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具身德育”理論的高校校園思政實踐資源建設探索

      2022-03-28 05:21:18何冬冬譚鑫蔣直平
      大學·課外閱讀 2022年2期
      關鍵詞:高校

      何冬冬 譚鑫 蔣直平

      摘 ?要:如何讓大學生將思想政治教育入心入腦,做到用之而不覺之,是高校需要深入探索的重要議題。文章基于具身德育相關理論,將“身體、情景、行動、認知、情感、養(yǎng)成、開放”七大具身德育模式融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遵循“引領—體驗—實踐”主要路徑,采用體驗式、互動式、分眾式等重要方式,建設高校校園思政實踐資源項目,為新時代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開辟新路徑。

      關鍵詞:具身德育;高校;思政實踐資源

      中圖分類號:G64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2)06-0077-04

      高校大學生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力量,高校不僅需要向?qū)W生傳授專業(yè)知識、實踐知識,同時需要時刻關注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養(yǎng)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和理想信念,為國家建設培養(yǎng)出真正德才兼?zhèn)涞母邔哟稳瞬拧M瑫r,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中也強調(diào):“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fā)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要注意把我們所提倡的與人們?nèi)粘I罹o密聯(lián)系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盵1]因此,如何讓大學生將思想政治教育入心入腦,做到用之而不覺之,是高校需要深入探索的重要議題。

      一、具身德育的內(nèi)涵

      “具身德育”簡言之就是基于具身認知科學的德育,抑或是建立在具身認知理論基礎之上的德育?!熬呱怼保╡mbodied)與“離身”(disembodied)相對立,傳統(tǒng)認知主義視身體為刺激的感受器和行為的效應器,認為認知是“始于感覺刺激的輸入、終止于運動反應的輸出、封閉于大腦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內(nèi)在過程”,認為大腦、身體與環(huán)境是相互獨立的[2]。這種“離身”認知所依從的身心二元論,將身體與心理分離,即身體活動與心智加工的脫離,體現(xiàn)在德育上,就是“離身”德育,即偏重于心智加工的認知型說教,重視老師單方面的“教”,而由于脫離情景忽視了身體力行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不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導致知行“兩張皮”、表里不一[3]。而具身德育則指源于具身認知的德育,是指身體經(jīng)驗同道德認知與判斷等心理過程相互嵌入和相互影響的過程。具身德育強調(diào)七位一體的育人模式,即“身體、情境、行動、認知、情感、養(yǎng)成、開放”七個方面形成統(tǒng)一整體。傳統(tǒng)上“身心分離”的德育,往往只強調(diào)“知情意行”,而忽視了“知情意行”(意行實際是一體的)的載體即身體的不可替代作用,同時忽視了情境、養(yǎng)成和開放的重要性。脫離情境,德育就成了空中樓閣;缺乏養(yǎng)成,德育就成了空頭說教,無法形成自覺自動的行為習慣[4];缺乏開放,德育就會變得機械、教條、死板,失去生機、活力和創(chuàng)新。這也就是傳統(tǒng)離身德育低效的根本原因。七位一體的具身德育模式充分體現(xiàn)了具身德育結構要素的健全性、科學性和有效性,也體現(xiàn)了具身德育的機制和精髓。具身德育的思想理論、實踐活動均試圖為“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提供一種生存策略、選擇方式,也反映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的思想體會和學術研究與實踐創(chuàng)新的嘗試[5]。

      二、具身德育與高校校園思政實踐資源

      具身德育理論成為學界持續(xù)研究的熱點問題,其中,孟萬金教授關于時代具身德育的系列研究為相關問題的深化提供了理論與實踐的參考[6]。然而,如何探索具身德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如何基于具身德育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需要進行更為深入的探索。

      依照具身德育相關理論,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強調(diào)“身體、情境、行動、認知、情感、養(yǎng)成、開放”七方面的融合發(fā)展[7]。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個理論和實踐相融合、相統(tǒng)一的過程,既要用科學理論培養(yǎng)人,也要用社會實踐鍛煉人,讓學生在思想與環(huán)境的交互體驗中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大學校園環(huán)境是立德樹人的重要陣地,各類物理空間具有深刻的育人內(nèi)涵和濃厚的資源屬性,高校需充分利用這些資源,構建校園思政實踐資源,讓學生在這種思政實踐資源的學習中,真正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心入腦。高校校園思政實踐資源是指高校校園內(nèi),聚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搭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體系、立足學生價值引領和成長陪伴的可供學生實踐體驗的實體化、陣地化的思想政治工作資源載體。其集引領性、體驗性、實踐性于一體,融思想化、內(nèi)容化、空間化于一身,旨在讓學生在潤物細無聲中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修為,領悟知識真諦,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三、高校校園思政實踐資源路徑探索

