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明代晉江書家何觀考

      2022-05-03 14:33:17陳燦峰
      中國書畫 2022年2期
      關鍵詞:善書舍人臺閣

      陳燦峰

      ?福建書法,明末為一高峰。所謂高峰,即不但出現影響書法史的大家,還出現以善書而著稱的文人群體。張瑞圖、黃道周等人自然是其中代表,歷來關注者多。而其他以善書著稱的文人,因其生平資料的匱乏和傳世作品的稀缺,一再被藝術史有意無意忽略。如今提起顏廷榘、黃吾野、王慎中、宋玨、許友、林憲濩、徐惟起、蔣德璟、謝道承、詹允捷、莊奇顯、林佶等明清之際的福建書畫家,若非專業(yè)研究閩籍書畫的學者,知道的人并不多。后人說晚明書法蔚為大觀,如果說張瑞圖、黃道周是藝林突出的高峰,那么這一個個看起來沒那么耀眼的名字,卻正如八閩大地遍布的丘陵,一層又一層,前山青復青—他們是那些高峰得以存在的重要基礎,也許不搶眼,絕對不可缺。

      在張瑞圖之前,晉江以善書而聞名且頗有成就者,是一個叫何觀的人。

      善書,簡單而言就是字寫得好,無非就是技術或者藝術的問題。在古代,如果你是一個讀書人或者官員,那這兩個問題往往都不會是問題,因為除了日常抄寫和文藝修養(yǎng)的需要之外,善書有時候還關系到仕途,而在這個事情上,大多數人是不會馬虎的。明初的幾個皇帝都很重視書法,一者為籠絡文人之心,二者也為實際需求。當時內閣中書科設中書舍人一職,從天下招攬善書之人專門從事書寫誥敕、制詔、銀冊、鐵券等,雖僅為從七品小官,但也算為廣大書法高手提供了一種可靠的職業(yè)。明人焦竑《玉堂叢語》卷七記記載了明成祖招攬善書者一事:“太宗征善書者試而官之,最喜云間二沈學士,尤重度書,每稱我朝王羲之?!边@樣的風氣也直接推動了明初書法所謂“臺閣體”的出現,這種為官方所推崇的典雅雍容、清麗優(yōu)美的書風在洪武、永樂年間影響頗為廣泛,一直到永樂后才漸漸衰弱下去。

      何觀也因善書成為中書舍人,但那是景泰年間的事情,在當時朝廷對于善書者的熱情早已今不如昔。何觀,字名心,晉江人,景泰年初為中書舍人,后貶九溪衛(wèi)經歷、轉知象山縣,致仕歸,晚年隱居古元山中?!睹魇贰贰傲袀鞯谖迨庇涗浧渚疤┒辏?451)因彈劾尚書王直被謫之事。何觀善行草書,行書法元人,為景泰年間臺閣體主要代表書家之一。《明史》卷一百六十二“列傳第五十”有關于他的記載:

      自正統(tǒng)中,劉球以忤王振冤死,鑒(陳鑒)繼下獄,中外莫敢言事者數年。至景帝時,言路始開,爭發(fā)憤上書。有何觀者,復以言得罪去。

      觀以善書為中書舍人。景泰二年劾尚書王直輩正統(tǒng)時阿附權奸,不宜在左右。中貴見“權奸”語,以為侵已,激帝怒,下科道參議。吏科毛玉主奏稿,力詆觀,林聰、葉盛持之,乃刪削奏上。會御史疏亦上,中有“觀考滿不遷,私憾吏部”語。帝怒,下觀詔獄,杖之,謫九溪衛(wèi)經歷。

