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后疫情時代班級團體心理的“微輔導”策略

      2022-05-09 02:24:18張先義朱云萍
      遼寧教育·教研版 2022年4期
      關鍵詞:實踐策略

      張先義 朱云萍

      摘要:開設班級團體心理輔導,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能夠培養(yǎng)學生純真美好的心靈和積極的心理品質。心理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心理需求,探究有效的心理輔導策略,發(fā)揮班級團體心理“微輔導”的優(yōu)勢,通過選用活素材、重視分享、創(chuàng)設新體驗、融合多學科、實現全評價等途徑,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生命成長。

      關鍵詞:團體心理;“微輔導”;實踐策略

      立德樹人是新時代教育的根本任務,要求學校必須著眼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堅持培育學生健全人格,“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心理健康教育要指向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

      班級團體心理輔導是以班級為單位的集體心理輔導活動,被廣泛運用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但從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促進師生“心靈與心靈的溝通,靈魂與靈魂的交融,人格與人格的對話”的高度出發(fā),班級團體心理輔導還要克服活動流于形式、選題過于單一、主題設計單調、過于強調游戲、專業(yè)師資匱乏、缺乏激勵性評價不足等問題,還需要在教育實踐中進一步探索與完善。我們通過心理“微輔導”這一高效、快捷、方便的團體心理干預形式,幫助學生緩解應激心理反應,提升心理彈性,培養(yǎng)積極的生活觀念和態(tài)度,從而解決學生在后疫情時代出現的心理問題。

      一、班級團體心理“微輔導”的實施動因

      2021年3月,我校“智心慧語”廣播站開播,筆者收到了一封學生的來信,信中這樣寫道:

      老師您好。我是一名二年級的學生,現在的我心里有些困惑。每次進超市,媽媽都要讓我戴好口罩,如果我不戴她就會很生氣;在教室里只要一有同學咳嗽了或是發(fā)燒了,老師也會特別緊張。我不知道什么時候會結束這一切,媽媽沒有明確地告訴我,我也不敢去問老師,一直藏在心里,擔心不好的事情會發(fā)生。

      這封信反映了疫情期間學生出現了緊張、擔心的情緒問題,需要心理教師對其進行輔導。不過,雖然目前各學校都開設了固定的團體心理活動課,但僅限于教材上的內容;而事實上,學生的心理問題會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不斷變化,能夠滿足學生內心所需的團體心理輔導并不多見。

      基于后疫情時代學生所遇到諸如此類的心理困惑,僅僅依靠學校統(tǒng)一組織的團體心理輔導或專題講座難以滿足個性化的需求。2012年,教育部印發(fā)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全體教師都應自覺地在各學科教學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規(guī)律,將適合學生特點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有機滲透到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币虼?,試點開展班級團體心理“微輔導”是很有必要的。

      二、班級團體心理“微輔導”的優(yōu)勢

      班級團體心理“微輔導”是指基于學生的成長需要和心理體驗,針對班級內學生的某些心理現象,利用碎片化時間,設計開展的心理團體干預。它指向的是學生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以體驗活動、游戲分享為主要方式,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它的優(yōu)勢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基于教師立場,打破時空限制

      班級團體心理輔導的運作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要經歷準備、過渡、工作、結束這四個階段,通常團體輔導的主題根據教材而定,或教師設計,往往過于關注不足,也把輔導的重點放在矯正學生的心理問題上;但僅僅通過幾次團體輔導不可能預防和解決學生在成長中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而班級團體心理“微輔導”在時間上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可以不受時間、地點、學科的限制,只需要用幾分鐘的時間,不論是班主任還是兼職的心理老師,都可以根據學生的心理表現,自由安排“微輔導”的時間和場地,這大大提高了實效,也符合“心理輔導要有真實體驗”的特征。

