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紅香酥’梨致腐性真菌的鑒定及其孢子萌發(fā)特性

      2022-05-20 09:41:02張陽高聰聰程玉豆張曉宇張立新關(guān)軍鋒
      關(guān)鍵詞:香酥分生孢子孢子

      張陽,高聰聰,程玉豆,張曉宇,張立新*,關(guān)軍鋒*

      (1.河北省農(nóng)林科學院生物技術(shù)與食品科學研究所,河北 石家莊 050051;2.河北省植物轉(zhuǎn)基因中心重點實驗室,河北石家莊 050051;3.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農(nóng)產(chǎn)品貯藏保鮮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31)

      ‘紅香酥’梨是由‘庫爾勒香梨’和‘鵝梨’雜交培育而成的新品種,因其果實品質(zhì)上乘,果肉白嫩、多汁、香甜,深受消費者青睞,具有較高的食用和商業(yè)價值[1]。隨著其栽培面積逐漸擴大,加強貯藏保鮮意義重大。近年來,在河北省、山西省等冷庫發(fā)現(xiàn),貯藏后期‘紅香酥’梨果實腐爛時有發(fā)生,對貯藏企業(yè)造成了一定的經(jīng)濟損失。因此,為了更好地采取有效措施減輕或控制‘紅香酥’梨采后腐爛,進行梨果實貯藏期間致腐病原物的鑒定和發(fā)病規(guī)律研究十分必要。

      研究表明,果實貯藏病害主要以真菌為主,其中半知菌亞門真菌占據(jù)大多數(shù),少量歸屬鞭毛菌亞門、接合菌亞門和子囊菌亞門[2]。目前關(guān)于梨果實貯藏期常發(fā)病害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類型:由半知菌亞門真菌Penicillium expansum導致的青霉病[3-4],半知菌亞門真菌Alternaria alternate導致的黑斑病[5]、半知菌亞門真菌Botrytis cinerea導致的灰 霉 病[6]和 子 囊 菌 亞 門 真 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導致的輪紋?。?]等。然而,關(guān)于‘紅香酥’梨果實采后病害研究尚不夠系統(tǒng)。本研究在河北省代表性冷庫中進行‘紅香酥’梨果實病害調(diào)查和取樣,采用組織分離法對典型病斑進行真菌的純化,通過致病性檢測明確了病原菌,進一步運用形態(tài)學和分子學手段對病原菌進行分類學鑒定,確定其分類地位,最后研究病原菌的生物學特性,為‘紅香酥’梨果實采后病害的防治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病果的采集與病原菌分離純化

      于2021年3 月采自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114°58'28″ E,37°47'3″ W)、晉 州(115°3'4″ E,38°1'44″W)和辛集市(115°13'22″ E,37°56'13″ W),從各地冷庫中采集‘紅香酥’梨腐爛果樣品后,在取樣袋2 h 內(nèi)運回實驗室進行分離試驗。參考方中達《植病研究方法第三版》[8]中的組織分離法,對典型病斑進行病原菌分離。從病斑處切取邊長約為5 mm的小塊方形果實組織(果皮帶果肉),在70%酒精中浸泡幾秒鐘,轉(zhuǎn)移至0.1%的酸性升汞中浸泡3 min 用無菌水洗3次,隨后置于PDA 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3~5 d 后,從菌落邊緣挑取菌絲體轉(zhuǎn)移到新的PDA 培養(yǎng)基上進行純化培養(yǎng),如此純化2~3次,經(jīng)顯微鏡檢查證實無雜菌污染后即可確認為是單一的純菌落。將純化后的菌落接種到PDA 斜面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2 d 后置于4 ℃進行保存?zhèn)溆谩?/p>

      1.2 柯赫氏法則驗證病原菌

      使用10 mmol L-1PBS 緩沖液(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將分離純化的菌株重懸混勻,用四層紗布過濾后得到孢子懸浮液,使用PBS緩沖液將孢子濃度調(diào)整為5×106mL-1。以大小一致、顏色均勻、無物理損傷的‘紅香酥’梨果實為材料,在2%次氯酸鈉溶液中消毒2 min,用去離子水沖洗3次,然后在干凈的工作臺中風干,用無菌針在每個果實赤道針刺出2個3 mm×3 mm 的方形傷口。取5 μL 孢子懸液(5×106mL-1)接種在每個傷口處,采取保鮮膜保濕的方法,在恒溫(25 ℃)、恒濕(95%)、黑暗條件下培養(yǎng)5 d。待果實發(fā)病后,按照1.1 中組織分離法從發(fā)病部位再次分離純化出與首次分離中相同的真菌,即為病原菌。

