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字象與詩象融合視角下《招隱士》之騷詩風(fēng)貌

      2022-04-07 02:52:08張玉梅
      關(guān)鍵詞:鳥獸比興古文字

      張玉梅

      (上海交通大學(xué) 人文學(xué)院, 上海 200240)

      《昭明文選》和《文心雕龍》①二書關(guān)系密切?!段男摹ば蛑尽房偫ā拔闹畼屑~”為原道、征圣、宗經(jīng)、正緯和辨騷五端,其《辨騷》篇還集中討論騷體詩的崇高地位。《文選》在“騷上”“騷下”內(nèi)大量收入騷體詩,且所收篇目基本與《文心》所論相合。可知蕭統(tǒng)與劉勰在尊崇騷體詩方面觀點(diǎn)一致。繼承《說文》以來的正統(tǒng)觀點(diǎn),《文選》與《文心》也有著一致的語言文字觀,二書均認(rèn)為先有語言,后有記錄語言的文字;文章不是文字原材料的簡單堆砌,而應(yīng)具有視覺和聽覺兩方面的審美境界?!段倪x》所收騷體詩,最后一篇為署名淮南小山的《招隱士》。本文即著眼于騷體詩《文選·招隱士》,結(jié)合《文心》相關(guān)理論,重點(diǎn)從字象與詩象融合角度,重新審視該詩獨(dú)特的騷詩風(fēng)貌。

      一、《招隱士》用字符合《文心》審美觀

      《文心·練字》有關(guān)于用字而成篇的討論,總結(jié)為四條原則,“是以綴字屬篇,必須揀擇:一避詭異,二省聯(lián)邊,三權(quán)重出,四調(diào)單復(fù)?!盵1]433觀察《招隱士》行文篇章,可證《練字》所言不虛,《文心》與《文選》有著一致的審美旨趣。

      首先分析一下第四條“調(diào)單復(fù)”。“單復(fù)者,字形肥瘠者也。瘠字累句,則纖疏而行劣;肥字積文,則黯黕而篇暗。善酌字者,參伍單復(fù),磊落如珠矣”[1]433。《練字》所謂的“單復(fù)”指的是字形之肥瘠,筆畫簡單的字連用的話會(huì)“纖疏而行劣”,筆畫繁復(fù)的字連用,會(huì)“黯黕而篇暗”,善于行文用字的人,應(yīng)當(dāng)“參伍單復(fù),磊落如珠”。下文左邊錄入《招隱士》原文[2]477,破折號(hào)后分析其用字“肥瘠”情況。

      [1]桂樹叢生兮山之幽——前三字肥,后五字瘠,下句接以“偃蹇”之肥;

      [2] 偃蹇連卷兮枝相繚——以“兮”為軸心向兩邊擴(kuò)散,由瘠漸肥,下句接“山”之瘠;

      [3] 山氣隴嵷兮石嵯峨——“隴嵷”與“嵯峨”皆肥,以“兮石”之瘠間之;

      [4] 溪谷嶄巖兮水曾波——句首“溪”肥“谷”瘠;“兮”前“嶄巖”二字肥,從“兮”而后瘠;下句接以偏肥之“蝯”;

      [5] 蝯狖羣嘯兮虎豹噑,攀援桂枝兮聊淹留——“兮”之前后,各有肥瘠;

      [6] 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全句字形較勻,結(jié)句偏瘠而明了;

      [7]歳暮兮不自聊——以“兮”為軸心向兩邊擴(kuò)散,由瘠漸肥;

      [8]蟪蛄鳴兮啾啾——以“兮”之瘠,間前后之肥;

      [9] 坱兮軋——以“兮”之瘠,間前后之肥;

      [11] 心淹留兮洞荒忽——“兮”之前后,各有肥瘠;

      [12] 罔兮沕,憭兮慄——以“兮”之瘠,間前后之肥;

      [13] 虎豹岤——不肥不瘠,較勻稱;

      [14] 叢薄深林兮人上慄——“兮”前由肥漸瘠,“兮”后由瘠漸肥;