      學者黃惇曾對明代洪武至成化年間主要臺閣書家作了大體統(tǒng)計,在這一百多年的時間里有代表性的臺閣書家將近一百人,處于景泰年間的僅有三人,而何觀位列其中。另外還有一位是文徵明的老師、祝枝山的丈人李應禎。所以我們如果把何觀視為景泰年間福建乃至全國優(yōu)秀書家之一,似乎也不為過。從《明史》的這條記錄來看,何觀不光字寫得好,性格也比較正直倔強,看不慣的事情總要說出來,但官場的復雜詭譎顯然不是一個搖筆桿的中書舍人所能隨便駕馭的,于是“因言得罪”,挨了錦衣衛(wèi)一頓仗打后被下詔獄,貶謫為九溪衛(wèi)經歷。九溪衛(wèi)在今張家界市慈利縣北九十里,是湘鄂臨界的一個衛(wèi)。據萬歷《湖廣總志》卷六記載,“九溪衛(wèi),洪武二十三年建,轄麻寮所、添平所、安福所等千戶所”。得此名“九溪衛(wèi)”,因該地有九條溪水匯流,在當時的戰(zhàn)略、防御、運輸位置都十分重要。而“經歷”是負責公文來往的文職小官,有點類似于現在的秘書或辦公室主任,同樣是個從七八品的職位。

      關于何觀的文獻記錄極少,出自《明史》的這條后來被很多文獻所引用,如《明倫匯編》中“官常典諫諍部”之五、《明英宗?;实蹖嶄洝肪矶倬?,說明這件事情在當時曾產生不小的影響。當事者葉盛所著《水東日記》中也有“看議何觀”條描述此事甚詳。何觀老鄉(xiāng)何喬遠所著《名山藏》關于此事的記錄也差不多,但后面還有“何觀,晉江人,其謫也轉知象山縣,有惠政,致仕歸,象山人數百送至衢界上。觀善草書,嫁女無以為奩,與書一簏,隱跡古玄山中,不關俗務,鄉(xiāng)人高焉”的記載,明人倪濤所撰《歷朝書譜》六藝之一錄卷三百六十四、清人黃錫蕃所撰《閩中書畫錄》卷五中關于何觀的記載都引自《名山藏》。這是頗為關鍵的一筆,一來讓我們知道何觀自中書舍人被貶為九溪衛(wèi)經歷后,可能沒多久就轉到浙江寧波的象山縣當知縣直到退休,經過幾年官場磨煉,他在象山的工作干得很不錯,退休后象山人民群眾還一路相送;二來何觀雖然以善書成為中書舍人,但他不是只會寫“臺閣體”的那種人,草書還寫得相當好,女兒出嫁時家里沒像樣的東西,就寫了一籮筐的字充當嫁妝,這說明他的書法在當時確實得到社會性的肯定,甚至可能還具備一定的流通性。而退休后的何觀并不留戀官場生活,他像很多古代的高士那樣跑到山中隱居,不想再過問太多世事。何觀隱居的古元山疑即老家晉江的紫帽山,山中金粟洞、古玄寺、古元室、妙峰院等處自唐宋以來便是很多文人、僧人、道士讀書、修煉之所,在鄉(xiāng)里人心目中自然有著不一般的地位。

      雖然在當時是受到“官方認證”的書法好手,但何觀傳世的墨跡資料實在太少,如果不是《何觀信札冊》的存世,我們對于其書風的想象幾乎只能落到“臺閣體”的刻板印象中去。此冊為乾隆二十八年(1763)進士、愿學齋主人李集舊藏,明代原裝裱,共二十開,上款人為在豳、繼蕃二人。從信札中直白的行文語氣和多次提及家信等相關信息可以知道,這兩人與何觀關系十分密切,很有可能是他的族弟,而且二人同在河南閿鄉(xiāng)(即閿邑,今寧寶縣)當官。信札中所談無非是一些工作安排和家長里短,最多也就是自己的職業(yè)前景、往來行程,大部分是生老病死的慰問,對晚輩學業(yè)的關心,借錢,為人寫字作文,甚至天氣、買書、買草席等等,基本就是一個明代小官員的瑣碎日常。從這本冊頁的書法來看,何觀的小行書有元人風韻,尤其可見趙孟頫、鮮于樞等人的影響,筆法扎實,骨力清俊,自然流利的書寫中充滿著遒美的文人氣息—在史書中只是作為幾行文字記錄而存在的“善書者何觀”,在這本冊頁中變得真實起來。

