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思銘
摘要:李清照,號易安居士,中國宋代杰出女詞人,在男性占主導(dǎo)地位的古代文壇擁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她以細膩的筆觸刻畫心理、以敏銳的視角表達女性觀點,既有豪情壯志、憂國之思,亦有女子柔情、閨閣之念,以卓爾不凡的藝術(shù)造詣成就了“婉約派”,影響千年。她所表現(xiàn)出對女性自我意識的體察和展現(xiàn),以逆普世價值的勇敢,樹立了古代文學(xué)史上女性崛起的精神豐碑。
關(guān)鍵詞:李清照;易安詞;女性意識;思想覺醒
提到宋代的詩詞,我們或能想到氣勢如虹的豪放詞,或能想到溫柔似水的婉約詞。詞在宋代達到了發(fā)展的頂峰,這自然離不開眾多詞人的激揚思維、揮毫落紙。但中國古代的文學(xué)世界中,男性依舊占主導(dǎo)地位,極少有人能站在女性的立場上為女性發(fā)聲。在須眉群立的詩詞殿堂中,李清照便是“巾幗不讓須眉”的存在,時常展現(xiàn)大丈夫般的豪邁士氣。從“自是花中第一流”的易安詞中,我們可以看到女性最初的覺醒、女性的主體意識,以及她女性獨特視角下的社會、生活和獨特的精神世界。本文將基于此,淺議李清照詞作中的女性意識。
一、李清照詞作中存在女性意識的原因
(一)社會環(huán)境
在宋代,程朱理學(xué)深刻地影響著人們,加深了男女的對比概念,女性的地位和作用依舊被局限在閨閣和禮教中。但相比于前,宋代女性地位還是有所提高,《名公書判清明集》中記載“在法:父母已亡,兒女分產(chǎn),女合男得半”,即為女兒可以和男子一樣,分到同等數(shù)量的財產(chǎn);同時“不逞之民娶妻,紿取其財而亡,妻不能自給者,自今即許改適”,即當丈夫沒有能力養(yǎng)活妻子時,妻子可以提出離婚。宋代也出現(xiàn)了瓦舍勾欄、唱詞等文化娛樂活動,一定程度上也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李清照在這樣文化生活極豐富的社會環(huán)境中成長,受禮教束縛但也被文化解放,飽讀詩書后勤于思考,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女性覺醒意識由此萌發(fā)。
(二)家庭環(huán)境
李清照出身于官宦世家,父親李格非是當時有名的蘇門四學(xué)士之一,母親也是書香名門之女,李清照便在這種文化氛圍濃厚的家庭中繼承了父母的文化修養(yǎng)。家中并沒有因為李清照是女孩而用綱常倫理和女德作為枷鎖約束她,而是放任她追求自己的愛好,這也造就了她灑脫大氣的性格,以及婉約與豪放并存的文風。
在婚姻上,李清照與趙明誠的結(jié)合并不像封建社會的包辦婚姻,而是真正地欣賞和了解對方,才能在成婚之后夫妻二人琴瑟和鳴、恩愛非常。二人有共同的愛好即收集金石,這是非常難得的一點,能夠有共同欣賞的藝術(shù)和文物。趙明誠的文學(xué)修養(yǎng)也很高,二人在價值觀和文學(xué)觀上也能交流溝通、互相扶持。從李清照中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正是感情的和睦和趙明誠的寵愛,能夠讓李清照在寫作時沒有太多顧慮、不被倫理束縛。雖在第二段婚姻中并沒有獲得幸福,但先前已經(jīng)形成的價值觀依舊伴隨著她的創(chuàng)作道路。
二、李清照詞中女性意識的體現(xiàn)
在男性主導(dǎo)的宋代文學(xué)環(huán)境下,李清照之所以在女詞人之中獨占鰲頭并且擁有與男詞人比肩的文學(xué)地位,便是因為她異于當時人們對女子的普遍認識,真正地作為女性在思考,而非頂著女性的外衣、仍舊用男權(quán)的價值觀來行事和創(chuàng)作。而今我們談李清照詞中的女性主義,實則是要用女性的視角來理解和欣賞李清照詞,既有女性的天真活潑、多愁善感,亦有不迎合普世價值觀的壯志豪情與憂國傷時。女性意識可貴的地方并不在于一味地打破原有對女性的觀念,對于封建時期的女性來說,重要的是能夠欣賞和接受既柔軟又尖銳的自己。
(一)在天真活潑與多愁善感中尋找自我
1.天真活潑
在李清照早年的生活中,家庭營造出的良好氛圍沒有給予她太多顧慮,她也不將自己局限于“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的綱常桎梏中,在詞中展示更多的是她外出游玩的歡樂場景?!饵c絳唇·蹴罷秋千》中:“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刬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盵1]在讀這首詞時,我們完全沒有體會到封建思想對少女腌面含羞、笑不露齒的禁錮要求,卻仿佛能從中看到在蕩秋千時的放聲大笑、雙足隨秋千在空中飛舞,盡興過后衣服濕透發(fā)絲凌亂,聽見有人來害怕丟人趕緊逃走的嬌憨少女。
與其他女詞人都不相同,李清照擁有的青春氣息和灑脫的心性,是無憂無慮、不受拘束的人生態(tài)度?!度鐗袅睢こS浵と漳骸穼懙馈俺S浵と漳海磷聿恢獨w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憋嬀戚m醉、興盡而歸,雖然時間已晚,還誤入荷塘之中,卻完全沒有怕父母責備著急,反而盡情享受當下,年少時的李清照周身散發(fā)著生命的活力。打破封建桎梏中對女性的想象,隨心做自己才是女性主義意識的真正展現(xiàn)。