      1.3 菌株的形態(tài)特征鑒定

      將純化的菌株在PDA 培養(yǎng)基上活化,培養(yǎng)7 d后,挑取菌落邊緣少許菌絲體放在加有一滴水的載玻片上,加蓋玻片后在顯微鏡(OLYMPUS BX51,日本)下進行觀察。觀察孢子形態(tài)和產(chǎn)孢結(jié)構(gòu),拍照記錄,使用ImageJ 軟件(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Maryland,美國)測量孢子大小。

      1.4 菌株的分子生物學鑒定

      在分離得到4株病原真菌(Y001、Y002、Y003、Y004)的基礎上,取0.1 g 活化的真菌菌絲,使用液氮研磨成粉末,使用真菌基因組DNA 快速抽提試劑盒(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提取真菌的總DNA。根據(jù)文獻報道并結(jié)合NCBI數(shù)據(jù)庫中序列的收錄情況,挑選了不同真菌中各自常用的保守基因作為構(gòu)建該菌進化樹的候選序列,例如真菌Penicillium中EF-1α 序列的報道不夠充分,很多重要的種中沒有相應的序列信息,因此選用BenA 基因進行建樹,具體引物使用信息如下:使用引物ITS1/ITS4(擴增ITS 部分序列)和EF1-728F/EF1-986R(擴增EF-1α 部分序列)對菌 株Y001、Y002 和Y003 的DNA 進 行 擴 增[9],使用通用引物ITS1/ITS4 和Bt2a/Bt2b(擴增BenA部分序列)對菌株Y004 的DNA 進行擴增[10],引物由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合成,序列見 表1。PCR反應體系為50 μL:2×T5 Super PCR Mix(擎科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天津)25 μL,菌株DNA為1 μL,引物各1 μL,ddH2O 23 μL。PCR體系為:98 ℃預變性3 min;98 ℃變性10 s,55 ℃退火10 s,72 ℃延伸10 s,30個循環(huán);72 ℃延伸32 min;4 ℃保存。使用1%的瓊脂糖檢測PCR 擴增結(jié)果,120 V 電泳15 min,將條帶大小正確的DNA樣品送至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進行雙向測序。

      表1 引物信息Table 1 Primer information in this study

      測序結(jié)果經(jīng)NCBI 網(wǎng)站在線BLAST 分析后,將菌株初步鑒定到屬水平。接著將各菌株的ITS與EF-1α 或BenA基因序列合并,使用軟件Mega5.1 構(gòu)建系統(tǒng)進化樹,使用鄰接法(Neighbor-Joining),自展值(Bootstrap)為1000。

      1.5 分生孢子萌發(fā)特性

      1.5.1 分生孢子體內(nèi)萌發(fā)觀察

      使用無菌刀片在經(jīng)消毒的果實表面切一個5 mm 左右的圓形傷口,滴加5 μL 的孢子懸液(5×106mL-1)。將接種好的果實進行保鮮膜保濕,保持果實周圍溫度為25 ℃、濕度為95%。分別在接種后第0、24、48、72 h,使用超景深顯微鏡(DVM6A,Leica,德國)觀察分生孢子在果實接種處的萌發(fā)狀態(tài),并拍照記錄。

      1.5.2 溫度對分生孢子萌發(fā)的影響

      在無菌載玻片上鋪一層水瓊脂(1%,w/v),待其凝固后滴加少量孢子懸液,并用玻璃棒輕輕地涂抹均勻。將制作好的帶菌載玻片置于帶有濕潤濾紙的培養(yǎng)皿中保持濕度,隨后在5、10、15、20、25、30、35 ℃的培養(yǎng)箱中恒溫培養(yǎng)。每2 h 使用顯微鏡觀察1次孢子萌發(fā)情況,并隨機選取100個孢子統(tǒng)計萌發(fā)率,共觀察10 h,重復3次。

