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五四到留法

      2022-05-30 11:34:40于寧
      美與時代·下 2022年9期
      關鍵詞:五四女性

      摘? 要:陳學昭以關注女性議題嶄露于五四文壇,無論是評論性文章還是散文,都以女性作為書寫的主體。留法時期的陳學昭,其創(chuàng)作繼續(xù)呈現(xiàn)出一種后五四文風,即從女性的情感體驗出發(fā),書寫女性細膩的情感;以性別視角為依托,對中法兩國女性進行比較;對國內(nèi)的革命思潮產(chǎn)生疏離。這一特征與其后來的革命文學書寫大相徑庭,可作為陳學昭本人創(chuàng)作的一個階段進行比較研究。

      關鍵詞:陳學昭;五四;留法;女性

      陳學昭于1924開始發(fā)表文章,1927年赴法留學(1928.9——1929.1曾短期回國),直到1935年初才回國?!皸钪A大姐告訴我可以去莫斯科學習……就在當天我去商務印書館看周建人先生,遇到了鄭振鐸先生,我告訴他我要去蘇聯(lián)學習了。他認真地對我說:‘你是學文學的,又不是學政治,學政治到蘇聯(lián)好。我一想,他的話很對,當晚我就去向楊之華大姐拿回了照片?!盵1]“為文學不是為政治”,這一留學的初衷,似乎成為陳學昭海外八年的隱喻與寫照,這一隱喻更是與其五四時期的創(chuàng)作風格密切相關,即關注女性的主體以及與女性相關的社會性議題。1920-1930年代的法國,正從一戰(zhàn)后的窘境中逐步恢復,“當時既不存在改變局面的辦法,也不存在這種愿望?!▏と送蹲笠淼钠?,卻做著右翼的夢,想通過發(fā)財致富達到個人幸?!盵2]。這種自由、務實的社會環(huán)境使得陳學昭的寫作沒有受到任何外在力量(包括意識形態(tài))的規(guī)訓,其創(chuàng)作風格與出國之前并無明顯的轉(zhuǎn)變,可以稱之為一種“后五四”文風:從女性的自身體驗出發(fā),書寫細膩的女性情感;以兩性的性別視角為依托,討論女性的社會議題(包括婚姻、職業(yè)、教育等),采取實用主義的方法論,為女性解放尋找出路;對“革命”思潮的有意疏遠甚至貶斥。

      一、女性的自我言說

      1924年,上海《時報》雜志舉行征文,陳學昭投稿《我所希望的新婦女》,最終發(fā)表于《時報》的新年增刊。可以說,這篇文章奠定了初入文壇的陳學昭的文學基調(diào),即對女性的關注與思考。文中,她列舉了自己所希望的新女性的條件,包括人格、學識、社會事業(yè)以及婚姻問題,并援引五四時期翻譯進中國的易卜生的戲劇《娜拉》中的一小節(jié),“我還有別的神圣義務,……我對于我的義務?!盵3]此時的陳學昭準確地契合了五四對中國文學的啟蒙態(tài)勢,即對個人的呼吁和對自由的提倡,身為女性作家,她將個人的范疇進一步指向女性的層面,即在啟蒙伊始封建意識依舊濃厚的“新社會”中,女性如何爭取自身的獨立和自由,成為“新婦女”。

      發(fā)表于《新女性》第1卷第12號的《給男性》,更是以匕首般的犀利口吻,探討兩性關系。因為“忍不住這沉悶,要來說幾句”[4]3,篇首連續(xù)拋出四個問句來質(zhì)問女性,進而直截了當,“我所見的新夫婦,從來沒有一對是和諧的”[4]3,然后批判中國男性的“奴性”根深蒂固,以及家庭生活對女性的束縛和殘害。通篇戰(zhàn)斗意味十足、鞭辟入里,體現(xiàn)出初入文壇的陳學昭對性別問題的自省與堅守。

