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犇 杜文星
摘? ?要:中考對于學生來說是人生的第一次大型考試。在這次大型考試中,河北省的中考歷史命題很好地把握了嚴謹科學穩(wěn)定創(chuàng)新的精神。題目在考查素養(yǎng)的同時緊跟時事,在考查基礎的同時能有創(chuàng)新。
關鍵詞:河北中考歷史題;歷史核心素養(yǎng);穩(wěn)定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22)08-0022-05
2021年河北省中考歷史試題,以《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標》)和《河北省2021年初中畢業(yè)生升學文化課考試說明》(以下簡稱《說明》)為命題依據,涉及《課標》和《說明》規(guī)定的世界現代史、中國現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中國近代史四個模塊的教學內容,一共包括15個學習主題,總計80余個考點,覆蓋知識面到位。題目在考查素養(yǎng)的同時緊跟時事,在考查基礎的同時能有創(chuàng)新,對初中學生的歷史學習進行了綜合的評價。
試題在創(chuàng)新和緊跟時事中,引導初中歷史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要求歷史教師充分利用好史料史實,突出歷史學科的教學特色;指導學生能夠通過閱讀史料提出自己的觀點看法,并在一定程度上對史料進行有意義的解釋。試題在考查歷史素養(yǎng)的同時,也發(fā)揮了歷史學科應有的以史為鑒的功能。所以重新剖析2021年中考歷史試題,既可以幫助老師們總結備考經驗,又能夠展望命題的趨勢。
一、通過核心素養(yǎng)考察,體現立德樹人要求
眾所周知歷史學科是社會人文學科,它以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進程為研究對象,尋找各種歷史現象之間的復雜聯(lián)系。同時歷史還具有鼓舞、教育的作用,能夠振奮民族精神,陶冶民族情操。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曾經說過:“忘記過去就等于背叛?!薄墩f明》要求“歷史學科考試對能力的考查是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而非淺層次的識記能力考查。”這些課程的規(guī)定都要求教師必須在義務教育階段,重視培養(yǎng)和提高中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讓學生在熟練掌握歷史知識的同時,逐步形成對于史料和史實的正確認識,并最終形成唯物主義歷史觀點。學科素養(yǎng)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也是學生通過學習該學科形成的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歷史學科的五大素養(yǎng)包括:唯物史觀、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和國家情懷五個大的方面。其中唯物史觀是核心素養(yǎng)的理論保證,是學生歷史觀形成的關鍵;時空觀念是核心素養(yǎng)的學科特征體現,是學生思考歷史事件的主要思維過程;史料實證是學科素養(yǎng)的必要途徑,是學生了解歷史事件的主要手段;歷史解釋是核心素養(yǎng)中對歷史思維與表達能力的要求,是學生歷史思維的外在體現;而家國情懷則是核心素養(yǎng)的價值追求目標,是為國育人的根本保證。所以,簡單的識記歷史知識早已經不是歷史學習的目標,而是要提高學生的歷史素養(yǎng)。而2021年的河北省中考試題就體現了對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考查。
(一)從歷史唯物主義角度考查學生,讓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歷史觀
歷史觀是人民對待歷史的根本觀點、整體看法,它是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墩n標》在“教學建議”一節(jié)中指出:“以唯物史觀作指導,對人類歷史的發(fā)展進行科學、正確地闡釋,客觀分析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對象,對歷史問題進行實事求是地解釋和評述;堅持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原則,力求科學性、思想性和生動性的統(tǒng)一?!边@些都說明河北省的義務教育階段歷史課程是一套完整的唯物主義歷史觀點體系,也為學生提供了完整的思維方式。唯物史觀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揭示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一般科學規(guī)律。初中學生最經常接觸的有以下幾個觀點:物質決定意識;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人民群眾是歷史的真正創(chuàng)造者,同時人民群眾會受到歷史階段政治、文化等的制約。這些歷史觀點的培養(yǎng)對學生十分重要,它既是河北省歷史中考的鑰匙,也是學生們以后看待歷史事實的立場和觀點,只有掌握了這些觀點才能對歷史有更客觀全面的認識,才能擺脫歷史虛無主義。
