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云 胡明
摘? ? ? 要 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英語學業(yè)質量監(jiān)測命題要嚴格按照規(guī)范要求和流程進行,遵循基于課程標準、凸顯育人導向、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創(chuàng)新多元題型、加強考教銜接的命題原則,提煉搭建梯度任務、精選語料題材、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豐富圖文資源等命題策略,以促進“教—學—評一致性”,落實核心素養(yǎng)培育目標。
關 鍵 詞 英語學科? 試題命制? 核心素養(yǎng)? 學業(yè)質量監(jiān)測
引用格式 陸云,胡明.指向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英語學業(yè)質量監(jiān)測命題實踐[J].教學與管理,2022(10):67-70.
學業(yè)質量監(jiān)測通過大數據對區(qū)域教育生態(tài)進行全面監(jiān)測,以期全面了解學生的學業(yè)質量狀況、影響因素狀況和作用機制,旨在破解制約當下教育發(fā)展的現實難題,促進教育教育改革,助推義務教育的健康發(fā)展。隨著《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頒布與實施,如何在英語學業(yè)質量監(jiān)測中科學、精準地命制指向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試題,成為廣大英語教師熱切關注的話題。筆者所在市自2015年以來已順利組織了七次全市義務教育學業(yè)質量監(jiān)測,建立了“基于課標、關注素養(yǎng)、面向世界、著眼未來”的學科監(jiān)測工具指標體系,形成了較為成熟、規(guī)范的命題流程、策略與技術。
一、英語監(jiān)測命題的框架與流程
1.監(jiān)測目標與內容的界定
界定監(jiān)測目標和內容是命題的第一步,為整個命題過程提供指導。學業(yè)質量監(jiān)測堅持“價值引領、素養(yǎng)導向、能力為重、知識為基”的評價理念,以落實立德樹人、引導教學改革、助推教育質量全面提升為目標。英語學科監(jiān)測命題與國家考試評價改革同頻共振、同向同行,充分借鑒國際先進測評項目的理念和命題技術以及中高考命題改革成果,根據教材全面梳理知識點和涵蓋話題,根據課標精準定位目標級別和要求,考查內容要求參考高考評價體系中的“四翼”,將試題結構控制為:基礎性(50%)、綜合性(20%)、應用性(20%)、創(chuàng)新性(10%),突出試題的情境性、思維性、創(chuàng)造性和情感性。
2.監(jiān)測指標與框架的建構
英語監(jiān)測框架主要從內容、能力和素養(yǎng)維度三個方面進行構建?;诳疾槟繕说目疾閮热菔歉呖荚u價體系中“四層”的關鍵能力,包括聽力理解、閱讀理解、書面表達和語言知識運用四個部分,內容最大范圍地覆蓋教材話題和知識點。認知能力水平參考布魯姆的認知目標分類標準,分為記憶與識別、理解與概括、分析與評價、產出與創(chuàng)造四個層次。素養(yǎng)維度包括語言知識、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一道試題可能對應多個素養(yǎng)。為更好地連接監(jiān)測框架和工具編制,為命題提供指導、藍圖和依據,學科組構建了全面、規(guī)范、適切、可操做和適度穩(wěn)定的雙向細目表,包括內容維度、能力維度、學科素養(yǎng)、題型、題量、話題、難度和分值等要素,嚴謹地體現課標要求和核心素養(yǎng)的理念。
3.監(jiān)測題目的編制與組卷
監(jiān)測試題命制應符合命題框架的要求,以課程標準和現行中小學教材為依據,改編原創(chuàng)、公平公正、圖文并茂、創(chuàng)設情境、聯系生活,體現基礎性、應用性、綜合性、創(chuàng)新性,避免繁難偏舊、脫離實際和死記硬背的試題。試卷版式合理,頁面設置、行距、字體、字號、間隔規(guī)范,試卷標題、說明、正文等內容完備,命題格式規(guī)范,圖表美觀、清晰、準確,在卷首、卷末都有溫馨提示和鼓勵話語。評分標準明確具體、可操作性強,并給出典型作答。組卷時先按題目的形式與內容分類,再從易到難排列試題,且難易結構搭配合理,整卷難度控制在0.65~0.72。
4.監(jiān)測工具的預試與修訂
為保證命題的科學性和信效度,有效調控試題難度,學科監(jiān)測工具均會經過兩輪預試及分析,并出具《試題質量分析報告》,對難度、區(qū)分度等測量學數據表現不佳以及學生問題反饋比較集中的試題進行研磨修訂或剔除。試題修訂主要包括調整試題難度、修改問題設計、增加情境創(chuàng)設、提供解題支架、優(yōu)化圖片呈現等方面。在定稿前,邀請命題專家從試卷立意、試卷結構、試題內容、命題技術、版面格式、試卷難度等方面對試卷進行審校,逐條給出意見并進行修改,保障監(jiān)測工具質量。
