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茂蘭
摘要:從兒時的識字開始,語文就成了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科目。但是由于語文教師古板的教學模式,語文失去了本身的光彩,除了在課本上的學到的內(nèi)容,學生無法獲取其他生動有趣的內(nèi)容。一名學生的語文成績好壞就取決于對于題目的理解和與作者產(chǎn)生共情的能力,雙減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會給學生再次開啟一扇門。本文就“雙減”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研究策略展開討論。
關(guān)鍵詞:“雙減”背景下初中語文;情感教育;研究策略
引言:語文這一學科的教學質(zhì)量直接決定了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能力,是影響學生成績的一大主要因素。語文教學的可塑性非常高,擁有多種教學方式可供語文教師選擇,情感教育的教學模式會改變學生心中對于語文教學呆板的印象,重新激發(fā)出語文教學的內(nèi)在活力和無窮生命力,讓學生再次感受到語文的無窮魅力。
一、初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
1.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禁錮了學生的思想,讓學生成為了一架學習機器,每天重復同樣的事情,根本無法明白語文的教學的真正含義。語文教學是為了充實學生的學習生活,讓學生在長久的積累中成長為一個嚴格意義上的人,而不是為了完成學校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
2.學習壓力的影響
由于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學生對于數(shù)理化的重視遠遠大于語文,在學生的內(nèi)心已經(jīng)認定:只要學好數(shù)理化就能快速提高成績。由于這樣的心理暗示,學生會將學習時間主要集中在數(shù)理化的學習上而忽視語文的重要性,這樣的學習態(tài)度會極易造成學生偏科,縱然因為學習壓力也不可輕易放棄學習語文。
二、如何利用初中語文多樣化培養(yǎng)學生的教學策略
1.結(jié)合生活,感悟情感
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難免會因為課文內(nèi)容而聯(lián)想到實際生活中所發(fā)生的事情,經(jīng)過這樣自然的聯(lián)系,學生會更理解作者字里行間里所流露出的感情,會讓學生深有感觸。藝術(shù)源于生活,寫作的藝術(shù)也是一樣,每一篇文章,每一本巨著其中都是作者對于生活的表達,其中包含的人生態(tài)度正是學生內(nèi)心所想的,極易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比如在學習《秋天的懷念》時,作者史鐵生在通過日常描述的小事表達出了對已故母親的思念之情,語文教師可以利用母子情這個切入點讓學生安靜地想幾分鐘,想一想自己的母親為家庭的付出和貢獻,然后老師可以隨機提問幾名學生來回答這個問題。通過這樣的一個形式來提問,學生會從心底感激母親對自己的照顧并且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篇文章作者所表達的感情,也讓學生從學習中理解母親,感恩母親。
2.結(jié)合時代,激發(fā)學生情感理解
每一篇文章的創(chuàng)作都概括了當時的時代背景,通過時間點的介紹,學生更能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并對當時的時代背景情況有一定的感悟。學生只有了解了這些基本情況才會繼續(xù)深入思考,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一個時代就是一個社會的縮影,其中包含了太多的復雜因素,但都因為社會因素決定了社會人民生活狀況。
比如在學習《桃花源記》時,教師可以給學生仔細剖析一下東晉時期的時代背景,讓學生思考一下作者陶淵明為何要虛構(gòu)一個不存在的桃花源,桃花源中所描述的場景寄托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只有學生了解過當時的人民生活情況才能明白作者的寫作意圖,明白當時社會背景下的人民是多么的艱難,正是由于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才有了桃花源的誕生。桃花源寄托著對美好生活的期望,學生也能更加珍惜現(xiàn)在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3.教學多樣性,加深學生理解
相同的事情做起來總會產(chǎn)生倦怠懶惰的情感,教學也是一樣,教師要學會把教學模式更換一下,不能一味地注重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要讓學生通過學習不僅獲得知識也要獲得快樂。學習不能被視作一項任務,而是要將學習看作得到快樂的源泉,這樣學生才能永遠保持對學習的熱情和正確態(tài)度,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學習過程中找到樂趣才不失為真正的學習,多樣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重新定義語文的含義,領悟到學習的真諦。
比如在學習《背影》時,教師可以改變一下教學風格,提前把學生分成多個小組,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里的一個片段改編成一場小話劇,由學生在課堂上表演文章中送別的一幕。這樣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眼前一亮,重新認識語文的學習不只是老師在講臺上喋喋不休,學生在講臺下一言不發(fā),學習也可以換一種方式感受到其中的樂趣。同時,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能,通過情感教育的教學方式加深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理解深度。
三、結(jié)束語
雙減背景下語文情感教育的教學方式是隨機多變的,每一種都需要教師去細細琢磨,仔細鉆研,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到語文的神奇魅力。學習的過程依靠的不是耐心而是自發(fā)地尋找學習趣味,學生對學習感興趣才能保持出對學習永不磨滅的熱情,給學生帶來不同的教學體驗,讓學生找到學習的樂趣。
參考文獻:
[1]徐勤科.雙減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應用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9(23):98-99.
[2]莫全洪.雙減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8(01):131-132.
[3]王阿麗.基于雙減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工作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17):1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