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語文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初中語文越來越重視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和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要求教師摒棄傳統(tǒng)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用更靈動、更新穎、更高效的教學模式來開展教學活動。作文教學作為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一直以來也是教學的難點,學生“不想寫”“不愛寫”“不會寫”的問題非常普遍,如何才能運用靈動的作文教學使學生真正愛上寫作,走出寫作的困境,享受用文字來記錄生活、抒發(fā)情感、表達思想,已經(jīng)成了一線語文教師要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運用靈動教學來開展快樂寫作的教學策略角度展開論述。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快樂寫作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1672-0490(2022)04-138-03
【本文著錄格式】曹慧.靈動教學,快樂寫作——初中快樂作文教學策略[J].課外語文,2022,21(04):138-140.
語言文字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初中語文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對學生而言,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吞吐,作文能夠直接反饋出學生的語言文字駕馭能力,也是中學生綜合能力發(fā)展的重要載體,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提升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一、中學生面臨的寫作困境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寫作一直都是教學的重點,但是也同時是學生苦惱的知識模塊,大部分學生都對寫作存在著抵觸情緒,不想寫、不會寫、無物可寫、無從下筆,使學生長期處于寫作困境中,對寫作教學長期缺乏興趣和熱情,難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作文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寫作現(xiàn)狀進行剖析存在著許多問題,具體表現(xiàn)如下:
(一)學生思維單一
學生步入中學后課業(yè)壓力明顯增加,每天兩點一線的枯燥生活使學生忽略了生活觀察和生活感悟,學生將關注的焦點都集中在課內(nèi)學習上,缺乏從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的意識,長此以往很容易使學生思維變得固化,視野狹窄,寫作靈感消失,當寫作時自然就出現(xiàn)了無物可寫、無從下筆的現(xiàn)象。
(二)寫作缺少真情實感
在對中學生作文進行分析后發(fā)現(xiàn)學生在寫作中常??赵?、大話、套話、假話較多,作文中缺乏學生的真情實感,究其原因則在于學生缺乏對生活的感悟,未能做到細觀察、勤思考、深感悟。學生在生活和學習過程中未能形成良好的觀察和動腦習慣,對事物的認知只停留在表面,自然無法調動起個人情感,語言是思維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那么學生寫作時就自然很難寫出擁有真情實感的好作文。
(三)語言干癟蒼白
寫作離不開語言文字的運用,語言承載著學生思想和情感。很多學生平時交談時妙語連珠,但是一到寫作就思維枯竭,語言干癟蒼白,常常心中有話卻無從表達,心中縱有千言萬語,落在紙上僅一句,只能將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用蒼白的文字進行陳述,既無寫作技巧和修辭手法,也不注重遣詞造句,導致最終呈現(xiàn)出的文章平淡無味,毫無生機,無法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四)缺乏表達技巧
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很多學生看到作文題目就倉促下筆,不構思、不打草稿,對作文不進行結構設計,一味地開門見山,直接按照起因、經(jīng)過、結果的順序進行陳述。學生這種敷衍的寫作態(tài)度與缺乏表達技巧密切相關,學生不知道該如何設計文章結構,如何突顯情節(jié)的曲折,如何尋找新穎的立意,如何運用修辭手法和語言技巧來為自己的作文增色。學生寫出的作文既無特色也不吸引人,很容易使學生對寫作產(chǎn)生挫敗感,長此以往,學生對寫作滋生出抵觸和畏難情緒,更無法體會到寫作的樂趣。
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現(xiàn)狀
(一)忽視了讀寫結合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過于強調閱讀教學,認為學生“讀好”就能“寫好”,將關注的重點都放在了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上,卻忽略了在閱讀教學中融入寫作教學,未能帶領學生在課文閱讀中掌握豐富的寫作方法和技巧、修辭手法等寫作知識,而是單純將寫作作為獨立的知識模塊,將寫作知識灌輸給學生,致使學生并不能真正將寫作技巧理解并掌握。
(二)忽視了學生的情感和生活