      [15]嶔崯礒兮碅磈磳硊——以“兮”之瘠,間前后之肥;

      [17] 青莎雜樹兮薠草靃靡——以“兮”之瘠,間前后之肥;

      [18] 白鹿麕麚兮或騰或—— “白”“兮”為瘠,二字中間肥;以二“或”之瘠間二略肥之字;

      [19] 狀貌崯崯兮峨峨,淒淒兮漇漇——以“兮”之瘠,間前后之肥;且所間之肥,字形皆從山或水,形成兩兩對(duì)稱;

      [20]狝猴兮熊羆——以“兮”之瘠,間前后之肥;

      [21] 慕類兮以悲——“兮”前肥,“兮”后瘠;

      [22]攀援桂枝兮聊淹留——以“兮”之瘠,間前后之肥;

      [23] 虎豹鬪兮熊羆咆,禽獸駭兮亡其曹——基本以“兮”之瘠,間前后之肥;

      [24] 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以久留②——全句字形較勻,結(jié)句瘠而明了。

      總觀全文,《招隱士》用字“肥瘠”狀貌規(guī)律為:或以“兮”字為句中對(duì)稱軸心,肥瘠相間;或以句末韻字為停頓,前后句錯(cuò)雜單復(fù)字,總體單復(fù)相間,肥瘠有度,從而形成與“參伍單復(fù),磊落如珠”一致的審美效果。

      其次討論一下第一條“避詭異”問題。

      觀察《招隱士》用字概貌,似乎詩中用了一些不太常用的字,比如上面原文加粗并下劃線的字詞中。其中也使用了不少異體字,比如“巖-巗,羣-群,嗥-噑,遊-游,歳-歲,-岪,洞-恫,慄-栗,崯-崟,-碕,-茷,-骫,麕-麏,-倚,狝-獮”③等。這是否屬于《練字》所言當(dāng)“避詭異”之“詭異”字呢?答曰:不然。所謂“詭異者,字體瑰怪者也”?!皟勺衷幃?,大疵美篇?!盵1]433劉勰所說的“瑰怪”與“詭異”是一個(gè)意思,就是行文使用比較怪異的字?!墩须[士》很多行文,今天看來確屬不太常用的字,不過若從《練字》后文所論來看,又屬正常而有原因的:

      孝武之世,則相如撰篇。及宣平二帝,征集小學(xué),張敞以正讀傳業(yè),揚(yáng)雄以奇字纂訓(xùn),并貫練《雅》《頡》,總閱音義,鴻筆之徒,莫不洞曉。且多賦京苑,假借形聲。是以前漢小學(xué),率多瑋字,非獨(dú)制異,乃共曉難也。暨乎后漢,小學(xué)轉(zhuǎn)疏,復(fù)文隱訓(xùn),臧否亦半。及魏代綴藻,則字有常檢,追觀漢作,翻成阻奧[1]427。

      劉勰所論乃歷時(shí)考察。漢初,對(duì)書寫用字有法律規(guī)定,張敞、揚(yáng)雄都對(duì)字書有過專門整理,而且當(dāng)時(shí)的“鴻筆之徒”也即文人大家,對(duì)所謂的“奇字”其實(shí)是“洞曉”熟悉的,只是后漢以降,傳統(tǒng)小學(xué)式微,人們變得只知道所謂的常用字,再看以前的字變得識(shí)讀困難了,也就是說,我們今天看來的不太常用的字,在劉安那個(gè)時(shí)代倒未必然,當(dāng)時(shí)的鴻儒大家是洞曉知悉它們的。也即,《招隱士》用字之“奇”與《練字》觀點(diǎn)并不抵牾。

