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是構建學生正確心理認知、塑造學生健全人格的活動;是豐盈學生個體生命、凈化學生靈魂的過程。對初中班級而言,閱讀也是轉化薄弱班級的對癥良藥。通過閱讀,讓文字牽著學生的思想前行,用文學作品的正能量喚起學生對美好人性的追求,熔鑄班級進步的集體夢想,凝聚班級發(fā)展的精神力量,推動薄弱班級浴火重生。本文闡述了在薄弱班級中推廣閱讀的意義,并就如何用閱讀轉化薄弱班級的具體策略進行了探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校園閱讀;讀寫結合;初中教學;薄弱班級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16-0189-0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6.063
轉化初中薄弱班級是基礎教育的難點之一,具體的轉化方法因班級實際情況不同而千差萬別。通過閱讀轉化初中薄弱班級,體現(xiàn)了用思想引領學生自主發(fā)展的理念。實踐證明,用閱讀轉化初中薄弱班級操作簡便、適用性廣、教育效果良好,可以在具體的實踐教學中普遍、積極推廣。
一、在初中薄弱班級中推廣閱讀的意義
(一)閱讀是初中生心靈成長的營養(yǎng)劑
初中生的思想意識正處于急劇變化期,獨立意識初露端倪,但膚淺、幼稚的成分仍居主導地位。為了化解他們成長中的困惑,初中生在接受師長教導、同伴影響的同時,也可以用閱讀來化解心結、開闊胸襟。“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一個學生心靈的成長速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閱讀的廣度與深度,通過閱讀學生迷茫的心靈得以被喚醒,干涸的靈魂得到滋潤。閱讀能幫助學生告別浮躁、張揚、庸俗、虛妄、跋扈、無知、自以為是,讓他們走向文明、高尚、自信、謙和、陽光、博學、善于溝通。閱讀對于初中生心理發(fā)育的重要性等同于陽光對于綠色植物的重要性,因此,閱讀可以稱為初中生心理成長的營養(yǎng)劑、潤滑劑、催化劑,是與學生成長、成功、成才相生相伴的人性修煉活動。
初中薄弱班級學生的個性差異大、底子薄、問題多,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手段常常難以奏效,但利用閱讀卻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班主任可以利用薄弱班級中個別學生喜歡閱讀的優(yōu)點或從學生感興趣的讀物著手打開推廣閱讀的突破口,因生而異幫助學生制訂閱讀目標,引導學生選擇利于自身發(fā)展、有趣且富有教育意義的書籍閱讀。教師要采取小目標、低起點、小步幅、多批次的策略對學生進行閱讀訓練,閱讀書籍可以從一本到多本、內(nèi)容從膚淺到深奧、參與的學生從少數(shù)到全員,讓學生由被動閱讀到主動參與。通過閱讀實踐讓學生體驗到閱讀的樂趣,點燃學生內(nèi)心深處的閱讀欲望,使其認知水平在閱讀中獲得提升,思想得到升華。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也許會直接接受書本中的某個觀點,也可能在內(nèi)心通過思辨而形成自己的價值判斷。在持續(xù)閱讀的過程中,學生不斷進行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其學識、思想進入自我生長的良性軌道。當這種狀態(tài)達到一定境界時,班內(nèi)的不良現(xiàn)象自然煙消云散,薄弱班級就會像鳳凰涅槃一樣浴火重生。
(二)閱讀是班級傳播正能量思想的最佳方式
薄弱班級之所以薄弱,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班級的正能量不足,不良思潮占據(jù)班級學生思想的主陣地?!芭钌橹校环鲎灾?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弊屨芰克枷胝紦?jù)班級思想的主陣地是班級發(fā)展進步的前提條件。
消除班級不良思潮可以用制度約束,如規(guī)定學生不能出現(xiàn)某些行為,如有違反就按班規(guī)進行處罰;也可以采用和風細雨式的千次說教、萬次示范對有不良行為的學生進行引導。但制度約束對于班級的“熊孩子”來說幾乎形同虛設,教師的正面引導說教也有受教學生體驗不深、接受有限、時效短、易反復的缺憾。所以這種從外界向學生內(nèi)心直接輸入思想的教育方式并不能全面徹底消除班內(nèi)的不良風氣。班級是學生成長的微環(huán)境,如果在班級內(nèi)營造爭相閱讀的氛圍,可以在潤物無聲中使學生內(nèi)心產(chǎn)生彌補差距的向上之力,進而消弭班級“散、亂、差”的不良狀態(tài)。
