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恩儀
摘 要:當今時代新媒體不斷沖擊著傳統(tǒng)媒體,傳統(tǒng)媒體的生命已接近尾聲,關于新舊媒體關系的探討卻并未減少,本文在三方面淺淺分析了新媒體運營的核心競爭力,來探討新時期新舊媒體之爭局面下新媒體的優(yōu)勢與競爭點。
關鍵詞:新媒體;核心競爭力;媒體運營
導論: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與普及,傳統(tǒng)媒體世界正面臨一場革命,新興媒介勃興活躍,互聯(lián)網平臺延伸拓展,海量信息膨脹堆積,大眾的娛樂性井噴,這些都給現代傳播構建出了一個現階段傳播力量正面臨的社會語境,加速了數字化傳播時代的到來。與此同時,傳統(tǒng)媒體已表露出難以抵抗的疲態(tài),互聯(lián)網信息呈現出話語權下移與分化、信息傳播方式及傳播主體多元化等特點,沖破了過去一向自守的介質壁壘,創(chuàng)造出一個屬于新時代的傳播方式。新媒體對社會的影響是全面的深刻的,它正在以勢不可擋的勢頭沖擊世界,甚至已超過傳統(tǒng)媒體曾經帶來的震動,成為當前的熱點討論話題。
一、什么是媒體的核心競爭力
核心競爭力一詞首先出現在經濟學概念中,是指能夠為企業(yè)帶來比較競爭優(yōu)勢的資源,以及資源的配置與整合方式,并且會隨著企業(yè)資源和配置的變化而發(fā)生變化。[1] 而作為媒體的核心競爭力,則是指在同一媒體傳播范圍中,具有個體性質的被單一媒體持有的能力,也可以簡單說成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這一能力主要是和媒體本身的資源含量有關。比如說現代社會的傳統(tǒng)媒體的所有資源已經被開發(fā)到接近極限,現在面臨著尷尬的局面。并且這樣的媒體間的競爭關系也能夠使新媒體和傳統(tǒng)媒體在一定時期內保持現實或潛在競爭優(yōu)勢的動態(tài)平衡,憑借著核心競爭力產生的動力,促使媒體在競爭中共同更新優(yōu)化。
二、淺析新媒體
中國傳媒大學廖祥忠教授在當今時代傾向于將“新媒體”理解為“以數字媒體為核心的新媒體”。指的是新媒體以媒體互動的新方式、媒體技術的新融合、媒體產品的互相依賴與交疊等作為一個個零件,在數字化的內核之上,不斷向外延伸搭建出屬于自己的構造和系統(tǒng)。[2]另一種說法是清華大學教授熊澄宇提出的,新媒體是從“出現”和“影響”兩方面對比新舊媒體差異區(qū)分形成的一個相對的概念,并且在快速滾動和即時推進。[3]
而我更傾向于把兩種說法結合在一起,新媒體是以數字化為核心順應社會發(fā)展而相對于傳統(tǒng)媒體的一種新時代產物,塑造了不同的社會傳播模式,建立了更加開放的信息交流平臺,改變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開創(chuàng)了一個全新的新媒體時代。
三、新媒體運營的核心競爭力
1.數字化
新媒體運營的核心競爭力首先體現在其數字化上,從前人們在傳統(tǒng)媒體上獲取消息要等待產品的制作和產出過程,比如說新聞報紙的信息傳播,編輯需要整合最新信息,調整順序,整理排版,最后制作發(fā)售,人們在報紙上所獲取的信息最快也不能超過報紙的制作時間,從中可以看出傳統(tǒng)媒體的時間滯后性。隨著數字科技的發(fā)展,現在人們可以通過信息發(fā)布的平臺隨時隨地獲取信息,加快生活節(jié)奏,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便捷。
2.話語權下移
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使得人們的生活被很多碎片化的內容切分,碎片化成為社會發(fā)展的趨勢,沖擊著以往重視泛眾傳播的傳統(tǒng)媒體,而現今報紙的傳播定位變?yōu)椤胺直妭鞑ァ保_始圍繞“讀者關心的是什么”來做文章以此應對不同受眾群體的信息需求。碎片化是受眾追求自我、追求個性的必然發(fā)展,是傳播者從事傳播活動的主要依據。[4]“多種媒體,一個聲音”的傳播方式已不能滿足“碎片化時代”受眾個性化的信息需求,人們追求在傳播結構中的廣泛參與和訴求表達,差異化大大強化了受眾作為傳播個體處理信息的能力,促使傳統(tǒng)話語權解構和上游角色成分的深刻變化,改變了傳統(tǒng)媒體的語態(tài)環(huán)境,衍生出了“自媒體”模式,信息傳播的話語權下移到了大眾手中。
3.平臺多樣,信息內容豐富
就傳播的影響力而言,傳統(tǒng)媒介市場的份額下降,舊有的傳播運作架構式微,話語權威和傳播效能都被大大削弱,曾經某單個媒介“獨攬大權”的局面已經不可能再出現了。當前勃興的新興媒介多足鼎立平分市場份額,信息的傳播道路多樣且通暢,推動傳播的內容生產方式轉變。不同于傳統(tǒng)的紙媒或廣播等單一的無限復制和格式化的生產模版,大眾與信息內容呈現出互動關系,人們在多種平臺可以享受不同形式的個性化信息內容。比如在短視頻平臺上刷視頻,在小紅書上看圖文,在閑魚上買賣二手物品,各個軟件都有自己的受眾群體,既受惠于個性化社會,又反過來促進群體的個性化演變。
參考文獻:
[1]“核心競爭力”百度百科詞條.
[2]何為新媒體?[J]廖祥忠.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08(05).
[3]新媒體與文化產業(yè)(清華大學熊澄宇).
[4]解讀新媒體的幾個關鍵詞(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喻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