      再次,看看第三條“權(quán)重出”問題?!爸爻稣撸窒喾刚咭?。”[1]433也即,行文中使用相同的字?!肮噬茷槲恼?,富于萬篇,貧于一字,一字非少,相避為難也?!盵1]433詩文中避諱使用相同的某個(gè)字,這一條在唐代興起的格律詩中尤其備受推崇。以格律詩有限的字?jǐn)?shù),五絕20字,七律最長也就56字,所謂惜字如金,不用重復(fù)字而“權(quán)重出”,講究得頗有道理。具體到《招隱士》一文,所謂的“重出”主要不是某個(gè)字的重復(fù)出現(xiàn),而是文中有兩個(gè)句子重復(fù)出現(xiàn)。第[5]和第[22]完全一樣的句子“攀援桂枝兮聊淹留”重復(fù),第[6]“王孫遊兮不歸”和第[24]“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以久留”,所重復(fù)的句子略有不同。這兩處的重復(fù)句子,當(dāng)然不屬于《練字》所言用字方面的“避重出”,因?yàn)樗鼈儗儆谄聦懛ǚ矫娴闹貜?fù)修辭格,各自均達(dá)到了加深表意、加深主題表達(dá)的最終效果。關(guān)于這一點(diǎn),后文將有詳述。即便仍然看做用字問題,那么也是必須要重復(fù)使用的,這倒是也符合《練字》所言:“《詩》《騷》適會(huì),而近世忌同,若兩字俱要,則寧在相犯?!盵1]433即,因?yàn)槎己苤匾?,都必須要,即所謂“俱要”,所以“寧在相犯”。

      關(guān)于四條原則中第二條“省聯(lián)邊”問題。何謂“聯(lián)邊”呢?“聯(lián)邊者,半字同文者也。”[1]433就是行文中偏旁部首一樣的字連著使用。行文中連著使用同偏旁字,在劉勰看來是“齟齬為瑕”的,應(yīng)當(dāng)避免這樣用字:“狀貌山川,古今咸用。施于常文,則齟齬為瑕?!盵1]433那么是不是同偏旁字就絕對(duì)不能連著使用呢?也不是?!叭绮猾@免,可至三接。三接之外,其字林乎!”[1]433就是說,連著用三個(gè)同偏旁字,也還是可以的。但是超過三個(gè)字,就有“字林”之弊了,換成今天的話說,那豈不成了字典式簡單排列了!查看《招隱士》用字,行文中兩個(gè)同偏旁字連用的情況非常多,見文中的加黑斜體字;不過這些聯(lián)邊字沒有超過三個(gè)字連用,不屬于“字林”之弊;有兩處四個(gè)同偏旁字連用:“嶔崯礒兮”“碅磈磳硊”——似乎有“字林”之嫌疑,不過如前文所析,此二處行文,有字形肥瘠相間并相對(duì)應(yīng)之美,而且它們是極少數(shù)的“聯(lián)邊字”連用,且總體上屬于《招隱士》一文獨(dú)特的“字象與詩象融合”特色的一部分,所以也是符合《文心》用字審美觀的。下文專門討論包括使用聯(lián)邊字在內(nèi)的《招隱士》“字象與詩象融合”的特色。

      二、字象與詩象融合視角下《招隱士》的騷詩之貌

      《文心》討論《詩經(jīng)》以來“比興”手法時(shí),“象”字為其關(guān)鍵詞之一,由此可以推演出其關(guān)于天象、物象、詩象,以至于“字象”之間的關(guān)系[3]113見(圖1)。

      圖1 萬象、詩象、字象之關(guān)系圖

      文字字象與天地萬象、語言詩象之間有著對(duì)應(yīng)關(guān)系。字象既可以直接比興天地萬象,也可以記錄比興語言詩象。從字象與詩象融合的角度解讀,《招隱士》用字很有特色,包括《練字》所說的“聯(lián)邊字”的用字情況,即偏旁字象相同的字的連用。以下擬從草木比興與烘托意象、山石比興與烘托意象、鳥獸比興與烘托意象等方面逐一考察。