      1.5.3 濕度對分生孢子萌發(fā)的影響

      按照濃硫酸濕度控制法,設置5個濕度條件分別為70%、80%、90%、100%、100%+ddH2O[11]。帶菌載玻片的制作方法同上,隨后在不同濕度的密封盒中恒溫培養(yǎng)(25 ℃)。6 h 后顯微鏡觀察孢子萌發(fā)情況,并隨機選取100個孢子統(tǒng)計萌發(fā)率,重復3次。

      1.5.4 光照對分生孢子萌發(fā)的影響

      使用載玻片萌發(fā)法檢測光照對分生孢子萌發(fā)的影響,使用LED日光燈為光源,光照條件分別為全光照、光暗交替(光照黑暗間隔時間為0.5 h)、全黑暗3個條件。帶菌載玻片的制作方法同上,隨后在不同光照條件培養(yǎng)箱中恒溫(25 ℃)、恒濕(95%)培養(yǎng)。每2 h 使用顯微鏡觀察1次孢子萌發(fā)情況,并隨機選取100個孢子統(tǒng)計萌發(fā)率,共觀察時間8 h。重復3次。

      1.6 統(tǒng)計分析

      使用GraphPad Prism 8 軟件(GraphPad Inc.,CA,USA)對孢子萌發(fā)實驗進行統(tǒng)計分析和作圖,采用雙因素方差分析(ANOVA)檢驗不同處理的差異顯著性。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菌株分離及柯赫氏法則驗證

      通過組織分離法對果實腐爛部位進行病原菌的分離和純化,共分離純化出27個真菌菌株。經(jīng)過對菌落形態(tài)的差異分析,最終選定了4種具有代表性的菌落形態(tài)不同的真菌進行后續(xù)研究。將純化后的真菌回接至梨果實后,觀察發(fā)現(xiàn)病斑與初始病斑基本一致,從病斑處再次分離得到了相同的病原菌。

      發(fā)病過程觀察結(jié)果表明,在高濕度條件下,所有菌株均會在發(fā)病部位產(chǎn)生大量的菌絲(圖1)。菌株Y001 和Y002 均導致果實表面形成深褐色圓形病斑,病斑凹陷明顯,病、健部位明顯分離,菌株Y001 的病斑擴展速度相對于菌株Y002 的病斑擴展速度較慢,在發(fā)病后期,2種病斑表面長有黑褐色霉狀物,且Y002 的菌絲量明顯較多。菌株Y003初期在果實上導致淺褐色病斑,病斑凹陷明顯,病、健部位明顯分離,擴展速度較快,后期在病斑表面長有大量白色菌絲。菌株Y004 初期在果實上導致淺褐色圓形病斑,且病斑表面凹陷,邊緣明顯,擴展十分迅速,病斑表面長有白色小疣狀發(fā)霉顆粒,后變?yōu)樗{色。因此,這4 株真菌均為導致‘紅香酥’梨果實腐爛的病原物,分別被命名為Y001、Y002、Y003 和Y004。

      圖1 ‘紅香酥’梨果實真菌病害特征Fig.1 Disease symptoms of pathogenic fungi in‘Hongxiangsu’pear fruit

      2.2 病原菌的形態(tài)學特征

      經(jīng)單孢子培養(yǎng)和顯微觀察菌絲及孢子形態(tài),對病原菌的形態(tài)學特征進行鑒定(圖2),菌株Y001 在平板上的菌落形態(tài)呈圓形,黃綠色菌絲,邊緣比較整齊;分生孢子為紡錘形,黃褐色,有分隔且縊縮,大小為(14.170~37.060)μm×(5.798~10.254)μm;分生孢子梗為黃褐色,分生孢子著生在梗的末端。菌株Y002 的菌落為圓形,最初菌落顏色為白色,后變?yōu)槟G色,呈絨毛狀,邊緣比較整齊;分生孢子為橢圓形或紡錘形,黃褐色,分隔處 縊 縮,大 小為(5.042~8.345)μm×(3.507~5.582)μm;分生孢子梗為黃褐色,分生孢子著生在其末端。菌株Y003 菌落為近圓形,菌落初為白色,后逐漸變?yōu)榉奂t色,邊緣整齊;分生孢子為兩端稍尖的鐮刀形或卵圓形,無色單孢子,無分隔,大 小為(10.802~18.458)μm×(3.878~5.166)μm;分生孢子梗無色,分生孢子著生在其側(cè)面。菌株Y004 的菌落呈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狀,初為白色,后逐漸變綠,邊緣十分整齊;分生孢子為球形,無色單孢子,大小為(3.347~4.029)μm×(3.451~4.175)μm;分生孢子梗為帚狀,無色,分生孢子在其頂端串生。

