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芳
摘 要:隨著“雙減”政策的不斷攻堅落實,深入推動義務教育的持續(xù)均衡發(fā)展,教師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不斷探索尋找能有效改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經過廣大教師不斷的辛勤努力,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改革正式進入“研學后教”3.0版本——“融·樂”課堂。“融·樂”課堂遵循“把時間還給學生”的核心理念,注重學生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當中的主體地位,旨在讓學生自然而然地融入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來,以實現(xiàn)學生全面、“綠色”、高質量的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
引言
“聽、說、讀、寫”是語言學習的四大要素。在中學語文教育當中,一般著重于考察學生在“讀”和 “寫”兩方面的文學素養(yǎng),其中又以“讀”作教師在初中語文課堂教育過程中的核心重點?!白x”要求學生能夠在瀏覽文章之后快速地掌握文章的中心主旨,全面理解文章概要,并可以對文章中的句子進行合理的自我分析。這就使得教師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時的有效性受到嚴峻的考驗。本文就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實踐后,總結出提升有效性感悟,讓學生樂于課外閱讀,從而有效推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一、審時度勢,課外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時代車輪的滾滾向前,國家對于所需人才的培養(yǎng)要求標準,也在日新月異提高。根據2021年廣州中考語文數(shù)據顯示,語文課外閱讀的分值將近占了總分值的23%,僅次于寫作部分。然而相比于主觀意志更強烈的寫作部分,語文課外閱讀的鑒賞部分無疑是拉開學生分數(shù)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梢哉f學生掌握了語文課外閱讀鑒賞方法就等于是一只腳邁進了語文成功的大門。不僅如此,閱讀還是提高語文學習的必要手段。正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不僅僅只是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其對于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生的認知程度都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師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方式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二、漸入佳境,讓學生樂于課外閱讀
教師要想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首先就是要讓學生自主地進行閱讀,并熱愛閱讀。這看似簡單,實則是教師語文教學過程中最困難的一環(huán)。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活動后中,語文教師的某些教學理念和實際情況往往是背道而馳的,偏離發(fā)展學生興趣的軌道。其實,要想讀好書,先要做到好讀書,當今初中語文課外閱讀資源較為匱乏,其主要矛盾就在于初中學生當前的閱讀量與感興趣的書籍和教師推薦或是要求的書籍不匹配。就拿老舍先生所著的《駱駝祥子》來講,大部分的學生閱讀水平還處于初始階段,并不能耐心地品讀完《駱駝祥子》,從而導致學生對閱讀產生挫敗感和厭惡感,南轅北轍。許多學生喜歡網絡小說,盡管其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然而面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做的不是制止學生這類閱讀選擇,而是進行循循善誘的引導。教師可以從推薦類網絡小說開始,如金庸的武俠小說,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探案集》等文學著作,等學生適應之后,再一點點深入閱讀一些相對晦澀難懂的文章,循序漸進,切勿背離學生的興趣面,要主動尋找學生的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拓展深化,讓學生漸漸的學會自主閱讀,熱愛閱讀[2]。
三、千方百計,快速提升學生初中語文閱讀的有效途徑
(一)圈點勾劃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教師應當要求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將描寫人物形象,人物心情,人物情感變化的詞語圈出來,劃出帶有修辭手法的句子,標出文章中的環(huán)境描寫,主要事件,提取出文章中心句。其目的就在與讓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有事情可做。事實上,學生自主的動手能力往往比單一的腦力勞動更能集中學生閱讀時的注意力。圈點勾劃的過程能夠賦予學生一種自己在做題時的儀式感,讓學生領悟到自身居于閱讀的主體地位,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真正的主人翁,使得學生更加的樂于閱讀,享受學習。不僅如此,圈點勾劃還能使學生快速而又全面地理解文章內容,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促進“融·樂”課堂教學模式的進一步深化發(fā)展。
(二)注重審題
首先教師應當要求學生在回答問題前先要學會審題,圈出題目中諸如“正確”、“不正確”、“結合全文”等關鍵詞,明確題目要求,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其次快速地分析題目分值,合理地給出答題點數(shù)。良好的審題習慣能讓學生在閱讀鑒賞時牢牢地占據主動權,使學生習慣于帶著問題閱讀文章,自主的進行思考,不僅僅提升了閱讀的效率,還有效的避免出現(xiàn)不必要的失誤。隨著學生良好審題習慣的養(yǎng)成,學生的閱讀效率也會不斷提高,以至于學生對于閱讀的積極性越來越高漲,使得學生開始進行自主的閱讀,思緒在閱讀的聚光燈下起舞,從而讓學生樂于閱讀,享受學習的快樂。例如21年廣州中考卷中的第19題:“結合文段,從修辭的角度分析文中劃線句子的表達效果?!苯處熞髮W生圈出“結合文段”、“修辭的角度”、“表達效果”,然而分析分值4分,從而順利地答出四個要點。
(三)師生互動
加強師生互動能有效地喚起學生的自主性。教師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應當了解考綱要求,明確考點,貫徹落實“融·樂”課堂教學模式,允許學生小組之間進行合理的討論,把初中語文課堂的主導權交還于學生,教師則在旁作必要的引導,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形成師生之間交流融洽,融學樂學的學習氛圍。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主動地提出自己在閱讀過程中所遇見的疑難問題,拋棄教師問,學生答的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在課堂中被尊重,被需要,是課堂內容的創(chuàng)作者,是課堂進度的主導者。這樣才能使學生在閱讀教學中體會到閱讀帶來的驚喜,快樂,從而愛上閱讀,愛上學習。
四、結束語
語文是一節(jié)節(jié)車廂連接的車鉤,是一處處峭壁聯(lián)結的橋梁,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合作交流的必備工具。為取得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教師應當清醒地認識到課外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培養(yǎng)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愛好,實行“融·樂”課堂教學模式,教導學生閱讀鑒賞時正確的方式方法,這樣既符合學生的閱讀興趣要求,又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讓學生在閱讀中快樂學習,在學習中拓展興趣,使得開展閱讀教學更具效果。
參考文獻:
[1] 岳琴.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研究[J]. 好日子, 2020(21):1.
[2] 郭麗.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J]. 考試周刊, 2020(36):2.
[3] 丁艷梅.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性提升策略[J]. 國際教育論壇, 2020, 2(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