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金香 星洪新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和實施,培養(yǎng)低段學生的素養(yǎng)已成為語文教師的一項重要教學任務。在小學低段,識字教學不僅是學生學習漢語和交際的第一項基本技能,也是教師需要重點關注和發(fā)展的主要內容,教師一方面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另一方面要根據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狀況,制定符合學生長遠發(fā)展的有效教學策略。以此為研究背景,分析小學識字教學的現狀,發(fā)現教學效果受影響的諸多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學習改革策略,以為低段的識字發(fā)展打好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統編教材;低段
中圖分類號:G623.2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22)04-0020-04
前言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寶藏,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學習漢字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非常重要,它直接影響著學生進一步的語文學習。但是,由于漢字數量多、形狀復雜,低段學生的智力和知識水平還很低?;诖?,統編教材結合低段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以整版形式呈現新生字,有效彌補了破壞邏輯的傳統“模型化”識字,方便學生掌握和使用識字方法。這也要求語文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利用統編教材的優(yōu)勢,結合教學實踐,靈活采取多種教學法,為低段學生的識字教學創(chuàng)造廣闊的語言交流環(huán)境,提高識字教學的實效性。
一、小學低段學生識字教學的現狀
(一)識字興趣明顯不足
通過對學生的觀察和研究表明,低段學生可能對學習識字不感興趣。第一,從學生的心理特征來看,低段學生想象力較強,對視聽內容的興趣較大,對文本漢字缺乏基本的興趣;第二,從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來看,互聯網下現代學生周圍的信息內容和形式更加豐富,表現出完全不同的興趣愛好,識字對學生的激勵作用顯著降低;最后,沿用傳統的灌輸方法教學方法和缺乏對精彩活動的規(guī)劃也不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研究意識和好奇心。
(二)識字教學方法機械隨意
許多教育工作者、語文教師和一線教師長期以來一直在研究和實踐識字教學方法,并總結出許多識字方法,如:分布式識字、集中識字等。這些多樣化的識字方法為教師識字教學提供了基礎。觀察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可以發(fā)現:不同識字方法在學生之間存在較大差異。教師直接將一些識字方法應用到學生身上,而沒有考慮學生能否接受和理解這些方法。學生在自學生詞時,不能用識字法自學生詞,獨立識字能力也得不到提高。同樣,一些教師關注新的教學研究成果,盲目追隨教學新方法,給學生造成負擔。
(三)字義理解模糊
低段的學生更難以理解生字的含義并感到困惑。一方面,漢字的學習難度比較高。只傳授學生識字和書寫技巧,而忽略了其意義和應用,不僅影響了學生的發(fā)音和書寫能力,也阻礙了學生對中國漢字文化的理解。
(四)識字速度偏慢
對低段學生識字學習過程的分析表明,大多數學生的識字速度相對較慢,影響其速度的因素也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首先,教師在學習過程中的做法是顛倒的。傳統的拼音和筆畫順序作為識字和記憶過程,學生無法創(chuàng)造永久記憶,容易遺忘。其次,教師普遍習慣于做作業(yè),抄新字加強學生的記憶,識字指導不足。
二、小學低段識字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更新識字教學理念
在教學素養(yǎng)方面,教師需要合理優(yōu)化具體的教育理念,認識到學生主體的重要性,并以此為基礎吸收正確的教學理念。在為識字模塊的教學規(guī)劃和策劃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全面分析學生的真實需求,整合和重新設計學習資源,優(yōu)化識字空間和環(huán)境,確保識字更加符合新課改標準。同時,在具體實施識字教學的過程中,要強調對學生自主意識的有效培養(yǎng),加強學生主動學習思想的啟蒙,使其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升識字能力。
(二)設置多樣化的教學活動
影響低段學生識字學習的主要因素是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首先,需要設計令人興奮的目標,然后通過巧妙的設計和內容格式引導學生更加積極地學習漢字。教師利用豐富的活動形式和內容讓學生產生興趣,如設計識字游戲、創(chuàng)造生活對話情境、使用動畫片段等。同時,教師可以利用漢字的文化和結構特征進行分析,讓學生學習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引起興趣。
1.設置趣味游戲。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踐行玩樂的理念,有計劃地開展識字活動,讓學生對參與識字游戲的興趣并在過程中產生良好的認識。游戲實踐不僅鼓勵識字學習,這種方法還可以鼓勵學生在所有識字活動中更加積極,從而提高整體學習效果。例如,教師可以根據低段學生的認知基礎設計有趣的猜詞游戲,以填字游戲的形式設置漢字,引導學生通過思維發(fā)散和聯想探索猜詞游戲活動。如“4個人搬個木頭”“一人一張口,口下長只手”等等。這樣,學生在識字期間可以更加靈活地思考,提高整體識字能力。教師還可以設置其他有趣的游戲活動。例如,組織趣味識字比賽,或組織“你畫我猜”的游戲活動,讓學生以開放、協作的方式加深對漢字的理解,烘托識字學習氛圍,提高學生整體課堂參與積極性。
2.創(chuàng)新識字途徑。除了傳統的課堂教學外,教師還可以結合漢語拼音,開發(fā)和更新多種便于學生采用的識字教學方法,如兒歌、繪本故事、兒童書法活動等,并與更多的其他藝術形式或文化內容整合,為學生提供獨特的學習體驗,進而取得更有效的學習成果。例如,在學習相似的漢字時,教師可以寫兒歌,用引人入勝的兒歌來區(qū)分不同字形表達的含義,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快地形成相關記憶,還可以引導學生創(chuàng)作兒歌。學習一種新的方法來幫助自己學習新生字。例如,在學習請、晴、情三個詞時,語文教師結合了這三個詞的結構差異,寫道:“講禮貌用請,有太陽是晴天,晴天心情格外好。”通過背誦這首童謠,學生可以快速區(qū)分這三個字的形義和部首,更好地理解漢字的形義關系。