      圖2 ‘紅香酥’梨果實病原真菌的形態(tài)特征Fig.2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hogenic fungi in fruits of‘Hongxiangsu’pear

      2.3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學鑒定

      在形態(tài)學鑒定結(jié)果的基礎上,提取真菌菌株Y001、Y002、Y003 和Y004 的總DNA,根據(jù)文獻報道不同真菌所適合的引物進行PCR 擴增并測序。測序結(jié)果經(jīng)NCBI 網(wǎng)站在線BLAST 分析,初步鑒定到菌株的屬水平。進一步將各菌株測得的2個基因序列進行合并,使用NJ 方法構(gòu)建系統(tǒng)進化樹(圖3),菌株Y001 和Y002 與Alternaria alternate、菌株Y003 與Fusarium proliferatum、菌株Y004 與Penicillium expansum菌株聚在一起。結(jié)合圖1 的形態(tài)學鑒定結(jié)果,基本明確了4 株菌株的分類學地位。

      圖3 基于ITS 和EF-1α/BenA 基因序列的‘紅香酥’梨果實病原真菌系統(tǒng)發(fā)育樹Fig.3 Phylogenetic tree of pathogenic fungi from fruits of‘Hongxiangsu’pear based on ITS and EF-1α/BenA gene sequences

      2.4 孢子體內(nèi)萌發(fā)觀察

      在果實傷口注射分生孢子,利用超景深顯微鏡觀察4個菌株在‘紅香酥’梨果實中的孢子動態(tài)萌發(fā)規(guī)律。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在放大約400~700 倍時,4株菌在接種第24 h 后分生孢子均無明顯差異跡象,而在接種第48 h 后可以明顯看到大量的分生孢子萌發(fā)產(chǎn)生的菌絲,在接種第72 h 后菌絲量增長迅速,幾乎掩蓋住整個傷口。菌株Y003 和Y004在放大約700 倍時,可以明顯看到其特異的分生孢子梗等部位(圖4)。

      圖4 超景深顯微鏡觀察病原真菌孢子在‘紅香酥’梨果實上的萌發(fā)Fig.4 Observation on spore germination of four pathogenic fungi in‘Hongxiangsu’pear fruit by super depth of field microscope

      2.5 溫度、濕度和光照對分生孢子體外萌發(fā)的影響

      通過檢測不同溫度、濕度和光照條件下分生孢子的萌發(fā)率,以明確病原真菌分生孢子的生物學特征(圖5)。通過測定不同溫度下分生孢子隨時間的萌發(fā)率,菌株Y001 分生孢子在第4 h 時開始大量萌發(fā),并且溫度為25、30 ℃時萌發(fā)率最高,第8 h 分生孢子的萌發(fā)接近100%。因此,Y001 的孢子最佳萌發(fā)溫度為25~30 ℃。菌株Y002 的分生孢子也是在第4 h 時開始大量萌發(fā),且在20、25和30 ℃時萌發(fā)率最高,第6 h 萌發(fā)率接近100%。因此,Y002 的孢子最佳萌發(fā)溫度為20~30 ℃。菌株Y003 在第4 h 時,20、25、30 和35 ℃均略有萌發(fā)且25 ℃和30 ℃萌發(fā)最多,第6 h 時,孢子在25、30和35 ℃大量萌發(fā),在第8 h 達到最高。因此,Y002的孢子最佳萌發(fā)溫度為25~30 ℃。菌株Y004 在前6 h 時均未萌發(fā),第8 h 時溫度高于20 ℃的孢子均有少量萌發(fā),第10 h 時大量萌發(fā),且溫度為25 ℃時萌發(fā)率最高。因此,Y004 的孢子最佳萌發(fā)溫度為25 ℃。

