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丹
摘要:隨著現(xiàn)代教育事業(yè)的不斷深化改革,小學語文教師高度重視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融入德育教學。本文主要基于小學語文學科的教育實踐,將德育教學作為語文教育的主題,分析將德育教學慢慢滲透融入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可行性,探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德育的有效策略,以期做好詳細講解小學語文知識的工作,并助力學生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以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教育;語文教學;健康成長
引言:德育這種教育形式會正確培育和積極引導受教育者的政治、道德以及思想等方面,并對其產生十分深遠的影響。在傳統(tǒng)根深蒂固應試教育的影響下,以學習成績和考試分數(shù)來衡量學生優(yōu)秀與否的錯誤認知已經深深植根于人們的腦海深處,在考核高素質人才時,應當加入道德品質等內容,要求通過考核的人才必須兼具良好品質和豐富的知識積累。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肩負起正確引導小學生德育和傳授知識的重要使命,還要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三觀,從而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接班人。
一、德育教學融入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可行性
(一)小學語文學科當中蘊含著十分海量的德育教學資源
語文這門學科具有較強的人文性,小學語文教材中包含著大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不僅包括文言文和古詩詞等流傳千年的文化瑰寶,還有散文和詩歌等具有濃郁現(xiàn)代氣息的文化知識。由于語文學科的人文性特征十分明顯,所以海量德育素材融入其中,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結合實際情況,深入挖掘和積極延伸有利于小學生茁壯成長的德育素材,從而對小學生進行良好的德育熏陶。由此可知,語文學科彰顯出的人文性特征是語文教師將德育教學融入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可行性。
(二)小學階段是學生樹立正確三觀的關鍵時期
由于小學生年齡偏小,身心尚未發(fā)育成熟,其正處于樹立和塑造正確三觀的關鍵時期,若學生在此時期能夠養(yǎng)成良好習慣,樹立正確三觀,可以為未來發(fā)展奠定夯實基礎,并終身受益。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以學生年齡特點作為切入點,將德育教育有意識的融入在語文教學中,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習慣和優(yōu)良品質,并具備端正三觀,從而為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二、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融入德育的有效策略
(一)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融入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實際上就是人們對自己祖國擁有無比深厚的感情。熱愛祖國,是最純潔、最莊嚴、最高尚和最強烈的感情。因此,愛國是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應當樹立的正確觀念,而且必須對自己的國家擁有十分真摯且濃烈的情感。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收錄了許多關于愛國的教育素材,所以,在講解與傳授語文學科知識時,小學語文教師還應當對其進行認真挖掘和充分利用,以便愛國主義教育的順利進行。
例如,在學習《我們成功了》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先通過先進的多媒體設備,播放奧運會吉祥物、標志性建筑等圖片,借助這些內容引出本堂課所學內容。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在7月13日那晚,首都北京申奧成功以后全國人民興奮的心情和激動的場面,進一步增強其強烈愛國熱情與民族自豪感。如此一來,小學生的內心深處也會迸發(fā)出堅定的愛國力量。
(二)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融入良好品質教育
人們只有擁有優(yōu)良品質,才可以更好的適應現(xiàn)實生活。通過社會實踐可以發(fā)現(xiàn)人只要具備良好品質,必然會散發(fā)出屬于自己的獨特魅力,以自身實際行動來感染世人,并讓外界事物發(fā)生改變?;诖?,由于小學生年齡偏小,所以教師可以以課堂教學為媒介,大力培養(yǎng)小學生的優(yōu)良品質,這對于當代小學生而言具有十分重大的教育意義。小學語文教師應當與語文教學內容相結合,在其中融入和傳遞良好品質教育。
例如,在學習《我為你驕傲》這篇課文時,教師應當先細致講解基本語文知識,然后還要鼓勵學生要做一個誠實、敢于承擔責任的人。在實際教學時,既要給學生自由朗讀和感悟的機會,又要給予學生表達自我的機會。這不僅可以為學生奠定勇于面對錯誤的勇氣和信念,還可以為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1]。
(三)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融入行為習慣教育
習慣是一種十分巨大且頑強的力量,其可以對人的一生產生深遠影響,所以,從幼年期開始,就應該通過教育幫助人養(yǎng)成良好習慣。一位偉人曾經說過:“習慣可以形成性格,而性格則可以決定命運。”良好的習慣會讓人受益終生,同時壞的習慣也會讓人們泥足深陷于尷尬境地難以自拔,由此可見,不管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都可以對人的茁壯成長產生明顯影響。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培養(yǎng)小學生自身良好習慣,通過良好習慣正確引導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例如,在寫字時,部分小學生總是急急忙忙的,并不認真書寫,從而導致寫出來的生字十分不工整,不僅不具備任何美感,還十分不利于未來良好書寫能力的發(fā)展和形成?;诖耍Z文教師需要向小學生強調規(guī)范書寫的重要性,正確引導小學生端正坐姿書寫,同時還要讓小學生明白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重要價值。這對于小學生未來發(fā)展和終身語文學習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2]。
結語:綜上所述,在學校教育中,德育教學是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一個亙古不變的教育主題,其對于莘莘學子的全面發(fā)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因此,活躍在教學一線的語文教師應當承擔起開展德育教學的責任,與各科任教師通力合作,打造出一個科學合理的全新德育教學框架。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必須結合教學實際,以學生實際需求作為出發(fā)點,在課堂教學中充分融入德育教學,從而推動小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莫桂英.把德育切實融入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教學[J].當代家庭教育,2021(07):167-168.
[2]劉浩,盧軍.將德育融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基礎教育研究,2020(2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