      中南大學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厚植情懷、涵養(yǎng)學風、精準服務、賦能青春”的主體內(nèi)容,立足“升級硬環(huán)境,改善軟環(huán)境”的總體思路,遵循“引領—體驗—實踐”的主要路徑,采用體驗式、互動式、分眾式等重要方式,努力推動將理論小課堂同實踐大課堂相結合,推動育人內(nèi)容與實踐資源相融合,推動無形的思想灌輸轉(zhuǎn)化為有形的實踐體悟,建設符合時代需求、體現(xiàn)實踐要求的校園思政實踐資源項目,豐富學生成長成才的資源供給,對具身德育理論進行深入實踐。基于具身德育“身體、情境、行動、認知、情感、養(yǎng)成、開放”七位一體的育人模式,將思政實踐資源體系建設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實際思想,關注并及時回答學生共同關心的問題,注重聯(lián)系理論和現(xiàn)實,既強調(diào)調(diào)查事實的使命,又注重情感化的人,善于將“大道理”轉(zhuǎn)化為“小故事”,使有意義的內(nèi)容有趣,讓深奧的理論有溫度。

      (一)身體探索

      關懷身體是道德教育的基礎與起因。身體在德育中首先表現(xiàn)為生命健康教育,其次是身體經(jīng)驗教育,最后就是身心和諧教育,即預防和矯治離身德育對生命健康的漠視、對身體動作經(jīng)驗的漠視、對身心統(tǒng)一的漠視[8]。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強調(diào),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zhì)、健全人格、錘煉意志。高校應秉承“為學生鍛煉提供隨處可見的器材”理念,聚焦學生自主鍛煉精神的培養(yǎng),推進“十百千萬”健康校園行動計劃,推動體育鍛煉入腦入心入行,營造健康向上的青春正能量氛圍。中南大學在校園內(nèi)安裝12臺“活力中南”共享器材站,免費為學生提供籃球、足球、排球等共享運動器具;建設分布在學校主要運動區(qū)域的摸高打卡器。同時,學校立足健康教育科學化、健身活動趣味化、體育鍛煉大眾化,每周開展跑步訓練營、公益減肥班、健身達人館,每月開展趣味健身賽、健康微講堂等十余項活動。通過豐富多樣的體育項目,全方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從而落實立德樹人的育人宗旨。

      (二)情境探索

      具身德育強調(diào)在德育中充分發(fā)揮真實情境、虛擬情境和模擬情境(心理模擬)的作用。圍繞學生價值觀形成路徑,高校可選取“友善”專題,采用“體驗+實踐”模式,試圖通過從友善行為調(diào)查分析、友善生成規(guī)律剖析、友善意識動機培養(yǎng)等維度,教育引導學生強化友善意義認知,內(nèi)化友善核心要義,深化友善行為實踐,從而探索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踐行新模式。高校可建成60余平方米的集測評區(qū)、學習區(qū)、體驗區(qū)、活動區(qū)等四大功能區(qū)于一體的互動體驗空間;組建20人的學生運維隊伍,設計十余項互動體驗活動;開發(fā)友善度測評小程序、體驗區(qū)AR互動合影及彈幕系統(tǒng),通過“參觀+體驗+實踐”的模式面向全校學生開放;重點打造“友善小劇場”“友善行為清單”和“日行一善”等主題討論及體驗活動。學校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通過“培訓+體驗+演練”模式,以形式多樣的新場景模擬,讓學生將直觀體驗和安全知識進行具象化結合,從而內(nèi)化成自己在面對相似危險處境時的行為程式,檢驗自身安全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風險防范能力,切實增強安全防護意識,提升大學生安全素養(yǎng)。該校創(chuàng)新運用實景仿真模擬、多媒體數(shù)字化演示、實物展示交互等多種交互體驗方式,設計了校園安全警示教育、電信詐騙、模擬駕駛體驗、交通隱患排查體驗、理論考核系統(tǒng)、注冊統(tǒng)計系統(tǒng)等14個展示體驗內(nèi)容,涵蓋國家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校園安全等八大方面的安全內(nèi)容。情境探索可增強學生的體驗感,使其更好地將相關知識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行動探索