      圖5 溫度對‘紅香酥’梨4種病原菌孢子萌發(fā)率的影響Fig.5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spore germination rate of 4 pathogenic fungi in‘Hongxiangsu’pear fruit

      通過濃硫酸控制濕度法,檢測恒溫培養(yǎng)8 h 后不同濕度條件對分生孢子萌發(fā)的影響。結(jié)果如圖6所示,當環(huán)境濕度為70%時,除菌株Y001 的分生孢子有微量萌發(fā)外(7%),其余3 株真菌的分生孢子均不萌發(fā);當濕度為80%時,除菌株Y004 不萌發(fā)外,其余3個菌株均有萌發(fā)(32%~49%);當濕度為90%時,4個菌株均有萌發(fā),其中菌株Y002 的萌發(fā)最高(79%),Y004 的萌發(fā)率最低(30%);當濕度為100%時,菌株Y003 的萌發(fā)率達到了90%,Y004 的萌發(fā)率為40%;當濕度為100%+ddH2O時,除了菌株Y004 的萌發(fā)率略低外(77%),其余3個菌株的孢子萌發(fā)率均接近100%。

      圖6 濕度對‘紅香酥’梨4種病原菌孢子萌發(fā)率的影響Fig.6 Effect of humidity on spore germination rate of 4 pathogenic fungi in‘Hongxiangsu’pear fruit

      當使用全光、全暗和光暗交替3種光條件處理分生孢子時,除了菌株Y003 外,其余菌的分生孢子萌發(fā)不受光照的影響(圖7)。菌株Y003 在受光照6 h 后開始大量萌發(fā),而當光照時間達到8 h 時萌發(fā)率可達58%。光暗交替同樣可以促進菌株Y003 分生孢子的萌發(fā),在第8 h 時萌發(fā)率達到60%,這說明,光照可促進菌株Y003 的孢子萌發(fā)。

      圖7 光照對‘紅香酥’梨果實中4種病原菌孢子萌發(fā)的影響Fig.7 Effect of light on spore germination of 4 pathogenic fungi in‘Hongxiangsu’pear fruit

      3 討論

      果實病害是長期以來困擾果農(nóng)和貯藏企業(yè)的重要問題。本研究分離并鑒定出了4 株導致‘紅香酥’梨果實貯藏期的病原物,分別為2個鏈格孢屬真菌Alternaria alternateY001 和A. alternateY002,1個鐮刀菌屬真菌F. proliferatumY003 和1個青霉菌屬真菌P. expansumY004。

      鏈格孢的寄主范圍很廣,且傳播方式多樣,侵染后會造成嚴重危害[12-14]。其中,由鏈格孢引起的梨黑斑病是世界范圍內(nèi)的重要病害,不僅侵害果樹上葉片和果實,還對貯藏期的果實健康造成嚴重威脅[15-16]。我國梨產(chǎn)區(qū)的主要鏈格孢主要分屬6個種:細極鏈格孢(A. tenuissima)、細鏈格孢(A.alternata)、喬木鏈格孢(A. arborescens)、梨黑斑鏈格孢(A. gaisen)、棉鏈格孢(A. gossypina)、長柄鏈格孢(A. longipes),其中A. tenuissima和A. al?ternata為優(yōu)勢種[17]。本研究分離鑒定出2 株引起‘紅香酥’梨貯藏期病害的鏈格孢菌Y001 和Y002,經(jīng)形態(tài)學和分子學鑒定均屬于細鏈格孢(A. alter?nate),并且試驗發(fā)現(xiàn)其孢子萌發(fā)受溫度和濕度影響較大,對光照不敏感(圖7)。

      鐮刀菌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不僅在小麥、玉米等大田作物上危害嚴重,而且可侵染多種果蔬作物,包括蘋果[18]、香蕉[19]、冬棗[20]、土豆[21]、洋蔥和大蒜[22]等。然而,很少有關(guān)于鐮刀菌引起的梨果實病害報道。近年,在翠冠梨中報道了1個可以引起果實腐爛的鐮刀菌,經(jīng)形態(tài)和分子鑒定為層出鐮刀菌F. proliferatum[23],與本研究中分離得到的菌株Y003 歸為同1個種。因此,鐮刀菌在梨貯藏中所引起的病害應引起人們的重視。