      (二)基于兒童立場,構建多元方式

      現代教育理論提倡“學生立場”“兒童視角”,這是完全符合現實需求的。然而,由于學生對心理知識缺乏一定的了解,一般傳統(tǒng)的團體輔導結束后,學生只是覺得自己參與了一次團體游戲而已,游戲是熱鬧的、好玩的,但不知道活動的目的是什么,缺乏輔導后的自我反思,如果處理不好反而可能會使學生產生消極情緒。而班級團體心理“微輔導”具有積極引導、及時反饋的優(yōu)勢,它采用多元化的方式進行,關注到學生成長過程中不斷變化的心理需求,快速找到心理疏導的有效途徑,培養(yǎng)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品質。

      (三)基于對話立場,建構平等關系

      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路徑一般是個體先通過自主學習、自我領悟完成“助己”的過程;然后,個體掌握心理輔導的育人理念和輔導技巧實現“助人”的功能;最后,個體在與他人的良性“互助”過程中,共創(chuàng)健康和諧氛圍,共享成功成才喜悅,共商生活學習難題,共聚攻堅克難智慧。從這種意義上來說,班級團體心理“微輔導”就是營造讓學生信任、理解、支持和包容的一種良好氛圍,師生間在敞開心扉、平等對話的基礎上答疑解惑,互助成長,開創(chuàng)了指向未來共同發(fā)展的輔導新模式。

      三、班級團體心理“微輔導”的實踐策略

      “微輔導”之“微”體現為基于積極心理學的視角下,依據不同情況、不同對象、不同內涵,采用多元化的方式進行的心理“微輔導”。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班級團體心理“微”輔導。

      (一)防“微”杜漸:選用“活”素材,緩解焦慮

      2020年5月,疫情復學后孩子們一度出現了狀態(tài)不穩(wěn)、學習焦慮、自制力減弱等狀況,課堂上注意力很難集中,有的學生聽了幾分鐘就開始發(fā)呆走神。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研究表明:過度焦慮直接干擾記憶和思維活動的順利進行,降低學習效率,從而影響學習效果。如果一個人長期處于焦慮狀態(tài),很容易引起緊張、恐懼、易怒、抑郁等負面情緒,損害個人身心健康,甚至容易患上心理疾病。

      后疫情時代,考慮到固定的團體輔導不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且輔導時間過長,還會影響孩子們的學習進度,加之為了減少人員聚集,學校將原來的大課間室外操改為室內操,于是筆者便利用大課間結束前的幾分鐘時間開展班級心理“微輔導”,幫助孩子們調整心態(tài)。

      每個學生都是疫情的經歷者和體驗者,生活就是一本生動的“教科書”。筆者把握疫情下的教育契機,先引導學生收聽關于疫情的新聞報道,再回顧居家期間線上學習以及家人相處的情景,說說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最后以“萬事通”的身份解答孩子們內心的困惑。學生提出的大多數問題都與防疫抗疫有關,比如“什么時候可以摘下口罩?”“新冠病毒什么時候會消失?”“下個學期還會延遲開學嗎?”“新冠疫苗研發(fā)成功了嗎?”筆者借此將日常的防疫知識和注意事項進行了詳細說明。當學生關注的問題有了回應,他們就能舒心而滿足,意識到恐慌焦慮是沒必要的,并決心改變以往懶散的學習狀態(tài),重拾良好的學習習慣,一點點進步起來。

      (二)“微”言大義:重視“群”分享,釋放心靈

      我們平時設計的游戲與活動都是一種輔導載體,只是起到了催化的作用,而輔導后的分享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因為擔心學生“不分享”或者“亂分享”,就安排大量的游戲活動,縮短分享的時間,那輔導就失去了應有的意義。

