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愛紅
(七里河區(qū)馬灘小學,甘肅 蘭州 730050)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核心,良好班風的形成、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文化素質(zhì)的提高,班主任作用至關(guān)重要。當一個班主任容易,但當好一個班主任,管好一個班集體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小學生正處在身體、心理的發(fā)育階段,也是學習知識的重要時期,這是他們?nèi)松谐砷L的關(guān)鍵時期。讓每一個學生在一個健康積極的班集體下健康快樂成長,是每一個班主任追求和希冀的目標。
“因材施教”出自孔子:“圣人之道,粗精雖無二致,但其施教,則必因其材而篤焉?!彼未鷮W者朱熹將其概括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一詞就因此而來,它是對孔子教學實踐中一條基本原則的準確概括,主要解決教學中統(tǒng)一要求與個別差異的矛盾。
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做到因材施教,針對教育對象的性格、志趣、能力、原有基礎(chǔ)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施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適合其自身特點的教育,從而健康和諧地成長發(fā)展并學有所成,實現(xiàn)“人人成功,個個發(fā)展”的教育目標。這也符合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
著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遺傳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等研究結(jié)果都指出,每個人都是千差萬別的,遺傳基因、生活環(huán)境和家庭教育等因素的不同造就了個人資質(zhì)的差異。所以面對這樣一個復雜的學生群體,教育顯然不能整體劃一、簡單機械,必須根據(jù)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采取多樣的教法和管理策略。
小學班主任面對6~12 歲的兒童,教學和管理工作更加繁重。比如筆者所在的學校周圍是由城中村改造而來,這兩年才從鄉(xiāng)村小學轉(zhuǎn)變?yōu)槌鞘行W,所以除了本地學生,還有很多外來務(wù)工人員和拆遷戶的子女,學生除了年齡、個性的差異,還有生活環(huán)境和家庭因素的不同。因此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更應該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不但是我國古代教學經(jīng)驗的結(jié)晶,還是現(xiàn)代教學必須堅持的一條重要原則,它具有非常豐富的現(xiàn)代價值。下面,筆者結(jié)合工作實踐淺談幾點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因材施教的策略。
教育家夏丏尊曾說過:“沒有愛的教育就像池塘里沒有水一樣,不稱其為‘池塘’?!睕]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班級管理的基礎(chǔ)。教師愛孩子,才能走近每個孩子,進而了解每個孩子并因材施教;教師僅有對學生傾注了愛心,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教師的關(guān)愛,才能獲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讓他們體會到班級的溫暖與和諧,并把這種情感轉(zhuǎn)化為愛老師、愛班級、愛學校、愛家人、愛國家的積極情感。
每一天早上,班主任都是比較早地來到學校,必定會在課前來到班里,檢查衛(wèi)生、監(jiān)督紀律、檢查出勤、督促學習……看見不足之處馬上組織學生及時落實。天冷了,一句溫暖的叮嚀;孩子生病了,一個及時的慰問電話;孩子學習成績提高了,一句真誠的表揚,一個肯定的眼神——這些小細節(jié)在孩子眼里,就是愛。
在愛班級每一個學生的同時,那些特殊的學生尤其需要教師的關(guān)注和愛護。筆者所在班級就有這樣一位同學,她的父母離異,且都不在身邊,她自從五歲起就很少再見到爸爸媽媽,一直是由七十多歲的姥姥帶大的。她缺乏父母的關(guān)愛,思想比較叛逆,經(jīng)常不完成作業(yè),學習成績不好,在班上也沒有要好的同學。她的姥姥也經(jīng)常向筆者反映,孩子在家不聽話,言語頂撞,動輒出言不遜。她的如此行為讓筆者也有些不解和氣憤,但筆者沒有立刻表現(xiàn)出情緒,而是叫她隨意談心,心平氣和地問她:“你最愛的人是誰?”她毫不猶豫地回答是“媽媽”。筆者為之一震,是啊,誰不愛自己的媽媽?。〖词鼓鞘且粋€離她很遙遠、沒有陪伴她長大、很多時候停留在記憶里的稱呼。筆者深深地為眼前的孩子心疼,說:“你最愛的人是媽媽,那媽媽最愛的人除了你,肯定是她的媽媽——也就是姥姥。媽媽不在,你是怎樣對待她最愛的人的?”說到這里,她眼紅了,低垂著頭?!跋M隳芎煤谜湎?、對待你最愛的人和愛你的人,好嗎?”她點頭,筆者想她聽懂了。此后,再也沒有接到姥姥的“投訴”電話。愛孩子,讓他們被關(guān)愛又學會愛人,這是師愛的升華。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边@兩句詩寫得真好,看物是這樣,看人又何嘗不是這樣?尤其是班主任,每天面對著40 多個學生,他們性格各異,學習情況有差異,班級表現(xiàn)不同,每天都會有不同的小插曲:打架了、上課擾亂紀律了、成績退步了、損壞公物了……這些事務(wù)都會使班主任們焦頭爛額。但是如果班主任能用平和的心態(tài),從不同的角度看每個學生并因材施教,就會覺得每個孩子都是可愛的,他們都有自己的閃光點。