二、英語監(jiān)測命題的導向與原則
1.緊扣課程標準,夯實發(fā)展基礎
命題以《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和現行教材為依據,立足命題框架,重點考查學生學科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關注課程標準對語音、詞匯、語法、語篇、語用等語言知識及文化知識的要求,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看等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同時,材料和話題貼近學生實際,避免繁難偏舊、脫離實際和死記硬背的試題,有機設計程序性知識的考查;關注學生理解或者表達的思維層級,突出交際、思辨和學習的學科素養(yǎng)導向,夯實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基礎,引導課堂教學回歸教材和學生。
2.凸顯育人導向,落實立德樹人
命題始終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五育并舉的命題思路,強化愛國情懷、理想信念、品德修養(yǎng)、知識見識等方面的考查要求,在素材選取、題型設計和情境設計上圍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三大主題,有機融入體美勞教育、傳統文化、志愿服務、環(huán)保、抗疫等元素,向學生傳遞和諧友善、樂觀自信、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引導學生樹立“真、善、美”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3.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鏈接生活實踐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點是在問題情境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1]。因此,監(jiān)測命題堅持“以情境作為試題的主要載體,創(chuàng)設真實而有意義的情境”為原則,選用真實、地道、完整的語言素材,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試題設計和形式,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以真實的生活、學習情境呈現問題,將學科內容與現實世界聯系起來,考查學生在具體社會情境中運用語言理解和表達意義、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淡化對詞匯、句型、語法規(guī)則的機械性記憶的考查,突出真實性、交際性、開放性,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4.創(chuàng)新多元題型,考查素養(yǎng)全面
命題依據監(jiān)測目標和框架細目表,合理設置試題結構和分值權重,試題類型多樣、選材廣泛,考查要點覆蓋全面、難易搭配合理,注重知能結構的融通設計,兼顧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chuàng)新性。在保持整體適度穩(wěn)定的基礎上,逐步減少客觀性試題的比例,探索跨學科融合命題,增加圖文并茂的非連續(xù)性文本的應用。在看聽表達、閱讀表達等題型中,均設計了半封閉式、開放式問題,給學生較大的自由發(fā)揮空間,有利于考查學生的構思能力、信息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5.加強考教銜接,實現以評促教
在教育生態(tài)系統中,教、學、評這三個要素構成了一個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三位一體的運行系統。為充分發(fā)揮評價對課堂教學的反撥、引導作用,在監(jiān)測命題中始終遵循教、學、評一致性原則,監(jiān)測的框架構建與內容設計均與課標規(guī)定的內容要求保持高度一致,以學科素養(yǎng)作為考查目標,以問題情境作為考查載體,不斷優(yōu)化試卷結構、豐富呈現方式、創(chuàng)新考查形式方法,增強開放性和靈活性。在每年公布的監(jiān)測典型例題中,命題組均編寫并提供了教學建議,試圖將評價的價值導向滲透到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去,讓高質量的監(jiān)測試題成為教師課堂教學的重要載體,引導教師積極探索基于情境、問題導向、深度思維、高度參與的教育教學模式,進而使教學從“刷題”“套路”走向學科育人。
三、英語監(jiān)測命題的實踐策略
1.搭建梯度任務,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