      事實上,無論是游戲體驗,還是討論分享,都可以促進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激發(fā)他們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內心感受,從而開放自我、表達自我,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成長。復學之后,有些學生擔心自己的學習成績,從而處于焦慮狀態(tài)。為了緩解學生的焦慮情緒,每周三的晨會課上,筆者會抽出時間,先做個有趣的心理小游戲,如“解繩扣”“大風吹”“網小魚”“抱西瓜”等,然后作為“大朋友”與學生面對面地聊天,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分享彼此的內心感受。學生爭著舉手,話題沒有限制,談話充滿了意義。像這樣平等地與孩子們聊天,激發(fā)了他們的興趣,當學生一個接一個地將快樂、煩惱、擔憂的事情進行表達、分享時,他們的心靈得到了很好的釋放。

      (三)見“微”知著:創(chuàng)設“新”體驗,敞開心扉

      班級團體“微輔導”的最大優(yōu)勢在于,注重“體驗式”活動,通過情境體驗、角色交換等方式,激發(fā)學生在活動中的體驗與思考。一些教師意識到體驗的重要性,在心理輔導的過程中專門設計了體驗分享環(huán)節(jié),但只是籠統(tǒng)地說:“請談談你們的體會?!边@使得學生感到不知所措,不知從哪里開始說起。如果教師將要分享的內容具體化,并激勵學生有所啟發(fā),他們的思維就會變得活躍。

      班會課上,筆者用幾分鐘的時間和孩子們玩“信任他人”的游戲。在游戲中學生兩兩隨機配對,一個人幫助蒙著眼睛的另一個人走完設有障礙(使用教室內椅子搭建的路障)的路程。參加完游戲活動后,教師給出以下體驗分享的問題:

      1.當你看不見東西的時候,感覺如何?

      2.蒙上眼睛之后,你是否完全相信幫助你的那個人?

      3.作為一名幫助者,你是如何讓對方信任你的?

      4.你想成為“幫助者”還是“需要幫助的盲人”呢?

      面對具體化問題,學生敞開了心扉。在后續(xù)的經驗分享中,有一半的學生愿意做“幫助者”,一半的人愿意成為“被幫助者”,其中女生更容易信任他人,多數愿意成為“被幫助者”;而男生防御心理強,多數愿意做“幫助者”。那些愿意做“被幫助者”的學生感受到被幫助的溫暖,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信賴;那些愿意做“幫助者”的學生覺得自己可以得到別人的信任,給別人帶去安全感,在活動之后增強了自信心。

      (四)識“微”見遠:融合“多”學科,發(fā)展心智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全人教育,心理輔導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但它不適合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來開展。“雙減”之下新問題會出現,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們更應關注“雙減”給學生帶來的新變化。事實上,語文、數學、體育、音樂等學科都包含了心理教育元素。只有根據兒童的內在需要,將部分融合為整體,將積極心理學的理念融入到各個學科的教育中,才能夠實現多方位的“微輔導”。

      音樂課上,筆者通過簡單的呼吸訓練法讓學生進行了一次全身心放松。引導學生慢慢閉上眼睛,拋開心中雜念,在吸氣的時候,雙手微微握緊拳頭,當吸氣達到最大值時,屏住呼吸3秒鐘,然后再緩緩呼氣,呼氣時兩手微微張開,如此重復這套動作。在此過程中,播放一些鳥語蟲鳴、潺潺溪流的輕音樂,讓學生想象自己身處美麗怡人的大自然,讓整個心靈沉浸其中。這種持續(xù)而規(guī)律的身體放松運動效果好,心情也變得愉悅。此外,筆者還帶著學生唱《幸福拍手歌》,邊唱歌邊表演,放松自己的心情同時在快樂的時光中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從而使學生積極樂觀地對待學習和生活。

      舒爾特方格訓練法是一種提高兒童注意力的心理游戲。在一張正方形卡片上畫出25個邊長為1厘米的方格,格子內任意方格內填寫上阿拉伯數字1~25內的數字。學生要用手指按1~25的順序依次指出其位置,同時大聲誦讀出來,時間越短,注意力水平越高。數學課前花上1~2分鐘時間訓練,鍛煉學生有意識地集中注意力,持續(xù)訓練一段時間后,可以培養(yǎng)排除外界干擾、專注學習的能力。到了課堂上時,孩子們便可以不經教師提醒而集中注意力,手和眼睛更協(xié)調,他們做作業(yè)的速度也加快了。