      (一)《招隱士》“桂樹”之主體意象

      “桂樹叢生兮山之幽”,詩作開篇,作為主體意象的桂樹出場,以桂樹之芬芳,比興屈原之忠良。其中“桂”“樹”二字偏旁皆從木,木之古文字為④[4]5728,字象使用了二字的本義。桂樹有芬芳,以比喻屈原之忠良,詩象使用了喻象,即:以聯(lián)邊形聲字之偏旁字象達(dá)成比喻之詩象,形聲字用本形本義?!墩须[士》“桂樹”意象總計(jì)出現(xiàn)三次。除了開頭這一句,交代桂樹處于山林幽谷,比喻屈原避世隱居于山野之外,詩作中還有一處出現(xiàn)“桂枝”:“蝯狖羣嘯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寫賢者與猿狖虎豹類野獸淹滯共處,實(shí)非應(yīng)有之情境,推進(jìn)敘事與抒情。詩作結(jié)尾部分重復(fù)出現(xiàn)“桂樹”句:“狝猴兮熊羆,慕類兮以悲,攀援桂枝兮聊淹留”,寫?yīng)A猴熊羆倘若失群尚且悲鳴而求其同類,更何況是高潔之士呢?由此喻指屈原實(shí)不應(yīng)久處傾危之山林,不應(yīng)久與虎兕猛獸為偶,而應(yīng)還歸郢都?!肮饦洹痹谶@樣的短篇詩作中,于頭、中、尾三次出現(xiàn),層層遞進(jìn)表意,從而達(dá)成以芬芳桂樹喻指主人公屈原的主體意象。

      由“桂樹”主體意象形成的字象群主要有比喻才德高明、宜輔賢君的桂之枝干茂盛,亦有思?xì)w之愁的攀援桂樹之蝯狖,因依附于桂樹而具有同樣忠良品質(zhì)之野獸:如“偃蹇連卷兮枝相繚”,王逸注為:“信義枝結(jié),條理成也。以言才德高明,宜輔賢君楨干也?!边@里,偃,字象從人。蹇,字象從足。連,字象從車相屬?!斑B”與“聯(lián)”同義,繁體字“聯(lián)”從耳從絲,表絲連不斷之意。卷,一作蜷,從蟲,蜷縮。枝,字象從木,表樹之枝條??潱@也,字象從糸。偃、蹇、連/聯(lián)、卷/蜷、枝、繚,六組字分別以從人、從足、從車或從絲、從蟲、從木、從糸之字象,形成枝條連結(jié)之貌,比喻隱士才情高明、品德茂盛,即:偃、蹇、連、卷、枝、繚等字以偏旁字象及所表本義達(dá)成比喻的詩象。又如“蝯狖群嘯兮虎豹噑, 攀援桂枝兮聊淹留”中,“攀”“援”二字偏旁從手,字象用本義。王逸注“攀援桂枝”為蝯狖登山引木而遠(yuǎn)望愁也,比象之意明顯,蝯狖因隱居桂林而遙望山外,似有思?xì)w之愁。

      《招隱士》之“桂樹”意象,毫無疑問是楚辭常見的最突出的植物意象之一?!峨x騷》有“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紐夫蕙茝”“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東皇太一》有 “奠桂酒兮椒漿”,《湘君》有“桂棹兮蘭枻,斫冰兮積雪”,《山鬼》有“辛夷車兮結(jié)桂旗”,等等。可以說,“桂樹”意象的使用,奠定了《招隱士》騷體小賦的基調(diào)。

      桂樹植于山野,隱士居于山林,于此桂樹喻指高潔隱士的主旨設(shè)定之下,《招隱士》還大量使用草木意象、山石意象、鳥獸意象作為背景,烘托主體意象。

      (二)《招隱士》草木比興與烘托意象

      比如“春草生兮萋萋”,春天來到,萬物蠢動(dòng),草木垂條,蔥蔥蘢蘢,喻指時(shí)間流逝,歲月蹉跎,烘托王孫出游,日久而不歸。這里“春”之本字為“屯”,古文字為,本形本義為植物種子從土中生出之象;后起字為,從屯從日;另有后起字“旾”,累加表意字象“艸”。艸之古文字本形為。草字字象亦從;萋萋二字,字象均從。即春、草、萋、萋四字字象均從草,一派枝葉紛披之貌,起到烘托環(huán)境的作用。同理,“樹輪相糾兮”之“樹”,“林木”之“林”“”,“青莎雜樹”之“莎”“樹”,“草靃靡”之“”“草”等,均從木之字象或從草之字象,表現(xiàn)樹木叢生,草木紛披,進(jìn)而烘托山林野居之環(huán)境。

