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有戟
關鍵詞: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明理思辨;教學實施
明理思辨是“明理”和“思辨”的合稱。對初中政治學習而言,“明理”強調的是一種自身的是非觀念,是對學習和認知的一個初步明確的過程。而“思辨”則是學生在不斷思考中,通過論證和推理最終得出相應答案的能力。而對初中政治學習來說,就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引導,讓初中生在獲得初中政治知識的同時,具備初中政治的一個應用能力和思考能力,讓學生明白政治學習的真正目的。這樣,學生才能在透徹了解政治的基礎之上,由衷喜歡政治,讓政治學習逐漸深度化。
一、初中政治明理思辨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
(一)情境體驗要素
體驗是學生“明理”的手段和橋梁,其主要指的是通過學生融入教學情景中,深刻理解課堂內涵的和課堂知識點要素的過程。體驗的情景,可以是虛構的,也可以是真實的,但無論如何,都需要結合初中政治學科內容和內涵進行。這是因為,初中政治課堂相對來說邏輯性強、抽象性概念多,情景的體驗有助于學生通過情景體驗透過政治知識點的表象找到內涵所在。從另一方面來講,情景體驗要素可以從根本上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讓學生在情景美感中對學習政治產生初步認知,在情景深化過程中進行政治問題論證[1]。
(二)合作探究要素
從明理思辨的基本理論來看,初中政治要讓學生明白“政治是什么”“政治如何解決問題”“政治理論來源”等,教師應當著眼于學生學習政治欲望的挖掘、喚醒和提升[2]。合作探究作為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往和溝通依托,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可以逐步養(yǎng)成溝通習慣、合作學習技能、分歧問題處理、學習成果分享。這樣,學生就逐步成為教育和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方,不再如同以往被動進行知識獲取和知識儲存,這也就實現了政治學習的“思辨”過程。而隨著“思辨”成果的出現,加之探究合作帶來的趣味性和成就感,讓學生會開始進行大膽質疑、大膽提問、大膽批判和大膽想象,這時候經過教師的引導,“思辨”過程就是水到渠成。
(三)思辨探討要素
究其本質而言,“明理思辯”就是一個從“0”到“1”,從無到有的學習過程,也是一個知識的獲取和反向驗證。所以,思辨探討要素就應當是明理思辨的重要內容,即結合政治知識內容創(chuàng)設問題,讓學生圍繞政治問題進行問題的發(fā)現、分析和解決,進而完成教學目標[3]。例如,教師在創(chuàng)設問題或設置思辨論題時,應當以問題的分析、驅動、探究、處理和歸納為導向,認清學生在政治學習中的認知差異,喚起學生的政治邏輯思維,確保學生處于一種長期的求知狀態(tài),不斷尋求政治問題的解決方案。
二、初中政治明理思辨的教學路徑
(一)講道理,促進學習
明理思辨在具體教學實施的過程中,初中政治教師不僅需要讓學生關注政治學科自身的知識體系,更要引導學生對政治知識內涵和政治邏輯道理進行關注。所以,初中政治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解釋清楚政治理論、明白政治思路以及政治知識背后的問題,這樣學生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才能真正理解政治內涵、收獲政治知識,培養(yǎng)政治素養(yǎng),最終達到政治學習有效性的提升。比如,在關于“法律保障生活”這一知識點的教學過程中,初中政治教師應當將“法律”的內在理論解讀作為教學切入點,讓學生在完成自學之后解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等對于政治的意義,并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明這些“法律”對自己的影響。教師引導學生“講事實說道理”,抓住學習重難點讓學生用政治語言解讀,才能讓政治學習深化。
(二)談感悟,養(yǎng)成素養(yǎng)
實施明理思辨的教學要求初中政治教師時刻注意學生在政治問題解答過程中運用的政治思維方式和解題方法。通過觀察發(fā)現學生使用的政治思維和方式,與學生一起進行感悟,逐步養(yǎng)成政治學習的素養(yǎng)。所以,教師應當給予學生多樣化的政治思考方法和合作探究學習機會,通過不同政治問題解答方式的結合解讀,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拓展政治思考方法,在一系列具有挑戰(zhàn)性的解題過程,感悟政治知識的本質,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政治學習。最終,依靠政治素養(yǎng)和政治感悟,科學合理解決政治問題。例如,在“誠信的價值”的相關內容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誠信創(chuàng)業(yè)”“公平競爭”“依法納稅”的教學主題和“誠信做人”核心素養(yǎng)提升相互結合起來。將“誠信做人”“遵守規(guī)則”“公平競爭”確定為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學會誠信,學會遵守法律法規(guī)和公平競爭。教師可以舉例生活中“誠信故事”“誠信商人”“誠信做人”等典型進行教學。最終,學生便能在“誠信的價值”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通過“誠信”相關案例的感悟,了解“誠信的價值”的相關概念。
(三)重比較,加強觀察
觀察和比較是學生學習比較常用的方法,這是因為新知識學習過程中,學生會將原有政治認知問題中的政治知識點與新問題結合起來,通過解決和觀察找到解決方式。同時,政治知識是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政治知識只有進行生活化演變,學生才能對其進行觀察,通過比較找到學習優(yōu)化突破口,進而降低學習難度。
結束語
初中教育教學體系之中,政治一直以來都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初中生學習其他科目和終身政治學習的基石。養(yǎng)成政治思維是初中政治學習的基礎,也是初中政治學習應當具備的能力之一。因此,在初中政治教育教學過程中,有方向有目的和有意識的將明理思辨滲透其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對于政治的是非判斷觀和思辨能力,才能有效推動初中政治教與學的效率提升。
參考文獻:
[1]孔萬國.道德與法治課明理教學的思考[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1(47):40-42.
[2]韋寨英.構建政治思辨課堂的有效路徑[J].廣西教育,2020(38):140-141.
[3]葉好林.淺論政治教育的時政性[J].現代交際,2015(0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