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莉
摘要:紅色代表著希望、勝利、創(chuàng)造、勤勞、勇敢、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不怕流血犧牲等,是中國共產(chǎn)黨價值追求和中華民族精神內(nèi)涵最生動的象征。做好紅色革命教育,大力弘揚革命傳統(tǒng),廣泛開展革命教育,用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斗爭的光榮歷史和偉大功績感召人,用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和崇高精神激勵人,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把紅色火種播進每一個學生的心中,樹立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因此,在小學語文教育過程中積極滲透紅色革命教育,是新課程改革持續(xù)推進背景下語文學科發(fā)展的重要趨勢,也是具體落實國家“文化自信”過程中的主要內(nèi)容。而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則是滲透紅色革命教育的開端。
關鍵字:語文教學;紅色教育;紅色基因
紅色代表著希望、勝利、創(chuàng)造、勤勞、勇敢、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不怕流血犧牲等,是中國共產(chǎn)黨價值追求和中華民族精神內(nèi)涵最生動的象征。中國共產(chǎn)黨自1921年成立以來,為了全國人民的幸福生活而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實現(xiàn)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并向著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目標不斷邁進。做好紅色革命教育,大力弘揚革命傳統(tǒng),廣泛開展革命教育,用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斗爭的光榮歷史和偉大功績感召人,用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和崇高精神激勵人,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把紅色火種播進每一個學生的心中,樹立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因此,在小學語文教育過程中積極滲透紅色革命教育,是新課程改革持續(xù)推進背景下語文學科發(fā)展的重要趨勢,也是具體落實國家“文化自信”過程中的主要內(nèi)容。而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則是滲透紅色革命教育的開端。
一年級語文紅色經(jīng)典作品主要是《吃水不忘挖井人》。這是一篇記敘文,記敘了革命領袖毛主席在江西領導革命時,帶領戰(zhàn)士和鄉(xiāng)親們挖井,解決了名叫沙洲壩的村子的吃水困難問題。鄉(xiāng)親們感激毛主席,解放以后在井邊立碑紀念,飲水思源。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學會感恩,懂得珍惜。文本的閱讀本身不難,作為一年級課本選文,這篇課文的難易程度還是非常適中的,真正的難點是時間。面對一年級的小學生,如何讓未曾目睹炮火硝煙,未曾品嘗貧窮落后的孩子們更好地去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并且把課文中想要傳遞的紅色革命教育主題的內(nèi)容和基礎的語言教學結合起來,并不容易。于是,我們需要在細節(jié)上下了功夫。
首先我們需要解決的是因為“時代久遠” 帶來的問題。
現(xiàn)在很多孩子沒見過扁擔,更不知道挑水,所以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添加很多過去年代人們用扁擔挑水的圖片,更直觀形象地感受挑水的不易。
其次,我們需要解決的是當?shù)厝藶槭裁床煌诰膯栴}。通過資料的補充,我們才能找到答案。 原來,毛主席在沙洲壩和村民聊天中得知,沙洲壩人一直都在飲用澇壩污水,既難以下口,又不衛(wèi)生。問他們?yōu)楹尾煌诳诰?,皆搖頭不語。原來干旱的沙洲壩,被風水先生說成是條旱龍,不能打井,如果打壞了龍脈,十鄰八鄉(xiāng)都要遭殃。毛主席不信邪,帶領戰(zhàn)士和鄉(xiāng)親們挖井,毛主席一邊挖井,一邊樂呵呵地對大家說:“聽說有的鄉(xiāng)親迷信風水,不敢打井,怕得罪旱龍爺,壞了屋場害了人。可我不怕,如果旱龍爺怪罪下來,讓它來找我好了!”一席話逗得大伙都樂了起來。幾天后真的挖出了水。小小一口井,貯滿清泉,也貯滿毛主席一心為民的深情厚意。這些資料的補充,更能讓學生體會到毛主席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有了教材,有了精心的課堂設計,這些“紅色基因”就能進入孩子們的心靈嗎?現(xiàn)實告訴我們,從教材到學生內(nèi)心的轉化過程還是會有損耗的。拿到紅色經(jīng)典課文的時候,我們大概可以知道,文章所想要表達什么,但是再深入一些,我們就琢磨不出來了。
我們可以把小學語文課本中的一些革命傳統(tǒng)教育經(jīng)典課文擇選出來或者和孩子一起搜集一些相關的紅色經(jīng)典故事,和孩子們一起誦讀。在誦讀的過程中,讓孩子們體會語調(diào)和語氣的變化,感受情感的起伏,從情感的自我表達里面,體會人物和事件的情緒和狀況。
另外,用孩子們可接受的、和現(xiàn)實聯(lián)系緊密的方式來進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除了重視課堂教學,這是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主陣地,通過老師上好教材、上好課,對孩子們進行非常直接的教育;還可以通過開展一系列的主題教育活動,比如舉辦“毛澤東見面會”主題班會,“我來講紅色經(jīng)典小故事”,“愛國歌曲我來唱”等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形式來傳承紅色精神。
我們的紅色經(jīng)典文學作品既展現(xiàn)文學的魅力,又要帶給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道德取向,只要細細品味,慢慢琢磨,總能帶給我們意外的收獲。
參考文獻:
[1]梁曉勤.賀州紅色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探索[J].小學教學參考,2019,(21):22-23.
[2]王玉瑩.小學語文教學中紅色文化傳承策略分析[J].山東青年,2018,(2):38,40.
[3]李根萍.三口紅井.解放軍報,2017-01-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