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 寧
(安徽淮南第一中學 安徽 淮南 232001)
對于課堂教學導入來說,主要指教師在教授學習內容之前,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入到較好的學習環(huán)境,并能夠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行為。導入是課堂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不僅是一堂課的開端,也是教學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課堂教學導入能夠使新舊知識銜接得更為緊密,啟發(fā)學生思維。一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內容,還要充分地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下面,本文將結合一些課堂教學實例,對高中語文教學課堂導入的有效方法,展開研究談論,以期與各位同仁共同學習提高。
導入是語文課堂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營造課堂教學氣氛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合理、恰當?shù)膶肟梢匝杆傥龑W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飽滿的狀態(tài)加入到課堂學習中,為新課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反之,呆板、陳舊的導入就會降低學生對新課的興趣,讓他們的學習狀態(tài)從主動學習到被動接受,這是不可取的,也違背了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由此可見,導入設計是否合理、恰當影響著一堂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若要得到好的導入設計,就要遵循一定的設計原則。
導入要有針對性,是指針對不同的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課程類型,要選擇不同的導入策略。不同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水平不同,知識儲備不同,所以導入時要考慮到學生實際,盡可能選擇學生容易接受的導入方式。不同的教學內容具有不同的教學重點和教學目標,導入要圍繞教學重點和教學目標進行設計,教學內容發(fā)生變化,課文的導入策略、方式方法也應該有所變化。決定教學內容的依據(jù)除了學情就是文本體式。不同體式文本的導入方式不同,記敘文的導入與散文的導入不同、詩歌與小說的導入不同、甚至一般說明文與故事性比較強的說明文導入也不相同。教師要很好地把握教材內容的特點。采取恰當?shù)膶氩呗?,選擇合適的導入方法。不同的教師也會選擇不同的導入方式。教師對于導入方式的選擇受個人性格、教學習慣、技能水平、知識儲備、職業(yè)素質等多方面影響;不同教師擅長的領域不同,選擇的常用導入方式也不同??傊處熢谶x擇導入方式時要選擇自己擅長的領域,揚長避短。
導入不僅是教學設計的起始環(huán)節(jié),而且是課堂教學的起始環(huán)節(jié)。它面對的不僅是文本,更重要的是學生。所以導入的設計在針對教學目標、解決教學問題的同時,也要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教師要善于設計具有趣味性的導入,這樣可以在課堂伊始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面對他們感興趣的問題,他們善于思考、樂于回答,既能活躍課堂氣氛,也能順利推進教學過程,更能深化學生對這堂課的領悟程度。蒼白無力、千篇一律的導入會導致學生在接觸到文本內容之前就失去學習興趣。因為教師不良的導入方式導致他們放棄整篇文章的學習、整個科目的學習。教師在設計導入時要結合文章內容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內容,比如學生感興趣的熱詞、話題等,在不違背教學內容的前提之下最大限度地喚起學生的興趣,讓他們沉浸于課堂之中,認為學習這篇課文有趣、這門學科有趣。引導他們深入文本、主動學習。
導入的新穎性可以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導入的話語新穎、導入的角度新穎、導入的方法新穎。導入的話語新穎,要求教師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專業(yè)水平,多溝通多學習。教師落在教案上的導入設計不是一勞永逸的。高中教師任教時限是三年,新課程教學的時候學生覺得新奇有趣,樂于接觸新教師,分析新教師的講課風格和思路。久而久之,由于相同文體或者相同作家的不同作品具有相似性,教師的導入模式逐漸被學生了解和掌握,學生翻開書知道今天課文的特征以后,甚至可以推算出教師的導入方式,這樣就會導致學生對這門課程失去新鮮感,這對未來的教學活動的開展有很大的負面影響。教師也要關注社會新聞、熱點詞匯等,可以圍繞不同的熱點話題與文本相聯(lián)系展開導入語設計,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凸顯語文課程的人文性特征。
