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娜
摘 要:信息網(wǎng)絡技術對新一代學生的影響越來越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適應于新時代的青少年們,信息技術進入課堂成為必然的發(fā)展趨勢。將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有機結合,利用其便捷性與多樣性,可以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有效調動學生對語文課堂的興趣?;诖耍恼聦⑻骄科湓谛W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整合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有機結合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fā)展,網(wǎng)絡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有機結合成為時代的熱潮,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變革理念,并將信息技術與自己的教學進行有效整合。對于小學語文來說,教育模式的新轉變可以使課堂煥然一新,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利用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現(xiàn)別有生面的語文,更為直觀地向學生說明文字背后所表達的情感內核,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進語文課堂。
一、應用信息技術以提高學生能力
互聯(lián)網(wǎng)的應用與出現(xiàn)提高了教師教學的效率,便于教師從互聯(lián)網(wǎng)中發(fā)掘教學材料與教學素材。教師可以利用信息網(wǎng)絡獲取一切與課程有關的信息,如圖片、數(shù)據(jù)資料、視頻等制作PPT、構建明確的教學體系,讓學生一目了然?,F(xiàn)如今,信息網(wǎng)絡進入課堂是必然的趨勢,這就要求教師們必須掌握利用信息網(wǎng)絡獲取自己所需的教學資料這一能力。因而,提高教師對于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力就顯得極為重要,通過開展信息技術的培訓,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與聯(lián)系,讓教師之間相互幫助,相互促進,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為信息技術進入小學語文課堂做了堅實的鋪墊。教師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能夠將枯燥的課本知識轉化,變得更加具象活潑,更便于學生的理解。
例如,以《我們愛你啊,中國》這篇課文的教學為例,作者具體的例舉了祖國的多處美景,教師應在網(wǎng)絡上找到相對應的圖片,在對課文進行講解的同時,向學生們展示課文中所描寫到的壯麗的祖國大好山河,一方面增強了學生對課文所描寫的抽象文字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向學生展現(xiàn)了祖國的美景,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與民族自信心。學生直觀地感受到文字所描寫的景色的沖擊的同時,教師再向他們講解文章中所用到描寫這些景色的修辭手法與論述方式,在生動的景色中展開學習與討論,讓課堂變得愈加有趣。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準備一些文章中未出現(xiàn)的祖國美景,讓學生們利用文中出現(xiàn)的描寫方法來進行描述,以此來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能力與運用能力。
二、應用信息技術以加深學生理解
小學生的社會經(jīng)歷與人生閱歷還處于人生的起始點,針對小學生的這一特殊性,教師應充分利用信息網(wǎng)絡資源的便捷,創(chuàng)造出適合小學生的課堂。語文的特殊性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語文所包含的內容多且雜,課文的內涵理解、文言文的背誦與背景、課外文章的閱讀都是小學語文所要求掌握的,但是小學生理解能力相對于高年級學生較弱,難以自主學習與理解,這會導致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膩煩心理。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避免學生在課堂上開小差、打瞌睡。課堂的氛圍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重要一環(huán),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使課堂氛圍變得輕松愉快,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思考討論,如利用信息技術根據(jù)每節(jié)課需要學習的內容營造適宜的情境,讓學生切身地體會到文章作者的感受,與作者或主人公同進退,以此調動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堂。
例如,在《軍犬黑子》這篇課文的學習中,教師若只是單純的對課文進行介紹與解析,未免太過乏味。因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對課文內容進行一個拓展,展示《忠犬八公》的一些短視頻,之后再讓學生們上臺介紹一下自己成長過程中養(yǎng)過的寵物,并分享與自己寵物的一些有趣經(jīng)歷,讓學生們切實體會軍犬與軍人之間的深厚感情,有助于深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在解析完課文后,還可以組織開展一次課后活動——畫出你心中課文中的軍犬黑子,并在最后邀請學生表達一下自己的創(chuàng)作理念,由此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三、應用信息資源以提升學生參與度
語文這門學科的特點是開放性、多樣性、實踐性與創(chuàng)造性。因此,在這門課程的學習中,學生的參與度和配合度是很重要的,只有學生主動探究,積極配合,才能學好語文,將這門包羅萬象的學科攻克下。然而小學生心理尚未成熟,對待平時在多方面對自己進行約束的老師也有一定的懼怕心理?;诖?,在上課時,教師可以應用信息資源設計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環(huán)節(jié),以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根據(jù)每節(jié)課的課文背景構建情境讓學生深入其中,讓學生在相應的情景中思考感受,提升課堂表現(xiàn)力,以提高學生的配合度,讓學生自主的進入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火燒云》這篇課文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網(wǎng)絡資源檢索到很多關于火燒云的美麗圖片,在課堂上給同學們加以展示。通過結合圖片來賞析課文中的句子,能夠更深刻的理解和直觀的感受到火燒云的美麗與震撼。緊接著,利用多媒體播放日落的美麗景色,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通過觀看學習讓學生們對火燒云的認識更加清晰深刻。由此可見,教師在進行教學的同時,對原有教學模式進行了創(chuàng)新,通過傳統(tǒng)的信息技術將傳統(tǒng)的課文賞析與具體的生活實際相結合,促使學生在進行語文學習的同時,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對學生的學習與生活起到了指導作用。
四、結束語
綜上,信息技術進入小學語文課堂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是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因而,相關教育工作者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機結合,不僅能夠向學生展示更加豐富生動的知識,更能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識的深刻內涵,以此開拓學生的視野。
參考文獻:
[1]韋玉俏.探究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9):25-26.
[2]陸子卓.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J].小學生(下旬刊),2021(09):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