      道德認識和道德意識必然表現(xiàn)為道德行為,如果不去行動,不能算是真知。不讓一個學生掉隊,是教育人文關懷的終極表現(xiàn),是教育者“大愛”的生動呈現(xiàn)。該校聚焦學業(yè)困難學生,開展實時幫扶、全程幫扶、精準幫扶,提供“時時可得、處處可及、優(yōu)質(zhì)精良”的學習資源,夯實“學在中南”輔學-幫扶體系主陣地,盡力讓每一位學生不帶疑點進考場;在學生公寓園區(qū)建成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知新館,設有學習咨詢室、學業(yè)輔導室、輔導小課堂等10個學習功能區(qū);打造由專業(yè)指導教師、朋輩輔學義工組成的500余人的指導團隊,全年365天在線解答各類學習問題。依托答疑坊、薈知坊、志趣坊3個平臺,該校累計開設輔學輔導課程3000余節(jié),梳理300個課程核心知識點,發(fā)布30余門學業(yè)輔導教案、200余個知識點講解短視頻、400余份學霸筆記、300余份學習經(jīng)驗帖;推岀雙十佳學業(yè)輔導、學霸筆記等輔學活動,一年來吸引10萬余人次的關注參與。

      (四)認知探索

      道德認知包括道德印象的獲得、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等,決定著人們價值觀取向、對客觀事物的主觀態(tài)度和行為準則的選擇及遵從。該校以“扣好人生第一??圩印眱r值引領課堂,挖掘?qū)W校歷史文化、精神品格、發(fā)展成就、典型人物等內(nèi)容,整理成200多個師生校友正能量故事;建成300多平方米的教育展示廳,設置了愛國情懷、使命擔當、青春奮斗等6個主題教育功能區(qū);組建35人的學生宣講隊伍,通過“參觀+研討”模式,融合成有血有肉有趣的思想政治教育體驗課。

      (五)情感探索

      德育過程中,快樂體驗、收獲進步喜悅、主觀幸福感的提升等都對德育效果產(chǎn)生深刻影響。為此,學校建有功能齊全的覆蓋5個校區(qū)的心理咨詢室。室內(nèi)陽光心理養(yǎng)成與輔導中心面積約1700平方米,戶外素質(zhì)拓展基地占地2000平方米;配備專兼職咨詢師50余人、素質(zhì)拓展培訓師70余人。每年個體咨詢4000余人次;開展多主題團體輔導600余場;舉辦心理中心開放日80余場;組織“5·25心理健康教育節(jié)”“10·10精神衛(wèi)生宣傳月”“心理短劇大賽”“校園十大心靈守護天使評選”等十余項品牌活動??梢姡撔W裱芾?、服務、學習、醫(yī)教協(xié)同和文化活動等多元心理育人理念,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多層次關注關心學生心理健康,讓校園充滿陽光。

      (六)養(yǎng)成探索

      傳統(tǒng)德育由于缺乏習慣養(yǎng)成,難免知行“兩張皮”。該校聚焦優(yōu)良學風養(yǎng)成,推進名家誦讀與群眾性朗讀相輔相成,推動文化名家、學科帶頭人等與學生群體相互動、相融合,引導學生厚植人文情懷與學科情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該校在玉帶河畔建設7000余平方米的問渠晨讀長廊,建有鐫刻先秦、漢等朝代詩詞的廊亭22個,可同時容納近千名學生進行晨讀;構建“名家誦讀”“問渠晨讀”“問渠課堂”等6大活動版塊。運行以來,先后邀請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等20余位名師名家?guī)ьI學生誦讀經(jīng)典,線上線下累計參與人數(shù)超3萬人次;參與“問渠晨讀”學生累計20余萬人次;舉辦院長、學科帶頭人主講的“領略學科之美”等問渠系列活動30余場。禮儀是人類社會文明程度的具體展示和重要體現(xiàn),是人際關系中不可缺少的紐帶和媒介。學校聚焦文明行為養(yǎng)成,深入挖掘禮儀內(nèi)涵,從儀容儀表管理、社交禮儀養(yǎng)成、職場禮儀培訓等維度引導學生強化禮儀意識、提升禮儀能力、深化禮儀實踐。該校建成50平方米的職場禮儀實驗室,開發(fā)求職試衣鏡測評系統(tǒng)和求職儀態(tài)、坐姿、站姿、行姿訓練系統(tǒng);推岀課堂禮儀、食堂用餐禮儀等十大校園禮儀教育片;建設“大學生形象禮儀”課程;出版禮儀指導書籍《校園二十四禮》。該校在全校本科生中規(guī)范課堂禮儀,形成了師生上下課互致問好的良好風尚;開展大學生形象禮儀專題培訓30余場,覆蓋315個新生班級,輻射帶動全校15000余名學生參與。學校為促進學生閱讀習慣養(yǎng)成,秉承“讓影響學生價值塑造書籍隨處可見”理念,構建“勤讀書”“愛讀書”“善讀書”三大閱讀素養(yǎng)體系,推動價值引領融入學生日常閱讀,引導學生以書為友、以書為師、以書明智、以書養(yǎng)德,在校園內(nèi)設置共享閱讀機30臺,建設公共閱讀角40個,推岀流動圖書10000余本,邀請1100余名教授推薦價值引領書單,累計為學生贈送30000余本心愿圖書。同時,該校還打造“枕邊書語”“早安中南”等精品讀書欄目,吸引200多萬人次關注;舉辦心愿圖書、共享閱讀、讀書文化節(jié)、閱讀情報站等十余項品牌閱讀活動。