上學期筆者剛接手這個班級的時候,一位女生引起了筆者的注意。她其貌不揚,成績不好,性格內(nèi)向,寡言少語。上課時她總是低著頭,塌著背,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但當筆者用眼神提醒她時,她就會明白了提醒的眼神,馬上就會振作起來。當她坐起來認真聽講的時候,偶爾的發(fā)言總是與眾不同,一語中的。這讓筆者眼前一亮:這個孩子有個性,有想法。
那天,筆者正在辦公室批閱學生的小練筆,作文題目是“感動”。很多學生都是千篇一律地敘述自己生病時父母悉心照顧帶給自己的感動,其間表達的感動總有些矯揉造作之嫌。現(xiàn)在的學生是擁有幸福太多,擁有感動太多卻從未察覺,更何談感恩?筆者陷入深深的失望和沉思中……直到批閱到她的作文:有一次她與父母吵架了,一整天慪氣沒有吃東西。晚上,她又餓又傷心,藏在臥室的角落。這時候她六歲的弟弟走過來,悄悄地遞給她一塊面包,只是說:“姐姐,這是我用自己的零花錢買的面包,沒有告訴爸爸媽媽。趕緊吃吧,你的肚子肯定餓了?!笔吕⒉惑@天動地,語言也不刻意造作,娓娓道來卻讓人感受到感動就在心間流淌。后來筆者在班上分享了這篇作文,并充分肯定了她。
令人高興的是今后的她讓筆者有不斷的發(fā)現(xiàn),不斷的欣喜。最后一次期末測試她還考了全班第一名,其他同學都很驚訝,但筆者認為她內(nèi)在的許多優(yōu)點肯定會讓她越來越優(yōu)秀。當天晚上她的媽媽就打來了電話,沒說很多,只是反復地說著:“謝謝你,老師。我沒想到她能考第一名!”其實,筆者想說,作為班主任做不了很多,只有用平等的眼光欣賞每個孩子,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并毫不吝嗇贊美和鼓勵。只有這樣,他們的可愛之處也許就會不斷出現(xiàn),帶給我們驚喜。讓每個孩子都閃爍獨有的光彩,班級這片天地才會“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要管理好一個班集體,營造良好的班風、學風,不但要求班主任要有好的管理技巧,樹立起學生的集體意識,讓他們能夠?qū)Π嗉壆a(chǎn)生歸屬感,對班主任產(chǎn)生親切感、信任感,還應該讓學生主動參與到班級管理中,把班級當成自己的“家”。
班主任要樹立這樣一個觀點:班級不是學校的,不是教師的,而是孩子的。班集體是一個團體,班級管理需要每個學生的參與。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堅持學生自我管理的教育理念,尊重學生的差異性,這樣有利于增加學生對班集體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責任感,使學生自覺主動地為班集體榮譽而努力。
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管理本事?就是充分信任孩子,信任班級的每個孩子,孩子才能有班級小主人的意識,從而培養(yǎng)出一個個得力的小助手。筆者對所帶班級的班干部甚至很多同學都會根據(jù)他們的特點安排一些班級工作,學習成績優(yōu)異、組織管理能力強的班長總體負責班級事務(wù),老師不在的時候,他既是一名學生,又是一名班長,同時也是一名班主任。所以,班級的自習、午默由他組織,語文課他也能夠上。筆者會讓熱心班集體事務(wù)的學生擔任“桌椅管理員”“門窗管理員”;讓細心負責的學生當“圖書管理員”;講衛(wèi)生、愛清潔的學生當“衛(wèi)生檢查員”“節(jié)能小衛(wèi)士”;自我約束力強的學生當“紀律監(jiān)察員”……這些都源于信任孩子。
每周一的班會課,筆者會讓班干部進行總結(jié)、表彰,分析班級上周的各方面表現(xiàn)以及能否評上“紀律紅旗”“衛(wèi)生紅旗”的原因,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自己是班級的小主人。創(chuàng)造這樣的機會,讓他們得到表揚和提高,也讓他們感覺到班級需要他。長此以往,有了任務(wù)和責任,他們不再是教師們口中的差生,學習差、紀律差、行為習慣差……似乎一無是處。這一個個小助手讓筆者的班主任工作輕松又愉悅,也讓每個孩子充滿自信,有了歸屬感和價值感,他們的成長必定會更加積極向上,充滿陽光。
班級是進行一切教育和教學活動的基本單位,班級文化的建設(shè)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力和感染力,也對學生的教育、教學以及成長、成才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締造完美教室,打造班級文化尤為必要。
“教室是習慣養(yǎng)成地,是人格成長室;教室是共同生活所,是生命棲居室?!痹谶@樣的每一間教室里,編排班級特色板報、建設(shè)學習園地、張貼引人奮進的名人名言、進行班級“雛鷹爭章”的評比等,把教室布置得新穎獨特,用這些無聲的事物散發(fā)出的文化氣息刺激學生的感官,使他們時時處處都能受到感染和熏陶。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文明的學習環(huán)境以外,班主任也要制定切實可行的班級制度。如此雙管齊下,在班規(guī)班約的約束下使得班級文化在學生行為上具體體現(xiàn)。長此以往,班集體就會形成良好的班風,增強班級向心力、凝聚力,激發(fā)學生愛國愛校愛班的情感,使學生們積極向上向好。