      (五)清“微”淡遠:實現“全”評價,培育心境

      每個學生都有一種渴望得到肯定和尊重的內在需要。心理成長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在一次或多次咨詢后,對于學生參與每一次班級團體心理輔導或“微輔導”的評價,不能像學科那樣用分數去衡量,心理的轉變和成長與學科教學目標的達成有著本質的區(qū)別。

      如果學生通過參與班級團體心理活動而解開了某個困惑,改變了不良的認知方式或者行為方式,那么這一次或者這幾次的輔導就是有效的。正因為如此,不論是對“微輔導”,還是對輔導老師都需要放到一個較長的時間段里去評價。在設計輔導環(huán)節(jié)時,特別是在競爭性、對抗性和互動性較強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在評價時要引導學生不要在意輸贏,而是要認識到比賽是大家一起參與和體驗、彼此分享快樂的過程。我們要強調團體合作的精神,注重團體成員之間的互動性、協(xié)作性、平衡性,以增強共同面對問題的勇氣。

      深化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在積極心理學的視角下,班級團體心理“微輔導”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在培育學生健康心理的過程中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心理輔導教師責任大、任務重,需樹立積極的輔導理念,掌握有效的輔導方法,聯合多方,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會關心社會,深入理解生命價值和生命意義,形成積極的陽光心態(tài),從而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張冬梅,羅勝利.班級團體心理輔導實施中的問題與思考[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2(21).

      [2]張先義.團體心理活動課適應教育新常態(tài)的冷思考[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5(11).

      [3]朱云萍.后疫情時代班級心理微輔導的實踐與思考[J].教書育人,2020(28).

      [4]彭麗媚.小學班級心理輔導的實踐與思考[J].內蒙古教育,2019(6).

      [5]馬利文.行動研究:有利于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發(fā)展[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2(6).

      [6]張先義,章文鳳.疫情背景下實施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教師教育論壇,2020(4).

      [7]錢兵.積極心理學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7(5).

      (責任編輯:趙昆倫)

      作者簡介:張先義,江蘇省無錫市教師發(fā)展學院高級教師,特級教師。朱云萍,江蘇省無錫市宜興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實驗小學一級教師。

      課題項目: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教師發(fā)展專項課題“新時代教師發(fā)展學校實踐模式的本土建構研究”(課題編號:J-c/2019/30)和江蘇省鄉(xiāng)村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師帶頭人培育站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歡
      實踐策略
      高中物理教學中自主學習策略的實踐探索
      高職院校試行現代學徒制教育的困境與實踐策略研究
      未來英才(2016年3期)2016-12-26 22:45:54
      構筑高中語文人文價值的實踐策略思考
      考試周刊(2016年99期)2016-12-26 15:49:38
      市場導向下汽車維修教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研究
      小學教育專業(yè)數學實踐教學研究
      風電項目信息化管理的研究
      探討通用技術有效教學的實踐
      淺談提高初中生牢記英語單詞的實踐教學策略
      祖國(2016年20期)2016-12-12 20:52:09
      中學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實踐與研究
      青年時代(2016年29期)2016-12-09 23:02:53
      幼兒園藝術整合活動的實踐策略研究
      喜德县| 五常市| 大庆市| 九寨沟县| 贵南县| 鄂托克旗| 连南| 乐亭县| 红桥区| 黑河市| 泉州市| 洪江市| 社旗县| 堆龙德庆县| 定结县| 连平县| 大悟县| 湄潭县| 双柏县| 兴国县| 武邑县| 太谷县| 兴国县| 娄烦县| 丰顺县| 德清县| 都安| 焦作市| 周口市| 南漳县| 双鸭山市| 德清县| 滕州市| 长乐市| 巴林右旗| 永德县| 叶城县| 安阳县| 南漳县| 湄潭县| 萍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