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秉龍 顏銘鋒 林瑩
關鍵詞:學前教育;STEAM教育;實踐
一、研究背景
STEAM是STEM教育理念的延伸,起源于美國的教就”Uizdergraduaie Science, Maih.ematic.s
and Erzgineerirzg Edu-caion”,該教材中首次提出了將科學、數(shù)學、工程和技術形成集成教育的理念,標志STEM教育的確立。隨著時代發(fā)展,兼容并包的STEM教育理念將Aits(藝術)納入其領域,代表STEAM教育理念正式形成。在2016年教育部發(f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guī)劃》中要求“有條件的地區(qū)要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在‘眾創(chuàng)空間、跨學科學習( SrlEAM教育)、創(chuàng)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應用”。此份規(guī)劃的核心是著力提升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培養(yǎng)學生形成數(shù)字化學習習慣,促進全面發(fā)展,發(fā)揮信息化面向未來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引領作用。自此,STEAM教育在我國也越來越受到教育界的關注與重視。因此,將STEAM教育引入我國學前教育既是社會發(fā)展的要求,也是我國教育問題亟待解決的要求。
將STEAM教育引入我國學前教育發(fā)展,很大程度依托于幼兒教師的推動。然而,由于我國教育界對STEAM教育研究起步較晚,一線幼兒教師對STEAM教育理念在實踐中的教育目標的把握、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標準的制訂等存在不同程度的認識和運用中的不足。如此不足造成了STEAM教育在引入我國幼兒園的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了偏差。因此,將STEAM教育引入幼兒教育發(fā)展,首先需要調查研究幼兒教師對STEAM教育理念的認知與實踐程度,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STEAM教育中的教師建設問題,促進STEAM教育戰(zhàn)略取得飛躍性進展。
二、研究對象
為了深入了解幼兒園幼兒教師對STEAM教育理念的認知與實踐程度,本課題小組對來自福建省十個地市的部分幼兒園一線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共發(fā)放調查問卷700份,共回收問卷653份,其中有效問卷共632份。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根據(jù)研究的內容和需要設計了《幼兒教師對STEAM教育理念的認知與實踐程度調查問卷》。該問卷針對所抽樣本中幼兒教師的基本情況、對STEAM教育的了解,與其在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等指標進行調查。
本套問卷為封閉性問題問卷,本研究將回收的問卷通過SPSS22軟件進行了基本的頻數(shù)和Pearson相關性分析。
四、福建省幼兒教師STEAM教育理論實踐程度情況分析
(一)福建省實踐sTEAM教育理論中的教師理論認知基本情況分析
幼兒教師作為學前教育的主要實施者,對于學前教育教學活動的實施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在幼兒STEAM教育活動中,幼兒教師對STEAM教育理論中的教師理論認知情況將直接影響教學活動實施效果。本課題組隨機抽取了來自福建省十個地市公辦和民辦的700名幼兒園一線教師進行問卷調查,根據(jù)受訪者的教齡、學歷等劃分,剖析幼兒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開STEAM教育的基本態(tài)度與實施情況,由此闡釋STEAM教育在福建省幼兒教育中的設計與實施現(xiàn)狀,具體如下所示:
1.大部分教師學歷層次符合國家要求
我國教育部規(guī)定公辦與民辦幼兒園教師的學歷應符合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學歷標準,取得幼兒園教師資格證書;而取得幼兒教師資格證應當具備幼兒師范??茖W?;虼髮W??飘厴I(yè)及以上學歷。根據(jù)回收問卷結果顯示,受訪者的最高學歷大部分為“全日制大?!?,頻數(shù)為19,占比為38.00%。還有32.00%的受訪者為全日制本科,說明受訪者的學歷層次符合甚至高于國家對幼兒園教師的學歷要求。
2.教齡成兩極化