      楚辭中之草木意象,既以比興時(shí)日遷移,美人遲暮,又以狀寫草木蔥蘢或草木糾纏等,從而烘托人物感情和思想?!峨x騷》中“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自不必說,《山鬼》中也是多處使用植物意象烘托表達(dá)人物情感和心理的變化,如“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極言竹林茂密幽深,烘托人物孤獨(dú)等待的身影;“石磊磊兮葛蔓蔓”極言葛藤糾纏如人之心亂如麻;“風(fēng)颯颯兮木蕭蕭”所寫之秋風(fēng)落葉的蕭索等?!墩须[士》之草木意象,顯為楚辭植物意象的繼承。

      (三)《招隱士》山石比興與烘托意象

      《招隱士》的山石意象,同樣為騷詩筆法,為楚辭中常見,比如《九思·憫上》“川谷兮淵淵,山阜兮峉峉”寫河“谷”之深,“山阜”之高大,“叢林兮崟崟,株榛兮岳岳”以表高聳之“崟”寫叢林之茂;《招魂》“增冰峨峨,飛雪千里些”寫冰山之狀貌用山石“峨峨”之象;《抽思》“軫石崴嵬,蹇吾愿兮”以崔嵬方石比喻欲達(dá)愿望所遇之險(xiǎn)阻艱難等。

      (四)《招隱士》鳥獸比興與烘托意象

      又如“蝯狖群嘯兮虎豹嗥”“虎豹岤”“狝猴兮熊羆”“虎豹斗兮熊羆咆”等句中,“狖”“豹”“獼”“猴”四字偏旁從“犬”,“犬”之古文字為,四字均為形聲字,詩中用本義字象;“嘯”“嗥”“咆”三字偏旁從“口”,均為形聲字,詩中用本義字象?!盎ⅰ睘橄笮巫?,古文字為,詩中用本形本義之字象?!靶堋睘橄笮巫?,古文字為,詩中用本形本義?!傲`”字從網(wǎng)從熊,會(huì)意字,本義為熊之一種,所從兩個(gè)會(huì)意偏旁皆能以字象傳遞“熊羆”之詩象。“岤”為“穴”之異體字,從“山”之字象。即:狖、豹、獼、猴、嘯、嗥、岤、咆等字均用形聲字本義字象,虎、熊用象形字本義字象,羆用會(huì)意字本義字象,表鳥獸詩象。“狀貌崯崯兮峨峨”中,“崯”“峨”二字偏旁均從山,字義本為山之崢嶸樣貌,詩中以二字比喻白鹿頭角崢嶸。即:“崯崯”“峨峨”以形聲字本形本義比喻崢嶸鳥獸詩象。“凄凄兮漇漇”中,“凄”字偏旁從冰,“漇”字偏旁從水,均表鳥獸運(yùn)動(dòng)后濕漉漉之貌。即:“凄凄”“漇漇”以形聲字本義字象表禽獸詩象?!绑瞅柳Q兮啾啾”中,蟪蛄為雙音節(jié)詞,就是蟬,二字偏旁均從蟲之字象。以秋天寒蟬的凄鳴表達(dá)對(duì)隱士的哀憐和招引。即:“蟪蛄”“鳴”“啾”四字以形聲字本形本義之字象表鳥獸意象?!鞍茁果廂摗敝?,鹿是象形字,古文字為。麕、麚二字偏旁均從鹿,為鹿屬動(dòng)物。即:“鹿”以象形字本形本義之字象,“麕”“麚”以形聲字本義字象表鳥獸詩象。

      《招隱士》的鳥獸昆蟲意象,一說意在隱士如鳥獸失群無偶,當(dāng)求其同類而歸;一說意在反復(fù)渲染山中環(huán)境險(xiǎn)惡,強(qiáng)調(diào)山中乃百獸聚集之所,不宜高潔之士養(yǎng)育道德。這樣的寫法,顯然與王逸《楚辭章句》“善鳥香草以配忠貞一樣”[5]2,亦為騷詩筆法,乃“惡禽臭木以比讒佞”[5]2之類。