      (七)開放探索

      “開放”有張開、釋放、解除限制等含義。具身德育的開放不僅指向家庭、社會、未來開放,而且要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學校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的時域性、交互性、普及性等優(yōu)勢,堅持“內(nèi)容為王、渠道制勝”的工作理念,主動搶占網(wǎng)絡微陣地,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傳統(tǒng)優(yōu)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形成內(nèi)容共建、錯位發(fā)展、資源共享的工作格局;組建網(wǎng)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內(nèi)設中南云麓谷、易班推廣發(fā)展中心、網(wǎng)絡輿情研究所等十余個平臺;建有涵蓋直播室、錄音房、網(wǎng)絡文化工作室等的1000余平方米工作場地,配備300余名網(wǎng)絡文化志愿者;運維10個德育網(wǎng)站、三縱五橫新媒體矩陣打造《早安中南》《晚安書帖》等20多個特色欄目;舉辦大學生網(wǎng)絡文化節(jié)、升華網(wǎng)絡素養(yǎng)提升工程等十余項品牌活動。

      四、結語

      雅斯貝爾斯曾說,教育的本質(zhì)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高校校園思政實踐資源建設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改進,在改進中創(chuàng)新。其根本目的在于回歸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zhì)和初衷,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切實地在實踐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讓理想信念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刻到學生的骨子里,做到知行合一,經(jīng)世致用。

      參考文獻:

      [1] 把弘揚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N]. 人民日報,2014-02-26(01).

      [2] 孟萬金. 具身德育:背景、內(nèi)涵、創(chuàng)新——一論新時代具身德育[J]. 中國特殊教育,2017(11):69-73.

      [3] 孟萬金. 具身德育:源泉、體系、模式——二論新時代具身德育[J]. 中國特殊教育,2018(01):65-69.

      [4] 孟萬金. 具身德育:機制、精髓、課程——三論新時代具身德育[J]. 中國特殊教育,2018(04):73-78+96.

      [5] 畢鈺. 具身認知:學校德育審視的新視角[J]. 教育探索,2018(04):73-77.

      [6] 孟萬金. 具身德育:綱領、實效、評價——五論新時代具身德育[J]. 中國德育,2019(06):15-19.

      [7] 孟萬金. 具身德育:原則、課堂、課外——四論新時代具身德育[J]. 中國德育,2019(05):14-18.

      [8] 馬德浩. 具身德育:學校體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個理論視角[J]. 體育學刊,2020,27(04):1-6.

      (薦稿人:丁道群,湖南師范大學心理學系博士生導師,教授)

      (責任編輯:羅欣)

      基金項目:2022年度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課題“共情能力對大學生道德判斷與利他行為影響的心理機制及教育策略”(課題編號:XSP22YBC260)。

      作者簡介:何冬冬(1988—),男,碩士,中南大學資源加工與生物工程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譚鑫(1982—),女,博士,中南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講師,研究方向為心理健康教育;蔣直平(1966—),男,碩士,中南大學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思政教育。

      猜你喜歡
      高校
      大數(shù)據(jù)時代高校學生知識管理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42:37
      淺議高校儀器設備信息化管理體系建設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18:56
      高校安全隱患與安全設施改進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02:12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新聞世界(2016年10期)2016-10-11 20:24:04
      新常態(tài)下高校檔案工作發(fā)展研究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9:06:22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高校輔導員職業(yè)認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9:43
      弘揚雷鋒精神與轉(zhuǎn)型期高校校園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6:34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大學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4:28
      學研產(chǎn)模式下的醫(yī)藥英語人才培養(yǎng)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临颍县| 五峰| 凯里市| 辰溪县| 昭觉县| 盐津县| 策勒县| 吴江市| 澳门| 水富县| 富源县| 集安市| 宁化县| 江西省| 寿光市| 当雄县| 两当县| 黄山市| 昌宁县| 仙居县| 上思县| 鄄城县| 屯门区| 九寨沟县| 安吉县| 新邵县| 叶城县| 祁阳县| 酒泉市| 青浦区| 铅山县| 青神县| 庄浪县| 栖霞市| 南康市| 新疆| 肥乡县| 隆德县| 托里县| 八宿县| 会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