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素質教育全面普及,教師的教學任務更加明確,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理論知識,更要注重教會學生自主學習。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講究教學策略。引入思維導圖開展教學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閱讀教學策略,利用這種策略能夠幫助學生理清學習思路、優(yōu)化知識結構。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恰當?shù)剡\用到教學中,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本文分析了應用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優(yōu)勢,并簡要探討了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具體應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作者簡介:周晶(1988.02—),女,江蘇省邗江中學,中小學一級教師。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與學習能力,才能提高學生英語學科素養(yǎng)。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不僅要確保學生基礎扎實,重聽、說、讀、寫等方面的教學,還要不斷啟發(fā)學生心智,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指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方式不注重學生是否掌握文章整體內容以及內在邏輯內容,只要學生做對題,拿到高分即可。過分強調閱讀教學技巧雖然也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成績,但是難以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不利于學生的綜合能力的發(fā)展。而應用思維導圖是一種新型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將新舊知識進行有效融合,并且每一個學生的思維導圖是不一樣的,教師可以做到有針對性地教學,促使學生不斷優(yōu)化自己的知識結構,幫助學生更好地梳理文章內容,提高學生語言學習能力。
一、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的優(yōu)勢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要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教師就要在做課前教學準備時,從學生具體情況出發(fā),將教學內容轉換成思維導圖形式,由此幫助學生理清知識內容,確保學生明確掌握基本知識與重點知識,并為學生提供清晰的學習方向,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另外,運用思維導圖開展教學時,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憑借良好的教學結構與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促使學生緊跟教學節(jié)奏,改善學生的專注力不足的情況,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
(二)有利于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運用思維導圖不僅能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還能夠幫助學生擺脫死板的學習方式,啟發(fā)學生思維。高中英語知識多而復雜,部分學生無法將有關聯(lián)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教師講到相關內容時,這些學生會處于茫然狀態(tài),這不利于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難以獲得良好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可以通過運用思維導圖來降低知識學習的難度,讓學生對知識點一目了然,并能獨立將課本的內容與以往的知識進行對比分析。由此教師可以更加順利地組織各項教學活動,工作量減輕,教學壓力降低。因此,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
(三)有利于激發(fā)學生想象力
高中英語閱讀與初中英語閱讀相比,篇幅更長,要求學生具備更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在以往教學中,很多學生難以通讀文章。長篇閱讀也容易讓學生產生反感,無法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無法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而將思維導圖應用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有利于激發(fā)學生想象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會對閱讀進行更加深入地學習與思考從而提高閱讀質量。
(四)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記憶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形式將知識點進行串聯(lián)。由此學生可以將以前學習的知識點再次進行有效的整理與復習,鞏固自己的記憶力。在繪制思維導圖時,學生可以對閱讀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將不重要的內容進行省略,重點關注文章核心部分。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不斷領悟并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就可以逐步加快閱讀速度,提高閱讀質量,并且不斷加強記憶力。久而久之,英語知識體系就能夠轉化為一個又一個的思維導圖框架,留存在學生的腦海中,讓他們能夠以視覺化的形式去記憶復雜的英語知識。
(五)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能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用思維導圖,不僅僅要給學生呈現(xiàn)出該節(jié)內容的教學重點與文章脈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更要不斷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自主設計思維導圖,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讓他們將學過的知識進行整合與組織,自行處理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并且鼓勵學生學會舉一反三,提高學生組織能力,加強學生對英語知識的運用。
二、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節(jié)奏把握不佳,課堂相對枯燥
閱讀教學的教學任務相對繁雜,新詞匯、新語法散布在閱讀文章中,對文章內容的判斷技巧則需要結合不同文章進行分析才能掌握。因此,英語閱讀的講解本就相對有難度。與此同時,許多高中英語教師更關注英語書寫方面的教學,忽視對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無法得到全面發(fā)展。此外,枯燥的教學內容也大大降低了課堂教學效果。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狀態(tài)良好,但是另一部分學生呈現(xiàn)出來的學習狀態(tài)被動消極。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由于教師教學方式傳統(tǒng)單一,教學內容枯燥乏味;另一方面就是學生自身的原因,很多學生由于學習壓力大,在學習過程中處于緊張狀態(tài),看似在認真地聽講,但學習效率卻非常低,學生無法全身心投入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從而影響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
(二)學生沒有形成閱讀思維
雖然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發(fā)揮引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并沒有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此外,還有一些教師堅持填鴨式教學,將教學內容直接講授給學生。以至于學生沒能形成自己的見解,照搬教師思考問題的形式,這樣一來,學生沒有思維形成的過程,在學習過程中沒有自己的判斷,就不能形成良好的閱讀思維,從而影響學生后期的學習質量。
三、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梳理文章脈絡,掌握核心內容
