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澤倫
摘 ?要:學困生輔導是班級管理的重點工作,也是難點所在。激發(fā)他們的內驅力,是提高他們學習狀態(tài)及成績的關鍵。通過獎懲并舉、合作學習等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能使他們的自我概念、學習動機、人際關系等產生積極變化。
關鍵詞:班級管理;學困生;輔導策略
對于一線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而言,學困生是永遠繞不過的一個話題。我們必須承認,每個孩子的智商、情商、家庭背景、身心健康情況都不一樣,人生的起跑線都是有差別的。學困生普遍存在缺乏內驅力不足的問題。在多年的班級管理過程中,我主要有以下三點措施:
一、剛柔并濟,激勵與懲罰并舉
很多時候,我們找學困生談話,老師滔滔不絕,痛心疾首,而學生兩眼呆滯,面無表情。配合一點的,會點點頭,應付幾句:“哦,哦,我知道了,謝謝老師?!笨梢晦D身,什么都忘了。原因何在?對于一個初中學困生而言,對老師的各種批評、說教早已有些習慣了,產生抗體了。因此,對這一部分學生,應該想辦法觸動他的內心,才能引發(fā)他自身的動力。比起老一套的說教,及時的激勵和適當?shù)膽土P更為有效。
激勵教育,要求教師積極發(fā)掘學生的閃光點,并及時進行表揚鼓勵,是賞識教育與成功教育的結合點。作為老師,獎勵的條件要稍微放寬,只要努力就比較容易實現(xiàn)。在獎勵方面,為以精神獎勵為主。因為對學困生而言,他們最缺乏的生活體驗就是到別人的稱贊和肯定。我在班級管理中,設定了一整套學生成長激勵措施。通過“每周先進個人”“每周標兵”等評選和宣傳表彰,發(fā)揮優(yōu)秀學生的示范引領作用。通過“進步之星”“禮儀之星”“體育之星”等全方位的表彰,使得不同層面的學生在班級里都能有足夠的存在感。
我在學困生輔導這一塊,比起考試的結果,我更加注重他們努力的過程以及取得的一點一滴的小進步。我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他們制定自己的成長規(guī)劃。不管學生在哪個位置,只要他能取得了進步,都大力表揚。初一時有一位女生,第一次考試數(shù)學考了0分,第二次考了10分,我在班上都大力表揚了她,還給她發(fā)一個成績進步獎的獎狀。自此以后,她學習就更加積極了,成績也一步一步地往上趕,最終中考的時候考上了高中。
缺乏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沒有挫折的人生也是不完美的。作為老師,我們要嚴格監(jiān)督及管理,給予學生適當?shù)拇煺劢逃N以趹土P學生的過程中,始終堅持兩個原則,第一就是依法依規(guī)。我第一時間認真研讀《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的相關條例,這樣方才有法可依。第二是罰而有度,而這個度是因人而異的,需要對學生進行個體分析。如果懲罰超過了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反而會誘發(fā)他們的對立情緒,有些學生甚至由于無法接受而做出極端行為。
我對學生的懲罰主要有兩種形式,第1種形式是班級服務令,這個是針對學生的違紀情況的,比如遲到早退,欠交作業(yè)上課違反紀律的等,要按照班級公約承擔一定時長或者次數(shù)的班級服務。包括打掃衛(wèi)生,擦黑板,打掃包干區(qū),擺放桌椅等。班級服務的內容,所有學生都是受益者,所以學生普遍樂意接受。第二個形式是“書生與書童”的游戲,每次大考或者重要比賽前,根據(jù)學生的基礎情況,兩個組成一隊進行PK,勝者為書生,敗者為書童。書童要為書生提供一周的跟班服務,服務內容都是事先有規(guī)定的,如打水杯,書包等。這種懲罰有一定的趣味性,不但起到競爭作用,甚至還有利于促進同學的感情,在班級管理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創(chuàng)設合作的學習環(huán)境
合作學習講究的是雙贏。對于在傳統(tǒng)課堂中處于弱勢地位的學困生而言,小組合作學習大大提高了他們在課堂上的存在感,他們由可有可無的1/50,升級為必不可少的1/5。不管是課堂還是課外,他們都能得到小組成員的幫助與監(jiān)督。我在班級小組化管理的時候,主要有以下步驟:
(一)分組
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組5—6人。分組時,既要考慮他們的學習基礎,還要考慮性別比例、能力、性格等因素。
