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懿臻
【摘要】國家教育委員會新頒布的德育大綱第一句就明確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與心理健康教育?!泵鞔_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德育的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謂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據(jù)學生心理活動規(guī)律,采用各種方法與措施,以維護個體的心理健康及培養(yǎng)其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而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驕縱的有效管教孩子的方法。作為德育工作者,我們不僅要曉之以理,還要動之以情,管理學生不以懲罰為抓手,不用權威贏了學生,而是要通過解讀學生行為語言背后的密碼、傾聽學生表示尊重、有效地鼓勵學生,贏得學生的支持、理解和信任,調(diào)動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管理,著重培養(yǎng)社會和情感能力,教會學生正確地解決問題。通過正面管教,學生在班級更有歸屬感,教師獲得教育智慧,實現(xiàn)教育的雙贏。
【關鍵詞】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正面管教;教育智慧
小學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還沒有完全成熟,他們常常會在學習中、生活中以及與他人的交往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困惑。據(jù)國內(nèi)許多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已有10%~20%的中小學生出現(xiàn)不同類型和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包括太過以自我為中心、厭學、自卑、心理承受能力差甚至有自殺傾向等等心理問題。這些心理問題常常會讓他們感到不適或者迷茫,甚至會導致極端的想法或做法。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在現(xiàn)代教育中充當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在中小學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有著現(xiàn)實的意義。
首先,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夠更好地適應當前的教育趨勢。即使在“雙減”政策下,學生相對會減少作業(yè)和補習的壓力,但是最終的升學條件離不開成績的排名,面對升學的壓力和競爭,學生容易產(chǎn)生焦慮、緊張以及會因為考試失利等從而產(chǎn)生厭學的心理。那么應當如何解決學生這些方面的困擾?及時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無疑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其次,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調(diào)解因家庭教育缺失帶來的心理問題。尤其是獨生子女的家庭,家長對兒女大多是疼愛有加,舍不得他們受到半點委屈,也是由于這樣的“溺愛”,導致很多學生在性格上太以自我為中心,只考慮自己的喜惡來行事而不顧及其他人的感受,從而引發(fā)各種矛盾與爭吵,容易被其他同學疏遠或者不討喜。此外,現(xiàn)在很多父母到外地工作留守兒童比較多,加之近些年我國的離婚率越來越高,不良家庭的氛圍,不妥的言行舉止,文化素養(yǎng),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的生活氣氛都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學生遇到此類情況和問題,非常迫切需要我們對他們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引導他們學會換位思考并教會他們?nèi)绾胃玫嘏c同學相處,鼓勵他們與父母敞開心扉并且要多交流,理解父母的不易,要學會相互體諒和包容。
最后,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促進學生正常健康成長的必由之路。學生的健康成長會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但是心理因素是最不可忽視的。學生如果出現(xiàn)心理健康問題,會導致家庭矛盾,師生矛盾,生生矛盾,這樣各種矛盾匯聚一起,其中的正常健康生活肯定會受到影響。對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是為了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學生的求知與成長過程就是一個持續(xù)成長的歷史過程,但是心理健康在這一過程中起了一種調(diào)和劑作用。學生如果不能夠用健康的心態(tài)去對待每一次的求知和每一次的成長認知,那么學生的整體綜合素質(zhì)將不會得到有效發(fā)展。
