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海洋教育:教育思想與實踐的嬗變

      2022-04-15 10:38:01肖圓郭新麗寧波
      海洋開發(fā)與管理 2022年3期
      關鍵詞:海洋強國教育思想實踐

      肖圓 郭新麗 寧波

      摘要:當今世界 , 國與國之間海洋實力的競爭 , 已經從最初對海洋資源的競爭變成海洋人才競爭 , 而海洋教育則是海洋人才的搖籃 ,逐漸成為教育體系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實踐。從少數(shù)人海洋教育意識的覺醒 ,再到如今面向普羅大眾的社會海洋教育 , 由海洋教育衍生的知行、創(chuàng)新、問題思維教育模式 , 成為推動教育思想與教育實踐嬗變的活力因素。文章梳理海洋教育思想及教育實踐發(fā)展的特點 , 圍繞發(fā)展過程中存在的優(yōu)勢與不足 ,提出海洋教育發(fā)展的新路徑 , 使海洋教育更好地服務建設“海洋強國”等國家戰(zhàn)略。

      關鍵詞:海洋教育;教育思想;實踐;“海洋強國”戰(zhàn)略

      中圖分類號:P7;G64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9857(2022)03-0101-05

      Ocean Education: the evolution of educational thought and practice

      XIAO Yuan',GUO Xinli2,NING Bo' 3

      ( 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 201306,China; 2.College ofMarine Sciences,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 201306,China;3.Research Centre for Ocean Culture,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 201306,China)

      Abstract :Nowadays,the competition of maritime power between countries has changed from theocean resources to the talents,and ocean education is the cradle of talents,has gradually becomean integral part of the education system.From the awakening of a few people's awareness of oceaneducation to today's mass ocean education,action thinking,innovative thinking and problemthinking produced by ocean education have become the key factors to promote the qualitativechange of educational thought and practice.Around the change of ocean education thoughts,thispaper comb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ocean education thoughts and educationpractices,and put forward a new pat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cean education arou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so that ocean education could better servethe Maritime Power Development Strategy.

      Keywords:Ocean education,Educational thoughts,Practice,Maritime Power Development Strategy

      21世紀以來 , 國際形勢變化多端 , 各國圍繞海洋的競爭日益加劇 , 海洋教育的重要性愈發(fā)凸顯。1996年《中國海洋21世紀議程》提出要加大海洋人才培育。1998年國務院發(fā)表《中國海洋事業(yè)的發(fā)展》白皮書 ,指出要發(fā)展海洋科學技術和教育。《海洋系統(tǒng)“十二五”引進留學人才計劃》《海洋系統(tǒng)“十二五”公派留學計劃》 ,先后提出海洋人才引進來和走出去計劃?!度珖Q笕瞬虐l(fā)展中長期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規(guī)劃了其后10年海洋教育的主要任務、工作機制和重點工程。海洋教育逐漸在多個國家文件中被提出 , 日漸成為國家教育體系當中的重要內容。

      目前學術界尚未就海洋教育達成統(tǒng)一定義。比較普遍接受的是馬勇[1]基于人海關系視角對海洋教育所下的定義。他認為:“廣義的海洋教育是指 ,凡是增進人的海洋文化知識 , 增強人的海洋意識 ,影響人的海洋道德 , 改良人的海洋行為的活動都是海洋教育。狹義的海洋教育即學校海洋教育 , 是指由學校教育者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以有關海洋自然特性與社會價值認識、海洋專業(yè)能力以及由人的海洋知識(意識)、海洋道德與人的海洋行為等素質要素構成的海洋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活動”。馬勇根據(jù)海洋教育主體和客體及活動地點的不同 ,將海洋教育分為學校海洋教育與社會海洋教育。