      信札中有幾條信息可補何觀生平資料之缺。

      冊頁中落款大多稱“友生何觀”或“愚觀”,只有兩開署“名心具”“愚名心具”,“友生”是師長對門生后輩自稱的謙詞,而“名心”應該就是何觀的字。冊頁中落款的時間都為月份,唯一署年款的是在一開寫給繼蕃賢弟的札中,時間為“甲寅五月十八日”。景泰年前后的甲寅年有兩次,一為宣德九年(1434),一為弘治七年(1494)。按整本冊頁穩(wěn)定統(tǒng)一的書寫風格來看,這批信很有可能寫于同一時期,時間前后若有差距定然也不至太遠,要么在宣德九年(1434)前后,要么在弘治七年(1494)左右。目前沒有資料能讓我們知道何觀確切的生卒年,但弘治七年(1494)距離他被貶的景泰二年(1451)已經過了快半個世紀,這時何觀如果還活著,要么是在象山當知縣,要么早已經在閩南的山里了,而這很難對上信札中的信息。

      在信札中,何觀多次提到給對方寄送“邸抄”“京報”?!佰〕奔词恰熬﹫蟆钡那吧恚钱敃r中央專設機構中謄抄政府信息以向公眾傳遞的一種文件,作用類似于今日的報紙。顯然,何觀只有在京才有此寄送的便利。另一方面,信札中多次提到他要南歸,而且會路過閿鄉(xiāng):

      予日來亦束裝南歸,道過閿鄉(xiāng),亦可作片刻歡聚。(致在豳賢弟札)

      我言南歸,尚無的日,以京中人尚未回來,俟部照到日才有定期,大約不出廿日內外也。道過閿邑,寧有不進謁程老先生之理。(致在豳賢弟札)

      大參公返署時望雇蹇來關,作數日盤桓。秋后我決南歸,暢敘言別,雖前期有在,不知后會何時也。(致繼蕃賢弟札)

      南歸福建要路過河南閿鄉(xiāng),那么也只有從京城出發(fā)的可能性比較大。結合這兩條線索,我們似乎可以認為這批信札書寫之時何觀應該在京,時間只能是在宣德九年(1434)左右。文獻中說何觀“景帝初為中書舍人”,按當時中書舍人一職的授予情況,除非是進士出身,一般善書者從被召入京到被授予正式官職,這中間的考察期少則三年,多則十幾年,有些人抄了大半輩子最后甚至連官職都沒有。所以宣德九年(1434)這個時間跟何觀景泰初年成為中書舍人并不矛盾,信札中何觀偶有流露南歸之心,想必也跟這種漫長的考察期有關。因為考察時間漫長,工作又不是那么重

      要,所以何觀在給兩位族弟的信中,經常有時間嘮一些家常:

      近日服藥漸有轉機,但精力虛耗,一時恐未能復舊耳。(致在豳賢弟札)

      聞抱恙頗劇,日夜懸念,寢食不寧。昨晤令姑丈張世兄,云病已漸瘳,聞之喜極,大慰遠懷。古云病加于小愈須加意,調理一身所關匪輕,藥餌飲食萬不可惜費。(致在豳賢弟札)

      舊疾頗輕,惟右手血脈不和,醫(yī)家謂血氣不足,服藥十余劑漸次見效。(致在豳賢弟札)

      接吾弟手字,知三令姐今春仙逝,手足悲痛,情不能已,但身在客鄉(xiāng),不可過傷。四月內寄文五首,俱已點定。時來字云買席潼關,只有蒲席買來一床。(致繼蕃賢弟札)

      從前天氣酷熱較甚于上年,自是月十七大雨之后,暑氣才解。(致繼蕃吾弟札)

      昨晤黃三哥,向云黃太爺系本月十八日開吊,赴至二十日止,隨即出殯安葬于華陰廟黃氏祖塋內。(致繼蕃賢弟札)