      與此同時,陳學昭的散文,雖仍以女性為書寫主體,但文風與評論性文章鞭辟入里的特征大有迥異,而是以細膩、彷徨的筆觸呈現(xiàn)知識女性內(nèi)心的愁緒和苦悶。自1924年發(fā)表第一篇文章到1927赴法留學前夕,陳學昭在國內(nèi)出版的散文集有《寸草心》《倦旅》和《煙霞伴侶》,這些散文都包含一個鮮明的主體,即以“女性自我”這一主體身份進行女性言說,例如《倦旅》中的“逸樵”,或者是《煙霞伴侶》中的“我”,這些女性主體,帶有非常鮮明的“后五四”印記,彷徨、愁悶、孤寂,雖然會有反抗的意圖,但終究泯滅在實踐中?!稛熛及閭H》中的“我”雖寄情山水,卻也無處消愁的困境,“我寂寞的心里起了一陣莫名的悲哀!我覺得寂寞,我覺得悲哀!在這廣漠無垠的旅途上,我不夢想我心聲的交響者!”[5]而《倦旅》中的“逸樵”無聊的時候會抄錄古詩詞,試圖從中尋找力量。這與丁玲1928年發(fā)表對《莎菲女士的日記》所傳達的理念有相似之處,知識女性對時代和自身所持有的無可奈何、矛盾、失望等復雜的情感,同時知識分子的良知又決定了她們不肯輕易墮落,因此愁緒加倍,只好在文字里呻吟遍野。這種文壇的情緒與當時中國的國情有關,以資產(chǎn)階級意識形態(tài)為理念的五四運動,在反封建反帝國主義的浪潮中,逐漸分化,并不能夠堅定地繼續(xù)以“民主”和“科學”來讓中國社會變得更好,歷史需要新的勢力,或是新的階級登場,在這個新的階級足夠成熟之前,整個社會處于灰暗彷徨的階段,知識分子以特有的敏銳度覺察到了這種社會的情緒,于是出現(xiàn)了大量此類的創(chuàng)作。

      二、女性的情感體驗

      留法期間,陳學昭身負《大公報》外派記者的身份,經(jīng)常在國內(nèi)發(fā)表有關留學生活的游記、隨筆,這一時期她發(fā)表了《歐游雜記》系列、《旅法通信》系列等游記隨筆類文章。這一時期,陳學昭的寫作可看作對“五四”文風的承繼,即“后五四”風格。在這些文章中,“寂寞”“幻想”“枷鎖”“悠寂”等帶有感情色彩的詞匯經(jīng)常出現(xiàn),如“已被死埋了的心靈”[6]“生之倦怠與心靈之寂滅”[7]等。除了初到異國的不適與思鄉(xiāng)愁緒之外,法國所見令她失望也是這種情感產(chǎn)生的重要原因。陳學昭多次在文章中提及法國社會的種種弊端,例如法國社會“舊的極舊,新的極新”[8]117,上流社會的未婚女子不能單獨外出,但是巴黎城中的官妓卻比北京上海還要多;法國女性重視“物欲與性欲”[8]117;中國留學生在法國大多吃喝玩樂,所見的只有“醇酒與婦人”[8]118,盛行于留學生中間的也多是“賭風與嫖風”[8]118等?!队∠蟆酚洈⒘酥苣┡c法國友人一起郊游,遇到法國夫婦吵架,又聯(lián)想起國內(nèi)的友人吵架的場景,“‘理想的打破:戀愛原來是這樣的。我想,他們是自由戀愛的”。顯然,此時的陳學昭依舊在五四啟蒙的話語體系中進行思考與創(chuàng)作,關注個人尤其是女性的的生存境遇,關注女性如何在婚姻、戀愛、教育等實際問題中獲得話語權,進而實現(xiàn)女性主體的強大。