第一,堅持唯物史觀為指導,客觀全面地闡述歷史。這也是《課標》的基本指導思想,更是2021年河北省中考歷史命題的指導思想。通過歷史史料建立唯物主義歷史觀,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如2021年的第26題,該題以美蘇兩國在反法西斯戰(zhàn)爭中的貢獻為主線。根據材料一:二戰(zhàn)期間美蘇軍隊的易北河會師“預示納粹政權的最終失敗”和白宮稱“美英戰(zhàn)勝了納粹”,設置問題:“指出使納粹德國陷入蘇軍與美、英盟軍東西兩個戰(zhàn)場夾擊的重大事件?!痹摬牧虾驮O問首先肯定了英美在二戰(zhàn)時候的貢獻。但同時在材料二用了更加詳細的數據和材料:“蘇聯(lián)在爭取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的過程中作出了巨大貢獻。1941年至1945年衛(wèi)國戰(zhàn)爭期間,蘇聯(lián)共有2700萬人犧牲,物資損失高達6790億盧布?!比缓笤僭O置問題:“蘇聯(lián)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中,做出的巨大貢獻依據是什么?”后面又舉出:“1939年9月蘇聯(lián)打著保衛(wèi)‘西部邊界安全’的旗號侵入波蘭。1940年春,蘇聯(lián)在卡廷森林制造了‘卡廷慘案’?!焙汀疤K聯(lián)對民國政府提供支持,先后三次向中國提供2.5億美元貸款、出口軍事裝備并派軍事顧問和航空志愿隊參與指揮和作戰(zhàn)。但蘇聯(lián)也對中國構成一些傷害”并以此提出了“蘇聯(lián)給其他國家人民造成傷害的依據”等史實。全面看待蘇聯(lián)在二戰(zhàn)中的表現才是真正的歷史唯物主義,通過蘇聯(lián)所做貢獻的相關數據一方面徹底否定了西方的歷史虛無主義,即使蘇聯(lián)已經不復存在但是依舊承認它曾經為二戰(zhàn)做出的貢獻。同時另一方面通過分析史料更好地說明蘇聯(lián)對其他國家造成的傷害,從而客觀全面地看待蘇聯(lián)的貢獻和問題。該題旨在引領學生從歷史史實看待歷史問題,反對歷史虛無主義,遵循了“論從史出”的原則。
第二,結合歷史結論更好地理解歷史事件。歷史事件的結果和影響是學習歷史的關鍵因素,也是形成歷史價值觀的重要過程。所以注重歷史影響的考查是唯物史觀形成的關鍵因素。例如第17題這樣進行闡述:這場革命是迄今為止最偉大、最激烈的社會政治革命,是當時歐洲的趨勢,它最終廢除若干世紀以來統(tǒng)治歐洲和法國的封建制度。它要改變的不僅僅是舊政府,同時要廢除舊的社會制度。通過對于法國大革命的學習,同學們可知是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徹底摧毀了法國封建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廣為傳播,對人類社會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個歷史事件對于人民發(fā)展有什么重要的作用,這就是人民史觀的重要立場。
因此2021年河北省歷史中考題通過客觀全面地分析歷史問題,評價歷史過程,在充分研讀歷史資料的基礎上,探索和揭示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是緊扣唯物主義歷史觀的。
(二)突出時空考查,突出歷史的學科特征
時空觀念是指對處于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聯(lián)系中的歷史事件進行考查和分析的思維模式。歷史其實就是在這個特定時間、特定空間下發(fā)生的特定事件。所以理解特定時間的背景,明白特定空間的復雜性才能完整地明白特定事件?!墩n標》在“知識與技能”目標中規(guī)定:“了解歷史的時序,初步學會在具體的時空下對歷史事物進行考查,從歷史的發(fā)展和進程中認識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墩n標》在這里也強調了歷史時序的重要性,因此學習歷史必須要掌握時代的大背景,同時要對具體的小空間有基本的認識,這也是2021年河北中考歷史試題的一個重要考查方向。
例如2021年河北省歷史中考題第14題,材料指出:1947年10月10日,人民解放軍總部發(fā)布《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以下簡稱《宣言》),發(fā)出了“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氣壯山河的號召,中國革命的高潮到來了。提出的問題是《宣言》發(fā)表的時期。分析該題不難發(fā)現:由材料中的時間“1947年10月10日”并結合所學知,《宣言》發(fā)布于解放軍進行戰(zhàn)略進攻期間。1947年6月,在解放戰(zhàn)爭中,人民解放軍劉鄧大軍向國民黨統(tǒng)治地區(qū)大別山實施進攻的戰(zhàn)略性行動。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渡過黃河,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zhàn)略反攻的序幕。所以可知本題考查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相關知識。