      1 海洋教育的研究現(xiàn)狀

      為了解海洋教育研究現(xiàn)狀 , 截至2021年6月23日 ,筆者在“中國知網(wǎng)”以主題詞“海洋教育”共檢索1311篇中文文獻和169篇外文文獻 ,從數(shù)量上看1972—2004年有關海洋教育的研究文獻較少 , 每年文獻數(shù)量在20篇以下。2005—2011年數(shù)量整體呈逐年上升趨勢 ,從最低23篇上升到最高70篇。2012年后有關海洋教育文獻數(shù)量大幅提升 , 總體上看2012—2020年有關海洋教育研究的文獻穩(wěn)定在100篇左右 ,2019年為峰值 ,研究文獻超過160篇。

      從內容上看我國關于海洋教育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方面:①海洋教育理論研究:劉訓華[2]指出 , 構建海洋教育學 ,不僅是學術意義上的教育學科融合發(fā)展的需要 , 更是宏觀層面國內外形勢發(fā)展需要。范錚等[3]在研究美國海洋教育體系后得出 , 發(fā)展海洋教育推進海洋經濟建設 , 不僅有助于我國經濟實現(xiàn)轉型發(fā)展 , 而且有助于完善我國經濟體系 , 推動社會文明進步。馬勇[1]基于“人-?!标P系的視角指出 ,海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實現(xiàn)人與海洋的和諧共生。②海洋教育案例研究:許福泉[4]對江蘇海洋大學問卷調查顯示 , 大學生對維護海洋權益、發(fā)展海洋經濟文化的態(tài)度熱切 , 有強烈的海洋意識 , 但對海洋科學、海洋資源所涉常識一知半解。張奇姜等[5]對社會民眾的調查研究表明 , 受訪群眾一方面海洋知識匱乏;另一方面又對海洋知識充滿渴望。③海洋教育路徑研究:在內容上杜鵑等[6]認為應以問題式研學 , 推動海洋教育發(fā)展。在架構上馬勇[1] 將海洋教育主體分為社會和學校兩個主體 , 通過國家戰(zhàn)略指導和政策支持 ,并加強與教育部門的聯(lián)系來提升教學質量 , 加強宣傳與推廣 , 營造海洋教育發(fā)展的良好氛圍。

      國外關于海洋教育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方面:①非正式海洋教育:國外學者認為非正式海洋教育對提升學生海洋素養(yǎng)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MELI- TA[7]在對克羅地亞81名學生調查結果顯示81%的學生認為環(huán)保意識來自非正式教育 , 在接受非正式教育后學生的海洋知識水平顯著提高。 BALLA- NTYNE[8]認為非正式教育的環(huán)境有助于學生理解海洋環(huán)境的性質和重要性。國外的海洋教育研究形式上倡導正式教育與非正式教育并舉 , 內容上兼顧海洋素養(yǎng)教育。②海洋素養(yǎng)教育:MCCAULEY[9]指出海洋素養(yǎng)是海洋對我們的影響以及我們對海洋影響的理解。缺乏海洋素養(yǎng)給公民從事環(huán)境可持續(xù)行為造成重大障礙。 Kim[10]指出受2002年美國海洋素養(yǎng)運動的影響 , 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多個國家開始討論海洋素養(yǎng)的原則 ,并反映在他們的教育體系中。③海洋教育課程:日本政府于2007年制定了海洋基本法以充實大眾海洋教育。細谷[11]指出 ,東京大學設立“海洋聯(lián)盟海洋教育促進研究中心”,繼承東京大學海洋教育中心的成果 , 致力于海洋教育課程的開發(fā)和普及。韓國海洋教育的課題為海洋教育提供了多個領域 ,Kim[10]認為韓國海洋教育的課題應開發(fā)反映海洋素養(yǎng)的海洋教育項目 ,并呼吁學校海洋教育和社會海洋教育相互合作。

      目前國內海洋教育研究主要集中于海洋教育理論、框架、路徑的構建 , 國外的海洋教育研究更為具體 , 呼吁正式與非正式海洋教育并重 , 以及海洋素養(yǎng)研究 ,著力于海洋教育課程體系打磨。國內外海洋教育研究已然成果不菲 ,但對海洋教育思想方面的研究卻比較鮮見。隨著海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 海洋教育有其自身特殊性和創(chuàng)新性的教育思想 , 引領著教育實踐走向 , 共同決定著海洋教育事業(yè)的興衰。因此研究海洋教育思想與實踐 , 有利于推進海洋教育與海洋強國事業(yè)。