生活是寫作靈感的來源,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很多教師一味地強調作文的立意和主題要積極向上,選材要新穎,但是卻無視學生寫作素材的匱乏,更沒有積極地調動學生情感,使寫作教學脫離了生活和情感這些最本質的東西,當學生缺乏寫作素材時要么半天寫不出一個字,要么就通過想象來編故事,長此以往扼殺了學生的寫作靈感和寫作熱情,寫作文成了學生最不喜歡做的事。
(三)作文評價過于單一
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作文批改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科學的作文評價不僅能夠使學生受到激勵,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更能夠為學生自我提升指明方向。但是在現(xiàn)階段作文批改環(huán)節(jié),教師的評語千篇一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給予了肯定,但是卻并沒有清晰地指出學生需要改進的問題,只籠統(tǒng)概括為“內(nèi)容缺乏新意”“語言不夠精練”“流水賬”等固定評語,學生想要修改卻苦于能力不足無從下手,自然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傳統(tǒng)單一守舊的作文教學模式,學生在作文教學中完全處于被動,既未能有效調動起主觀能動性,積極地發(fā)散思維展開大量的思維活動,同時也由于缺乏科學合理的指導,未能走出不想寫、不會寫、無物可寫的寫作困境,無法感知到寫作的樂趣,大大影響了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因此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教師要積極探索更新穎、更高效的教學方法,用更靈動的作文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熱情,全面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水平,使學生感知寫作的樂趣,為學生打造出快樂、高效的寫作課堂。
三、初中語文課堂運用靈動教學方法開展快樂寫作的教學策略
(一)用靈動的主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1.從學生的興趣愛好角度設置寫作主題
中學生處于青春期階段,心思更敏感,同時也更渴望獨立的自我,為了消除學生對寫作的抵觸情緒,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興趣愛好角度來設計寫作主題,使興趣成為學生“想寫”的助推力,從而使學生積極通過語言文字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使學生的寫作過程變成愉悅心情的分享過程,使學生水到渠成地完成寫作練習。比如學習《蘇州園林》這課后,教師利用學生對旅游的喜愛,將“建筑”作為寫作主題,引導學生分享從建筑這個詞聯(lián)想到的人、事、物、景,激活了學生的思維,開啟了學生的思緒,使學生腦海中浮現(xiàn)出各種畫面,內(nèi)心滋生出想要與他人分享的欲望,進而跟隨思緒將想要分享的內(nèi)容以語言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興趣是幫助學生走出不想寫困境的鑰匙,教師巧妙地將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寫作聯(lián)系起來,不僅有效激發(fā)起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同時也使學生原本枯竭的思維變得活泛起來,使學生自覺地徜徉于文字表達中,將滿腔的情感融入作文中,促進了學生寫作興趣的提高。
2.用寬泛的話題代替制訂作文題目
中學生已經(jīng)具有自我意識,并擁有獨特的思維方式,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來開展教學設計,用更寬泛、靈動的話題代替?zhèn)鹘y(tǒng)單一、固定的作文題目,鼓勵學生彰顯個性,勇敢地表現(xiàn)自我,使學生在精神鼓舞下燃起寫作興趣。寬泛的話題能夠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使學生能夠自由選擇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和情感,用我筆寫我心,快樂地進行寫作。
(二)用靈動的積累,推動學生厚積薄發(fā)
對中學生而言,厚積薄發(fā)離不開日常的知識積累和素材積累,也是學生輕松快樂完成寫作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師要發(fā)揮組織引導作用,鼓勵學生用靈動的積累為后期寫作的厚積薄發(fā)做好準備。
1.鼓勵學生開展生活觀察
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生活如同泉涌,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在學習《大自然的語言》這課后,教師結合課文內(nèi)容鼓勵學生開展生活觀察,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尋找寫作素材和寫作靈感,走出教室細心地觀察身邊的一景一物,一人一事,帶著一顆愉悅的心,用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去感知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寫作靈感,使學生不僅形成了勤于觀察的良好習慣,同時也在無形中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素材,輕松地走出了無物可寫的寫作困境。學生在寫作時只需要將自己看到的點點滴滴以語言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并融入個人的觀察體驗,很自然就寫出了有內(nèi)容、有情感的好作文,使學生體會到寫作的快樂。
