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美香
【摘要】小學階段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時期,也是發(fā)揮音樂教化作用的重要時期。作為祖國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小學生正處于吸取知識的時候,在積累知識與形成思想品德上可塑性及向師性比較強,若得到正確教育引導,將有利于他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本文闡述在音樂教育的德育滲透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為主;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示范效應,使學校的德育系統(tǒng)得到進一步的優(yōu)化;積極開展校內外各項活動,寓教于樂;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育;滲透;德育
科技的發(fā)展,時代的進步,使人們賦予人才更廣泛的含義。只有具備足夠的專業(yè)知識,并擁有較高的綜合素質,才可以稱得上優(yōu)秀的人才。這意味著,我們作為教育者,需要從低年級開始去培養(yǎng)學生。特別是小學生,除了語數外的學習,音樂的學習也能夠從精神上賦予他們愉悅感和滿足感,讓他們獲得發(fā)現美與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并形成初步的審美能力。將德育融入小學音樂課中,使學生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也學會做人,成為一個具備高尚品德和心理健康的人。如此一來,不但可以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又可以協(xié)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遇到問題或困難時能夠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所以,筆者認為,有必要將德育融入小學音樂課中。
一、在音樂教育的德育滲透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為主
學生的思維是沿著一定的規(guī)律去發(fā)展的,音樂教師應遵循學生的思維發(fā)展特點,適當調整原來的師生關系,走近學生,留意并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音樂教師進行音樂教學時,應提前準備教學內容,對學生實施針對性的教學。在上課期間,應利用音樂的探索、創(chuàng)造及研究,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欲望及意識,協(xié)助學生獨立建造學習之塔。作為一門能夠從情感上引發(fā)多人共鳴的藝術,音樂自然有其獨特之處。不同的歌曲有著不同的旋律,能夠賦予人們不同的感受。作為音樂教師,不應過于強調教師的權威,而是給予學生更多的尊重和支持,使德育更好地滲透到音樂教育中去。如果學生吸收新知識的能力較弱,則教師應耐心去引導,維護學生的尊嚴,鼓勵學生,協(xié)助學生將其內在潛能更好地發(fā)揮出來,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收獲更多的自信,從而對學習更感興趣,更主動。教師在教學期間中,應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去探索并掌握音樂作品的道德功能,鼓勵學生將個人的情感體驗與感知大膽表述出來,積極發(fā)表個人觀點,甚至支持他們的不同見解,對同一件事能夠有不同的觀點,可質疑,并共同分析探討。利用這種教學模式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綜合來說,教師需要適當調整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核心,將學生當成教學的主體,使學生能夠主動接受音樂教育,而非被動。
反觀我們的課堂,大部分教師都是根據教案去進行音樂教學,將個人對音樂的認識與見解傳達給學生,忽略學生的感情和個人經歷,不重視與學生的交流和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幼小的心靈得不到呵護。如此一來,教育就顯得十分生硬,缺乏活力,不夠靈活,就像沒有生命力的塑料花。通過對我們的課堂分析可知,對于學生的提問,看似得到教師的重視,事實上卻不被教師關注,教師只是通過一些聲音、點頭或者微笑等方式去回應學生,而不是發(fā)自內心地為學生解決問題。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做到一心一意,積極投入到與學生的互動中去。作為教師,需要一直保持一顆童心,敬畏生命、熱愛生命,哪怕不易做到,也要勇往直前。
二、提升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強化學校德育機制
為人師表,以身作則,要想桃李滿天下,就必須厚德樹人。在撰寫《給教師的100條建議》一文時,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一個陶冶學生、尊重學生的老師,必定有著優(yōu)秀的智力、高尚的情操和豐富的精神;相反,一個毫無特色的老師,自然無法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個性的學生,致使學生精神貧乏。事實上,教師創(chuàng)造和創(chuàng)造的時間如同一條需要若干小溪提供營養(yǎng)的大河。作為教育工作者,也需要不斷地學習,豐富個人的知識與閱歷。只有這樣,上課才能更加輕松。每個人都需要思考,勤于思考,才能為年輕的心靈提供更多的指導。我們的思考可以激發(fā)孩子們對學習的興趣。”
