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莉
技法講解
寫議論文,要擺事實、講道理,使人信服你提出的觀點,換句話說,寫作過程中要進行論證。如何才能做到論證合理呢?
1.論證時要符合邏輯,上下文要保持一致
論證是用道理和事實對觀點進行證明,必須符合邏輯規(guī)律,也就是說,你所選用的事例和道理要恰當,要和觀點保持一致,不能自相矛盾、因果不明,也不能以偏概全、模棱兩可。如一篇議論文的觀點是“勤奮是通往成功的必經(jīng)之路”,如果用“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來論證明顯是不合理的。因為高爾基的這句名言強調(diào)的是“讀書”,和觀點“勤奮”毫無關(guān)系,這等于犯了偷換概念的錯誤。
梁啟超《最苦和最樂》的論證就很合理。文章開篇提出觀點“人生最苦的事,莫過于身上背著一種未來的責任”,在論證過程中,作者所選的事例和關(guān)鍵詞“最苦”“責任”在邏輯上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文章選用了這些事情:答應(yīng)人辦事,欠錢還錢,報答恩惠等,因為沒有完成而不敢直面,品嘗著良心備受煎熬的苦,作者分析原因,這些苦是由于責任沒有解除造成的?!耙簧鷳?yīng)盡的責任沒有盡,便是死也是帶著苦痛往墳墓里去”。
所以,保持上下文所闡述內(nèi)容的一致,符合邏輯規(guī)律,才能使人信服。
2.材料要能支撐、證明觀點,避免出現(xiàn)論據(jù)不準確、不全面、不充足等情況
學寫議論文,應(yīng)注意材料和觀點之間要有必然、合理、充分的聯(lián)系;還要進行必要的分析、闡述,使讀者明白觀點和材料之間的關(guān)系。
如《最苦與最樂》中,作者提出問題:“什么事最快樂呢”,指出“責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樂事”這一觀點,然后用成語“如釋重負”,俗語“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等進行論證,這些語言具體解釋了觀點“最樂”,和“最樂”之間有著必然、合理的聯(lián)系,能夠支撐“最樂”。接著,又用孔子的話進行闡述、論證,對成語和俗語又進行了分析,使讀者明白“時時盡責任,時時快樂”的道理,這就使觀點和材料之間的關(guān)系更加緊密了。為了使論證更加全面有力,作者又選取了孟子和曾子的話,用“圣賢豪杰”一語盡顯責任之重大,在盡責的苦痛中獲得了真正的快樂,使論證過程更加完整。
3.要選擇恰當?shù)恼撟C方法
初學寫議論文,大多數(shù)同學都會采用觀點加事例的論證方式,方法比較單一。論證方法其實有很多,除了擺事實、講道理之外,還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類比論證等。大家要學會根據(jù)內(nèi)容的需要選擇合理的論證方法,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增加表達的豐富性。
如《最苦與最樂》中,作者寫貧困、失意、生老病死皆不苦,獨是受良心的責備非常苦,這就采用了對比論證,使讀者明白最苦的事情是負責任。還是這篇文章,作者寫了“不盡責任”和“處處盡責任”的結(jié)果,同樣運用了對比論證法,增強了文章的可信度。
文題設(shè)計
請以“做個誠實的人”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1)觀點要明確,論證要合理;(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點撥:寫議論文,首先要確定觀點。如“做個誠實的人,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做個誠實的人,能收獲更多的幫助”“做個誠實的人,能更加有力量”等。
然后選擇有關(guān)“誠實”的名言警句、典型事例入文,論證時注意合理性,并對材料進行闡述。
論證思路不妨選擇“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格式,也可以設(shè)置幾個分論點以此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