      手足之誼固可傷,守身之孝尤足重,接閱六月廿一、廿五兩次手字,知為悲郁致疾,精神渙散,獨不思老親在,至此身所系匪輕,萬不可介介于中而莫釋也。字寫得好,免不了要應索幫人家寫點對聯(lián)、條幅或者扇子:對聯(lián)二副、字一副望查收,文四篇俟稍暇點定寄來。(致在豳賢弟札)日來兩接吾弟手字,知為對聯(lián)拳拳,我字寫已久,只侯主人翁寫畢,一齊寄來。(致在豳賢弟札)

      素荷垂青,無以為敬,謹成里言書之粗箑用志頌揚。(致繼蕃賢弟札)

      元、振二公華箑草奉應委,貽笑大方,為轉致之。(致繼蕃賢弟札)

      沒有授官,收入有限,想辦點事情都要找人借錢,甚至一度想為自己的職業(yè)另做打算:承吾弟又以四金見掇,已收到。其事可成,若非至厚師生必不再有所當,亦必不再有所應也,感入五內,何可能忘。(致在豳賢弟札)

      四金收到,物力自是艱難。但此數終不濟事,幸為我足十金之約。西行之人已束裝相待,望賢弟竭力始終之。否則仍不能成行,殊失此機會耳。冬間來關,自如數相還,決不有負也。(致在豳賢弟札)當然,最重要的是不忘關心后輩們的學業(yè):

      寄來家信一封,為轉達之,確致長兒,望吾弟再為叮囑,勿令浮沉也?;ㄏ泺B語頗助文思,寸陰宜惜,課徒之暇,多作是望。(致繼蕃賢弟札)

      課藝曾按期做否?望常付京報帶來。(致繼蕃賢弟札)

      從正式授官到被貶,何觀的中書舍人生涯前后不過兩年左右的時間,跟前面十來年的鍛煉時間相比,這樣的落差對他不會沒有影響,所以后來隱居古元山不問俗事的舉動,也就不難理解了。南歸時,名將曹義曾寫過一首很有臺閣風的《送何觀中書歸省》詩給他,其句云:

      青年染翰鳳凰池,堂上雙親鬢若絲。天祿已榮三釜養(yǎng),壽齡還擬百年期。錦輿花底歡迎處,彩服樽前戲舞時。愛日應知誠孝篤,幾回驚□□□□。

      詩的最后一句不完善,但詩的意思很容易理解,首句“青年染翰鳳凰池”也可以佐證何觀很早就因善書入京了。據此,再結合信札中的各項信息(包括葉盛、李應楨的生卒年),可大體推斷何觀的活動年代:他應該生在永樂中期,卒年則可在成化至弘治初。

      責任編輯:歐陽逸川

      猜你喜歡
      善書舍人臺閣
      漢 王舍人碑
      中國書法(2023年10期)2024-01-14 10:39:04
      平度市博物館藏——東漢王舍人碑
      讀報參考(2023年33期)2023-11-23 19:22:24
      年 味
      美麗的鹿臺閣
      明清修建三臺閣研究
      革命檄文還是勸善書:論洪秀全早期著述的性質
      江漢論壇(2018年1期)2018-02-05 17:25:43
      姜立綱善書入宮廷
      善書:中國古代的公益出版
      現代出版(2015年4期)2015-02-18 02:54:18
      劉暢:狂狷抒情 恣肆寫意
      感恩圖報
      澄城县| 临颍县| 霍林郭勒市| 黎川县| 永定县| 黄骅市| 塔城市| 南汇区| 拉萨市| 邯郸县| 兖州市| 灵璧县| 黑河市| 道真| 隆回县| 襄垣县| 当雄县| 沙雅县| 曲周县| 涟水县| 凉城县| 遂宁市| 诏安县| 观塘区| 彰武县| 霍州市| 图木舒克市| 宁晋县| 水城县| 溆浦县| 遂昌县| 五大连池市| 南昌县| 长白| 富源县| 安徽省| 拉萨市| 鄂托克前旗| 台北县| 旬邑县| 肇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