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能夠提高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英語思維能力以及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基于合作學習理念,文章深入探究了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以期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合作學習;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22)12-0198-02
合作學習,具體來說是利用全員互動、生生互動以及師生互動等教學動態(tài)因素,以學習小組為主要形式,以小組綜合成績?yōu)樵u價標準,學生共同達成學習任務和目標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將教學動態(tài)因素看作是推動學生學習和探究的重要因素,提倡教師應該發(fā)揮課堂引導作用,強調以團體授課為基礎,以學習小組為核心,力求實現(xiàn)個體性和集體性的有機結合。筆者結合多年小學英語教學實踐經(jīng)驗,認為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引導學生開展合作學習。
一、“多維”合作,促教學
(一)師生合作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形式可以更加多元化。如針對某些難度較低的學習內(nèi)容,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充當“小教師”,教師則融入班級學生群體中扮演“小學生”的角色,這樣既能活躍英語課堂教學的氛圍,又能提高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另外,當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教師可以參與到學生的學習討論活動中,共同商量英語難題的解決方式,或者讓小學生自主通過團隊合作解決困難,教師則在其中充當“評判者”。這樣的合作學習模式能夠充分調動小學生的多重感官,使其全身心投入到英語學習活動中[1]。
(二)班班合作
教師可以與其他班級合作舉辦小學生英語競賽,這樣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調動小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發(fā)揮班集體的英語學習監(jiān)督職責,確保小學生能夠按時、按量、按質完成學習任務。如為了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覺記憶英語詞匯的良好習慣,教師往往會要求學生每天抽空記憶詞匯,然而,這樣強制性的教學手段往往不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對此,教師可以開展英語詞匯競賽,在全年級中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氛圍,有助于學生英語詞匯學習效率的提升。
(三)家校合作
家庭是學生教育的重要課堂,要想提高小學英語教學實效性,家長的配合和支持必不可少。在具體實施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構建與家長溝通的橋梁,與家長展開積極的教育討論,讓家長改變以往對英語教學的錯誤看法,積極配合英語教師展開合作學習,雙管齊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英語學習觀念,促進各項英語教學工作的有序進行。
二、“禮貌”合作,玩游戲
小學生處于英語學習的初級階段,對英語游戲活動的興趣很濃。小學生往往能夠全身心投入到游戲活動中,但卻容易在游戲中忽略英語學習任務,僅僅關注游戲本身。同時,小學生具有集體榮譽感強和自制力弱等特征,都希望自己所在的英語學習小組能夠取得好成績,導致游戲過程中出現(xiàn)很多教師無法預料的情況,不利于游戲活動的有序進行。對此,教師應要求小學生學會傾聽,積極向其他學生學習,不能因為想要在游戲中獲勝而采用極端的方式。
如在教學四年級下冊Unit 5 “Seasons”這一課時,其主要的教學目標是“Let's learn the correct pronunciation of the new words in this unit”。本單元涉及的英語生詞有cold,cool,hot,warm,winter,autumn,summer,spring等。教師可以首先為學生講解上述英語生詞代表的季節(jié)及其天氣狀況,為學生展示相應的圖片,使學生形成英語詞匯的圖片記憶。同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英語詞匯大比拼,具體的比賽規(guī)則是邀請學生代表分別將表示天氣的圖片粘貼到相應的詞匯旁邊,準確率更高且用時更短的學生則為勝者。在實際的英語游戲活動中,為了避免學生出現(xiàn)惡意競爭的情況,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講禮貌,玩游戲”的倡議,只有每個學生都嚴格遵守本次游戲的規(guī)則,游戲活動才能順利開展,才能充分體現(xiàn)合作學習模式的意義和價值。另外,教師可以組織開展“文明觀眾”的評選活動,可以讓學生代表進行英語詞匯搶讀,組織“觀眾”為學生代表鼓掌以示鼓勵,為學生的英語游戲活動創(chuàng)設良好環(huán)境,提高學生的英語詞匯記憶效率。實踐證明,通過強調游戲規(guī)則,教師能夠更好地控制游戲活動的局面,能夠從源頭上避免不文明、不禮貌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能夠讓英語游戲活動井然有序地開展,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三、“互補”合作,練對話
在學習英語短對話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英語學習小組中分角色完成對話表演,這時可能會出現(xiàn)如下情況:一部分學生為了爭奪角色爭執(zhí)不下;一部分學生認為短對話難度過大,不愿意扮演復雜的角色;一部分學生性格內(nèi)向,在這樣的活動中缺少英語表達的機會。究其原因是因為小學生年齡較小,缺少責任意識和組織能力;同時教師沒有根據(jù)實際英語教學情況進行科學分組,沒有對學習小組提出細致、具體、明確的要求,導致英語合作學習流于形式,不能充分發(fā)揮其實際效果[2]。
對此,教師可以根據(jù)“組間同質,組內(nèi)異質”的原則進行英語學習小組構建,以確保英語學習小組成員的差異性和互補性,確保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能夠互助學習、共同協(xié)作和主動參與。同時,各英語學習小組的整體水平要基本一致,確保學習小組能夠開展科學、公平、有效的競爭。此外,教師還應該及時提出英語合作學習活動規(guī)則:①在請教教師問題之前,首先要請求學習小組其他成員的幫助;②明確自己在學習小組中的角色、職責和義務;③只有全體成員參與英語學習活動,才算完成了英語合作學習任務。
如在教學五年級下冊Unit 2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時,其主要教學目標是“Let the students learn to express the way of travel, and learn to invite others to choose a way of travel with them”。針對“Q: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A:By bus/by car/by bike...”這一對話,教師可以在講解上述新句型之后,組織學生開展英語對話表演。在該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按照四人一組的形式劃分小組,確保每個學習小組都有能力弱和強的學生,都有性格內(nèi)向和性格外向的學生,每個學習小組都應該選出一名組織能力較強的小組長,由小組長負責英語學習活動的組織。同時,教師應該建議英語基礎能力較強的學生主動承擔難度較高的角色。如在此對話中,教師應該鼓勵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擔任“回答者”的角色。因為剛學習時間方面的英語表達,學生較為陌生,對于那些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難度尤其大。與之相反,“提問者”的提問句型(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較為固定,學生對這個英語句型已經(jīng)較為熟練,對于英語基礎薄弱的學生也不成問題,不會影響整體英語對話表演效果。對于英語基礎一般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其盡量嘗試對話內(nèi)容較為復雜的角色,讓學生找到英語學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此外,教師可以鼓勵表演欲望強烈、性格外向的學生加上肢體語言進行表演,提高對話表演的直觀性和形象性。通過科學的指導和搭配,確保英語對話表演有特色、有創(chuàng)意,有助于英語教學實效性的提升[3]。
總之,教師如果能夠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有效地實施合作學習,那么教師的英語教學水平和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都將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謝麗.基于合作學習的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研究[J].校園英語,2021(31).
[2]朱雪軍.開展合作學習,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J].試題與研究,2019(17).
[3]孟廣麗.巧用小組合作學習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J].散文百家,2018(6).
【作者簡介】
孫姍姍(1991~),女,漢族,江蘇連云港人,本科,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BE581818-7CF3-4D50-8033-C7AA6A86228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