師邀請寫出該概要的學生以有聲思維的方式將自己的思路還原出來與大家交流討論。該學生表示,自己會先通讀語篇,了解大概意思后概括出語篇主題,然后按照五指圖里的提示詞提取主要信息,再把提取的內(nèi)容簡化為最核心的詞組,用連詞連成句子,思考語篇中有沒有想說明的道理,最后通讀一遍看看有沒有語法錯誤,讀著是否通順。
2.依類剖析,發(fā)現(xiàn)問題
學生依據(jù)樣例的啟發(fā)再次寫作,教師在閱讀全班的概要作品后,基于作品中出現(xiàn)的典型問題進行分類剖析。根據(jù)筆者的教學經(jīng)驗,學生此時的問題一般可以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對概要寫作的概念理解有誤,造成過度概括。比如將語篇概括為“Instead of being upset about not having turkey,we thought of another way to make us more interesting. ”由于該生一味縮減語言,使得文章大部分要點被省略,沒有做到基于并忠于原文。
第二類在內(nèi)容層面(閱讀能力)上存在問題。如將語篇概括為“On Thanksgiving Day,we couldnt eat turkey because the oven was broken. Then,father suggested to eat pizza,we were very happy.”這一概要提取的信息要點不全,漏掉了準備火雞這一核心事件以及節(jié)日的意義。再如“It made me understand that we should not be too limited and dare to try new things.”和“Dont be afraid of anything,theres always a way to overcome it. ”的概括體現(xiàn)了理解上的偏差,沒有說出語篇傳遞感恩之情、陪伴家人的主題。
第三類是在語言層面(寫作能力)上存在問題。如直接使用原文語句而沒有進行整合刪減。不會將語篇中烤火雞的一系列準備工作用“made preparations for the turkey”進行替代。釋義或句式轉(zhuǎn)換(paraphrase)是常用的替代策略,具體而言有使用分詞短語將復雜句變?yōu)楹唵尉?,從同義、反義、否定等角度改變句式,轉(zhuǎn)化詞性、改變詞序、一句多譯等方法。只要掌握這些方法,就能極大地增強學生語言運用的靈活性和獨立性。
(四)基于改進建議,完善概要作品
經(jīng)過教師的講解和自我分析,學生理解了評價標準在概要寫作中如何體現(xiàn),也明確了自己改進和優(yōu)化的方向。接下來,學生就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對作品進行修改。下面是某學生寫的一篇概要。
Thanksgiving,we prepare the turkey,oven is broken. Everybody was looked worried. They order pizza instead turkey and solve the problem. They have a not awful Thanksgiving.
這篇概要對語篇核心事件的描述基本完整,但沒有凸顯事件之間的邏輯關系,也沒有體現(xiàn)對意義層面的理解。敘述的主體有不自然的更換,語法錯誤和表達不當都很明顯。教師根據(jù)評價表對學生的作品進行了點評,并給出針對性的指導意見,得到了下面修改后的概要:
①Its about a special Thanksgiving Day in writers family.// ②They prepared a lot for the turkey,but the oven was broken. ③When everybody was worried,father ordered pizza to instead. ④Finally,they solved the problem and had a good Thanksgiving Day. //⑤This passage tells u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get together with family,not what we eat.
在修改后的概要中,學生以①//②③④//⑤的“總—分—總”結構作為概要的主框架。添補的句①用一句話將故事主體writers family與話題special Thanksgiving Day交代清楚。句⑤補充了原概要缺少的語篇核心意義并以此作為結尾句。為了更好地展現(xiàn)事件的邏輯關系,提高語句的流暢性,學生添加了連詞but、when、finally,凸顯了事件的轉(zhuǎn)折、發(fā)展、結果,使全文語義連貫、脈絡清晰、邏輯嚴密。修改后的概要統(tǒng)一以第三人稱的視角進行敘述,句②將原概要we prepare the turkey的主語改為They。句②④中,學生還補充、替換了部分詞匯,將prepare the turkey補充為prepared a lot for the turkey,巧妙地將家中每個人所做的買、腌、烤等各種準備工作表達了出來,have a not awful Thanksgiving改為正面表達had a good Thanksgiving Day,使概要中表達的情緒流暢一致。最后,學生將概述事件的句②③④統(tǒng)一調(diào)整為過去時。
