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田里的雜草會跟水稻搶營養(yǎng),不利于水稻生長。那么水稻雜草要如何去除呢?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水稻如何除草,以及怎樣判斷水稻是否發(fā)生除草劑藥害等問題。
水稻雜草怎么除
水稻田里的雜草去除可以根據(jù)雜草的生長習性來,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如雜草芽前處理、早期莖葉處理、后期雜草針對性。以下就是三個時期的實施做法。
芽前封閉時關鍵 對于當前水稻直播田,芽前封閉時非常重要的,不封閉不直播,如果要做直播,就一定要做芽前封閉,否則后期雜草時很難控制,建議使用30%丙草胺(安全劑型)100~120ml每畝,在播種后第二天噴施,一般要求播種種子有芽有根,田間無積水。對于芽前封閉,總體而言,打了芽前封閉比沒打要好,早打更好,芽前封閉里還可以加入芐嘧磺隆,謹慎使用吡嘧磺隆和丁草胺做芽前封閉。
早期莖葉處理和封閉相結(jié)合 只要做了芽前封閉,建議在雜草2~3葉即施用莖葉處理除草劑,做了芽前封閉的田塊,即便抗性很大,五氟磺草胺和氰氟草酯、雙草醚等效果都是較好的,一般早期建議使用五氟磺草胺和氰氟草酯來防除雜草,必要的時候加入丙草胺做第二次封閉。要注意的是,有人表示五氟磺草胺等抗性很大,實際上只要做好了芽前封閉,第二次使用五氟磺草胺這樣的藥劑效果也是較好的。
有針對性補殺 對于除草失敗的情況,建議用高劑量氰氟草酯或惡唑酰草胺來防治,注意千金子的防治,中晚稻建議做芽前封閉防治千金子,后期如果千金子難以防除,可以加入精惡唑禾草靈。
怎樣判斷水稻是否發(fā)生除草劑藥害
水稻種植期間,除草劑是常使用的農(nóng)藥產(chǎn)品。然而在使用水稻除草劑時,很多農(nóng)戶遇到了水稻除草劑藥害的問題。那么水稻除草劑發(fā)生藥害該如何判斷?
水稻因漚根、缺素或病蟲害等,有時會出現(xiàn)與除草劑藥害相類似的癥狀,但通過調(diào)查和分析,仍可判別是否屬除草劑藥害。
從施藥時期和施藥量判斷 如果施藥防治病蟲害的時間在水稻插(拋)秧后1~2天,則較敏感,有時出現(xiàn)藥害。個別農(nóng)藥產(chǎn)品高劑量施用也容易出現(xiàn)藥害。
查肥水、土壤狀況 藥后灌水過深(浸沒生長點),易產(chǎn)生藥害。檢查是否因施肥不當或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或禾稈綠肥漚田不當引起植株出現(xiàn)生長不良癥狀。
查病蟲害 稻管薊馬及稻食根葉甲危害的稻株會變矮小簇生,葉尖部分呈管狀卷起變枯黃,須根短小。水稻普通矮縮病的癥狀主要是葉片黃化并枯卷,植株矮縮,從頂部葉尖開始褪色,出現(xiàn)碎斑塊,但葉脈仍保持綠色,葉片常呈明顯的黃綠相間條紋。
看施藥前后禾苗長勢 水稻插(拋)秧正?;厍啵⒚纾┖螅绻惓0Y狀發(fā)生在施藥后,而相鄰同秧質(zhì)同品種其他田塊禾苗生長正常的可能是藥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