(二)建設小組文化,每一個小組都自行打造小組文化
如組名、目標、分工等。通過小組文化的建設,使組織成員之間建立一個更積極的相互關系。采用了小組的分工,使組織中每一位成員都按需要履行好相應的任務,以明確個人責任。
(三)日常管理
我以小組捆綁式進行管理,任務的下發(fā)與檢查,課堂探究式學習、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都以小組為單位、小組評價。課堂上采取合作探究學習教學。改變傳統(tǒng)的問答式教法,讓學生通過自學、討論及交流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在探索活動中發(fā)現(xiàn)更多的新問題。
(四)小組評價
我通過希沃班級優(yōu)化大師,對小組的運作情況進行跟蹤,通過報表的形式每周公布一次,每月評比一次,每學期總結一次。學生可以隨時查看到自己的小組的得分,家長也可以隨時看到數(shù)據(jù),及時跟孩子溝通。
實行小組合作以后。班級的整體成績提高了一個層次。優(yōu)秀率合格率都有提高。最為突出的是低分率,大大減少。成績方面學困生的進步是最明顯的,而對一些成績不錯的學生而言,則在合作能力、交往能力、表達能力等綜合素質方面有一個大幅度的提高。
三、合理使用手機
我在學生中做過一個擁有手機的調查,結果大部分學生都有手機。手機可以給孩子的學習帶來很多便利,卻也往往成了孩子學業(yè)下滑的"背鍋俠"。近幾年我跟成績落后的家長溝通,分析原因的時候,沉迷手機是大多數(shù)家長都會提到的一點,而且其出現(xiàn)的次數(shù)遠遠超過其他所有原因的總和。錯都在手機嗎?我認為,手機只是一個工具,對錯好壞全看使用它的人。正確使用手機,宜導不宜堵。在手機管理方面,我采取了以下辦法:
(一)明確使用原則
如果一味地禁止,反而會激發(fā)學生的逆反心理,他們會想方設法多轉空子,比如躲在廁所玩,甚至躲在被窩里面玩通宵,這個對學生身體傷害更大,管理里也更加困難。因此,更好的辦法是跟學生明確使用多原則,什么場合能用,什么場合不能用。
我們學校專門出臺了手機管理的細則,規(guī)定上課期間不能使用手機。這個底線不能突破,因此,我跟學生們明確要求,禁止攜帶手機進入校園。若由于返校較遠,出于安全原因需要帶手機的,需要家長事先告知。返校后,天晚修時間要統(tǒng)一把手機放到班級的保管箱,放假離校時才可以領回。節(jié)假日在家里則可以適當?shù)氖褂檬謾C,但應以學習為主。
(二)提高自制力
節(jié)假日期間指導學生健康使用手機??梢允褂靡恍┳晕夜芾淼姆椒ǎ械氖謾C自帶時間管理功能,比如華為。也可以下載一些時間管理的APP,比如番茄鐘,專注森林等。期中考試之后,我做了一個模板,正可以把自己的成績以及期末的目標輸進去,設置為自己的手機壁紙。同學們反饋非常管用,在家里面玩手機的時間大大減少。而某些實在沒法控制自己的同學,我會跟家長溝通,達成一致,不給他發(fā)手機,使用只能打電話的兒童手表。
(三)培養(yǎng)生活情趣
會沉迷手機的孩子,沒了手機也會沉迷別的東西。沉迷手機也好,沉迷小說也罷,都只是表象,真相是孩子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為了使學生擺脫手機依賴,培養(yǎng)高雅的生活情趣,我要求班上的每一個學生都要有自己的一項特長,每個周日的晚修,我會抽出半個小時的時間,以隨機點名的方式,要求學生上臺表演。當學生真正找到他生活中的興趣點,在上臺表演中得到觀眾的肯定,有了這些高級的情感體驗,他就更容易擺脫手機游戲那種低級的感官快樂。
通過以上的一些措施,我班上學困生的自我概念、學習動機、人際關系等均呈現(xiàn)不同程度的積極變化。在學習小組活動中,學生通過努力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解決問題,他們逐漸了解到自身的學習能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勝任感。同時,我們還要清醒地認識到,社會競爭愈加激烈,古語有云,不進則退。競爭的結果就是永遠會有一部分人墊底,學困生的輔導,還任重道遠,需要廣大教師桐人同仁時俱進,群策群力。
參考文獻:
[1]馬喜華. 探索班級管理中學困生的轉化策略[J]. 中國校外教育:上旬, 2016(S1):1.
[2]鬧曼. 班級管理中如何做好學困生的轉化[J]. 新課程(上), 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