導入的角度新穎,要求教師具有正確的閱讀取向,徹底突破教學參考書的束縛。教師落在教案上的導入設計大多缺少自己的主觀色彩?,F(xiàn)階段大部分老師的教學重點在于講授考點,在不同的教學情境中設置相同的教學路徑,也就是重視語文知識的講授,以最快的時間結束課文講授,其余時間講授考點、訓練使用考點的方法。這種引導學生“為了考試而閱讀”、“為了分數(shù)而閱讀”的閱讀取向我們稱之為變態(tài)的閱讀取向。學生學習每一篇課文都只是學習考點,為了應試,這背離了語文教育的初衷。為了避免學生厭倦學習內容,教師在導入新課文時角度要新穎,要脫離教學參考書、要足夠吸引學生。
介紹性參考資料是課程的開始,在教學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現(xiàn)代課堂的介紹越來越多樣化:上新課時,中文老師應該能夠靈活地使用多種教學方法,以增加課堂興趣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使用信息技術來重新創(chuàng)建視頻,圖片等,并直觀地導入它們。與固定文字相比,學生對生動直觀的視頻和圖片更感興趣,這些視頻和圖片可以使學生從新的角度發(fā)現(xiàn)學習漢語的樂趣。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例如,在學習《哈姆雷特》(節(jié)選)時,教師可以使用信息技術直觀地介紹學生并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在課程開始時,我告訴學生:“同學,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最著名的悲劇之一。今天,我們將學習其中最有趣的部分。然后讓我們一起學習?!闭f完后,我用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了與這部分內容有關的電影和電視作品。生動的視頻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觀看視頻后,學生們積極參與了學習過程,并專注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通過使用信息技術在教室中引入新課程,新格式可以使學生發(fā)現(xiàn)漢語的魅力,激發(fā)學生對學習漢語的興趣,并允許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
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內容有著較高的學習難度,特別是在文言文的教學上,教師更是費盡心思。由于文言文晦澀難懂,再加上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落后,因此,文言文的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對此,在給學生講解文言文之前,教師可以先給學生介紹文言文創(chuàng)作的背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內容,從而有效提升語文課堂中的教學效率。
例如,在學習《赤壁賦》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文言文創(chuàng)作的背景,在正式教學之前增加學生對教材中知識的了解。在課堂開始,我對學生說:"同學們,蘇軾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和詞人,同時也是一位政治家,在創(chuàng)作這篇文章的時候,作者剛遭貶謫,特意與朋友泛舟江上散心,這篇文章中不僅記錄了江邊美景,還寫明了作者的心路變化,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學習一下吧。"學生聽我講完后對背景知識有了一定的認知,之后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生順利完成了學習任務。這樣,通過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中給學生講述文言文創(chuàng)作的背景,讓學生對教材中的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幫助學生更容易理解文言文,從而有效提升了語文課堂中的教學效率。
基于情境教學法的新教學標準強調,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時,學生必須在老師的指導下積極學習,并應重視和需要學生的情感體驗。在中文教室中,教師可以與課本內容聯(lián)系起來,使用語言,游戲,實驗或其他方式來關聯(lián)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經(jīng)歷,從而為學生積極參與漢語教學過程創(chuàng)造了特殊的環(huán)境。這樣可以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讓學生快速輸入文字,并在課堂上營造一種溫暖和諧的學習氛圍。
