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泳欣
教師應(yīng)該是這個社會上最能理解和體諒醫(yī)生的人。因為,醫(yī)生治療人身體之疾,老師治愈學生心靈之創(chuàng)。
無論是教壇新秀,還是資深教師,都是一路摸爬滾打,一路跌跌撞撞,看似走的是“名師”養(yǎng)成之路,其實修的是“名醫(yī)”修煉之道。不僅要善于治療他人,更要善于自我療傷。
但,殊途同歸,大道至簡,最高明的治療方法,是一顆始終呵護學生成長、如父如母般慈愛的“心”。所謂教育工作,其實就是一個個治愈學生、治愈家長、治愈自己的過程。
我們以愛為藥,以溝通為引,呵護并治愈著身邊的人。
愛人
孟子曾言:“仁者愛人。愛人者,人恒愛之。”
沒有人能抗拒愛的力量。但“何謂愛”?或許,我們在“愛”這個字上可以尋覓到答案。愛者,一顆真心,多點如水般溝通,時刻如朋友般陪伴。
學生、家長、共同奮斗的“小伙伴”們,都需要被愛。
愛到位,則情起;情若起,則溝通順;溝通順,則怨懟少。
愛何為“到位”呢?
我想,大概要做到:感受愛,表達愛,散發(fā)愛,傳遞愛。
愛需要引導學生著意感受。
剛開學,科任老師們不約而同地吐槽我任教班級的孩子“有點兒自私”。這著實讓我很崩潰:于我而言,孩子們的品質(zhì)修養(yǎng)是立身之本,他們可以成績不拔尖,但在人格的成績單上,一定要個個A+。因此,我著意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身邊人對他們的愛。記得級長第一次讓班上男生幫忙搬塑料凳,以準備某個典禮。孩子們卻一臉嫌棄,都覺得“憑什么是我?”這時候,我作為一名語文老師的覺悟和能力就被喚醒,運用大量的夸張和聯(lián)想,把這群孩子吹捧得得意忘形,讓他們深信這項“偉大”的工作非他們莫屬,非他們不能完成,他們不是在搬凳子,而是在創(chuàng)造歷史?!昂坪坪跞珩T虛御風,不知其所止?!本瓦@樣成功將他們“忽悠”去干活。干完活后,我又馬上將級長表揚孩子們的微信截圖放給他們看,讓他們真切感受到老師們對他們的高度認可,將“忽悠”變成“真優(yōu)”!茶越喝越貴,人越夸越好。愛要著意引導,老師永遠不要吝嗇對學生的肯定。
愛需要隨時表達。
愛要大聲說出來。更要用各種形式表達出來。它可以是一點糖果飲料,一張愛心卡,一片不經(jīng)意的小紙條,一份激勵的宣傳標語。讓孩子們始終相信,自己身處老師、家長愛和關(guān)心的環(huán)抱之中。當然,家長更需要我們隨時表達愛。抓住每一個時機,360度抓拍孩子們在學校的快樂和拼搏,時不時跟家長們嘮嘮嗑。時間一長,縱然我們從不言表對學生的愛,家長們也能深有體會。日后若孩子出現(xiàn)什么問題,家校溝通自然如流水般和暢。
愛在散發(fā)中凝聚。
不止學生和家長需要被愛。并肩作戰(zhàn)伙伴們更需要愛的散發(fā)。一點小吃,一盒花茶,一只小梳,物件雖小,情誼卻深。一直堅信,班主任與科任老師之間,從不是上下屬關(guān)系,更不僅僅是同事,而是榮辱與共、休戚相關(guān)的一家人。因此,天氣冷了,我給家人們送溫暖;改卷累了,我為家人們解困乏。
無論何時,只要有輔導時間,科任們總是早早到912班駐扎;當我受困表格數(shù)據(jù),一愁莫展,我的科任老師就會用她那超高技巧超猛效率幫我整理好考試數(shù)據(jù),堅定不移地成為我“背后的女人”;當我生病難捱,還是她們,一個個爭先恐后到班管理、輔導晚修、巡查宿舍,甚至給自己班開家長會時,都不忘帶上912班的孩子,只為教導他們?nèi)绾畏治鲎约簭娙蹩?,如何科學安排假期學習和生活。
每每看到我可愛的科任老師們,我都會感覺自己付出的是涓涓細流,她們給予我的,卻是星辰大海。
愛在不經(jīng)意間傳遞。
都說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或許是我性格使然,一學期下來,當初那群被詬病“自私”的孩子,如今成了老師們的“貼心”娃。聽到老師咳嗽,馬上遞來私人珍藏的板藍根、999沖劑,還一直盯著你,直到你喝下去他們才“作鳥獸散”。查寢時,爭先恐后把被子折成愛心形狀,還非拉著你去看一眼。生怕老師沒吃飯,塞各種好吃的給你。還有一個孩子,從當初立志做網(wǎng)紅,賺大錢,到如今主動告訴母親,“自己要做科學家為國家作貢獻”。把那“老母親”感動得涕淚縱橫,給我發(fā)來長長的感謝信息……孩子們,也在用自己的一片赤誠,呵護著愛他們的人,和他們愛的人。
愛己
近十一年的工作里,我曾歷經(jīng)風霜雨打,也曾被迷霧遮擋。所幸一路走來,處處收獲大家的溫暖和關(guān)愛。我始終忘不了,在我遭遇困境時,學校領(lǐng)導一次又一次挺身而出,為我遮風擋雨;我始終忘不了,有同事教我“如果感覺難熬,咬咬牙,就過去了……”;更忘不了我的教學師父總是提醒我“愛生活,更要愛自己……”
是的,愛自己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幸福。
唯有自愛,方能愛人。
唯有自愛,人恒愛之。
因此,我愛我的優(yōu)點,也愛我的缺點。
我愛詩意生活,更愛人間煙火。
我愛享受工作的“我”,更愛熱愛生活的“我”。
我愛大家工作的學校,更愛在學校工作的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