語言能力指在社會情境中以聽、說、讀、看、寫等方式理解和表達意義的能力,以及在學習和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形成的語言意識和語感[2]。語言的主要功能是交際,因此監(jiān)測命題將重心置于語言技能或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考查上,通過設計多維細目表以明確不同層次能力比例,注重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突出語言知識的情境性和實用性,避免純語言點的單一知識考查,設計聽、讀、看等多技能融合題型,搭建從易到難的梯度任務,適當增加開放題型的比例,落實知能目標的層級體現,提升監(jiān)測的針對性、效度和區(qū)分度。
例1: 看聽表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聽力文本:
例1是體現多技能融合的“看聽表達”題,3道小題均圍繞跑步的圖片情境進行命制。第1問是選擇疑問句,考生根據所聽問題及對圖片信息的理解作答,相對容易;第2問考查學生對具體信息的理解和表達能力,考生要聽懂問題并細致觀察圖片后作答;第3問聚焦語用,回答具有開放性,考生應基于圖片結合自身實際作答。本題型不僅要求學生要有聽的技巧,還要求學生進行聽后的分析和思考,有效考查了學生看、聽、寫等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體現了情境性、層次性、綜合性和思維性。
2.精選語料題材,增強學生文化意識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提出英語學科具有“人文性”的特點,強調“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yǎng),開拓視野,豐富生活經歷,形成跨文化意識,增加愛國主義精神,形成良好的品格及價值觀”[3]。因此,監(jiān)測命題不僅要考查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還要考查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要選取積極價值導向和蘊含文化的命題素材,滲透中外文化知識,創(chuàng)設真實的交際情境,引導學生對素材中的文化異同進行比較和判斷,對語篇反映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進行概括和分析,并鼓勵學生在此基礎上表達自己的觀點、態(tài)度和價值判斷,增強學生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提升跨文化溝通和傳播中華文化的能力。
例2:信息還原
閱讀下面的短文,從方框內的選項中選出能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其中有兩項為多余選項。
Chinese people have been celebrating the Mid-Autumn Festival and enjoying mooncakes for centuries. Mooncakes are in the shape of a full moon on the Mid-Autumn night.? ? ▲? ?There are many beautiful stories about this festival.? ? ?▲? ? ?Chang’e was Hou Yi’s beautiful wife. After Hou Yi shot (射) down the nine suns, a goddess gave him magic medicine to thank him.
▲? ? ?Hou Yi planned to drink it with Chang’e. However, a bad man, Pang Meng, tried to take away the medicine when Hou Yi was not home. Chang’e refused to give it to him and drank it all.
▲? ? ?Hou Yi was so sad that he called out her name to the moon every night.
One night, he found that the moon was so bright and round that he could see his wife there. He quickly put her favorite fruits and cakes in the garden. He missed her very much.? ? ?▲
After this,people began to enjoy the moon and share mooncakes with their families.