“正面管教”(Positive Discipline,簡稱 PD)是基于阿德勒和德雷克斯的心理學理論,簡·尼爾森和琳·洛特都在此基礎上進行了發(fā)展和完善。正面管教的教育方法提倡和善而堅定,既不懲罰也不驕縱,鼓勵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邏輯。通過有效的正面管教來培養(yǎng)孩子的自律、責任感、合作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班級管理當中,由于老師對學生的學習、生活、行為規(guī)范各方面的指引和規(guī)范,如果老師建立絕對權威,只想“贏了學生”,教育的效果是短暫的,學生只會迫于無奈接受你的說教,過后又恢復自己的“搗蛋”行為。所以老師可以通過學習正面管教理論,用積極正面的方式引導學生,要學會培養(yǎng)教育智慧,不夾雜任何懲罰或變相懲罰的成分,充分發(fā)揮“正面”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品質(zhì),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
一、傾聽與解讀
圖片的漫畫有兩個水龍頭(圖1),右邊的水龍頭開得很大,但是大部分水花都濺出來,結(jié)果碗里的水并沒有接滿;左邊的水龍頭開得不大,緩緩的水流卻讓裝滿了碗。這幅漫畫給我們的啟示是,水龍頭的水就像老師對學生的期待、關注、指引,碗就像是學生的內(nèi)心。不同的教育方式就像漫畫中兩個水龍頭,表面上看上去急速的水流是比緩慢的水流要有優(yōu)勢,能夠一下子就裝滿碗,但是實際不然,因為水開得太大,水流又快又急,導致很多都濺到外面去了。水龍頭嘩嘩的水流意味著老師的愛,流得過急,表面上是“贏了”學生,但實際上很多水都沒有真正流到碗里去。老師從內(nèi)心希望孩子們能變得更好,所以著急給他們過多的東西。殊不知“過滿則溢”,由于水流太大,碗根本承受不住這么大的壓力,便本能地把水濺了出去,再珍貴的水也被白白浪費了。事實上,老師可以試著將水龍頭關小一點,就像漫畫中的另一個水龍頭一樣,讓水流慢得一點。雖然速度較慢,但碗可以接住,還可以做到滴水不漏。試著放慢速度,更容易“贏得”學生。
二、有效的鼓勵
小學教師是小學生心靈成長的重要導師,我們要學會用鼓勵的方法代替懲罰,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肮膭睢币辉~聽起來很容易操作,但要注意把其與“贊揚”區(qū)分開來。“鼓勵”關注的是學生完成某項任務過程時的努力與提高,在教學當中,我們可以采用鼓勵的三種語言,描述性鼓勵、感謝性鼓勵和信任性鼓勵。
如“我注意到……”描述性鼓勵表達了教師對學生的關注;
如“非常感謝你……”感謝性鼓勵傳達出教師對學生的尊重;
如“我相信你……”信任性鼓勵流露出教師對學生很有信心。
老師通過鼓勵表達對學生的尊重和欣賞,鼓勵的話語需要具體到位、真情實感、取向正確。比如在邀請一位學生上臺講題的后,我們可以這樣鼓勵“我非常欣賞你的講解,我注意到你已經(jīng)抓住了這節(jié)課的重難點,并著重和同學推敲討論,突出重點,解疑難點,說明你課前有充分的準備。而且你有為人師表的風范,自信、大方,聲音洪亮,給其他同學做了很好的示范,相信你今后能夠帶動互學、群學的良好風氣!鼓勵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自信、形成積極健康的自我意識,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品格和技能。長期的鼓勵還可以使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的優(yōu)勢與價值,形成自信和獨立的氣質(zhì)。
三、班級的主人
老師一個人的力量是不足的,所以發(fā)揮學生在德育中的主體地位對于營造正確的班級輿論和良好的班風至關重要,小學生處于身心還比較稚嫩的階段,有激情,富于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發(fā)揮主體地位,讓他們切實參與德育活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做班級的主人,才能讓德育真正走進他們的內(nèi)心。
正面管教有眾多優(yōu)秀實用的班會課案例,例如,對于班規(guī)的制定,正面管教的小工具——日常慣例是這樣操作的:
老師和學生圍坐成一個圈
1.選擇一個你計劃教學生的慣例(出勤、打掃衛(wèi)生、課間休息、上廁所、站隊、教室里的噪音、交作業(yè)、晚修等)。
2.和學生們分享這個慣例會解決什么問題,分享你的大致想法,以及你是如何用慣例來解決問題的。
3.學生喜歡參與解決問題,如果你征求他們的意見,他們就會用大腦思考。
4.進行練習或角色扮演。
5.跟進。
當你完成最開始的教學和練習,你需要定時地檢查這些慣例,要不斷實踐慣例的5R原則:
回顧我們的期望;
尊重(Respectful):我們的慣例是什么?問學生比命令他們更有力,會讓學生們感到這是一個他們能應對的挑戰(zhàn),而不是說教。
合理(Reasonable):學生對事情的應對能力是有限的,邏輯后果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能長個教訓,下次要注意。
反思(Reflection):我們做得怎么樣?你們的大拇指是向上、橫著還是向下?學生會過多地參與。
責任(Responsibility):邀請每一個學生看看他們能為集體的進步做些什么。
結(jié)果(Result):我們將要實現(xiàn)什么目標?我們怎么知道自己已經(jīng)做到了呢?可以設置評分表或時間表。