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家庭環(huán)境、生活經(jīng)歷、個性、心理、興趣愛好以及不同的學習成績,作為一名班主任,應該從各方面充分地了解學生,根據(jù)他們的心理需求和個性差異,因材施教,講究策略。當然,這需要在課上課下花很多時間,但要關(guān)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就必須這樣做。了解學生除了從班主任的角度去看,還可以從各科教師、家長、學生等多方面了解,這樣了解到的學生才是全面的、真實的。特別當學生出現(xiàn)問題時,教師才能快速、準確找到學生行為背后的原因,對癥下藥,有效教育。
1.正視差異,分層教學。班主任在實施課堂教學中,也要正視差異,教學模式多樣化、靈活化。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效地利用課堂主陣地,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科學合理地進行分組,開展分層教學。首先在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上要變統(tǒng)一性為層次性;其次在指導學習過程中,根據(jù)不同學生的性格、基礎(chǔ)、學習習慣、學習能力進行統(tǒng)一指導與個別指導相結(jié)合;然后布置作業(yè)時,要優(yōu)化作業(yè)設(shè)計,做到高效合理,分層布置;最后在對學生的評價方面,要有不同的評價標準,力求做到評價形式的靈活化、評價角度的多元化,從實質(zhì)上摒棄以學習成績?yōu)橹行牡脑u價方式。這樣一個從教學到評價的體系形成,給了每個學生成功的機會和成功的體驗,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輕松自如地學習生活,身心健康地成長發(fā)展。
2.尊重學生,多樣管理。美國思想家愛默生說:“教育成功的秘訣在于尊重學生,教育最大的收獲在于獲得學生的尊重。”現(xiàn)代教育理念認為,成功的教育者必須深入細致地了解并尊重學生的天然稟賦及個性特點,在此基礎(chǔ)上因材施教,給他們一個廣闊自由的發(fā)展空間。班主任管理班級的過程,實質(zhì)上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一種雙向的情感交流過程。只有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高揚“以人為本”的教育理想,才能使學生有愉悅感、尊嚴感,學生的潛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在尊重學生的基礎(chǔ)上,班主任的管理模式應該多樣化。比如班干部的選拔任用、班隊會的開展、學生座位的安排輪換、獎懲的制度、評價的方式等都可以靈活并多樣化。
3.家校聯(lián)系,防微杜漸。人們常說,家庭是兒童的第一個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學校、家庭和社會是孩子成長的環(huán)境,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和家庭教育。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齊抓共管,教育才有可能奏效,也會有效地防止“問題學生”的出現(xiàn)及反復。
新學期,筆者新接手了一年級學生,相對以往的一年級學生,他們顯然更難管教,表現(xiàn)特點是他們見多識廣,識字量大,表達能力強,但大多數(shù)都比較調(diào)皮好動,不服管教。剛開始筆者各種賞罰措施兼施,但收效甚微,后來想到了與家長聯(lián)系進一步了解學生。50 個家長不可能一一交流溝通,于是想到一個方便可行的辦法:筆者設(shè)計了學生特色卡,讓家長介紹自己的孩子,包括基本信息、特長愛好、特點等,以及自己的孩子適合或希望得到怎樣的教育。每位家長都很認真地對待這項工作,填寫得十分符合孩子實際,讓筆者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認識了每個孩子,也從側(cè)面了解了家長。如一位學生的家長這樣介紹自己的孩子:說說我自己——王詩涵是一個愛笑的小男孩,性格有點兒慢熱,很善良,善于觀察細節(jié),記憶力超棒!父母眼中的我——性格溫柔,想法天馬行空,比較喜歡沉浸于自己的世界。自理能力略差。希望老師這樣教導王詩涵——嚴慈并存施教,鼓勵學生在學習層面、生活層面積極向上、向好!這樣的評價是很有愛的、全面、人性化的,與班主任看到的他是有不同的。筆者眼中的他見多識廣,但膽小內(nèi)向,上課經(jīng)?!伴_小差”,寫作業(yè)拖拉偷懶……兩相比較,原來王詩涵是這樣的一位學生,家長有著對孩子和教師如此美好的期許。這樣的聯(lián)系溝通更利于班主任在今后的班級管理工作中因材施教,讓學生積極快樂地成長。
“每個孩子都是一顆花的種子,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毕嘈艑W生,用心呵護,則可靜等花開。總而言之,班主任要樹立生本理念,根據(jù)學生們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講究策略,才能使小學生在師愛與師德影響下成長為身心健康、德才兼?zhèn)涞娜瞬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