      2 海洋教育思想與實踐的特點分析

      2.1 由認知教育走向知行教育

      海洋教育是更加重視知行的教育。其目的不僅是“知”, 更注重“行”。海洋作業(yè) , 性命攸關。知而善行 ,方能乘風破浪?!吨袊Q?1世紀議程》提出制度涉海宣傳教育計劃 , 建立多主體海洋事業(yè)參與機制。海洋科普教育在全國多地開花 , 海洋學科教育在各高等院校相繼開展。海洋資源開采、能源利用等海洋科學技術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 , 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海洋知識學習和科技創(chuàng)新實踐。伴隨著海洋教育的發(fā)展 , 無論是涉海就業(yè)人員 , 還是海洋生產總值都有顯著增長 , 越來越多的人從海洋教育的“知”轉變?yōu)楹Q笫聵I(yè)的“行”(表1)。

      2.2 由知識教育走向問題教育

      海洋教育是更加直面問題的教育。隨著海洋教育方興未艾 , 全國各地逐漸興起海洋研學熱潮 , 圍繞海洋產生的教育實踐和教育思想在全國范圍內日趨走熱。海洋研學是基于 STEAM 教育理念的教育創(chuàng)新實踐。 STEAM 代表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s)和數(shù)學(Mathematics)。基于 STEAM的海洋研學 ,通過整合學校與社會的海洋資源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打破傳統(tǒng)教育中“問題意識”教育的欠缺 , 提高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 , 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 彌補傳統(tǒng)“填鴨式”教育的不足。海洋研學是發(fā)展海洋教育事業(yè)的一項重要舉措 , 日益成為激發(fā)傳統(tǒng)教育思想與實踐嬗變的新鮮血液。

      2.3 由傳習教育走向創(chuàng)新教育

      海洋教育是更加重視創(chuàng)新的教育。傳統(tǒng)教育側重于知識的結構性、完整性和系統(tǒng)性 ,卻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問題意識、學科交叉融合意識和創(chuàng)新實踐意識。而海洋教育是多學科交叉的學習 ,是多感官體驗的實踐教育 ,是以學校教育為主 ,整合社會資源協(xié)同推進的教育。海洋教育突破傳統(tǒng)傳習教育 ,更著重教學形式和方法上的創(chuàng)新。除了傳統(tǒng)的教師“教”,學生“學”,還通過與海洋文博場館、海洋教育基地、科學調查、海洋研學等教育資源統(tǒng)籌 ,著力培養(yǎng)面向海洋的 STEAM型人才。我國大部分全國海洋科普教育基地資源都可以作為學校教育的有效補充 ,彌補學校海洋教育的不足。這樣將更有利于學生構建科學的、立體的、多元的海洋知識體系。

      3 中國海洋教育現(xiàn)狀分析

      3.1 海洋資源豐富 ,海洋教育發(fā)展不均衡

      我國擁有1.8萬 km 余的海岸線 , 廣闊的海域面積和海洋資源為海洋教育提供良好平臺。然而 ,受海洋教育地理區(qū)位限制 , 沿海與內陸海洋教育存在地域分布不平衡。海洋教育普遍集中在沿海地區(qū) , 內陸地區(qū)缺乏開展海洋教育的條件 , 大眾鮮有機會接觸海洋。沿海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之間的海洋教育也存在不平衡。如 , 河北、廣西、海南也有豐富的海洋區(qū)位優(yōu)勢 , 然而其海洋教育與遼寧、山東、浙江、上海等省、市相比較還有差距。此外 , 海洋高等教育也存在結構不均衡[12]、分布不合理的問題。根據(jù)《中國海洋統(tǒng)計年鑒》(2017年)數(shù)據(jù)顯示 , 我國高等教育中專科海洋專業(yè)有船舶工程技術、水路運輸與海事管理、航海技術等53個;本科海洋專業(yè)有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航海技術和海洋資源開發(fā)技術等16個;碩士研究生海洋專業(yè)有物理海洋學、海洋化學、海洋生物學和海洋地質等17個;博士研究生海洋專業(yè)在碩士研究生專業(yè)基礎上多了一個航空、航天與航海醫(yī)學??梢钥闯?, 涉海高校注重海洋自然科學的教育 , 而在海洋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方面幾乎空白。中國的漁文化、蟹文化、海洋文化等源遠流長 ,但在現(xiàn)有的海洋高等教育體系中卻缺少相應的設置和規(guī)劃 , 不利于海洋產業(yè)融合發(fā)展趨勢對新型海洋人才的需求。