在本課例中,對于教師日常慣例的制定,在確定大框架的基礎上由學生自行討論具體的條款,老師只是作為一位旁觀者,學生們進行討論和提出建議,并在學生需要幫助時給出建議。由學生自己制定的規(guī)則,在實施中往往具有很高的主動性。再比如,對于學生日常生活中出現(xiàn)的德育問題,老師不直接解決,而是將這個問題設計成一個體驗式的班會課,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其中。不同的案例被學生反復地進行換位思考,在幫助他人改正錯誤的同時,學生也不斷進行自我反思和自我教育,以減少將來犯類似錯誤的可能性,最后由學生選擇解決方案。正面管教中有一節(jié)課例《查理》,大致的流程如下:
老師和學生圍坐在一圈
背景:查理代表的是一個不受歡迎的同學,受到老師的冷眼、同學的排斥。
1.老師在一張紙上畫上查理的肖像。
2.老師把帶有查理的肖像的紙揉皺,然后說一句批評查理的話。
3.老師把紙交給圍坐一圈同學的第一個,讓同學說一個不喜歡查理的原因。然后揉搓紙張并將其傳遞給下一個學生,下一個學生也是同樣的操作。
4.所有同學說完原因,老師把紙張打開。
5.同學們評價這張紙變成什么樣。
6.老師說一句鼓勵查理的話,把紙打開。
7.老師把紙交給圍坐一圈同學的第一個,讓同學說一句贊美或者鼓勵查理的話。再把紙舒展一下,傳遞給下一個同學,下一個同學也是這樣操作。
8.同學們再次評價這張紙變成什么樣。
在《查理》這節(jié)班會課當中,同學們體驗了集體批評和針對、傷害一個同學會造成什么后果,原本帶有查理肖像的平滑的紙不再舒展,皺皺巴巴,即使后來每個人都贊美和鼓勵查理,紙張雖然沒有那么皺,但是恢復不到原來平滑無痕的樣子。說明言語攻擊就像揉皺一張紙,即使過了很長的時間,紙無法變平滑,受到攻擊的人內(nèi)心的創(chuàng)傷也無法完全抹平。這種解決問題的方式更有效,因為歸屬感和價值感是正面管教理論的精髓,學生參與到班級管理,可用于揭示心理失衡和行為失范的內(nèi)在原因。
四、結(jié)語
在新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的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德育工作也是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其他各種素質(zhì)的質(zhì)量與水平,甚至決定著學生的前途,影響著學生家庭的幸福。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必修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個人、家庭、學校、社會都應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給予高度的重視和支持。
學校的德育工作離不開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現(xiàn)代教育更不能忽視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它始終關系著學校教學工作的方方面面和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在教育工作中,我們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根本標準,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正如《兩個水龍頭》漫畫里傳遞的信念,老師對學生的教育不需要咄咄逼人、占領上風,而是要細水長流、溫潤心靈,確保把愛的訊息傳遞給學生。如何讓自己對學生的關愛傳遞到位,就需要通過傾聽與共情,適應和滿足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務需求,尋找到聯(lián)結(jié)學生心靈的紐帶,與學生建立正確的良好的溝通關系,讓學生“接住”你的愛。通過鼓勵讓學生有成功的體驗,調(diào)動學生參與班級管理中來,做班級的小主人,這樣學生在班級才更有歸屬感,不斷促進學生心理素質(zhì)和思想道德素質(zhì)、科學文化素質(zhì)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同時,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教師獲得教育智慧,實現(xiàn)教育的雙贏。
【參考文獻】
[1]陳菡.是“贏了”孩子,還是“贏得”孩子——基于正面管教理念下的親子溝通[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9(24):77-80.
[2]蔡麗君.基于正面管教理念的有效性鼓勵[J].教育教學論壇,2019(43):254-255.
[3]樊皎,黃曉云.從正面管教視角反思中學德育[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392-393.
[4]尼爾森.正面管教[M].玉冰,譯. 北京:京華出版社,2009.
[5]羅東麗.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踐行正面管教理念[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9(16):65-66.
[6]王瑞紅.讀《正面管教》有感[J].新課程,2019,12:244.
(責任編輯:鄧羽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