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仙
摘要:有效教學既是一種理念,也是一種教學策略,更是我們課堂教學的基本追求。有效教學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更能幫助教師在有限的課堂上完成更多的教學任務。如何有效實施高中地理的有效教學,是我們面臨的一項重要的教育課題。
關鍵詞:高中地理;有效教學;策略
一、實施有效教學的背景
有效教學的理念始于20世紀上半葉。長期的研究表明,有效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概念,新課程標準下有效教學應當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的作用在于創(chuàng)造促進學習的環(huán)境,促使學生學會學習,以完成教學目標和提高教學成果。
通過調研,我們發(fā)現多地理生對課本的理解不透徹,對所學的知識掌握不牢固,難以學以致用,學習效率依舊低下。新課程下的高中地理教學,要面對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怎樣讓我們的教師樹立有效教學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學的策略或技術,構建一種有效教學的框架,從而整體提高教學成效性,這也是當前深化課程改革,扎實推進素質教育的客觀要求。
為了真正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地理成績,積極的引導學生發(fā)揮自己的特長,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我對高中地理課堂實施有效教學進行了研究,總結出以下幾點有效教學的策略。
二、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分析
1.教前備好課是有效教學的重要保證
一節(jié)成功的課必定是有充分準備的課,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條件。
①“備教材”。就是要把握高中地理大綱、吃透教材、明確重難點,教學不能脫離教材,同時教師還要查閱相關資料,豐富自己的知識,理解教材的邏輯性和合理性,突出重難點,從而采取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②“備學生”。教學前首先要對學生的基礎水平進行摸底,了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興趣點,然后再基于學生的實際條件,從分析學習需求著手制定明確、具體、科學的教學目標安排合理的地理教學進度和方法。
2.打造積極有效、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①課前導入要有針對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曾有人把一節(jié)課的開始比喻成整臺戲的序幕,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堂課的教學效果。一個好的課堂導入可以不但激發(fā)學生渴求新知的欲望,而且可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在地理課堂上,教師可運用如flash動畫、視頻導入、巧設懸念、游戲導入和情境導入等多種導入方式,加上自己的語言技巧,在導入中突出顯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以達到提升地理學科的魅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地理的興趣。
②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優(yōu)化教學方法
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傳統(tǒng)的地理課堂教學主要側重于理論知識的教學,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學生不斷地記筆記,一堂課下來,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明顯。傳統(tǒng)課堂教學嚴重制約著學生的有效學習和全面發(fā)展。因而,需要改變以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如可通過指導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檢查自學效果、引導更正,指導學生運用、課堂檢測等多種教學方式,來優(yōu)化教學已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標。
③課堂上要多開展學生之間的合作探究,優(yōu)化師生關系
課堂教學過程本身就是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而不是一個單向傳遞的過程。學生只有在與他人的合作過程中主動加入那些對個人有意義的信息,才能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因此,高中地理教師需要積極倡導學生合作探究,例如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各種地理科學的競賽、辯論,以增強探討的氣氛。而合作探究過程中,教師給予的適時指導,或給予學生激勵、組織、引導、評價、矯正,都可以起到拓展思路、開闊視野、升華情感、化繁為簡、點石成金的作用。師生為一個目標而共同努力,既能激發(fā)學習者之間互相幫助,提升教學效果,也可以增加師生交流,優(yōu)化師生關系。
3.持續(xù)不斷的教學反思和創(chuàng)新
有效教學是一種反思性實踐,教師需要有持續(xù)的反思和實踐。每個教師要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我的教學有效嗎?”“什么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教師只有不斷的對教學實踐進行反思,對自身經驗進行概念化梳理,并將其升華為理論,才能形成自己的實踐智慧,從而實現教學實踐和理論的創(chuàng)新。
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社會在變,學生也在變,我們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方法也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變換,才能更好的搞好教育教學工作,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崔允漷:《有效教學:理念與策略》,《人民教育》2001年第6、7期。
[2]林進材:《有效教學:理論與策略》,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出版。
[3](美)鮑里奇,著.教育科學精品教材譯叢:有效教學方法[M].4版。易東平,譯.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4]史全妹.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初步嘗試[J].新課程學習:中,2010(7):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