      青霉菌是果蔬采后貯藏中的常發(fā)真菌病害,主要由擴展青霉(P. expansum)、指狀青霉(P.digitatum)和意大利青霉(P. italicum)所引起。本研究從‘紅香酥’梨中分離純化出的菌株Y004 經(jīng)形態(tài)學和分子學鑒定為擴展青霉(P. expansum),與其它品種梨果實中報道的青霉菌的種類一致[24-25],進一步說明擴展青霉在采后梨果實病害中分布十分廣泛。

      分生孢子是子囊菌門真菌寄生在宿主上時產(chǎn)生的無性孢子,孢子萌發(fā)在真菌病原物的致病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11,26]。與傳統(tǒng)的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不同,本研究通過運用超景深顯微鏡,直觀地觀察到4 株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在梨果實體內(nèi)逐步萌發(fā)成為菌絲的動態(tài)過程,分生孢子在48 h即可在果實傷口產(chǎn)生大量的菌絲,說明在果實貯藏時期應加強對冷庫等貯藏空間的消毒等處理。孢子在萌發(fā)過程中受到多種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明確孢子萌發(fā)條件,有利于通過調(diào)控貯藏條件來減少病害發(fā)生[27-29]。本研究通過控制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檢測孢子萌發(fā)活性,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高溫顯著抑制了4種真菌的孢子的萌發(fā),這可能是由于高溫導致孢子細胞內(nèi)大量活性氧自由基(ROS)的累積,進而對體內(nèi)的大分子蛋白和脂類造成過氧化損傷,從而表現(xiàn)出抑制孢子萌發(fā)效果[30]。另外,光照明顯影響了F. proliferatumY003 的孢子萌發(fā),這與光照可能是某些真菌體內(nèi)的生物途徑的轉(zhuǎn)錄激活與抑制因子有關(guān)[31]。這些結(jié)果表明,在‘紅香酥’梨果實的采后和貨架期貯藏中應盡量保持低溫、低濕和避光狀態(tài),從而降低A. alternata、F. pro?liferatum和P. expansum等真菌的孢子萌發(fā)活性,減少腐爛發(fā)生。

      4 結(jié)論

      組織分離法從河北省代表性冷庫的‘紅香酥’梨果實上分離出27 株真菌菌株,赫氏法則驗證了4株典型病原真菌的致病性;綜合其形態(tài)學和分子學特征明確了病原菌的分類學地位,4 株真菌分別被鑒定為Alternaria alternateY001,Alternaria al?ternateY002,F(xiàn)usarium proliferatumY003 和Peni?cillium expansumY004;超景深顯微鏡觀察發(fā)現(xiàn)梨果實上的分生孢子在48 h 內(nèi)即可萌發(fā)出大量的菌絲;溫度和濕度對4 株菌的孢子萌發(fā)有顯著影響,而光照可促進菌株Y003 的孢子萌發(fā)。

      猜你喜歡
      香酥分生孢子孢子
      云椒香酥小黃牛
      美食(2024年3期)2024-03-17 17:59:01
      幾種不同包裝方式對香酥蝦球理化性質(zhì)及揮發(fā)性成分的影響
      油松枯梢病菌孢子萌發(fā)率測定方法探索
      香酥菠蘿派
      唐山香酥饹馇圈
      油松枯梢病菌分生孢子器誘導方法探索
      鯽魚黏孢子蟲病的診斷與防治
      制作孢子印
      無所不在的小孢子
      香梨樹腐爛病菌分生孢子獲取方法及萌發(fā)條件的研究
      浑源县| 株洲市| 岳阳市| 响水县| 沾化县| 达尔| 中江县| 孙吴县| 纳雍县| 周宁县| 井陉县| 瑞丽市| 诸城市| 临清市| 平远县| 台江县| 肥东县| 黄龙县| 八宿县| 宜州市| 成安县| 山东| 饶平县| 通州区| 永清县| 自治县| 鹤岗市| 安康市| 双柏县| 东宁县| 商河县| 应用必备| 谷城县| 钟山县| 广宁县| 甘孜| 疏勒县| 内黄县| 翁牛特旗| 辽源市| 晋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