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炆靜
【內容提要】舞劇《沙灣往事》是一部同時具有民族氣概和現(xiàn)代氣質的舞劇,它在廣東本土地域文化要素與舞蹈的肢體語匯的思辨中,實現(xiàn)了新時代舞劇創(chuàng)作的審美轉向。該劇自2014年首演以來受到廣大觀眾的贊譽以及國家的大力支持。《沙灣往事》的成功其根本原因在于以下幾個方面:一、地域文化要素的視覺呈現(xiàn)。將廣東音樂文化要素凝練為意向符號,將傳統(tǒng)音樂文化與舞劇創(chuàng)新相結合,打造出一部極具地域文化特色與舞蹈觀賞性的創(chuàng)新性舞劇作品。二、電影剪輯式的舞臺時空變換方式,營造出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奇特視覺效果。《沙灣往事》的問世給中國舞蹈界的作品創(chuàng)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舞劇《沙灣往事》;創(chuàng)作方式;敘事;舞臺意向
一、地域文化要素的視覺呈現(xiàn)
編導在舞劇中使用了極具嶺南韻味的《賽龍奪錦》《雨打芭蕉》《平湖秋月》等廣東經(jīng)典音樂名曲。以《賽龍奪錦》薪火相傳的內容作為故事主線,游刃有余地將嶺南文化這一獨特的地域文化要素融入其中。例如舞劇中有劃龍舟、擊鼓、傘舞等富有嶺南風韻的舞蹈片段。獅鼓這一樂器在這部舞劇中有大量的的使用,在狂熱愛好音樂的日軍大佐侵入三念廳時,許氏兄弟二人以一曲《賽龍奪錦》宣泄?jié)M腔悲憤,此處三人圍繞一大鼓,用肢體動作配合強烈的敲擊節(jié)奏,并且不斷變換敲打位置,小腿、上身、手臂等部位,快速變換敲擊節(jié)奏,全場僅能聽到鏗鏘有力的鼓擊聲,結合大量的騰空翻轉、大踢腿、三人托舉等高超技術技巧,呈現(xiàn)出一場激烈又緊張的賽場場景。給觀眾帶來了一場力度與美感,歌與舞相互交融的視覺盛宴,展現(xiàn)出雄性的陽剛之氣。又例如在《雨打芭蕉》這一何柳年對春伶寄托思念的舞段中,一眾撐著油紙傘,腳著木屐的嶺南女子,以浮動力效的輕柔動作,結合流暢的隊形變換,又表現(xiàn)出嶺南女子的唯美細膩和陰柔之美感,以及女主人公春伶的思念之情。同時結合柳年與春伶穿插其中,又表現(xiàn)出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深情,柳年找而不得,大時代下的愛恨又是何其渺小。
舞劇中廣東獨特的地域文化要素不僅表現(xiàn)在運用的音樂名曲上,同時還貫穿在主人公的恩怨中。在舞劇開篇便直接開門見山的交代了何柳年、許春伶、潘紅英三人的恩怨關系。在第一幕潘紅英與何柳年的新婚大宴中,大群舞與何、許雙人舞的突變式交替轉換,用雙人舞突然中斷大群舞,編導成功的將廣東地域文化要素融入其中,在不破壞情節(jié)連續(xù)的情況下,又增強了舞劇內容發(fā)展的主線和暗線。情感發(fā)展與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交替結合,看似敘事實則抒情的創(chuàng)作方式,使該劇呈現(xiàn)出強烈的情感訴求并且?guī)Ыo觀眾強烈的情感共鳴。
二、影視剪輯式的時空變換方法
(一)舞臺大型道具的布景運用
在《沙灣往事》中有大量的大型道具布景,在何柳年與潘紅英的婚慶大宴之后,隨劇情的發(fā)展,舞臺上的空間被大型的道具布景分割為幾個空間,四組巨大的嶺南雕花屏風罩著的即是婚房,若隱若現(xiàn),微弱的紅色燭光被灰色的燈光籠罩著,一種壓抑,悲傷的情緒從中蔓延開來。明亮的射燈,喜慶的紅色燈光,則是威嚴莊重的祠堂大廳。大型的幕布和雕花屏風將舞臺分割成不同的時空。這也是影視中轉換時空的方式,將主角的心理活動與布景相結合,主人公的情緒在布景的襯托下相得益彰,不僅輕松的實現(xiàn)場景時空的轉換同時也實現(xiàn)了主角的情緒轉變。在“洞房夜”這一舞段中,高高懸掛的鏤刻雕花屏風圍繞著的便是潘紅英與何柳年的新婚房,朦朧虛幻的氛圍,營造出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視覺效果。巧妙地利用舞臺布景構建出人物的心理活動,以及劇情的發(fā)展走向。屏風的隔斷給舞臺上為觀眾搭建了一個多維空間的視覺觀感。
