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夏純
摘要:研究目的:進一步分析,探究早期康復護理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水平以及軀體健康的作用。研究方法:選取某醫(yī)院一年內收治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隨機方式,將這些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兩組患者進行傳統(tǒng)常規(guī)治療,實驗組患者在傳統(tǒng)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早期的康復護理,通過具體的結果評價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之后的臨床效果,以及心功能水平和軀體健康。研究結果:通過早期康復護理的干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水平和軀體健康,明顯要優(yōu)于只接受傳統(tǒng)的護理的患者。研究結論“早起康復護理對于改善患者的癥狀,幫助患者心功能康復以及保持軀體健康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早期康復護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水平;軀體健康
引言:
慢性心力衰竭,本身就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心臟疾病。這種疾病通常情況下都是心血管患者的癥狀發(fā)展到末期的一種表現,如果不對這種疾病進行第一時間有效的治療,那么就會導致患者直接死亡。一般來說,患者在一段時間內如果發(fā)生了心肌能量代謝障礙,那么就比較容易出現慢性的心力衰竭,所以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優(yōu)化改善患者的心肌能量代謝來抑制心力衰竭。本文主要通過闡述早期康復護理,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水平以及軀體健康的作用,與此同時將主要的研究狀況如下所述。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本研究選取1年內住院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隨機選擇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各50例,確?;颊呋A數據一致,便于后期的對比研究和分析。對照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齡74歲。實驗組男性22例,女性28例,平均年齡73歲。這100例患者全部都通過專業(yè)的臨床診斷,并且確診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且這些患者的年齡全部超過了60歲。通過專業(yè)的統(tǒng)計學軟件,將對照組、實驗組患者的基本資料進行檢驗,發(fā)現這兩組患者之間并沒有明顯的差異,是完全可以放在一起對比的。
1.2納入和排除本次研究的具體標準
納入本次研究的標準為:首先,這100例患者全部通過臨床診斷,被診斷為慢性心力衰竭,癥狀符合慢性心力衰竭的標準。其次,所有患者年齡均為18歲,基本在60歲以上,所有患者及家屬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最后,這些患者都不存在溝通交流,以及認知、心理方面的障礙,可以完全配合醫(yī)生和護理人員展開各個方面的治療與康復工作。
排除本次研究的標準為:首先,排除進入醫(yī)院一天之內死亡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次,排除有其他并發(fā)癥的心臟病病的患者,以及嚴重的心動過緩患者,危及到生命的病變患者,有血液系統(tǒng)疾病、急性腦血管疾病、主動脈夾層患者。最后,排除對本次研究所采取的所有康復和護理及治療的方式過敏的患者。
1.3具體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辦法,研究組則采取早期康復護理:
除了要運用一些抑制藥劑,還需要為患者選擇對應的藥物進行干預。在這個基礎上,還需要以用左卡尼丁進行靜脈注射治療,還需要仔細的觀察患者是否對使用的藥物或者是治療方式,有一些其他的不良反應。如果說患者病情較為穩(wěn)定,那么需要及時地對其進行心理方面的指導飲食方面的指導,其次,對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患者進入醫(yī)院之后,需要指導患者每日在平坦的路面上行走鍛煉。根據患者的實際狀況,逐漸提升運動的強度,在患者臥床休息的時候,需要指導患者進行上肢活動,每日三次,如果說患者的心功能水平能夠恢復到二級,那么就可以引導患者展開這一個級別的相關康復運動。如果說患者在運動的過程中出現一些異常情況,那么需要立即引導患者停下來,避免一些其他的病癥出現。除此之外,對于心功能四級康復的患者,在患者進入醫(yī)院之后,一定要引導患者臥床休息,在患者病情穩(wěn)定之后,可以一日三次進行肢體的被動訓練,指導患者主動的去活動自己的關節(jié)以及呼吸功能,幫助患者可以進行簡單的站立或者是移動等一系列的活動。在活動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循序漸進,不能急于康復訓練。如果說遇到了一些其他的異常情況,那么一定要及時的對其進行有效的干預。
1.4統(tǒng)計學方式
本次研究采用專業(y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2.0對研究中得到的相關數據展開對比分析,p<0.05,本次研究在統(tǒng)計學范疇內具有研究意義。
2結果
通過對比分析能夠發(fā)現,在患者接受了傳統(tǒng)的常規(guī)護理和早期康復護理之后,通過觀察患者的相關指標,我們能夠發(fā)現實驗組的患者心功能水平和軀體健康狀況要優(yōu)于對照組的患者,并且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
3討論
目前,藥物治療也是針對心力衰竭患者最有效的治療方案之一,但是在這個基礎上,如果能夠采用必要的早期康復護理,那么也能夠起到更加良好的作用。如果能夠對患者的心臟功能進行早期的康復護理,那么就能夠從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心臟功能的儲備能力,而且也可以優(yōu)化改善冠狀動脈血流量,對于維持患者的生命體征,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而言,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積極作用。特別是近些年來,通過很多臨床實驗證明,在具體運用的過程中,早期康復護理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水平以及軀體健康有一定的優(yōu)化改善作用,所以說也受到了患者和醫(yī)生的認可。
伴隨著我們國家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xù)提升,這也使得慢性心力衰竭這種疾病的發(fā)生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具體治療這種疾病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對患者的心肌功能進行優(yōu)化,改善,在使用藥物治療的同時一定要對患者進行有效的早期康復訓練,這樣一來,才能夠促進患者的心功能恢復和軀體健康,促進患者的全身血液的循環(huán),降低患者的疲勞感和呼吸困難,改善由于患者長期臥床而導致的靜脈栓塞的并發(fā)癥出現。相對于傳統(tǒng)的康復護理來說,早期康復護理的應用有一定的針對性,能夠更加有效地對患者提供對應的指導,根據患者的心功能級別,有針對性地為其提供對應的康復訓練,進一步推動患者科學、合理的恢復。
參考文獻:
[1]宋佳,運動康復護理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首都食品與醫(yī)藥,2019,26(11):129.
[2]高碩,運動康復護理聯(lián)合健康宣教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慢性病學雜志,2019,20(5):653-655.
[3]羅翠華,黃幼平,區(qū)潔崧,運動康復護理應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效果評價[J].全科護理,2019,17(13):1582-1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