      三、中法兩國女性議題比較

      借助赴法留學的經(jīng)歷,陳學昭對中法兩國女性的處境進行了思考和比較分析,從性別研究的角度來說,這些文章為拓寬女性研究的視野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她認為,“法國女子什么都沒有,她們所有的,所謂唯一的幸福,便是自由,但是她們這個自由,在男權的社會上得不著保障”[9]40-41。法國女子自由戀愛的結(jié)果,可能是生下私生子獨自撫養(yǎng),但是法國女子對職業(yè)的追求比中國女子要高得多,即使是生下私生子的女性,也通過自己的職業(yè)來養(yǎng)活自己的孩子。而中國女子“把戀愛結(jié)婚完全看待做一種職業(yè)”[9]45,當男人拋棄女性時,女性的境況就會十分悲慘,因此她呼吁中國女子應該“找一條新的路,比較澈底的路,要用自己切身的力量去奮斗,才能有相當?shù)某煽儭盵9]54。由此,留法期間的陳學昭對實用主義更加青睞。她認為中國的女子教育,國文課太多,這對于社會而言沒有實際用途,“沒有一個科學的專門人才……應該走上一條實用的路上去”[10]。她所說的實用包括自然科學、生理學、育兒知識等方面,她認為女子雖然無法上戰(zhàn)場殺敵,但應利用自身的性別優(yōu)勢,承擔“社會上的職務”[11],例如有衛(wèi)生知識的女子,可以去軍隊做護理人員;沒有知識的女子可以外出募捐款項;選派留學生出國留學,造就陸??哲姾歪t(yī)生、藥劑師等實用人才。1928年陳學昭發(fā)表在《大公報·婦女與家庭》的《婦女運動近趨的一面觀》,直截了當?shù)乇磉_了自己對婦女運動的一些觀點,開篇“單以最近來法的許多女生中來說,就有十分之九是學政治經(jīng)濟的?!@些事實是足證明國內(nèi)的婦女運動的趨勢,已經(jīng)偏側(cè)到一方面去了。已經(jīng)偏側(cè)到外形的、空殼的這一方面去了”[12]55。在文章中她提出了“身與心的訓練”[12]57,指出女性既要身體健康又要思想健康,才可以從事具體的職業(yè),求得婦女真正的獨立解放??梢哉f,陳學昭的這種關于實用主義的理想與規(guī)劃,與1920年前后盛行于國內(nèi)的“問題與主義”之爭不無關系。1919年杜威訪華,其實驗主義思想在國內(nèi)引起討論。1919年夏,胡適和李大釗以《每周評論》為陣地相繼撰文陳述自己的觀點;1924年瞿秋白在《新青年》再次陳述“實驗主義的重要觀念在于利益……他絕不是革命的哲學”[13]。陳學昭對實用的推崇,對主義、革命口號的貶斥,與胡適的“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如出一轍,而她在筆鋒間也流露出對國內(nèi)革命哲學思想的敵視。

      1927年,陳學昭創(chuàng)作《見居里夫人后雜感》,文章贊揚居里夫人勤奮鉆研的實干精神,對中國空喊口號的現(xiàn)象進行抨擊,“趕著中國時代的潮流,我們還要喊幾個革命的口號,這也是我們借此欺人的唯一法寶……而別人以正義道理來反抗時,我可以用石子去擲他說:‘你不革命!直到我們壽終正寢時,我們還號上一個幾品頭銜:‘革命家或‘烈士?!盵14]1928年2月,陳學昭在法國創(chuàng)作《憶江南》(二),借朋友D君之口說:“我想還國去還不如在這里。這里,生活總勉強的過去了。還到得中國去,東一派,西一派,滿天滿地都是派,他們不要我,我也合不來……”[15]

      四、對“革命”思潮的疏離

      耐人尋味的是,在《時代婦女》的“自序”里,陳學昭又提出,“我確信婦女問題只是社會問題的一小角……中國婦女該站在與勞工同一的立場去同一的奮斗”[16]。這說明,當時的陳學昭已經(jīng)認識到中國的婦女解放與民族解放是一體的。“勞工”一詞,在20世紀20年代的話語闡釋體系中是一個極具意識形態(tài)色彩的詞匯,“五四運動的影響很廣:它推動了學生運動和勞工運動的抬頭,國民黨的改組,中國共產(chǎn)黨及其他政治社會集團的誕生”[17]。隨著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勞工階級日漸壯大,20年代關于革命的呼吁很多是通過勞工階級來發(fā)聲的,勞工階級是最早的無產(chǎn)階級。一向?qū)Ω锩钟匈H斥思想的陳學昭,此時表達對勞工階級的認同,是否可以據(jù)此認為是她對無產(chǎn)階級的認同呢?