通過已回收的問卷可知,30%的受訪者教齡為1-3年,20%的受訪者教齡為3-5年,8%的受訪者教齡為5-10年,42%的受訪者教齡10年以上。從數(shù)據(jù)中可以看出教齡分布成兩極化,教齡為1-3年及10年以上的受訪者所占比重最大。年輕教師雖然對STEAM這樣新型的教育理念接受程度較高,但因為教學經(jīng)驗缺乏,對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執(zhí)行缺少經(jīng)驗。而學前STEAM教育活動對教師的課程掌控力要求較高,要求教師需要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調控活動節(jié)奏,注重課程實施過程中問題的生成,對新手教師具有巨大挑戰(zhàn)。而教齡達到10年以上的教師則對傳統(tǒng)的學前教育活動存有固化思維,對STEAM教育接受需要一個過程。因此對于福建省幼兒園來說,由于幼兒教師教齡分化較為明顯的緣故,在福建省開展學前STEAM教育需要一定的時間。
(二)福建省幼兒教師對幼兒園開展STEAM教育的基本態(tài)度和活動實施情況分析
1.受訪者對STEAM理念認知不足
基于了解受訪者基本信息的基礎上,本研究就福建省幼兒園教師對幼兒園STEAM教育的認識與態(tài)度進行了調查,并得出以下結論:
從表2可知的數(shù)據(jù)分布來看,有超過60%的受訪者為“僅僅聽過”STEAM教育,有16%的受訪者表示從來沒聽說過STEAM教育;總共有64%的受訪者表示對STEAM教育的內涵不了解;僅僅有34%的受訪者表示了解對幼兒園哪些活動或課程是屬于STEAM教育范疇;僅有32%的受訪者表示清楚地知道幼兒園sTEAM教育的特點??梢娺@些處于幼兒園教學一線的教師們對STEAM教育的了解是遠遠不夠的,這將對幼兒教師正確認識并實施STEAM教育產(chǎn)生影響。
通過使用SPSS軟件對受訪者學歷背景與對STEAM教育了解程度的相關性進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從表3可知,受訪者學歷與對STEAM教育了解范疇的各因素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值均接近于0,且p值均大于0. 05,這說明受訪者學歷與其對STEAM的了解程度間并無相關性。根據(jù)上述分析,70%的受訪者擁有全日制大專及以上學歷,符合甚至超過國家對于幼兒園教師的學歷要求,然而擁有較高學歷的幼兒園教師對新教育理論的了解程度卻較為匱乏,這說明在福建省幼兒園里進行STEAM教育實踐活動還是任重而道遠。
2.受訪者缺乏STEAM教育相關培訓,對STEAM教育的理解存在誤區(qū)
由表4可以知道,超過70%的受訪者沒有參加過STEAM教育相關培訓,而這就造成了幼兒教師對STEAM教育了解的匱乏,無法在教學過程中正確引入STEAM教育。調查結果顯示,所以有66%的受訪者贊同STEAM教育就是科學、應用技術、工程、藝術和數(shù)學這五個領域知識的相加,僅有12%的受訪者認為這是對sTEAM教育的誤解。誠然,STEAM教育理論的內核是融合了五大領域,而不是將科學、應用技術、工程、藝術和數(shù)學這些知識簡單相加。因此,在幼兒園實施STEAM教育的本質是啟發(fā)學前兒童以多學科融合的方式以解決問題、項目學習為向導,使用日常工作學習工具來處理生活中的問題。
3.受訪者能正確理解實施STEAM教育的重要性
美國國家教育技術委員會曾指出“基本學習技能”“信息素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實踐能力”等是新世紀人才必備的核心能力素質。因此,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信息素養(yǎng)以及綜合運用科學知識能力的人才已經(jīng)成為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國家穩(wěn)固和增強國際競爭力的必然要求。而STEAM教育作為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綜合型人才的新型教育范式,與我國的“大眾創(chuàng)新、萬眾創(chuàng)新”的時代背景相吻合,因此即使大部分受訪者對STEAM教育了解不深,但是受到國際大環(huán)境影響,大部分受訪者依然能正確理解在幼兒園實施sTEAM教育的重要性。如表5所示,有86%的受訪者認為幼兒園STEAM教育的意義不僅僅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而是通過綜合STEAM各學科知識,培養(yǎng)能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復合型人才;僅有2%受訪者對在幼兒園開展STEAM教育相關課程表示消極態(tài)度,認為在幼兒園開展STEAM教育并無太大意義。
(三)幼兒園教師在踐行STEAM教育理念時面臨的困境及所需支持
根據(jù)問卷回收結果分析,受訪者設想在幼兒園開展STEAM教育面臨的困難中,組織實施方面占84%,內容選擇方面占80%,目標制定方面占72%,活動評價方面占70%,其他方面占18%。從數(shù)據(jù)中可見,在多個方面頻數(shù)均占比較高,表明受訪者根據(jù)教學經(jīng)驗,預想到幼兒園STEAM教育在這些方面均存在較大困難亟須解決。