班主任可以借助校園閱讀的有利環(huán)境,把班級打造成書香園地,形成人人手不釋卷、個個潛心閱讀的局面,學生就會自主從書本中汲取人類文化的精華,進而讓充滿正能量的思想在班級中得以傳播、弘揚,使每個學生的認知、情感、態(tài)度、行為都受到人類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浸染。在潤物無聲中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如沐春風中拂拭學生的思想塵埃,增長學生的知識,延續(xù)優(yōu)秀文化基因,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和思想境界水平。當學生的心田被人類正能量的思想充盈時,學生的行為也會隨之發(fā)生變化,薄弱班級的轉化就成了水到渠成之事。比如,初中薄弱班級容易出現(xiàn)學生厭學的情況,班級中流行讀書無用等論調(diào),進而出現(xiàn)多人曠課、不完成學習任務等不良行為,有些學生甚至拿姚明成功的事情為自己的違紀、思想懈怠進行辯解,認為姚明靠天生的高個子也能成為人生贏家。對此,班主任找來《名揚天下》指導全班學生閱讀,針對學生的思想認識設計了相應專題進行討論,通過閱讀交流學生很快認識到:姚明天資聰穎、生活條件優(yōu)越,但他并沒有因此而產(chǎn)生絲毫懈怠,反而靠勤奮努力成了學霸,靠百折不撓的堅持最終獲得了成功。而天分和生活條件都很普通的自己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那些曾經(jīng)拿姚明事例為自己的荒誕行為辯解的學生都萬分后悔。此后班中所有學生都不再把姚明當作僅靠天分和運氣就獲得成功的典范,而是把他當成勤奮勵志的榜樣,學生的不良行為很快就銷聲匿跡,自主爭先意識、集體合作意識都明顯增強。
(三)閱讀是促進班級靈魂形成的重要抓手
薄弱班級要想發(fā)展進步,進而轉化為優(yōu)秀班級,就一定要構建以班級靈魂為核心的班級文化。班級靈魂是班級師生集體的夢想和共同的價值取向以及在這個基礎上表現(xiàn)出的集體行為。塑造班級靈魂是一個多措并舉的漫長過程,班級靈魂成型越早,對班級發(fā)展越有利。閱讀活動能促使全班師生凝魂聚氣、強基固本,使全班師生在精神上強大起來,都有為班級奉獻的意識和行動,形成班級事事有人干,班中人人有事干的局面。落實班級制度成為每個學生自覺的行動,班級紀律的執(zhí)行不再有太多阻力。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進取意識逐漸增強,團結協(xié)作、奉獻鉆研精神更加突出。班級呈現(xiàn)生機勃勃、百舸爭流的良好局面。
(四)閱讀是轉化初中薄弱班級的力量源泉
轉化薄弱班級需要源源不斷的澎湃動力,這種動力不僅來自教師高度的責任心和高超的教育能力,更來源于全班學生的價值認同和精神追求,閱讀就是讓學生產(chǎn)生價值認同和高尚精神追求的最好方式。班級的發(fā)展史是以人化文、以文化人的歷史。一個學生的閱讀水平?jīng)Q定了他能否站在班級發(fā)展的制高點上發(fā)揮引領作用,有效提高班級的閱讀水平是促進班級進步的強大軟實力。所以,閱讀直接影響班級文化的形成與發(fā)展水平?!傲⑸硪粤W為先,立學以閱讀為本?!睂W生通過閱讀可以與先賢對話、與哲人同行,靈魂可以受到人類優(yōu)秀文化的洗禮、獲得高雅博大思想的浸潤。
當學生因迷茫而虛度青春時,《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可以讓他們獲取前進的信心與動力;當學生因困難而灰心喪氣時,《老人與海》可以讓他們汲取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當學生因浮躁而狂妄跋扈時,《繁星》《春水》可以讓他們獲得溫柔與謙和的教化;當學生為蠅頭小利而爭執(zhí)不下時,《可愛的中國》《紅巖》等書可以讓他們獲取無私奉獻、團結奮斗的精神力量。通過閱讀學生可以變得理性智慧、勇敢堅強、眼界開闊、胸襟豁達、善于分辨美丑、洞曉事理,進而增強班級的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讓學生的行為受到榮譽觀念、責任意識和爭先意識的引領,在成長的路上塑造最美的自己。當閱讀成為學生的習慣時,學生便會自覺把個人的發(fā)展目標同班級的發(fā)展目標同步,將個人能力凝聚成班級發(fā)展的集體智慧,迸發(fā)推動班級發(fā)展的磅礴力量。
二、用閱讀轉化初中薄弱班級的實踐操作
(一)讓學生愛上閱讀
對喜歡讀書的學生來說,閱讀是一種生命的享受,但是并非每個學生都對閱讀鐘愛有加,在初中薄弱班級中不愛閱讀甚至厭惡閱讀的學生比普通班級要多幾成。既然如此,如何點燃學生的閱讀激情、用閱讀放飛學生的青春靈魂,進而讓薄弱班級得到轉化?