      3.2 社會海洋教育趨熱 ,學校海洋教育欠缺

      一方面 , 我國社會海洋教育日趨活躍 , 海洋主題公園、海洋科普教育基地、海洋博物館、水族館在全國各地迅速發(fā)展壯大。2011—2017年 , 我國分6批次先后建設46個國家級海洋公園。連續(xù)12年舉辦全國海洋知識競賽 , 分為大學生和社會公眾兩個組別 ,在全國范圍內掀起學習海洋知識的熱潮;另一方面 ,受高考指揮棒影響 , 我國普通中小學海洋教育嚴重不足 , 海洋高等教育依然有待重視。例如 , 中小學語文教育是思想和意識啟蒙的重要載體 ,然而根據(jù)筆者對教育部編2020年版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修訂版高中教育階段語文必修教材調查顯示 , 小學階段涉海文章占比僅為1.68% , 初中涉海文章占比僅為1.96% ,高中涉海文章占比也只有5.61%。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階段國民語言文字和意識教育的主干課程 ,語文教材所涉海洋文章明顯占比極低。而中小學階段是海洋觀形成的關鍵時期 , 也更容易產生對海洋的好奇心。這從一個側面凸顯我國教材編寫者和教育工作者的海洋意識[13]依然比較欠缺。中小學教育體系中缺少海洋教育內容 , 海洋教育教材和內容亟待充實。

      3.3 政策導向不足 ,海洋教育環(huán)境有待優(yōu)化

      我國海洋教育起步較晚[14] ,最初有關海洋教育的政策大多以少篇幅的形式穿插在海洋保護、海洋資源開發(fā)與管理、海洋經濟發(fā)展等國家頂層設計中 ,直至目前直接關于海洋教育的指導性文件數(shù)量依然不多。缺乏有力的政策導向 , 開設海洋專業(yè)的高等院校數(shù)量少。截至2021年 ,我國直接以海洋命名的高校僅有中國海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和浙江海洋大學等9所。根據(jù)《中國海洋統(tǒng)計年鑒》的數(shù)據(jù) ,2006年我國開設海洋專業(yè)高等學校(機構)數(shù)量為125個 , 2016年上升到537個。盡管10年間數(shù)量有所上升 ,但總數(shù)上只占我國高校數(shù)量的冰山一角。海洋教育不僅缺少指導性政策文件 , 已有海洋政策也缺乏連續(xù)性。國家海洋局2011年先后出臺《海洋系統(tǒng)“十二五”引進留學人才計劃》《海洋系統(tǒng)“十二五”公派留學計劃》 ,但未能在“十三五”“十四五”期間得到很好延續(xù)。