從表6數(shù)據(jù)可知,在面對可能遇到的教學困難時,82%的受訪者最需要成熟的STEAM課程及相關專家的指導,46%的受訪者表示需要STEAM教育相關教學案例,42%的受訪者表示需要學習工程和技術方面的知識。因此對于大部分受訪者來說,除了開展相應的STEAM教育培訓外,還需要有成熟的幼兒園STEAM教育課程資源及其他技術支持。
五、總結與建議
通過以福建省為例,對隨機抽取的來自十個地市幼兒園的一線幼兒教師的調查,最終得出結論,福建省的一線幼兒園教師對STEAM教育理念的實踐程度偏低。受訪者對STEAM教育的基本認識不夠,甚至有受訪者表示從未聽說過STEAM教育。對STEAM教育有所認識的受訪者,則對STEAM教育的目的、內涵、特點等認識較淺。雖然大部分受訪者都意識到在幼兒園開展STEAM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由于他們對STEAM教育的理解有限,必然導致在實踐STEAM教育理論的時候存在誤解和偏差。因此除了需要接受相關培訓外,大部分受訪者提出了希望在實踐STEAM教育的過程中可以有體系成熟的STEAM相關課程作為參考,同時可以提供工程、技術等幼兒園日常保育活動中較少涉及的學科素材作為技術支持。
如上文所述,一線幼兒教師對STEAM教育理論實踐程度不足是由于他們對STEAM教育認識不足、相關培訓匱乏等因素所造成。對一線教師STEAM教育實踐程度要求的提升,可以逆推至師范類高等院校的人才培養(yǎng)。根據(jù)STEAM教育理論先行國家的實踐經(jīng)驗,成熟的STEAM教育實踐體系構建,除了需要精準的教育目的、課程標準及評價機制,還必須配備高標準的師資隊伍。而高標準的師資隊伍離不開職前專業(yè)而精準的人才培養(yǎng),及職后專業(yè)的培訓和豐富的資源作為技術支持。
本研究根據(jù)福建幼兒教師對STEAM教育的實踐程度及一線幼兒教師們對STEAM教育的認識及需求,從政府及相關教育職能部門、開設學前教育的師范類高校及幼兒教師個體三個角度出發(fā),對提升幼兒教師對STEAM教育實踐能力提出以下建議。
(一)政府及相關教育主管部門應加大提升幼兒教師STEAM教育實踐能力的支持
政府及相關教育職能部門應加大對sTEAM教研經(jīng)費支出的扶持力度,積極開展一線幼兒教師STEAM教育的職后培訓,尤其是應用技術、工程建構和面向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設計方向的培訓。有條件的地方政府及教育職能部門可以開展STEAM教育示范幼兒園建設,重視對優(yōu)秀師資的鼓勵、遴選和引進,以提升教師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育職能部門還應重視和加強對教學信息資源庫、教學材料、教育網(wǎng)絡等教學資源的投資力度,盡力提高教師信息化水平,提升STEAM教育質量。
(二)師范院校應將STEAM教育中各領域必備知識素養(yǎng)融入學前教育師范生人才培養(yǎng)體系
在《中國STEM教育白皮書》中,我國教育界專家學者指出我國的師范類院校并沒有設置STEAM教育教師這一專業(yè)。傳統(tǒng)師范類院校在人才培養(yǎng)上還是以分學科模式為主,并沒有融合學科的師資儲備,這必然導致能進行多學科整合,具有融合教學能力教師的缺乏。
教育部新頒發(fā)的《學前教育專業(yè)師范生教師職業(yè)能力標準(試行)》中對學前教育專業(yè)師范生的保育和教育實踐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據(jù)《標準》的要求,在教育信息化時代大背景下,學前教育師范生應在理解幼兒園五大領域教育之間聯(lián)系的基礎上,能在教育實踐總綜合運用各領域是指,實現(xiàn)內容相互融合滲透。這一要求與打破學科界限,實現(xiàn)多學科融合的STEAM教育是相互呼應的。當前,學前教育師范生人才培養(yǎng)體系多側重于藝術、語言領域的培養(yǎng),而對技術、工程建構等科學領域的知識的學習則較為匱乏。因此建議有條件的師范類院校中可在現(xiàn)有的學前教育師范類專業(yè)課程中現(xiàn)有課程基礎上增加應用技術、工程建構等相關課程,或增加學前教育(STEAM教育方向)的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向,并聘用國內外成熟的STEAM教育教師擔任指導,為建設高素質STEAM教育隊伍儲備生力軍。
(三)一線幼兒教師應樹立終生學習與自主發(fā)展的意識,提升信息化教學水平
首先,幼兒教師需要樹立與時俱進的保教觀念,時刻關注學前教育課程改革的動態(tài)和發(fā)展情況,不斷吸收新知識,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再者,實踐STEAM教育理念是信息化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幼兒教師要掌握專業(yè)發(fā)展所需的信息技術手段和方法,在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開展自主學習,豐富該理念的運用形式和策略;更新保教方式,注重信息化教學手段的運用,熟練應用STEAM教育相關教育教學軟件、相應科學技術教具及材料。使幼兒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