      三、“不失其貞”“不墜其實(shí)”之《招隱士》

      黃侃《文心雕龍?jiān)洝酚凇段男谋骝}》“憑軾以倚《雅》《頌》,懸轡以馭楚篇,酌奇而不失其貞,玩華而不墜其實(shí)”下評(píng)曰:“彥和論文必以存真實(shí)為主,亦鑒于楚艷漢侈之流弊而立言。其實(shí)屈、宋之辭,辭華者其表儀,真實(shí)者其骨干,學(xué)之者遺神取貌,所以有偽體之譏。”[6]23確如季剛先生所言,后世騷詩仿寫之作往往僅得騷詩之形而難獲其神,真正做到“酌奇而不失其貞,玩華而不墜其實(shí)”者少之又少。

      筆者以為,《招隱士》不僅在“桂樹”之主體意象,草木比興、山石比興、鳥獸比興等烘托意象方面頗得騷詩之“貌”,而且它也以閔懷屈原之主題,得獲“不失其貞”“不墜其實(shí)”的騷詩之實(shí)。在開篇的“桂樹”主體意象、篇中的草木比興意象、山石比興意象、鳥獸比興意象等漸次地、立體地?cái)⑹潞褪闱橹?,《招隱士》以“歸”意象、“留”意象,以及“歸”“留”二意象⑤的辯證互動(dòng)為主旨意象,最終完成閔傷屈原的主題設(shè)定。

      《招隱士》中凡兩次出現(xiàn)“歸”字,一處在詩作前半段,一處在詩作結(jié)尾。第一處“王孫游兮不歸”,寫屈原避世而“不歸”,從而引出后文的“招歸”。第二處詩作結(jié)尾的“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以久留”,以呼號(hào)式筆法召喚屈原“歸”來,并與久“留”形成相對(duì)相反的思辨式總結(jié)?!皻w”的古文字為,形旁從彳,為行之一半字形,行的古文字為,字象為四通之道路。繁體字“歸”從止,古文字為,字象為人之足趾。從彳從止表意相同,字象均為人于道路中行走之象,《招隱士》用為召喚隱士回歸廟堂的主旨意象。以“歸”為詩眼的招隱主題意象布局于全詩的首、尾,形成自始至終的反復(fù)召喚隱士的主題意象。

      《招隱士》中凡四次出現(xiàn)“留”字。三處“淹留”,一處“久留”,均當(dāng)譯為稽留、滯留。留字從田,古文字為,字象表意為田野。田野與朝堂相對(duì),比喻出隱之山野林泉。第一處“攀援桂枝兮聊淹留”,寫隱士引持美行,淹留而待明君。 第二處“坱兮軋,山曲,心淹留兮洞荒忽”,寫春秋代序,年歲漸老,隱士久居林莽,從而有志望絕也之狀。第三處以重復(fù)出現(xiàn)的“攀援桂枝聊淹留”,加強(qiáng)表達(dá)隱士徘徊而待明時(shí)的感情。第四處“山中兮不可以久留”的總結(jié)式呼號(hào),以作者對(duì)隱士出于理解和閔懷而發(fā)出誠摯的呼喚和勸解。全詩所寫的前三個(gè)“留”之意象,呈“踟躕待明君——望絕——徘徊待明時(shí)”之狀,內(nèi)有人物感情的反復(fù)與起伏,即騷體顧嘆掩涕的“忠恕之辭”,是作者對(duì)招隱對(duì)象思想感情歷程的體諒。最后一個(gè)“留”之意象,則是詩作主題的最后重申,是對(duì)主旨意象的思想呼應(yīng)。

