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麗娜
我不是天才學生,也不是“別人家的孩子”,卻在14歲這一年,來到了大學里,成為一名大學生。
不愿接受的學校
2017年,我14歲,上初三。由于中考前的幾次模擬考試成績一連退步幾十名,我便斷定自己離“夢中情?!薄R川一中越來越遠了。一邊自信心受挫,一邊覺得自己實在是難以承受高考的壓力,于是在父母的鼓動下,中考志愿選填了本市一所定向師范類的學校。中考結束后,我如愿錄取,但這所學校的開學通知一拖再拖,我第一次擁有了3個月的漫長暑假,并且一度以為自己沒學上。
等到以前的同學在普通高中學校里的軍訓結束了,我的開學通知才到來。我興奮的同時夾雜著些許擔心,莫名期待著嶄新的校園生活。
開學第一天,爸爸、媽媽和外公放心不下我,一起送我到學校。小轎車開了3個多小時,才終于顛簸地把我們送上了山。別懷疑,這所學校的確在山上,雖早就聽說這里環(huán)境破敗,擁有近40年歷史且未曾好好修繕,但當真正看到學校坐落在這樣一個小山頭時,一股失落的情緒涌上心頭。
等到了寢室,更是讓人大跌眼鏡,11個女孩子擠在一個不大的房間里。一想到得在這待上好幾年,我就渾身起雞皮疙瘩,這讓從小嬌生慣養(yǎng)的我怎么受得了?
家里人是陪我吃完晚飯后離開的?;貙嬍业穆飞希覐娙讨鴾I水,那時心想:別人18歲才經歷的事,我比他們早了4年。抱著這種態(tài)度,讓我覺得現(xiàn)在的一切壞情緒和不適應都是理所應當?shù)?,更沒有想到應該努力克服困難才是我必須要做的事情。
第一次班會課上,班主任告訴我們,來到這里已經是進入大學生活了,我們要盡快轉變到大學生的角色中來,還對我們說了些要學會接受、學會適應之類的話。
事實上,我一直以來都不愿意承認這所學校是大學。究其原因大概是因為這是大專,我常常不服輸?shù)叵?,初中的我明明是?yōu)秀學生,怎么就會讀專科院校呢?很長一段時間里,我認識新朋友,當他們問我學校時,我都要著急解釋:“這是五年一貫制啦,這是初中直接去的……”這導致我在剛來的一個學期里特別自卑,做什么事都感覺沒勁,感覺自己懷才不遇。但當一次與一名學姐交談后,我頓時茅塞頓開。
她說,她曾經也同我一樣,不能接受這里的環(huán)境,更接受不了自己畢業(yè)后的學歷,甚至有想過退學??赊D念想想,真要做了這樣的傻事,不但沒有好處,還白白浪費了大好時光。與其這樣每天唉聲嘆氣,不如變得積極向上,努力學習才能追求自己心中想要的。她還說,她一直保持每天學習10個小時,將來打算考研呢。
聽完后,我很訝異,這竟然是只比我大一歲的女孩子說出來的話。同樣的學校、同樣的專業(yè),她卻比我懂事得多。想到這里,我感到慚愧,浪費了她幾十分鐘的學習時間。同時,我也感到僥幸,她的這番話讓我醒悟過來,讓我明白自己要接受現(xiàn)狀,努力奮斗。
不負遇見的人
記憶中的2017年9月是以綠色為主調的迷彩服以及滑過那段日歷的從額上滲出的汗珠。對這段時間的記憶之所以深刻,無非是關于人生第一次軍訓,然而與小學教育系學生會這群小伙伴的初識,就如軍訓時的天氣般干凈透徹。
看過一篇名叫《部長,你愛過你的部員嗎?》的文章,觸動我的話語有“只因不小心走錯了面試地點,我就成了這個組織的人”等。于我而言,我的經歷與這句尤為相符。在那個烈日當頭的正午,關鍵詞:小跑、報告廳、毫無頭緒。直到坐在面試場地的最后一排,我竟還不了解這個學生組織有幾個部門、分別是什么。我喘著粗氣上臺,在學長、學姐們面前做完自我介紹后,回答了幾個問題,就這樣,我被錄取了?,F(xiàn)在想想,真是神奇。
加入學生會的第一個學期,忙時則忙、閑時亦閑,充滿著新奇。第二個學期,大家的接觸日益增多,從陌生到熟悉,坦誠、互損、一起辦大型活動產生的各種只有我們之間心有靈犀的梗,手機里多出了存他們表情包的相冊。第三個學期充實、繁忙,卻更加享受每一次相聚。獨自或是傾訴式回憶過與這里大大小小的一些事情,有沒按時交材料一起被指導老師批評時的難為情,有辦的比賽產生熱烈反響時的滿足,更有日夜相處的默契和親切。這些宛若瑰寶的故事,都將在今后重新翻出時,變得熠熠生輝。
不能倒流的時光
終于,在2020年,我搬離了曾想要逃走的地方。
走的那天,爸爸和舅舅開車來接我,由于會暈車,我習慣性地戴上耳機聽歌,伴隨著音樂,我漸入夢鄉(xiāng)。直到列表里的歌播放《開學第一課》時,我如觸電般驚醒,這是學校廣播“每周一歌”欄目中的一首。
當一首歌在你耳邊循環(huán)7天,你能受得了嗎?但這恰恰是我們學校的獨特風格。每天下課后,我踩著這首歌的旋律在人流中逆行去廣播室,就好像所有人都在配合我拍那種能夠倒放的視頻。我透過玻璃窗看著窗外的人們在歡快的旋律中涌向食堂、宿舍。
實驗樓側面頂上的廣播總是給人立體環(huán)繞的音效,最讓人陶醉得不可自拔的還屬于下晚自習之后,和朋友們繞著綜合樓前的草坪散步。順著這塊巨大的綠色音樂時鐘外沿一圈又一圈地走著,哪怕再無聊的日子,只要粘連上那些夜晚里的一首首“傷感情歌”或是抒情小夜曲,都會讓人心情舒暢。
不用去廣播室的日子,總和朋友一起搶著去食堂(有人說這是學生時代最難以忘懷的記憶),途中他們總會問我:為什么每天都是這首歌啊,不膩嗎?事實上我也不知道應該如何回答,該直接告訴他們,這是播放給學前系的同學,供他們練習聽的嗎?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這一遍遍地重復播放中,日子也就一天天過去了。同樣的,每次更換新的歌曲便也象征著7天時光一去不復返了。
那么按這種說法,一個學期多長呢?若是細心,我或許會用歌曲數(shù)量告訴你,可別笑我學古人拿一盞茶、一炷香來度量時間,但這是專屬于我們學校的獨特日晷,別人想剽竊也扒不走呀。
(作者單位:江西省撫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插圖:童夢盒子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