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運用到教學過程中,這既能幫助學生快速掌握中心內容,也能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每一篇高中英語閱讀文章都有中心內容,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讓學生概括文章中心內容,從而讓他們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把握,由此可以快速找到文章中心內容。如在講解譯林版選修六Unit 3時,教師可以先概括文章中心內容,文中提倡新生獨立報到的內容非常有教育意義,因為它是新生學會獨立的第一步。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這一教學內容,結合教師提供的閱讀框架,迅速找到文章核心內容,并嘗試自己用英文進行總結。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還能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除此之外,在梳理完一篇課文之后,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用思維導圖對其核心內容進行整理和復習,并提煉出全文的邏輯框架。比如說圍繞新生獨立報到這個中心,課文內容就可以分解為“新生獨立報到的意義和好處”“新生獨立報到的步驟”等。這樣一來,學生不管是在復述課文的時候,還是在回憶文章內容的時候,都能夠迅速抓到重點分支進行強化記憶,使得學習效果事半功倍。對于其他課文的教學,教師也可以采用同樣的形式如法炮制,讓學生將課后制作思維導圖當成是復盤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這個環(huán)節(jié)在幫助他們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同時,也可以有效提升他們搭建框架的能力和知識掌握水平。
(二)構建閱讀框架,整合碎片信息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為學生構建良好閱讀框架,讓學生大致了解文章內容,在這個基礎之上再進行細節(jié)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以譯林版教材的教學為例,教師在教授“Amazing people”時,可以運用思維導圖方式,給學生示范怎樣整理相關內容,讓學生先簡單感受這種教學方式,明確如何繪制思維導圖。然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根據(jù)這種方式自己繪制其他段落的思維導圖,整理簡單的思維框架,由此學生可以學會運用簡單的思維導圖。
(三)優(yōu)化閱讀體驗,培養(yǎng)閱讀思維
教師在高中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思維。學生的學習思維具有多樣性,學生要根據(jù)自己的學習規(guī)律與學習特點,不斷強化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優(yōu)化自己的學習方式,從而加強自己的理解能力與判斷能力,最終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教師要將思維導圖貫穿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People with stronger friendship networks feel like there is someone they can turn to...”這一閱讀選段中介紹了一個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很重要但長期被人們忽視的因素—友誼。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教學內容概括文章大意。由于學生都對此話題很感興趣,因此都能給出自己的答案。接著,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文章大意內容回答下面這道問題:“What’ 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學生使用思維導圖掌握文章大概內容后,不難發(fā)現(xiàn)文章通過研究結果論證了友誼在促進人類身心健康方面有巨大作用,從而可以選擇出正確的答案“Friendships do great good to human health”。由此,學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的正確率。
(四)連接不同主題,搭建學習體系
雖然高中英語的教學內容是以單元為單位不斷推進的,但實際上,在高考的過程中,不管是閱讀理解還是作文題,都是旨在考察學生的學習體系是否牢固,以及學生是否在不同的知識之間建立起了有效的鏈接。因此,高中英語教師應當借助思維導圖這一工具,幫助學生盡快搭建一個完善的英語知識體系。
例如,教師可以定期給學生布置不同的主題任務,讓他們以此為中心去設計自己的思維導圖,將與此相關的知識都納入為主題。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中,教師可以以“Travelling”為主題,讓學生去搜集高中三年的英語知識當中所有與此相關的詞匯和表達,并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中,“Travelling”下面的第一個分支可以是“Place”,而“Place”下面又可以有“domestic”以及“abroad”兩個分支,每個分支下可以添加不同的地名以及相關的圖片等,借助這種視覺化的方式學生可以記住那些復雜的英文地名?!癟ravelling”下面的第二個分支可以是“vehicle”,再次一級的分支就可以列出各種不同的交通工具以及圖片等。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借助這種視覺化的形式更好地去理解和鞏固高中英語知識,并且在考試的過程中,他們能夠隨時調取不同主題下的單詞和句式表達,進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五)突出知識重點,減輕復習壓力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相應的閱讀技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要注重學生的課后復習。以往學生在復習時不知道從何下手,也不知道自己應著重復習哪一部分,導致他們的復習效果差。而思維導圖被運用后,學生可以根據(jù)思維導圖上的關鍵詞進行有目的的復習,并有規(guī)律地進行詳細的復習,從而提高復習質量,達到復習的真正目的。只有確保學生基礎扎實才能提高學生知識運用的能力,讓學生切實地掌握英語理論知識。借助思維導圖進行復習這一方式能幫助學生理清復習思路,提高復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弄明白自己以前不會的知識點,提高學習的信心,完善英語知識結構。
此外,教師在學期末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把這學期制作的思維導圖打印出來,然后讓他們進行主題式的記憶和復習,小組同學之間也可以拿著思維導圖進行提問,例如問:“Travelling主題下有哪些分支”“旅行時都會用到哪些交通工具”等。學生跟著組員的提示進行思考和回憶,就能在這個過程中記住不同單詞的讀寫方法,一舉多得。
結語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可以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運用思維導圖開展教學可以有效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斷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教師還能將教學重點以及難點內容更好地展示給學生,幫助學生明確學習方向,提高學生自主設計思維導圖,從而優(yōu)化學生的知識結構,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同時思維導圖可以增進師生互動,構建良好師生關系,讓學生在活躍的教學氛圍中進行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可以形成閱讀思考框架,掌握文章核心內容,培養(yǎng)自己的學習思維。思維導圖也可以用于鞏固復習,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拓展延伸教學內容。教師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靈活運用思維導圖對學生進行差異化教學,可以確保學生理論知識的基礎扎實,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陳林.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9):747.
[2]趙育花. 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學周刊,2020,2(5):117.
[3]賴云珍.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廣西教育,2020(22):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