      4 海洋教育實踐的新路徑

      4.1 求均衡 ,夯實海洋教育根基

      海洋教育具有地理區(qū)位特征 , 因此在發(fā)展海洋教育的同時 , 既要謀求沿海與內陸之間 , 也要注重沿海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之間海洋教育的相對均衡化發(fā)展。做好內陸、沿海地區(qū)兩條腿走路 , 深化沿海院校和內陸的交流合作 , 才能更好地為海洋強國戰(zhàn)略服務。針對海洋教育區(qū)域不平衡問題 , 具有臨海優(yōu)勢的地區(qū) , 可以更多開展教育實踐活動 , 理論聯(lián)系實際 ,將海洋教育形象化、生動化。內陸地區(qū) , 將海洋教育融入文旅、環(huán)創(chuàng)、文學作品等領域 , 實現(xiàn)海洋教育與各領域相融合。借助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 ,共享海洋教育資源。學校教育是我國海洋教育重要載體。依據(jù)海洋教育具有多學科交叉[15]的特點 ,充分利用我國豐厚的海洋文化、海洋資源加大海洋高等教育人文科學的課程設置 , 平衡好涉海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專業(yè)與學科點設置 , 開設豐富多彩的涉海選修課 , 讓非海洋專業(yè)的學生也能參與到海洋教育體系中來。同時做好海洋高等教育的空間規(guī)劃與布局。加強學校海洋教育 , 扣好青少年“知海、愛?!钡摹叭松谝涣?圩印?, 是夯實國家海洋教育的根本基石。

      4.2 廣路徑 ,創(chuàng)新海洋教育模式

      海洋教育應注重知識性與體驗性并舉 , 同時發(fā)展學校海洋教育和社會海洋教育。首先要充實大、中、小學階段海洋教育內容 , 開發(fā)有關海洋知識的教育課程。沿海院校可以結合地方特色開發(fā)校本課程 ,融入本地海洋文化特色。內陸院校 , 可以利用資源共享形式引進沿海地區(qū)的海洋教育資源 , 建設海洋教育基地 , 創(chuàng)設海洋教育平臺。拓展海洋社會教育空間 , 鼓勵社會大眾參觀海洋博物館、水族館、海洋科普基地 , 提高社會海洋意識。通過海洋實踐教育 , 整合海洋教育資源 , 開展“問題意識”教育 ,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海洋教育廣開路徑的同時也要不斷革新 ,依托上海、深圳、天津和青島等城市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契機 , 聚焦涉海產業(yè)需求 , 加強海洋教育事業(yè)供給側改革 ,構建合理人才梯隊。

      4.3 多主體 ,濃郁海洋教育氛圍

      海洋教育事業(yè)需要借力多主體協(xié)同發(fā)展。首先 , 國家應主導制定海洋教育政策 , 支持海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 ,確保政策的連續(xù)性。同時加大對海洋教育經費的投入 ,涵蓋涉海院校數(shù)量、涉海專業(yè)數(shù)量、師資力量、人才引進來和走出去等。深化與其他國家合作交流[16] , 加強雙邊和多邊合作的海洋教育 ,培養(yǎng)能夠直接參與處理海洋國際事務的國際公務員、觀察員等海洋人才。其次 , 鼓勵開展海洋社會教育 ,對有突出貢獻者予以表彰。最后 , 加強對漁民漁文化、蟹文化、海洋文化等方面的培訓和教育 ,使他們成為海洋意識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 , 利用沿海漁村資源和海洋文化資源 , 通過“漁業(yè)+文化+旅游+研學”等模式 , 因地制宜提升國民海洋意識 ,推廣海洋文化 ,傳承海洋精神。要著力聚焦和持續(xù)提升海洋教育“知-行”模式 , 以國家政策為主導 ,學校、科研院所、社會組織和社會各界等協(xié)同推進海洋教育 ,共同營造良好的海洋教育氛圍。

      5 小結

      海洋教育是“知行合一”的教育 , 直面問題意識的教育 ,注重創(chuàng)造性產出的教育。海洋教育的問題意識、實踐意識、多邊意識、協(xié)作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未來意識等 , 統(tǒng)一于“知”與“行”的探索和實踐 , 是對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突破與嬗變 , 是對傳統(tǒng)教育思維的拓展與深化。海洋教育立足于“建設海洋強國”, 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 是為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培養(yǎng)卓越人才的引導和化育。因此 , 加強海洋教育 , 既是海洋事業(yè)的未來 , 中國海洋夢的未來 ,也是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未來。

      參考文獻

      [1]馬勇.何謂海洋教育:人海關系視角的確認[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6):35-39.