2.引導學生課外博覽群書
豐富的知識積累、開闊的寫作視野是學生在寫作中信手拈來的基石,也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法寶。教師可以將學生對課文的閱讀興趣延伸至課外閱讀上,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博覽群書,將碎片化的時間用于閱讀。在學習《藤野先生》這篇課文后,教師推薦學生閱讀同作者或同類型的課外讀物,如《朝花夕拾》的整本書閱讀以及《倪煥之》《我們仨》《胡雪巖》等人物描寫類書籍,引導學生從課外書籍中汲取更豐富的人物、景物的描寫方法和技巧,學生在廣泛閱讀中潤物細無聲地提升了寫作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記錄生活感悟
生活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自己生活中感興趣的人、事、物隨時記錄下來,對生活中點滴的感悟都可以作為學生寫作靈感的來源,當學生遇到寫作困境時翻一翻隨筆記錄的小本子,那些生活感悟就撲面而來,使寫作不再是難事,而是成為一種輕松自在的自我表達方式。
4.鼓勵學生進行詞句摘錄
在閱讀過程中學生時常能遇到自己喜愛的句子或詞語,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自己喜歡的文章或者段落進行摘抄,在寫作文時恰到好處地進行引用,為原本平淡的作文增添一抹亮色,使學生不僅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也促進了學生語言的積累,享受到寫作的精神滿足感。
(三)用靈動的方法,激發(fā)學生情感體驗
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用生動、靈活的教學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個人情感體驗,使學生帶著充沛的情感展開寫作練習,幫助學生走出情感不真摯、缺乏真情實感的寫作困境。以《回憶我的母親》這課為切入點,教師用短視頻的形式為學生呈現(xiàn)出生活中各種各樣關于母親的畫面,有的在忙碌地做飯,有的抱著孩子急匆匆地跑進醫(yī)院,有的背著孩子為莊稼澆水,有的滿頭大汗地做家務……生動的短視頻將一個個母親的形象直觀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自覺地走進生活情境中,腦海中浮現(xiàn)出自己母親忙碌的身影,在生活習以為常的情境中感知母親的艱辛和辛勤付出,激發(fā)起學生對母親的情感,使學生跟隨自己的情感體驗自覺地用語言文字來表達對母親的情感,一篇篇內(nèi)容豐富、情感真摯的作文輕松完成,學生在寫作中獲得酣暢淋漓的快樂體驗。
(四)用靈動的思路,開展課堂寫作訓練
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閱讀與寫作的密切聯(lián)系,通過巧妙的讀寫結合來滲透寫作方法和技巧,水到渠成地開展隨堂寫作訓練,使原本枯燥的寫作練習變得充滿樂趣,使學生真正做到想寫、樂寫、會寫,輕松愉快地進行寫作。比如學習《核舟記》這課時,教師為學生展示了多種微雕技術,牙雕、米雕、蛋雕、玉雕、發(fā)雕,激發(fā)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文閱讀中,并掌握了作者從總到分、從分到總,從空間順序說明事物的方法,同時喚醒了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使學生積極利用文章中的寫作方法展開模仿練筆,賦予生活觀察更加生動有趣的場景,在仿寫練習中學生發(fā)現(xiàn)寫作并不難,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學生的寫作技巧和水平。
(五)用靈動的評價,誘導學生自我提升
在初中語文作文評價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引入多種評價方式,除了傳統(tǒng)的教師評價,還可以設置自評、互評、分享環(huán)節(jié),充分發(fā)揮出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積極地參與作文評價環(huán)節(jié),模仿教師點評的方式對作文中優(yōu)美的句子進行勾畫,對精巧的構思給予肯定,使學生不僅在靈動的評價中發(fā)現(xiàn)他人的長處,了解自己的不足,同時也為學生自我提升指明了方向,使學生在批改他人作文過程中取長補短,學習他人的寫作技巧,潛移默化中提升了自己的寫作技巧和水平,找到寫作自信,真正享受寫作的過程,實現(xiàn)了中學生快樂寫作的教學目標。
四、結語
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學情和興趣愛好出發(fā),用靈動的教學方法來增添寫作教學的生動性和趣味性,充分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和熱情,使學生積極跟隨教師的引導進行知識、素材積累,學會從生活中找靈感,做到有感而發(fā),學生從不想寫、不會寫向我想寫、我會寫、我樂寫轉變,在教師靈動的教學中真正體會到寫作的樂趣。
參考文獻
[1]瞿勇.靈動教學快樂寫作——論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成功之道[J].中學課程輔導,2018(31).
[2]顏軍.靈動教學,快樂寫作——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成功路徑[J].現(xiàn)代語文,2017(2).
[3]俞玲華.靈動教學,快樂寫作——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2018(3).
作者簡介:曹慧,女,1982年生,江蘇高郵人,本科,初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初中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