1.教師、家長多方位直接教化,學科教學熏陶,班級閱讀制度的約束都可以讓部分學生領會閱讀的重要性,進而愛上閱讀。教師還可以用歷史故事和詩文名句浸潤學生的靈魂,在他們心靈深處播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種子。如“鑿壁借光”“囊螢映雪”“韋編三絕”等故事就對初中生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當屬教化學生積極閱讀很有效的名句。顏真卿的《勸學》、趙恒的《勸學》、陸游的《冬夜讀書示子聿》、劉向的《師曠論學》、袁枚的《黃生借書說》、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等都是引導學生努力讀書極好的素材。讓學生定期誦讀這些簡單易記的詩文,或讓學生對詩文進行改寫、嘗試寫讀后感,或將勸學名言張貼于教室、宿舍,或引導學生將其作為自己的座右銘,這些都可以起到強化學生閱讀意識的作用。久而久之,學生的思想就會受到教化,在潛移默化中愛上閱讀。
2.引導學生進行青春偶像遷移。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意識中憧憬著美好的未來,但又擺脫不了孩童時期的幼稚。他們心中往往有一個幻想自己未來形象的偶像,許多學生選擇姚明、馬云、喬布斯等名人作為自己的偶像。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通過向學生講述文學名人趣事、文學名著概要吸引學生關注閱讀,做文學巨匠的粉絲,讓魯迅、冰心、莫言、余光中、傅雷、蕭紅等文學家駐足學生心田。這樣學生就會主動尋找這些名人的作品進行閱讀。久而久之,閱讀就會成為學生內(nèi)在的需求,融入學生心靈成長的深處。
3.樹立好榜樣,引領學生從閱讀中追尋光明。教育是生命對生命的滋養(yǎng)、靈魂對靈魂的喚醒。閱讀既是教師站在大師肩膀上專業(yè)前行的坦蕩正途,也是師生修身同行的陽光大道。所以,教師要把閱讀當作日常功課,做學生閱讀的楷模,一個熱愛閱讀的教師一定能讓學生受到感染。如果想讓學生閱讀某部作品,教師一定要自己提前讀、反復讀,“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苯處熅毢昧藘?nèi)功,師生之間就有了豐富的交流話題,學生的閱讀就不會淺嘗輒止。除了教師自己躬身示范外,更重要的是要在班內(nèi)樹立閱讀的草根典型,讓學生中的閱讀達人發(fā)揮引領作用:可以讓他們?yōu)橥瑢W推薦好書,講解作品的故事梗概,介紹讀書方法,展示自己的讀書心得與習作。讓學生感受成功的閱讀者就在自己身邊,自己通過努力也可以成為這樣的人,在內(nèi)心深處播下“開卷有益”的種子,從而追尋榜樣的足跡前行,心無旁騖地潛心閱讀,在班級內(nèi)掀起爭相閱讀的熱潮。
(二)為學生做好精神配餐
“好書”是指引學生前進的燈塔,是支撐學生攀登前行的階梯,是洗滌學生心靈塵埃的清泉,是消除學生靈魂饑餓的大餐;但是“壞書”卻會對學生貽害無窮。因此,“讀書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選得精,讀得透徹。”教師要遵循少、淺、精、趣的原則,在卷帙浩繁的書海中幫學生選出閱讀精品。在考慮學生閱讀水平的基礎上,所選作品既要突出促進學生增長智慧、開闊學生眼界的作用,更要突出對學生思想成長“扶正祛邪、排毒美顏”的德育意義。整個初中三年里,教師應該推薦百本左右的書籍以供學生選讀,其中初中生最喜歡閱讀的《朝花夕拾》《童年》《呼蘭河傳》《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傅雷家書》等經(jīng)典是必薦書目。教師還要寫好這些書的簡介、讀書指導等,把它們打印出來張貼在教室里,以供學生了解、選擇。除了教師推薦,學生也可以自薦書目,在經(jīng)過教師審核和同學評判后進入班級薦書目錄。一般在同一時段內(nèi)班主任出示閱讀提綱,全班學生同讀一本書,閱讀能力強的學生可以進行深度閱讀、反復閱讀,用把十本書讀一遍的精力把一本書讀十遍,如此更能使人獲益。全班學生同步閱讀,方便學生之間交流心得,閱讀會更有實效。