      事實并不如此,《時代婦女》中的很多觀點,依舊沒有跳出“為女性而性別”的桎梏,繼續(xù)在男女兩性的范疇內(nèi)討論婦女解放,而沒有將性別放在更廣闊的社會革命的脈絡里進行討論。這種對女性解放的討論,不可避免地帶有局限性。例如在談到新式自由戀愛時,她認為,“現(xiàn)代中國男子利用了現(xiàn)代中國女子自由戀愛與自由結(jié)婚的結(jié)果,索性把先前宗法社會下所負的對于女子的責任也不負了”[18]。宗法社會里有宗族姻親的威嚴震懾與舊道德的制約,男子不敢輕易拋棄女子,而五四以后推翻了舊道德,同時把舊道德對女子的保障一同推翻了。這里,陳學昭將舊道德當作是女性的保障,明顯是帶有落后性質(zhì)的。

      按照表面邏輯來推理,陳學昭的種種關于婦女解放的帶有局限性的討論,與其遠離國內(nèi)有很大的關系。在她留法期間,國內(nèi)局勢包括文壇走向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啟蒙為理念的五四運動逐漸讓位于革命哲學的大潮,1928年《文化批判》創(chuàng)刊,這被評論家稱之為一場“無產(chǎn)階級的啟蒙運動”,它清算了五四的文學遺產(chǎn),從話語方式、主題等方面,全面宣傳馬克思主義的相關理念,革命文學代替了文學革命,政黨政治和政黨文學在五四之后再一次緊密結(jié)合,這些都是遠在法國的陳學昭所無法觸碰的。當她還在以“自由報人”的身份談論兩性議題時,中國的婦女解放事業(yè)早已內(nèi)化為民族解放事業(yè)的一部分,中國文壇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一切離陳學昭都越來越遠。我們不禁要推測,假如陳學昭當時留在國內(nèi),她會轉(zhuǎn)變自己的文風,加入革命文學的隊伍嗎?陳學昭的好友沈澤民,1922年便在《小說月報》上發(fā)表言論:“一個極大的變動正在涌起;社會的全組織正在瓦解;舊的階級已自己走到他的滅亡的道路,新的階級正在覺醒起來凝聚起他自己的勢力?!标悓W昭在國內(nèi)(1925)時創(chuàng)作的自傳體小說《如夢》,女主綠漪到上海住在好友琴(琴即沈澤民的太太張琴秋,張琴秋后來到延安擔任抗大女生大隊的大隊長一職,早在20年代初,張琴秋在上海就已經(jīng)參加革命活動)的家里。小說里,琴經(jīng)常外出一整天,而綠漪只是她晚歸談天時的聆聽者,“在那里,我見到了世界的全體,在那里我發(fā)現(xiàn)了人類最偉大的力量!向上心與革命的精神!……她們的苦,豈是如我們的一天沒有黃包車錢的著急的苦所能夢想得到么?!在這些時候,我開始滿足,我覺得我再也不能吝惜我微小的力量了,我應當?shù)氖菭奚?!”[19]69此時的綠漪,雖然很有興趣傾聽,但聽完后通?!笆倾皭?,還是凄傷?!”[19]70綠漪尊重并羨慕琴的事業(yè),但自己始終不愿投身其中。顯然,從國內(nèi)到法國,陳學昭并沒有要走向革命的意圖,她和多數(shù)充滿彷徨的都市知識女性一樣,一心想要撥開云霧找到出路,很明顯這個出路并不是參加革命。