例如,在課堂教學中,講授補充的一首詩歌,一首約千年前的古詩,宋代趙師秀的《約客》,教師可以使用此方法進行導入。老師說:“你們都是高中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和同學,我想問你們和同學約會過嗎?比如在假期和好朋友約定看一場電影,或是和同學相約去自習室學習?今天就有這樣一位詩人在下雨的夜晚等待朋友赴約,就讓我們跟著這位詩人去一千年前約會,去體會詩人當時的心境?!崩蠋熢诮虒W記錄中用的是“你有和同學或好朋友相約的經(jīng)歷嗎?”以及“跟隨詩人在千年之前約會”這樣的話語,以引導學生過度到將要講授的文字中。
精彩的影視最為高中學生們喜愛,而且高中語文中很多課文都是選自古今中外的經(jīng)典文學作品,這些作品中的許多人物形象或故事情節(jié)都被作為藝術創(chuàng)作,搬到過電影或者電視屏幕上演播過。因此,設計高中語文教學課堂導入,可以運用一些與語文課文有關的精彩影視片段,向學生形象展示課文描繪的細節(jié)或情節(jié),活躍課堂氣氛。這樣不僅會讓學生們感到新穎,產(chǎn)生學習興趣,還有助于理解課文內容。
例如,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時,節(jié)選自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第三回。描寫了林黛玉第一次進入賈府的情景,借林黛玉初進賈府的所見所聞,來描寫賈家的部分人物特點與賈府房屋擺設、建筑結構,以及賈府內部人與人之間關系。主要教學目標,是通過課文學習,讓學生了解古典名著《紅樓夢》的作者及其故事情節(jié)大意,體會文中賈寶玉、林黛玉、王熙鳳等主要人物出場特點和性格特征,理解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沒落和曹雪芹對當時社會黑暗現(xiàn)實的批判?!都t樓夢》這部著作很多學生閱讀過,拍攝的《紅樓夢》電視劇,有的學生也看過。在課堂導入階段,我們就可以把《紅樓夢》電視劇“林黛玉進賈府”的精彩片段,制作成課件拿到課堂上播放給學生觀看。學習課文之前,先讓學生們觀察電視劇中林黛玉進賈府之后,對所見的場景和人物的表現(xiàn)、刻畫、演繹。然后讓學生們把語文課本打開,閱讀課文,跟隨林黛玉步入賈府,相會寶玉,走入寶玉和黛玉的情感世界中,順利進入課堂教學。
問題是驅動學生學習的動力源泉,高中語文教學一方面是傳授給學生語文知識,另一方面也是一個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提高高中語文課堂導入的有效性,可以圍繞教學內容設計、挖掘課文中話題,借助問題啟發(fā)學生,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有針對性地設計一些問題,誘發(fā)學生學習欲望,激活學生語文學習思維。設計的問題既要體現(xiàn)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重點知識,又要有啟發(fā)性、趣味性,調動學生進入課堂學習一探究竟的興趣。
例如,在學習《故都的秋》時,在出示課文題目之后,就可以設計這樣一個問題:“故都的秋”中的“故都”指的是哪里?為什么這個地方被稱作是“故都”?吸引學生帶著興趣去探討和學習課文。為了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把握課文的主旨思想,深入體驗課文的內涵,在進入課堂講解之前,還可以設計“北國的秋與南國的秋有什么不同的特點”、“郁達夫筆下‘故都的秋’是一種什么味道”。借助這些問題的設計,引導高中學生在接下來的課堂學習中分析、思考、探索,課堂導入的效果大大提升。
高中語文教師在教授新課程時應充分利用將舊知識引入新知識的優(yōu)勢。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地復習知識,而且可以激發(fā)學生探索相關新知識的意愿,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識,并通過復習舊知識來介紹新知識。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法和對新知識的理解,從而實際構建小學的漢語知識體系。
例如,在閱讀期間,教師可以營造緊張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并為學生提供學習關鍵問題的機會。在課程開始時,我告訴學生:“學生,當您看到課文的主題時,每個人都會感到陌生。寶深工作這個詞在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中幾乎是看不見的。那么什么是合同工作?發(fā)生了什么事?然后學習在激發(fā)學生好奇心的同時,學生很快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學習上,以達到最佳學習狀態(tài)。學生閱讀和研究時沒有太多緊張,分析了文章的內容,對“自雇人士”一詞的含義有自己的見解,并完成了學習任務。這樣,通過在課堂介紹參考中設置張力,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即處于最佳學習狀態(tài)的學生,可以有效地提高漢語課堂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課堂導入的有效性,可以通過運用有趣故事、影視片段、懸念問題等方法,喚起高中學生求知欲,并激發(fā)他們通過新課學習探索更多語文知識的興趣,從而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