(三)培育主動閱讀的班級文化
閱讀作為全班共同的精神活動,只有點燃學生的閱讀激情,在班級內(nèi)形成人人愛讀書、人人會讀書的局面,才能源源不斷地釋放無形的力量,推動班級發(fā)展。
1.養(yǎng)成先讀書名、封面、封底、序言、目錄,再了解作者及作品寫作背景的習慣,在沒有完成這些步驟之前不要讀正文。
2.提倡口、腦、手協(xié)同行動。強調(diào)“不動筆墨不讀書”,讀、思、踐、悟合一。凡閱讀必做批注,摘錄或記憶名言警句、優(yōu)秀文段,進行仿寫、復述、撰寫心得體會等。
3.掌握精讀、瀏覽、跳讀、誦讀、默讀等技巧,并能因書而異進行閱讀。對于極其優(yōu)秀的經(jīng)典片段可以反復咀嚼其精華,力求讀透、入心。
4.掌握群文閱讀技巧,會圍點打援,會對比領悟,進行深度閱讀。
5.讀背結合,多讀精背。每周要選擇經(jīng)典語句、段、文進行背誦,讓學生的文學積淀逐漸厚重起來。
6.引導學生見縫插針進行閱讀,堅持每天閱讀、永不間歇,不要貪多圖快,切忌一曝十寒。
7.盡可能選擇與語文學習同步的相關內(nèi)容閱讀,使課內(nèi)學習與課外閱讀相得益彰。
8.與同學、書友攜手同行,勇于展示閱讀成果。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加深思考,在集體討論中解疑釋惑。
9.收放結合,班主任既要適度對閱讀活動進行規(guī)定和約束,把握班級閱讀進展的大方向,又要適度創(chuàng)設學生自由閱讀的空間,讓學生的思想在圖書的天空中如鯤鵬展翅般自由翱翔。
(四)讓學生不斷品嘗閱讀的樂趣
學生的閱讀欲望和習慣需要不斷強化,才能讓閱讀如靜水潛流一般長久陪伴學生成長。要讓學生對閱讀的熱愛與日俱增,使學生的人生因閱讀而更加精彩,教師就要在班級內(nèi)持續(xù)不斷地開展各類活動。
1.定期舉行閱讀成果展示交流活動。安排學生每天進行簡短的閱讀收獲演講,教師進行鼓勵性點評。要做到人人參與、輪流展示,讓學生及時感受閱讀的樂趣,推動閱讀活動持續(xù)開展;班干部對班級閱讀定期進行總結和安排,讓閱讀活動有序開展;以小組為單位制作閱讀成果展示手抄報,張貼于教室供學生學習、品鑒、評價;建立線上讀書交流群,及時為學生解答閱讀疑惑,展示閱讀成果,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閱讀的興趣;每學期在班級內(nèi)至少組織一次師生經(jīng)典詩文誦讀大賽,推動全員深度參與閱讀活動;開展“交換作品,尋找書友”“經(jīng)典閱讀爭霸賽”等活動,調(diào)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結合社會流行文化借風行船。比如,結合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熱播,開展背誦李清照《如夢令》《聲聲慢》等作品的比賽;結合電視劇“少年派”的熱播,在班級內(nèi)進行《少年中國說》片段的誦讀;結合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慶祝活動,向學生推薦一些愛國詩詞進行背誦,讓學生體會閱讀與生活息息相關,生活中處處有閱讀。
2.親子閱讀。教師可以推薦書目,學生、家長和教師共同閱讀一部作品,讓閱讀走出課堂,深入社會和家庭,擴展學生閱讀的深度與廣度,凝聚更多教育力量推動閱讀活動的開展。
3.統(tǒng)籌安排,保證閱讀時間。將零碎時間充分利用起來進行閱讀,化解初中生讀書時間不足的問題。比如,每周安排兩次課外活動作為閱讀時間;讓學生每天自主安排30分鐘時間進行閱讀;讓學生利用星期天、上下學途中在車站等車的時間進行閱讀;讓學生假日在家進行閱讀等。