3.引導合作學習。針對低段學生識字率偏低的問題,教師可透過小組合作,通過兩個或兩個以上學生的互相幫助和指導,促進識字學習,甚至策劃識字游戲等活動,利用同學之間的競爭,可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例如,教師經常分組組織識字比賽,要求學生四人一組傳遞一個字和字的含義。第四個學生必須表達或寫出新生字的含義。四名學生必須一致且正確,小組團隊才能獲得一分。教師一般會安排幾輪比賽,要求學生在每輪比賽后換個位置,從幾個方面考察每個學生的素養(yǎng),同時利用小組單元的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學生的主動性。得分最高的前三支隊伍還可以獲得精心準備的獎品,如識字繪本、童話書等。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識字效率,也使他們對漢字的形、音、義有一個整體的認識。
4.聯系生活實際?!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漢字教學應以學生熟悉的語言因素為基礎,從學生的生活經歷入手,滲透識字方法,以識字相結合為目標。在此背景下,教師應在小學識字教學過程中激活學生的背景,根據學生近期發(fā)展情況組織識字活動,提高學生接受度,建立有效的識字課堂。以《姓氏歌》為例,本節(jié)識字課改編自百家姓,結合部首的方法,與百家姓背誦一起學習漢字。而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會接觸到姓氏。當他們學習這一課時,他們會想到自己的姓氏。教師在組織教學時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優(yōu)勢。例如,讓學生用課文中提到的方法互相介紹自己的姓氏,將課本知識擴展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縮短學生和漢字知識的距離。同時,加強課堂交流,改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狀態(tài),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快地理解漢字,還可以提高他們的表達能力。另外,對于一些高頻漢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日常生活中的經歷,例如,你在日常生活中見過這些漢字嗎?你在什么情況下使用過這些漢字?引導學生將日常生活體驗提升到漢語知識,為教學提供支持,提高學習效率。在以生活為中心的指導下,教師可以與家長一起制定具體的學習目標。老師通過包裝和廣告標語等材料幫助學生深入學習漢字,并幫助學生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fā)展自主記憶,讓學生在觀察生活的過程中逐漸積累更多的漢字。
(三)分析漢字結構,歸納識字技巧
在識字課上,教師應鼓勵學生分析漢字的結構和它們之間的關系,然后從中得出結論。識字技能的有效概括,可以幫助學生對漢字知識結構更加系統和全面的了解。例如,概括樹、林、森等漢字,教學生思考漢字的結構,通過對比和聯想拓展思維,豐富漢字知識。教師還可以加強思維導圖的開發(fā)和應用,引導學生學習、鞏固和復習漢字知識。同時,根據漢字的具體結構和內涵,組織有趣的學習活動,教會學生通過構詞、造句來區(qū)分漢字,深入理解和鞏固基本漢字含義。例如,在學習“眾”字時,語文教師利用漢字的結構規(guī)律和字義設計了有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首先,教師用多媒體展示了一張“人”的圖片,讓學生看圖片猜詞。學生很容易猜出一個人。然后用“一個人跟著另一個人”的圖片讓學生猜這個詞。構詞時,學生可以輕松猜出“從”這個詞,并提出“跟從、隨從”等短語。其次,語文教師給學生們展示了一組圖片,即“三個人、四個人、一個聚會和一個音樂會的場景”,讓學生們猜下一個詞。根據漢字的規(guī)律,很多學生想到了“眾”這個字。教師還結合圖片分析了“眾”字的含義,提出了“眾人,觀眾”這樣的詞組。在游戲中讓學生尋找識字規(guī)律,實現了漢字的趣、形、意并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借助多媒體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
在實施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多媒體功能的有效開發(fā),并在此基礎上對識字教學的形式和方法進行有效的調整,建立直觀的情境,使學生有良好的觀察條件。例如,圍繞“春夏秋冬”主題開展識字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收集相關的景觀資源,如春天的綠樹、夏天的雨水、秋天的落葉、在冬天的雪,用于展示圖片和對學生的后續(xù)指導。在觀察過程中,實現聯想記憶,使學生加深對漢字內在含義的理解。同時,教師可以加強童謠的創(chuàng)作讓學生在特定的音樂環(huán)境中積極參與漢字的學習。以《姓氏歌》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作音樂場景,播放童謠,然后讓學生在唱誦時掌握相應漢字的讀音,并積極參與識字活動,從而完成所有的學習。此外,教師在學習漢字的同時,需要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新具體的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將漢字書寫的某些步驟形象化,使學生理解書寫規(guī)律,規(guī)范漢字書寫的步驟和方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識字教學中,教師要了解低段學生的思維和認知特點,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積極參與相關的識字教學活動中。同時,識字教學過程需要具體教學方法的合理優(yōu)化、多媒體功能的開發(fā)、趣味性游戲活動的創(chuàng)作的共同引導,在此基礎上教師制定完善的專項識字教學計劃,以擴大和提高學生的識字水平。
參考文獻:
[1]楊惠英.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低段識字教學策略研究[J]. 語文課內外,2021,(2):132.
[2]孫夢瑩.小學語文部編版教材低段識字教學策略的研究[J].學周刊,2021,(13):51~52.
[3]彭文娟.淺談部編版小學語文低段識字寫字教學[J].學周刊,2020,(13):111~112.
【責任編輯 李幸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