      五、結(jié)語

      陳學昭于1940年代轉(zhuǎn)向革命書寫,《工作著是美麗的》和《土地》兩部作品以強烈的集體情感擁抱中國的革命現(xiàn)實,這與1924-1935時期濃厚的私人文學書寫大相徑庭,這指征了20世紀中國大多數(shù)作家的創(chuàng)作軌跡,其中既有時代的征召,也有自己的主體選擇,對陳學昭五四和留法時期的創(chuàng)作進行梳理,可以更為歷史地、辯證地對這一作家的創(chuàng)作進行整體把握與研究。

      參考文獻:

      [1]陳學昭.天涯歸客——文學回憶錄[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25-26.

      [2]米蓋爾.法國史[M].蔡鴻濱,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516.

      [3]陳學昭.我所希望的新婦女[M]//海天寸心——陳學昭散文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1981:3.

      [4]陳學昭.給男性[M]//野花與蔓草.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5]陳學昭.山里[M]//野花與蔓草.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27.

      [6]陳學昭.村中[M]//憶巴黎.上海:上海北新書局,1929:164.

      [7]陳學昭.近來[M]//憶巴黎.上海:上海北新書局,1929:181.

      [8]陳學昭.旅法通信[M]//海天寸心——陳學昭散文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

      [9]陳學昭.中國女子是不是比法國女子幸福?[M]//時代婦女.上海:女子書店,1932.

      [10]陳學昭.中國女子教育[M]//時代婦女.上海:女子書店,1932:24-25.

      [11]陳學昭.在外侮日迫的時候,做中國女子的責任[M]//時代婦女.上海:女子書店,1932:20.

      [12]陳學昭.婦女運動近趨的一面觀[M]//野花與蔓草.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13]瞿秋白.實驗主義與革命哲學[C]//張寶貴.實用主義之我見:杜威在中國.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100.

      [14]陳學昭.見居里夫人后雜感[M]//海天寸心——陳學昭散文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150.

      [15]陳學昭.憶江南(二)[M]//憶巴黎.上海:上海北新書局,1929:139.

      [16]陳學昭.時代婦女·自序[M].上海:女子書店,1932:ⅰ-ⅱ.

      [17]周策縱.五四運動史:現(xiàn)代中國的知識革命[M].陳永明,張靜,等譯.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6:2.

      [18]陳學昭.結(jié)婚與戀愛[M]//時代婦女.上海:女子書店,1932:5.

      [19]陳學昭.如夢[M].海天寸心——陳學昭散文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

      作者簡介:于寧,上海大學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專業(yè)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五四女性
      21世紀以來被拐賣女性文學中的典型形象
      《閑情偶寄》中的中國女性之美
      論女性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人間(2016年26期)2016-11-03 16:19:08
      淺談《紅樓夢》女性外貌美描寫中的“隱含比較”修辭手法
      女性與權力
      從服裝史的角度研究《唐頓莊園》中的女性服飾
      戲劇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01:05
      福貢團縣委參與鹿馬登中學“五四”活動
      省建材協(xié)會團委所屬云勘總隊團委組織開展“五四”紀念活動
      怒江州紀念“五四”運動97周年暨“怒江青年五四獎章”表彰大會隆重舉行
      共青團曲靖市委成功舉辦紀念“五四”運動97周年表彰座談會
      兰考县| 丽江市| 南平市| 澎湖县| 田阳县| 龙州县| 新干县| 广河县| 友谊县| 同心县| 土默特左旗| 兴山县| 海兴县| 宿迁市| 鹤山市| 嘉禾县| 大同县| 吉安县| 河源市| 宝坻区| 稷山县| 塘沽区| 镶黄旗| 长乐市| 河南省| 大理市| 安多县| 江津市| 漯河市| 都匀市| 曲周县| 离岛区| 格尔木市| 积石山| 凤庆县| 济源市| 武鸣县| 渭源县| 荆州市| 夏邑县| 荣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