      [2]劉訓華.論海洋教育研究的學科視域[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8,40(6):1-9.

      [3]范錚 , 曾淦寧 , 沈江南 , 等.美國海洋教育對我國海洋教育強國的一些啟示[J].現(xiàn)代物業(yè)(中旬刊) ,2013(12):53-55.

      [4]許福泉.高校學生海洋意識與海洋教育調查研究:以連云港地區(qū)為例[J].大眾標準化 ,2020(6):212-214.

      [5]張奇姜 ,姜清瑞 ,石雅琦.河北省海洋教育現(xiàn)狀分析與發(fā)展策略[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 ,2020,19(13):93-94.

      [6]杜鵑 ,盧靈.以問題式研學推動海洋教育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下的海洋研學方案設計[J].地理教學 ,2020(23):61-64.

      [7]MELITA M , GIULIAR, IMEKIZ. How toIncreaseOceanLit- eracy for Future Ocean Sustainability? The Influence of Non- FormalMarineScienceEducation[J]. Sustainability,2020,12(24).

      [8] BALLANTYNER. YoungStudents'ConceptionsoftheMarineE- nvironmentandTheirRoleintheDevelopmentofAquariaExhibits [J]. GeoJournal,2004,60(2).

      [9]MCCAULEY V, MCHUGHP, DAVISON K,etal. Colectivein-teligenceforadvancingoceanliteracy[J]. Routledge,2019,25(2).

      [10]JONG M K, SUNG G Y. Exploring Conceptualization and FutureDirectionsofKoreanMarineEducation[J]. JournalofScienceEducation,2015,39(1).

      [11]細谷夏実.身近な生活の中で學ぶ新たな海洋教育「海育(うみいく)」の提案[J].人間生活文化研究 ,2020(30):952-957.

      [12]吳高峰.海洋高等教育發(fā)展:歷史成就與發(fā)展方向[J].海洋開發(fā)與管理 ,2010,27(7):56-59.

      [13]寧波 ,郭新麗.海洋教育重在傳習海洋思維[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21,43(2):13-17.

      [14]姚冬琳 ,李偉純.人海關系視角下我國和新加坡海洋教育內容比較與啟示:以小學階段我國《語文》和新加坡《華文》教科書為例[J].教育導刊 ,2020(3):91-96.

      [15]胡松 ,劉慧 ,李勇攀.美國海洋科學教育概況分析[J].海洋開發(fā)與管理 ,2012,29(1):71-74.

      [16]王江 ,高鰻渝 ,李強 ,等.海洋強國戰(zhàn)略背景下海洋學科發(fā)展現(xiàn)狀及建議[J].海洋開發(fā)與管理 ,2020,37(3):27-30.

      猜你喜歡
      海洋強國教育思想實踐
      中國海洋環(huán)境保護法律制度的完善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23:33:19
      淺論羅家倫的民族主義教育思想
      資治文摘(2016年7期)2016-11-23 02:03:34
      踐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辦有氣質的鄉(xiāng)村小學
      踐行知創(chuàng)造教育思想,開幼兒美術之路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4:30
      貫徹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強師德建設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9:46
      體驗式學習在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生物專業(yè)師范生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1:19
      校企協(xié)同實施高職專業(yè)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4:06
      淺析我國海洋環(huán)境保護的意義
      宁德市| 农安县| 上虞市| 贡觉县| 大竹县| 成安县| 新干县| 三台县| 鄯善县| 康定县| 德州市| 峡江县| 阳谷县| 高唐县| 聂拉木县| 上思县| 武鸣县| 聂拉木县| 贵定县| 锡林郭勒盟| 彭州市| 搜索| 虞城县| 大田县| 桓仁| 迁西县| 铜山县| 沙田区| 临海市| 周口市| 洞头县| 象州县| 吴堡县| 定西市| 子长县| 林西县| 东兰县| 洛浦县| 麦盖提县| 巴塘县| 嘉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