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東生
摘要:伴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家開始提倡素質化教學,要求中學體育老師在中學體育教學課堂當中,培養(yǎng)同學們的耐力水平,鍛煉同學們的身體素質,使同學們的身心健康能夠得到同步發(fā)展。耐力運動是中學生在體育教學課堂當中的常規(guī)運動項目對于同學們的綜合素質以及身體機能都有著良好的正面影響。本文將主要探討中學生耐力水平在體質健康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耐力水平;體質健康;教學策略
引言
無論是國家還是社會,抑或者是學校和老師,都應該充分意識到,體育教學對于同學們身心健康發(fā)展而言的重要意義。通過開展耐力教學,能夠提高同學們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同學們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使同學們能夠在學習過程當中集中精力,擁有健康的學習心理和健全的學習人格。通過重視耐力水平訓練,能夠讓體育教學課堂重新煥發(fā)生機和活力。
一、中學生耐力水平對同學們體質的影響
對于同學們而言,同學們耐力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日常的鍛煉強度不夠,并且同學們缺乏對于耐力水平鍛煉的認知和意識,并不重視日常鍛煉時間。由于我國傳統(tǒng)教學制度導致老師們都格外關注同學們的學習成績,認為體育學習是在浪費同學們已經有限的學習時間。在特殊的學習階段,許多主課老師經常會占用體育課的教學時間,進行日常教學。這使得同學們原本不多的體育鍛煉時間變得更加少了。通過開展耐力水平訓練,能夠提高同學們的身體素質,鍛煉同學們的意志品質,對于同學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通過耐力水平訓練,不僅能夠加強同學們的身體素質,還能夠鍛煉同學們的意志品質,使同學們全面發(fā)展,為國家培養(yǎng)全能型人才。由于許多家長過于溺愛同學們,在家庭當中往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需要做任何的勞動。通過耐力水平訓練,也能夠培養(yǎng)同學們吃苦耐勞的精神,鍛煉同學們的意志品質[1]。通過耐力訓練也能夠讓同學們的體型更加苗條,避免肥胖現象的發(fā)生,這對于同學們的外表以及身體健康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耐力水平訓練是為了促進同學們身體健康全面發(fā)展的重要基礎課程,它能夠鍛煉同學們的心肺功能以及肺活量,同時還能夠鍛煉同學們的綜合素養(yǎng)以及意志品質,提高同學們日常學習效率,使同學們能夠更快地適應較為困苦的環(huán)境,提高同學們今后在社會當中的核心競爭力。
二、耐力跑的訓練策略
(一)注重素質培養(yǎng)
在提高同學們耐力水平之前,應該注重培養(yǎng)同學們的意志品質以及綜合素養(yǎng),只有使同學們充分意識到了耐力水平提升的重要性,才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日常訓練當中,從根本上解決相關教育現狀,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完成國家和社會布置給老師的教學任務。老師應該明確,所有的教學都是為了同學們服務,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的成長,因此老師應該明確教學的根本內涵,不應該在日常教學課堂當中喧賓奪主,應該將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歸還給同學們,讓同學們能夠自主參與到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中,提高同學們的參與意識,讓同學們能夠自主進行相關耐力訓練。目前許多同學們對于體育學習的認知較為薄弱,認為體育課就是充分放飛自我,進行自由活動抒發(fā)壓力的教學課堂,并沒有意識到系統(tǒng)學習體育知識的重要性。老師在進行耐力水平訓練之前,應該先向同學們介紹基本的體育常識和安全防范意識,讓同學們能夠在具備基礎運動素養(yǎng)的水平之上,進行耐力水平訓練。
(二)定制訓練計劃
每一個同學都是獨立的個體,擁有著屬于自身獨特的學習需求和運動需求,老師應該充分明確同學們的實際運動需求,為同學們制定具有專業(yè)性和針對性的訓練計劃。老師在為同學們制定運動計劃時,應該先充分了解同學們的實際運動情況以及身體機能,明確同學們的耐力水平。在基于同學們能夠接受的訓練強度之上,稍稍提高訓練計劃的運動強度,通過循序漸進的過程,提高同學們的耐力水平以及身體素養(yǎng)[2]。對于訓練計劃的制定,一定要科學合理,訓練時間應該由自身實際教學經驗以及同學們的耐力水平進行決定。耐力水平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過程,這需要老師長期的努力,為之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還需要老師的不斷引導,才能夠有效提高同學們的耐力水平。在進行訓練時,老師應該確保同學們的人身安全,在每一次訓練之前,都應該進行充分的熱身運動,避免在耐力訓練的過程當中,出現肌肉拉傷或運動損傷等不良教學情況。老師應該多聽取同學們的意見,傾聽群眾的呼聲和心聲,盡量滿足每一位同學的特殊學習需求。
(三)提高教學水準
老師也應該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擁有足夠的自我提升精神和自我創(chuàng)新精神,通過利用互聯網教學資源,進行多方位的學習和提升,有效提高自身的教學水準和教學能力。在制定訓練計劃,開展教學工作之前,應該先結合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充分學習相關體育運動知識。提前設想在開展耐力水平訓練的過程當中,可能會出現的安全隱患,并且制定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確保同學們能夠在體育教學課堂當中安全的運動[3]。老師要定期更換訓練的方式,確保訓練方式的多元化和多樣化,這樣才能夠有效激發(fā)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使同學們能夠自主地參與到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中。老師應該及時關注國家的教育改革動向,不斷學習國家新出臺的教學政策和教學理念,運用新型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老師不應該一味地開展耐力水平訓練,應該與書本知識進行有機地結合,定期向同學們介紹耐力訓練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領,然后再利用訓練進行實踐,讓同學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結束語
耐力水平訓練對于同學們而言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雖然目前許多老師和高校并沒有意識到耐力水平訓練的重要性,但是體育老師應該積極學習新型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觀念,將這種新型的教學意識滲透到日常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中。通過加強耐力水平訓練來培養(yǎng)同學們的身體素質,提高同學們的意志品質以及核心素養(yǎng)。對于老師而言,同學們的健康發(fā)展就是老師的最大心愿,老師應該充分明確自身的教學目標和教學理念。在開展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充分貫徹生本教學理念以及德育教學理念,在向同學們傳授知識的同時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中心思想,讓同學們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參考文獻
[1]康晨陽. 不同強度耐力素質訓練對初中學生意志力影響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20.
[2]謝柯奕. 體育教學中如何科學發(fā)展中學生耐力素質[J]. 田徑,2020(07):26-27.
[3]顧小蘭. 體育課中不同形式的體能訓練對初中生體質健康的干預作用[D].揚州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