特別能夠突出時空觀念的還有第18題,該題以英國作家狄更斯在19世紀中期對一座工業(yè)城鎮(zhèn)的描述引入:“這是個到處都是機器和高聳的煙囪的市鎮(zhèn),無窮無盡的長蛇般濃煙,一直不停地從煙囪里冒出來……許多龐大的建筑物上面開滿了窗戶,里面整天只聽到嘎啦嘎啦的顫動聲響,蒸汽機上的活塞單調地移上移下,就像一個患了憂郁癥的大象的頭?!弊詈笤O問英國在這一時期進入了什么時代。分析來看:英國作家狄更斯在19世紀中期對一座工業(yè)城鎮(zhèn)的描述反映的是工業(yè)革命對英國的影響。工業(yè)革命使用英國工廠制度代替手工工場,進入“蒸汽時代”?!罢淠菁徏啓C”的發(fā)明代表開始使用機器生產。步入“電氣時代”是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影響,由此可以得到答案。綜合來看這兩題都是通過對特定的史實進行描述,要求考生確定具體的時間和時代。這既考查了《課標》和《說明》規(guī)定的知識重點,又考查了學生的思維。既體現了歷史學科的特點,又重視歷史發(fā)展的時序,從而讓學生形成正確的時序觀念。
(三)注重史料實證,提高歷史學習的要求
史料實證是指對獲取的史料進行分析判斷,利用存在的史料重現歷史過程的方法。因為歷史過程本身不可逆,所以認識歷史只能通過對現存的史料進行分析。要形成對歷史正確全面的認識,就必須在史料上下功夫。《說明》中規(guī)定:“考查在多種呈現方式下對歷史資料的閱讀能力、觀察能力以及對歷史情境的想象能力;考查從歷史材料中發(fā)現歸納歷史問題的能力;考查重證據的歷史意識能力”等。這就需要在平時歷史教學中對歷史材料進行觀察和思辨,提高學生獲得有效信息的能力。這也是2021年河北省中考題最大的特點,保證每題都是論從史出。
第一,一手史料多,保證史料運用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例如第13題就特別好地運用了一手史料。通過國民黨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和新四軍戰(zhàn)士程雄的書信,印證了敵后戰(zhàn)場與正面戰(zhàn)場相互配合,因此兩封書信一起印證了的史實是中國實行了全民族抗戰(zhàn)。再比如第19題,直接運用照片史料。展現出19世紀中期,印度已淪為英國的殖民地。而且當時英國完成了工業(yè)革命,進一步加強了對印度的經濟掠奪和政治壓迫,也因此激起印度各階層人民的強烈不滿,導致人們反抗情緒日益高漲。1857年~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義爆發(fā)。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英國從印度征召了110多萬人,運走了數百萬噸糧食和軍用物資,還強迫印度負擔了3億多英鎊的軍費,印度人民深受其苦。這些都導致了印度人民與英國殖民者的矛盾激化。在甘地的領導下,印度走上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道路。這些題目主要考查的就是辨析歷史材料的能力和對歷史的理解能力。
第二,通過歷史史料指導現代的發(fā)展。例如第27題關于我軍現代化歷程。材料通過三個時期有特點的武器裝備即“小米加步槍” “飛機坦克加大炮” 和“兩彈一星”引出國防工業(yè)發(fā)展的過程來反映從20世紀30年代到80年代中國國防的發(fā)展歷程。最后提出:“材料表述了人民軍隊的武器裝備建設經歷過兩次歷史性跨越,跨越各是什么?”的問題。這個問題的答案從材料中來,又到現實中去,很好地讓學生們看到了現代化的歷程,同時也讓學生們思考下次發(fā)展的可能性。整道題主題鮮明、難度適中,為廣大教師和同學們展示了依據史料,運用歷史思維的例子,契合了《課標》中培養(yǎng)學生“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的目標要求。
(四)考查歷史解釋,提升學生的歷史思維水平
歷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對歷史事件進行客觀評判和理性分析。英國學者卡爾在《歷史是什么》中指出:“歷史意味著解釋,解釋是歷史的生命必需的血液”??梢赃@樣說:任何的歷史敘述在本質上都是對于歷史的解釋,所有的記錄也往往不自覺就加入了解釋的成分。人們也通過這些解釋不斷確定因果關系,更好地理解了歷史。2021年河北省中考歷史試題對解釋能力的考查集中在解釋材料本意上面。例如第16題:“當歐洲人來到時,他們先進的技術和強大的武力使印第安人完全失去了自衛(wèi)的能力,而他們的種種機詐欺騙、巧取豪奪和暴力壓迫使印第安人的權益很快喪失殆盡,他們的野蠻殺戮和他們帶來的傳染病使印第安人的人口急劇減少,”分析這則材料不難看出,材料反映新航路開辟給印第安人帶來的災難。還有第20題:“二戰(zhàn)后,資本主義國家調控經濟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大政府在公共事業(yè)領域的開支,增加就業(yè)機會,刺激消費需求;制定經濟發(fā)展計劃,促進經濟協(xié)調發(fā)展;利用信貸、利率、稅收等經濟杠桿實施宏觀調控。