(二)間斷式的視覺運動
在《沙灣往事》的編排中,可以發(fā)現(xiàn)無論是在空間轉換還是舞蹈動作與隊形的編排上,都有明顯的間斷式的視覺運動。在舞蹈中的間斷就好比音樂中的“休止”,其實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亮相”,更加能夠突出重點。在影視的剪輯方式中有一種方式叫做有畫面附加技巧的剪輯,在《沙灣往事》的時空轉換中能夠發(fā)現(xiàn)大量運用了這一技巧。例如,在日軍大佐逼迫許父帶路到三念廳時。畫面原本呈現(xiàn)在舞臺的右邊最后一道幕布旁,隨即燈光一滅一亮,許父便出現(xiàn)在舞臺右邊倒數(shù)第二道幕布,緊接著全場燈光漸起,舞臺上便已經(jīng)轉場至三念廳,這樣的轉場方式既簡潔又流暢,使得舞劇的情節(jié)發(fā)展更加流暢。其次,是舞臺造型的片刻間斷。在舞劇中一些造型的間斷,是對程式化動作模式的分解、變形和重組。通過“婚禮”中的造型,改變婚禮的喜慶氣氛,營造強烈的視覺效果,創(chuàng)造全新的視覺風格。利用間斷性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視覺突出點”,毫無疑問,從作品的視覺心理構成的角度來審視舞蹈,也可以是創(chuàng)造舞蹈視覺風格細節(jié)的有效手段。舞魅神韻,千思萬想,豐富嬗變,重疊“視覺焦慮”,在粗獷的對比中舒展匯聚,抒發(fā)浪漫情懷。
結語
舞蹈藝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和研究要與時俱進,要與當前的社會生活和世界整體變化趨勢相適應?!渡碁惩隆返膭?chuàng)作者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考慮到了現(xiàn)實時代背景下的審美需求,使作品更具有生命力和時代性。舞劇從嶺南民族素材中汲取養(yǎng)分,立足于廣東特色的地域文化要素,同時在作品創(chuàng)作中賦予其時代感,弘揚民族精神?!渡碁惩隆返某晒σ材芙o中國當代的舞劇發(fā)展帶來一定的啟發(fā)和借鑒意義。它在探索廣東地域文化要素的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同時《沙灣往事》運用影視剪輯式的創(chuàng)作手法也是具有創(chuàng)新和借鑒意義的。
【參考文獻】
[1] 于平, 張月龍. "嶺南文化"語境中大型舞劇的文化想象——改革開放以來廣東舞劇創(chuàng)作述評[J]. 民族藝術研究, 2020, 33(1):12.
[2] 張麟. 舞臺意象:舞劇創(chuàng)作的美學本質[J]. 北京舞蹈學院學報, 2019(1):6.
[3] 石泉. 舞劇《沙灣往事》中廣東音樂元素的運用[D]. 北京舞蹈學院.
[4] 葉俊,董勇.舞蹈創(chuàng)作理論與表演藝術[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5.
[5] 茱莉亞·克里斯蒂娃等. 符號學:符義分析探索集.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5.
[6] 吳春福. 禮贊廣東音樂 彰揚嶺南精神——談舞劇《沙灣往事》的音樂創(chuàng)作[J]. 人民音樂, 2019(8):4.
[7] 周莉亞. 舞劇創(chuàng)作的道路上我們如何行走——舞蹈創(chuàng)作談[J]. 民族藝術研究, 2017, 3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