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波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的全面進步和綜合國力的提升,傳統(tǒng)文化又重新引起了國人的重視,如何在基礎教育中更好地傳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己成為新時期教育改革的重要議題之一。語文即文化,語文教學就是對學生進行人文內(nèi)涵和精神文明的教化,初中語文教學正是落實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徑,其中,漢語言文學知識是語文學科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蘊含了豐富的語言知識和傳統(tǒng)文化,教師將漢語言文學知識作為向青少年傳播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既能滿足學生對語文學科知識的獲取和應用,又能提升學生的文化情操,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出有文化底蘊、敢于擔當?shù)男乱淮鐣髁x事業(yè)接班人。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初中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初中是學生語言學習的關鍵階段,初中語文教學的首要目標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語文基礎知識,并初步具備運用語言、文字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的能力。漢語言文學知識蘊含了豐富的語文學科理論和傳統(tǒng)文化精髓,將漢語言文學知識融入到語文教學中既能有效完成上述教學目標,又能對學生的語文學習帶來增益效果。因此,本文首先對初中語文漢語言文學進行分析,在進行分析的基礎之上,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教學策略,以此來進一步提高初中語文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質(zhì)量。
一、初中語文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教學水平的欠缺
教師是學生的授業(yè)解惑者,要想更好的提高初中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知識水平,就必須要提升教師在漢語言文學教學方面的水平。教師教學水平的欠缺主要從以下2個方面來進行體現(xiàn):一方面教師對學生進行漢語言文學的學習沒有信心,認為語文漢語言文學是一門專業(yè)知識較強的學科,學生在學習漢語言文學方面的能力有待提升,對學生的期望度不高,另一方面體現(xiàn)在教師在對自我的教學方面,存在信心不足的現(xiàn)象,認為自己教不好、教不會,學習的能力不強,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
(二)教師教學方法陳舊
目前,在大多數(shù)初中語文漢語言文學課堂中,多數(shù)教師還是使用原來的教學手段,其主要的特點表現(xiàn)在老師說學生聆聽方面,依舊是采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式,過于強調(diào)書面知識的內(nèi)容,以提升學生學習成績?yōu)橹攸c的教學模式。這種陳舊的教學給學生帶來一沉悶、枯燥的學習感覺,致使學生對學習漢語言學的興趣逐漸降低,失去學習的興趣,有的甚至出現(xiàn)厭學、逃課等不良的學習情緒,這種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漢語言文學的學習欲望大大下降,致使學生在學習方面的積極性不高,達不到教學的效果。
(三)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積極性不高
就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講,學生不論在心理還是身體方面,均處于青春期的發(fā)展階段,思維都比較活躍,是一群有朝氣和活力的青少年,但對于漢語言文學這門課程來說,大多數(shù)學生都不喜歡,在課堂的學習中呈現(xiàn)出一定的枯燥性,上課不愿意進行學習和聽講。而漢語言文學本身作為一科復雜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學生不僅不感興趣,還會覺得比較反感,在加上教師在教學方法上依舊是按照陳舊的教育理念,沒有進行一定的創(chuàng)新,更加使學生感覺枯燥無味,從而在漢語言文學的學習方面提不起學習的興趣。
二、初中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漢語言文學在教學過程實施中,教師的教學水平是導致上述問題的重要原因,這就要求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首先,教師應對學生們充滿信心,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要相信我們的學生,每一個都是愛學習的好學生,是國家可用的棟梁之才,培養(yǎng)學生在漢語言文學方面進行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漢語言文學的學習中,教師應不斷地去鼓勵和激勵學生,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其次教師要擺正自己在教學中的態(tài)度,更新教育教學的觀念,積極的去學習現(xiàn)代教育方法,并將有關方法運用到實踐中來。根據(jù)新課改要求,把握好漢語言文學的教學理念,將提升學生在漢語言文學方面的文化素養(yǎng)作為教學的重點。
(二)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
在初中漢語言文學教學課堂中,教師教學方法的選取,直接影響了學生對學習漢語言文學習的興趣與效果,因此,這就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激發(fā)對學生學習漢語言文學的興趣,而這一方式這不僅需要教師要摒棄原有陳舊、落后的教學模式,還要及時的進行教學方法更新,選擇適合現(xiàn)代初中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模式,可以運用現(xiàn)在最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即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例如運用圖片、事物、文字、聲音等進行教學,從而給學生帶來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除此之外,教師還可用游戲教學法進行教學,能夠使學生在一種輕松、快樂的氣氛中更好去學習漢語言文學。將游戲和教學巧妙的進行結合,從而促進了學生在漢語言文學學習方面的積極性。
(三)提升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積極性
提高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積極性,首先,最重要的是讓學生了解這門學科的意義和重要性,讓他們能夠充分理解這門學科的發(fā)展,對自身以后的學習和在社會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學生能夠產(chǎn)生學習漢語言文學的動力。其次,教師充分利用好語文教學的課堂時間,重視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設置有趣的教學方式,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的教學當中。例如在課堂上可以采取“我問你答”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要進行分析總結,根據(jù)每個同學的不同情況,及時的給出一定的建議和意見,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漢語言文學,并對學生進行適當性的鼓勵,提高學生在漢語言文學學習方面的興趣。
三、結語
語言文學作為我國的一種傳統(tǒng)文化,從古至今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在語文學科的知識體系中,漢語言文學知識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語文教師以漢語言文化知識為載體,在促進學生知識學習的基礎上也能為學生構建起濃郁的文化學習氛圍,并由此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是非辨別能力以及道德價值觀念。這是落實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促進中學語文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田玲.如何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tǒng)文化[J].學周刊,2020(16).
[2]張言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對策[J].當代教研論叢,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