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經濟增長一度較快。”跟據題干關鍵信息“加大政府在公共事業(yè)領域的開支,增加就業(yè)機會”“制定經濟發(fā)展計劃……利用信貸、利率、稅收等經濟杠桿實施宏觀調控”說明戰(zhàn)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不斷調整,而這種“調控”使資本主義繼續(xù)獲得發(fā)展。例如第21題:“兩國關系實現正?;菤v史的大勢所趨,意識形態(tài)和社會制度間的差異和隔膜終究不能將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兩個國家永久地分割開來。無論是各自發(fā)展的需要,還是參與國際事務的需要,兩國早晚會在相互接觸、彼此合作中尋求各自國家利益的最佳結合點,這已經在兩國建交以來的歷史和現實中得到了驗證。”分析可知: 1971年4月,美乒乓球隊訪華,打開了中美兩國交往的大門;1972年,尼克松總統(tǒng)訪華,雙方在上海簽訂了《中美聯(lián)合公報》,結束了20多年的對抗,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所以材料中的“兩國”應是中國、美國。
(五)考查家國情懷,保證正確價值引導
家國情懷體現了學生對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對國家的高度認同感、歸屬感和榮譽感。正確的價值引導就是在解決“為誰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的問題。所以中學培養(yǎng)的學生要具有人文關懷并關注現實問題,以國家強盛和人民幸福為己任?!墩n標》在前言中就指出:“學生通過歷史課程的學習,初步學會從歷史的角度考查和思考社會與人生,從歷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fā)展?!痹凇敖虒W建議”的章節(jié)中也指出:“注重拓寬歷史課程的情感教育功能,發(fā)掘課程內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內涵,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的熏陶?!边@些觀念都在2021年的河北省歷史中考題中,得到了普遍體現。
例如在13題中,我們看到了張自忠將軍,愛家更愛國,抱定必死決心的抗日精神;看到了新四軍抗日戰(zhàn)士程雄家國兩難全,為家更為國的舍生忘死的奮斗。在第28題中,我們看到了袁隆平院士為了國計民生在田間觀察水稻。這些實現了試題“情感教育,秒在無痕”的初衷。
總之2021年河北省中考歷史試題對于整個初中歷史教學進行了正確引導,有利于學生家國情懷素養(yǎng)的形成。
二、題目形式多樣、材料內容豐富,河北省中考考題穩(wěn)定創(chuàng)新
縱觀五年的河北省歷史中考命題,從來不回避重點,從來不回避熱點,題目在知識之中,考查方式和材料呈現又在意料之外,能夠很好地考查學生的歷史綜合素養(yǎng)。
(一)知識都涉及,題目有創(chuàng)新
從2013年到2021年,歷史中考的試題分數沒有變化,題目都是15個單元模塊,80個左右的考點。中考題以《課標》為依據,立足河北省歷史課本知識點,參考《說明》的主要要求,重點突出主干知識,不進行零敲碎問。2013年到2017年的河北省歷史中考題中,有四種類型的題目每年都有,分別是:材料閱讀、學以致用、探究問題和綜合運用。
但是更大的變化在于2021年河北省歷史中考的創(chuàng)新點,比如新情景新材料。例如,13題從抗日書信出發(fā),展開問題。第18題以英國工業(yè)革命史料為主題展開。圖片、折線表格、地圖、漫畫、思維導圖的題目年年都出,而且變化多樣,比如第15題,我國“三大改造”時期的折線圖;比如第19題,直接展示英國殖民統(tǒng)治圖片。這些都體現了題目和題型上的創(chuàng)新點。
所以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必須以主干知識為教學重點,以時間為脈絡,以核心素養(yǎng)為教育方向,給學生受益的歷史教育。
(二)熱點不回避,穩(wěn)定出創(chuàng)新。
熱點是時事政治和歷史中考知識的連接點,通過這些連接點,熱點變成了考點。近10年的河北省中考題年年都涉及熱點問題。以2021年中考歷史命題為例,第12題是關于辛亥革命的意義,而2021年正好是辛亥革命110周年紀念。第28題是袁隆平和糧食問題。而2021年5月袁隆平院士去世,舉國哀悼。所以在平時復習的過程中不應該去回避這些熱點,反而更要注重對于熱點的追蹤和分析,讓學生更好地關心國家大事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綜上所述,2021年河北省中考歷史學科試題,設計嚴謹、材料科學、布局精密,在繼承往年風格的基礎上又有創(chuàng)新,彰顯了初中歷史的價值與風采,對河北省初中歷史教學尤其是2022年歷史備考具有導向性。
【責任編輯 張雅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