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紅紅
王陽明“知行合一”思想雖是特殊歷史階段的產物,其部分內容可能由于時代的局限性,對于當前社會的部分問題無法做到完美的匹配與解決,但是其中所蘊含的深邃道德思想與實踐模式,無疑能夠對當下的小學思政教育起到重要的參考作用。對于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教師應去粗取精,批判吸收,這并非單純的理解實踐,而是在理解掌握其核心基礎上進行超越,創(chuàng)造出針對當下融合小學思政教育的全新教育模式。
一、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
當前,教育部門關于小學階段的教育工作提倡堅持以人為本,這與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思想不謀而合,因此,教師應從傳統(tǒng)文化精粹中汲取有生的力量,并融合于眼下的小學思政教育實踐與指導中。
實際過程中,小學思政課程應當積極融合“以人為本”的思想,尊重學生的想法并從學生內心出發(fā),充分結合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展開教育活動。與此同時,還必須要體現以下兩點:其一,在小學思政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必然涉及政治性、階級性、教育性等多方面屬性結合的教育內容,思政教育可幫助小學生實現思想蛻變,提高學生對于當代社會的認知。其二,針對小學生的思政教育活動,必須要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
二、開展實踐為先的方法論教育
王陽明在將良知定義為先天性的同時,也強調良知唯有在后天的工夫中磨練,才能獲得現實性的意義。
脫離實踐在現今的小學生思政教育中絕非少見現象,單純進行思想層面的教育和熏陶,或是只是做做形式上的表面文章,忽視應該加以輔助的思想教育等現象,成為了當今小學生思政教育亟需解決的首要問題。而關于這個問題,在此可以參考王陽明的論述,王陽明強調了應當注重身心修養(yǎng)的發(fā)展,在現實生活發(fā)展過程中,必須要注重人德行、德性的培養(yǎng)。同時小學思政教師也應當意識到在實踐期間,一言一行均會對小學生產生影響,因此若脫離生活實踐將難以實現知行合一。在小學思政教育工作開展期間,應當注重知行合一,加強與生活實踐的聯系,確保小學生在思政課堂教育之后可以兼?zhèn)渌枷肷疃扰c行動氣度,更好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培養(yǎng)下一代建設者。
三、實現因材施教的德育熏陶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步入新時代的今天,全面強化公民品德建設是必然要求。加強文化自信,培養(yǎng)學生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自豪感,讓中華文化深入扎根于我們的道德觀念,是必然的要求。而儒家文化承載著諸如崇尚仁愛、以人為本、恪守誠信、尊重正義等思想??梢哉f這些優(yōu)秀的思想就是當下道德建設的不竭源泉。對學生思政教育而言,道德教育是其中尤其重要的方面。當今學生易于滋生極端個人主義和精致利己主義等負面思想,要從根源上消滅這類思想,就需要教師做到在繼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注重于課內外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德。王陽明指出,教學的要義就在于品德的培養(yǎng),在學校當中,成就學生的德行,培養(yǎng)學生的高尚品格是頭等重要的事。學生的才能雖然會因人而異,有一部分在禮樂方面擅長,有的在政教方面擅長,有的在農事方面擅長,正因如此,才要憑借學校的培養(yǎng)塑造,使他們養(yǎng)成高尚的德行,進而使他們原來所擅長的能夠在學校里更進一步。由此可見,良好的德育能促進學生個人素質以及道德修養(yǎng)的全方位提升。
重視因材施教道德追求的學生思政教育,主要通過兩方面開展。其一,在對象上要把握住目標主體的針對性。由于學生道德水平因為各種原因而存在一定差別,因此應該用更具針對性的手段,指導學生樹立品德目標并逐步將其實現,否則品德實踐便很難展開。因此德育者應根據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差異,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可以劃分為先進(學知利行)、中等(困知勉行)、后進(不知不行)幾個層次,針對于后進者,則必須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的傳遞,幫助學生學會什么是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促使學生能夠成為合格、有擔當的社會公民。針對先進者則可以采取更高層次的教育,在教育目標上應當遵循漸進性開展,不可一蹴而就。與此同時,小學思政教師也應當迎合當前社會發(fā)展的變化、當代時代使命為方向,進一步落實小學思政教育目標,以確保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順應時代潮流,成為一名品德優(yōu)良的學生。
王陽明“知行合一”思想作為我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精神,其中蘊含著豐富且有待開拓的德育內涵,王陽明的思想理論以“知行合一”為核心,強調工夫即是本體,以事上磨練、通過致良知完善自身的道德追求。眼下小學的思政教育方式為課上道德理論傳授,課后組織實踐為輔助,尚未形成一個有關道德的系統(tǒng)實踐體系。經過本文研究后,可以總結出王陽明“知行合一”思想的最為突破性的一點,就是高度肯定了人的主體精神,即突出意識的主觀能動性,發(fā)揮人的主體性。這一點正契合了當前教育部門對小學教育的要求,希望經過本文研究,可以幫助到更多小學思政教師能夠更充分地解決王陽明“知行合一”思想這一種傳統(tǒng)文化展開思政教育,提高思政教育質量。
(作者單位:德州市陵城區(qū)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