一名優(yōu)秀的教師,其思想品德必然是高尚的,專業(yè)知識基礎是扎實的;而且,教師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必須達到一定的水平。唯有如此,才可以實施有針對性、有計劃性的課堂教學;在培養(yǎng)這方面的能力時,內在原因主要從教師自身入手。俗話說:“學習永無止境?!币魳方虒W需要將個人特色充分發(fā)揮在日常生活,教書育人,關注個人教學的缺點,以自覺自省等渠道提升自我教學水平;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學相長”的理念去教書育人,去自我思考,不定期去創(chuàng)新教學教育模式。外在原因是,學校和單位應為教師創(chuàng)造更多的進修學習機會,利用各種各樣的培訓,強化音樂教師的音樂教學能力。教書育人是一份神圣的職業(yè),是一項艱難的任務,只有不斷地探索,才可以促進自我提升。利用教學將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不斷地輸入社會。
三、積極開展校內外各項活動,寓教于樂
作為學校,應在校內外舉行更多的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利用這些活動不斷地提高學生的集體意識與團隊協(xié)作能力,豐富他們的人生閱歷,而且還能使德育更好地滲透在音樂教育里。
簡單來說,各所學校在舉行大型活動時,都少不了音樂教師,他們從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通常都會以音樂的形式參與各項活動,在音樂要素實施的過程其實就是等于實施音樂教育。舉個例子,教育系統(tǒng)在國慶前夕舉行大型文藝活動“祝福祖國”,組織30多名學生在假期里排練,以《中國夢·夢娃》為背景音樂。盡管學生沒有直接演唱背景音樂,然而,該歌曲講述的中國夢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皣羌?,善作魂,勤為本,儉養(yǎng)德,誠立身,孝當先,和為貴”,歌詞簡單扼要、明了,容易上口,讓人印象深刻,伴隨音樂旋律和教師的講解,自然就能夠讓學生迅速掌握歌曲傳達的思想和要領,也懂得了做人的基本原則。
音樂教師在各類活動中發(fā)揮著帶頭示范的效應。因此,音樂教師在選擇歌曲作為教學材料時,應盡可能以具有德育價值的形式或歌曲為主。這些教學材料既側重于歌曲的旋律,又要側重于歌詞隱含的意義及傳達的價值。筆者覺得,要做到這些并不難。01116708-40C6-4E77-BFF1-0C273398F026
四、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第一,只有具備扎實的文化知識基礎及豐富的專業(yè)知識,才能夠成為一名出色的音樂教師。進入知識時代以后,個體應當具備較高的知識水平。如果個體擁有豐富的知識,說明其社會閱歷比較多,視野開闊,實現個人價值的可能性較大,有利于個人潛在價值的發(fā)揮。一名音樂教師若具備足夠的專業(yè)知識,對各學科有深刻的認識與見解,如,熟悉人文和自然學科的相關知識,就能夠憑借個人的淵博知識成為學生的敬仰對象,在音樂教學中完美地融入德育,進而獲得更優(yōu)的教學效果。
第二,優(yōu)秀的音樂教師,理應對教育學與心理學的相關理論較為熟悉,理論能力強。教育是嚴謹的,教育工作者必須認真對待教育工作,主動尋找教育規(guī)律和方法,掌握學生的心理變化規(guī)律和變化特點,并結合到個人教學實踐中去,唯有如此,才可以成為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所以,音樂教師應主動學習先進的心理學和教育學的一些理論知識,了解教學規(guī)律,掌握學生心理變化路徑。一方面,要按部就班去地落實教學工作;另一方面,又要想方設法提升教學效果,科學結合理論與實踐,使教學任務能夠圓滿完成。
第三,只有掌握豐富的音樂知識,才能夠成為一名出色的音樂教師。這是因為,在進行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時,需要應用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樂器,覆蓋的內容比較廣泛,如,合唱與指揮、聲樂與器樂、形體與舞蹈等。同時,音樂教師還需要有學習不同學科的觀念與意識,盡可能擴大個人的知識領域。利用跨學科的學習,提高對本專業(yè)的認知與見解,在課堂教學中積極應用其他專業(yè)知識,如,計算機多媒體教學等,從而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無論是音樂教育,還是德育,都很重要,都是為了向社會輸送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就小學階段的德育來說,其中一種最好的方法就是音樂教育。利用音樂教育培養(yǎng)學生思想品德與情感,協(xié)助學生找到個人理想,同時還能夠促進社會精神文明健康發(fā)展??梢姡魳方逃囊饬x遠遠大于音樂本身。
參考文獻:
[1]肖銀霞.德育滲透視角下的小學音樂教學策略[J].河南教育(教師教育), 2021(10).
[2]秦小紅.小學音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J].開封文化藝術職業(yè)學院學報, 2020(4).
[3]丁蕾.小學音樂教學德育功能的滲透路徑研究[J].科技資訊,2020(30).
[4]周雪.淺析德育教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滲透[J].北方音樂,2016(15).
[5]趙雙.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探討[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7(2).
責任編輯? 吳華娣01116708-40C6-4E77-BFF1-0C273398F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