2.多愁善感
李清照同樣沒有逃避女性生來的多愁善感,少女有少女的煩惱,成婚之后也會為情所困。李清照同大多數(shù)男兒一樣愛酒,既可以“沉醉不知歸路”把酒言歡,亦可以借酒消愁?!度鐗袅睢ぷ蛞褂晔栾L驟》中借酒抒愁思“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yīng)是綠肥紅瘦?!睕]有直接描寫雨打花落,而是通過酒醒后問得海棠花的葉多花少來表達自己的傷春之情和淡淡的愁緒。不知她是否也在煩惱自己經(jīng)歷風霜后年華易逝、美好難存呢?《孤雁兒·藤床紙帳朝眠起》中的愁緒則更深更切,“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眹覝缤觥⒄煞蚬嗜?,曾與他一起琴瑟相合、踏雪賞梅之景再也無法重現(xiàn)了,世間還有什么樣的痛苦能與如此的悲愴相比?這首詞的詞牌“孤雁兒”仿佛就在寫李清照自己,最終又是“孑然一身”,凄冷孤寂?!堵暵暵ひ捯挕分小皩ひ捯挘淅淝迩?,凄凄慘慘戚戚……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最后一個“愁”字概括全篇,包含萬般滋味。李清照的愁隨時間愈久愈深、愈濃,她“愁”的境界是開闊的,既有深閨之愁,也有家國之愁。
(二)以壯志豪情和憂國之思對抗世界
1.壯志豪情
李清照的晚年正處于南宋政治極其混亂的時期,金人南下入侵,山河即將破碎。南宋統(tǒng)治者渾渾噩噩,自己的丈夫趙明誠也罷守江寧、棄城逃跑。李清照的才情及她的涉世程度讓她難以做到避之不談,在乘船路過楚霸王項羽自刎之處時,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出了一首《夏日絕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表椨鸨鴦C然大義,寧愿死在戰(zhàn)場,也不肯逃到江東去茍且過活,對南宋統(tǒng)治者的諷刺就蘊在其中,諷刺他們在南方安于現(xiàn)狀、不愿收復(fù)北方的失地。想必李清照也在恨自己是女兒身,不能上戰(zhàn)場廝殺,還寫下了“木蘭橫戈好女子,老矣誰能志千里,但愿相將過淮水”。李清照便是雖有女兒身,但有報國志,希望能像花木蘭一樣替父從軍上戰(zhàn)場。[2]如此女子能有這樣的志氣,可謂是令世人刮目相看。
2.憂國之思
在女性角色相對統(tǒng)一的封建時代,李清照的角色無疑是跳脫的,從閨閣“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封閉環(huán)境解放出來,關(guān)心國政時事,也是對封建男權(quán)要求下“婦人不可議政”一定程度上的打破。[3]李清照詞的又一大改變節(jié)點是靖康之難,靖康之難的發(fā)生也為她詞的創(chuàng)作注入了新的內(nèi)涵?!段淞甏骸ご和怼穼懙馈拔锸侨朔鞘率滦荩Z淚先流……載不動許多愁?!背烁锌羧艘咽?,還有悲嘆從前宋朝的景象已不再、只剩破壁殘垣,想起往日和昔日之景,悲哀迥然。《南歌子·天上星河轉(zhuǎn)》中有“天上星河轉(zhuǎn),人間簾幕垂?!碧鞖庾儞Q、星河轉(zhuǎn)動,暗示政權(quán)易換;“舊時天氣舊時衣。只有情懷不似、舊家時。”也可以理解做暗示土地還是那片土地、只是已經(jīng)易主的山河破碎之感。關(guān)于家國之殤、憂國之思,最具代表的作品當屬《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xué)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幻想自己駕一葉扁舟、像大鵬一般在九天之上翱翔,與星河和狂風共舞,這般曠達的胸懷寄托著高遠的志向和抱負,包容萬物、憂國憂民,但也歸于其女兒之身難以實現(xiàn)。這樣的獨立個性和跳脫精神,敢于表達反叛和不滿,是女性在解放自己道路上的一座豐碑。[4-5]
無論是清純無憂的活潑少女,還是漸有心事的成熟女人,抑或是融于世事的憂愁老婦,每一種形象都是李清照最真實的模樣。并非所有女子都有如此豪邁的氣概,也并非只有豪情萬丈才是進步女性所值得追求的,可貴的是她自始至終都在全方面地抒發(fā)和表現(xiàn)最真的自己。通過對李清照的深入探尋,她在封建時期的出現(xiàn)無疑是對男權(quán)為主導(dǎo)的各領(lǐng)域的一個轟動,她身上所擁有的天真美好、老成持重,值得每一個時代去深思。
參考文獻:
〔1〕王仲聞.李清照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97.
〔2〕李歡.李清照詞之“性別轉(zhuǎn)換”——兼及柳永,秦觀詞之女性描寫[J].重慶第二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 2019,32(01):59-63.
〔3〕舒紅霞.女性審美文化·宋代女性文學(xué)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吳惠娟.論《漱玉詞》的女性意識與情感特征[J].上海大學(xué)學(xué)報,1990(2).
〔5〕陳祖美.李清照詞[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