經(jīng)過寫、評、改的教學流程,學生在日后的概要寫作中會有意識地關注自己的概要作品要點是否全面、意義是否切題,思考如何歸類、刪減、組織、銜接語句。不僅概括能力得到提升,短文的寫作能力也得以打下語言基礎。同時,概要寫作評價表的設置也讓學生清楚地了解自己在閱讀或?qū)懽魃系谋∪踔帯?/p>
(五)回顧教學流程,總結寫作要領
教學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教師帶領學生回顧整個教學流程,總結如何才能作好語篇的概括工作,寫出好的概要。
1.識別并分析語篇,發(fā)現(xiàn)語篇內(nèi)部結構
概要寫作的第一步,是認真閱讀、分析語篇,在讀懂材料、了解大意的基礎上找出語篇內(nèi)部的邏輯關系,基于篇章類型和內(nèi)容確定概要的寫作結構,確保概要的語句有條理且邏輯正確。
2.區(qū)分主次內(nèi)容,全面梳理并提取信息
通常情況下,語篇中的細節(jié)具體而瑣碎,往往起到突出和強調(diào)的作用,可以在概要中省略或淡化。而真正重要的內(nèi)容應該是各種具體細節(jié)的通性或共同指向的某個理念,有一定的抽象性,不會是某個十分具體的客觀事實。學生可以依此區(qū)分主要觀點和用以支撐觀點的細節(jié)信息,準確獲取重要信息和中心思想。提取的信息應盡量用動詞短語表述,少用長句。
3.巧用策略,簡潔概括要點
初稿階段的概要寫作可遵循“總—分—總”的模式。使用提取主干、刪減細節(jié)(分辨主干信息和支撐細節(jié))、合并同類(整合段落,將相同主題或內(nèi)容合并)、概括信息(使用一級詞匯或提煉成概括性的詞匯)、簡化次要信息(如例子、描述性修飾語、人物對話、冗長的解釋說明)等方式使概要變得簡潔明了,符合概要的字數(shù)要求。
4.緊跟邏輯,連詞成句形成初稿
邏輯關系的表現(xiàn)是概要寫作的基本落腳點。為此,學生要厘清段間段內(nèi)的邏輯關系,加入合適的連接詞或邏輯關系詞使語言連貫通順。此外,要盡可能地用自己的話再現(xiàn)原作者的思想、觀點和風格,而不是直接使用語篇原句。若要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評價,注意保持客觀、中立。
5.結合評價標準,修改潤色完成終稿
文章的修改一般分為兩個層次:宏觀修改和微觀修改。宏觀修改涉及內(nèi)容和結構,微觀修改涉及遣詞造句。日常的概要寫作訓練中,要堅持要求學生從這兩個層次不斷修改打磨。只有在平時堅持高標準的寫作要求,加強鍛煉,學生的寫作水平才能逐步提升,修改意識得到增強,為日后的寫作考核打下基礎。
三、結語
概要寫作是學生閱讀理解力、概括力和書面表達力的綜合體現(xiàn)。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力,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更為學生提供了運用英語的機會,有利于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促進了讀寫能力的雙向發(fā)展。基于課堂實踐經(jīng)驗,學生概要寫作能力的鍛煉與提高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給學生提供與語篇特征相符的圖形組織器,為學生提取要點搭建思維框架;(2)教師需要找到好的示范樣本,以有聲思維的方式講解優(yōu)秀概要樣例的優(yōu)點及形成過程;(3)采用多種形成性評價手段了解學生的寫作過程,及時記錄并提供針對性的反饋;(4)組織日常進階式訓練,例如從教材中選取語篇或段落讓學生改寫句子,再逐步提高到概括段意、篇意,或是依照60詞—20詞—一句話的順序逐步縮減概要字數(shù)等;(5)針對同一文體進行集中概要訓練,待學生掌握之后,再轉(zhuǎn)換為其他文體。
參考文獻:
[1]程惠云.高中生英語概要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與建議:以北師大版《高中英語》教材為例[J].基礎教育課程,2017(20):79-82.
[2]金怡.中學生英語概要寫作研究:問題與對策[J].外語測試與教學,2016(4):38-42.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 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4]徐國輝.關鍵英語閱讀策略的概念解析、培養(yǎng)原則與評價機制[J].中小學外語教學,2021(11):7-13.
[5]錢建源.高中學生英語閱讀概括能力培養(yǎng)[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5(1):71-75.
[6]張驍純.借助“五指概要法”初探記敘文概要寫作教學:以“Why did I Quit Hunting”概要寫作為例[J].上海課程教學研究,2016(12):48-50,13.
[7]魏小平.基于篇章結構的概要寫作教學方法探究[J].中小學外語教學,2020(3):1-5.
[8]謝昂.信息化背景下記敘文閱讀策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以《典范英語7》18 My Friend Mandela為例[J].英語教師,2021,21(4):117-119.
[9]MCKNIGHT K S.The teachers big book of graphic organizers[M].San Francisco:Jossey-Bass,2010.
(責任編輯:朱曉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