4.讀寫結合,吐故納新。閱讀是汲取前人思想與文學的營養(yǎng),寫作是思想情感與學識積累的自我表達,是閱讀的延伸和深化。實踐證明,讀寫結合對啟迪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文學情懷、發(fā)展學生健康人格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沙與水上》的作者,正高級教師李圯長期重視閱讀與寫作的結合訓練,讓學生體驗閱讀的樂趣,成效顯著。比如,他指導學生閱讀劉亮程的《走向蟲子》一文后,讓學生以“空房子里有一張桌子”為場景,仿照作品的風格在五分鐘內(nèi)寫出幾句話。在他的指導下,學生的積極性被激發(fā)出來,文思如泉,寫出了許多令人拍案稱奇的精彩語句。如有個學生所寫:“在一間空曠但沒有陽光的房間里,有一張桌子。這張桌子已經(jīng)好幾年沒有曬太陽了,好幾年滴水未進了,他聽到自己的心臟越來越?jīng)]有聲音了,他感覺自己的血液在血管里放慢了腳步,呼吸也好像越來越困難,他問自己,我要死了嗎?”可見,閱讀與寫作結合,只要抓準時機、找準路子,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感,這些靈感甚至會超乎教師的想象。所以,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廣闊的舞臺讓其綻放光彩,引導他們勇于在各類雜志上發(fā)表自己雖稚嫩但飽含靈性與生機的文字,接受更多點贊。這樣既能鼓勵優(yōu)秀學生本人,又能帶動更多學生參與閱讀。班主任還可以將學生發(fā)表的文章收集整理,并配上點評和作者照片,打印出來張貼在教室里,以供其他學生欣賞學習,這不僅是班級內(nèi)一道靚麗的風景,也是激勵學生不斷閱讀的目標和動力。
實踐證明,用閱讀轉化初中薄弱班級,一般在活動推廣一學期后,班級靈魂就會初步形成,班級由原來的以規(guī)章制度管理為主的模式切換到以閱讀引領的內(nèi)涵式發(fā)展模式。兩年后,實驗班級學生在縣、校級刊物發(fā)表文章的數(shù)量數(shù)倍于非實驗班級,班級文化特色鮮明,閱讀成為每個學生的生命需求,學生的思想在閱讀的引領下不斷前行。班級內(nèi)學生思想純正、陽光正派、凝聚力強,班級學風濃厚,學生成績優(yōu)異,全面實現(xiàn)由薄弱班級向優(yōu)秀班級的轉化。
參考文獻:
[1] 鄭立平.把班級還給學生——班集體建設與管理的創(chuàng)新藝術[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9.
[2] 劉玲.用書香浸潤心靈——初中生課外閱讀指導[J].科教導刊,2012(30).
[3] 盧明杰.讓學生愛上閱讀——初中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及分析[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7(9).
[責任編輯 康蘭明]
作者簡介:李建兵(1969.11— ),男,漢族,甘肅金塔人,中學高級,研究方向: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成長與發(fā)展;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學信息技術、地理學科教學;信息技術與中學學科整合。
課題項目: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7年度課題《轉化農(nóng)村初中薄弱班級的研究與實踐》(課題立項號:GS[2017]GHB057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