      《招隱士》由開篇的“桂樹”主體意象開始,中間由“草木”意象、“山石”意象、“鳥獸”意象做背景烘托,首尾及中間以反復(fù)出現(xiàn)的主旨意象“歸”與“留”提綱挈領(lǐng),主體意象、背景意象、主旨意象三者互動(dòng)生發(fā),隱士感情起伏而糾結(jié),最終芬芳而隱處的“桂樹”主體意象與“留”而當(dāng)“歸”的主題意象合二為一,即隱者屈原——忠貞報(bào)國者。桂樹、草木、山石、鳥獸之“奇”與“華”,與隱者屈原之“貞”與“實(shí)”,水乳交融,最終成就《招隱士》騷體小賦的高古之格。

      關(guān)于《招隱士》之主題,歷來眾說紛紜,除了王逸的閔傷屈原說之外,還有招隱說、招劉安返回封地說、思念劉安說、掩蓋劉安自殺真相說、招劉安生魂說、劉安自敘內(nèi)心矛盾說等等[7]338,本文贊同王逸注的觀點(diǎn),認(rèn)為《招隱士》以騷詩筆法,閔傷的隱士為屈原,招引其魂,以回歸其忠貞報(bào)國之途。若無屈原之“貞”,則無以成就桂樹、草木、山石、鳥獸等等之“奇”;唯有屈原之“實(shí)”,諸種字象與詩象之“華”才得以附麗。

      結(jié)語

      《招隱士》被錄入《文選》,得到很多人的肯定,朱熹曾曰:“此篇視漢諸作最為高古?!盵8]王夫之亦云:“其可以類附《離騷》之后者,以其音節(jié)局度,瀏漓昂激,紹楚辭之余韻,非他詞賦之比。雖志事各殊,自可嗣音屈宋?!盵9]要之,雖然無法匹敵《離騷》,但就汲取騷體精髓與筆法而論,《招隱士》較好地做到了“酌奇而不失其貞,玩華而不墜其實(shí)”?!段倪x》所收《招隱士》不僅是《文心雕龍》辨騷理論的落實(shí),也自有字象與詩象融合的另一種解讀意境。

      注 釋:

      ① 后文將二書一律簡稱為《文選》和《文心》。

      ② 這里《招隱士》行文用字全部依照書中原文錄入,繁體字、異體字樣貌等不做改動(dòng),后文用簡化字,以與全文簡體一致。

      ③ 所列異體字,“-”前為錄入文本的原文用字,“-”后為對(duì)應(yīng)的另一個(gè)異體字。

      ④ 本文由此開始常常引用古文字說明字象問題,所有古文字的字形均出自1999年到2004年由上海世紀(jì)出版集團(tuán)、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古文字詁林》全12冊(cè)一書??紤]到這些字形為公認(rèn)的可正確識(shí)讀的古文字,后文不再一一注釋出處。

      ⑤ 本文第一部分《招隱士》所錄原文中,“歸”“留”二意象所在詩句標(biāo)注了背景色,以使讀者一睹而知其結(jié)構(gòu)層次。

      猜你喜歡
      鳥獸比興古文字
      BALCONY
      漢語世界(2021年6期)2022-01-10 07:53:38
      雷的尸體
      潛入鳥獸爭霸戰(zhàn)
      釋古文字中的“杪”及相關(guān)字
      古文字“刀”“匕”混同——兼説舊釋“從宜從刀”之字
      簡帛(2019年2期)2019-11-03 09:12:36
      古文字“丙”與古器物“房”
      從古文字的角度看李陽冰對(duì)《說文》的說解
      比興、詠物辨說
      鳥獸“黑白配”
      賦比興之當(dāng)代運(yùn)用
      中華詩詞(2016年11期)2016-07-21 14:56:16
      乌拉特前旗| 林芝县| 武定县| 青阳县| 铁岭县| 曲松县| 北京市| 定远县| 托克逊县| 临城县| 京山县| 南丰县| 大邑县| 沽源县| 珲春市| 鹤岗市| 富平县| 疏勒县| 长白| 延安市| 钟祥市| 潜山县| 胶南市| 磐安县| 洛宁县| 大英县| 白玉县| 枣庄市| 大关县| 沙洋县| 武穴市| 吴川市| 德格县| 龙岩市| 正宁县| 沾化县| 徐水县| 玉溪市| 陆河县| 海城市| 鄂托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