例2是以中秋節(jié)的起源——嫦娥奔月這一神話故事為主題素材的信息還原題,主要考查學生理解和分析語篇故事的能力,要求學生基于文化背景知識和已知信息,讀懂語篇主旨大意和故事發(fā)展脈絡,準確把握篇章結構并推測上下文邏輯關系,把句子還原到語篇中空白處,選項中設置兩個干擾項,以提高本題的效度和區(qū)分度。本題選擇了蘊含中國傳統文化的語篇素材,旨在鼓勵學生綜合運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增強文化認同和自信,提升跨文化溝通和弘揚中國優(yōu)秀文化的能力。
3.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活學生思維品質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思維是在語言材料的基礎上產生和發(fā)展的[4]。在監(jiān)測命題中,思維品質通常與語言能力,尤其是閱讀理解能力的考查相融合,通過基于學生生活經驗創(chuàng)設真實問題情境,創(chuàng)新題干及設問方式,將非連續(xù)性文本納入命題材料,設計適度的跨學科和開放性題型等方式,注重考查信息辨認與轉述能力、篇章主旨的歸納概括能力、篇章邏輯分析與推理能力、語用功能理解能力、形象閱讀能力等,運用多元評價的命題內容評估學生的表現和發(fā)展?jié)撃?,以幫助學生增強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和創(chuàng)造性,激發(fā)不同層次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3:閱讀理解
Lots of people like using coupons(優(yōu)惠券)when they go shopping. Coupons are tickets that give people discounts on different things. For example, if a carton of eggs costs $4, it might cost only $2 with a coupon. You can get coupons in a mail, from a newspaper, or even from a website. Many people use coupons because they think they will save a lot of money.
The truth is that coupons do not always save you money.People often buy something just because they have a coupon for it. They might not need it or even want it. Also, it takes time to find the coupons you want, cut them out, and divide them into different groups. Then you have to make sure you have the correct ones when you go to different stores. Spending hours cutting out those coupons may not be the best use of your time.
Stores take time and money to print beautiful coupons because they know that a coupon can make a person come into a store. And once people are inside a store, they usually buy something. This means that coupons may help a store earn money but may not help you save any.
1.The purpose of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Paragraph Two is to _____.
A.provide an example? ? B. introduce an idea C. answer a question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shows the writer’s idea about coupons?
A.Coupons never save money.
B.Coupons are a trick of stores.
C.Coupons are always useful.
例3是以優(yōu)惠券為話題的閱讀理解題,取材于學生的真實生活經驗。第1小題考查對學生對語篇中銜接和連貫手段的掌握情況,需要學生理解語篇內容,根據英語語篇結構和特點,整合語言材料中的線索和邏輯,運用審辨式思維,辨識和分析銜接句子文本的意圖。第2小題需要學生深刻理解語篇內容及主題意義,進行歸納和概括,選出一個最能體現文章主旨大意的選項。
4.豐富圖文資源,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是指學生積極運用和主動調適英語學習策略、拓寬英語學習渠道、努力提升英語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5]。盡管學習能力的體現有顯性的,也有隱性的,但命題時可以通過語篇材料的選擇、試題情境的設計等方式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考查。多模態(tài)語篇中的圖形、表格、動畫、符號等作為一種生動的閱讀載體,可以使抽象、復雜、枯燥的事物直觀化、形象化。在監(jiān)測命題中將圖片與文字有機融合,為學生創(chuàng)設語言運用的完整情境,讓學生在答題的過程中學習,在學習活動中使用圖示結構來概括、建構各種知識的框架結構,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例4:閱讀理解
1.According to the picture,what should we eat most?
A.Grains.? ? ?B.Dairy.? ? ?C.Fruits.
例4呈現了以食物金字塔為主題的多模態(tài)語篇,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知識的“現場學習”解決問題。此小題考查學生借助“看”的能力識讀多模態(tài)語篇中的非文字形式與表意功能,學生需要通過觀察和識讀圖表中的符號、圖形、數字等理解語篇意義,并對現有信息進行轉述、整合、推理,從而得出結論,解決問題,激活多元學習能力。
在當前的質量監(jiān)測和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英語命題需要有與之相適應的命題理念與技術,以有效引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未來,英語監(jiān)測命題還應進一步豐富試題材料類型,凸顯育人價值導向,創(chuàng)新多元題型設計,探索跨學科融合試題命制,提高試題情境設計水平,注重思維能力考查,真正落實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
參考文獻
[1] 程曉堂.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及其測評[J].中國考試,2017(05):7-14.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2.
[4] 夏谷鳴.作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思維品質內涵分析[J].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8(03):84-87.【責任編輯? 鄭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