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力
[摘? ? 要]在學校德育工作過程中,為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德,教師要積極探究如何提升懲戒教育的功效。然而,目前懲戒教育存在方式單一、忽視疏導、過于注重學習成績等問題。教師要針對上述問題,基于一致性、寬容性、專門性的基本原則設計懲戒策略,采用深入交流、引導反思、組織集體活動等方式開展懲戒教育,優(yōu)化懲戒教育的效果,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
[關鍵詞]初中生;懲戒教育;德育功能
懲戒,顧名思義就是處罰和警戒,目的是幫助學生認識當前所犯的錯誤,用處罰的方式讓學生加深印象,避免學生在以后重復出現(xiàn)同樣的錯誤行為。在學校管理工作中,教師要采用懲戒教育的方法優(yōu)化教育活動,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幫助他們端正思想,最終促使其身心健康發(fā)展。然而在日常工作中可以發(fā)現(xiàn),教師對如何提升懲戒效率,掌握懲戒力度的了解不夠深刻,影響了教育效果。所以,教師要積極探究如何提升懲戒的效率,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思想品質(zhì)。
一、洞見癥結,探析中學生懲戒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方式單一,形成壓力負擔
要提升懲戒教育的效果,首先要分析工作的具體情況,搞清楚學生存在的問題。在初中階段,學生進入了青春期,面臨人格再造的問題,他們的內(nèi)心也存在多種矛盾的思想。如果采用單一的懲戒方法,必然不適合不同性格的學生,反而會產(chǎn)生較大的思想負擔。
結合學生的不同性格特點,教師設計了互補性、多樣性的懲戒方案。如有的學生性格急躁,則讓其回憶犯錯的過程,并將事情原委詳細地寫成“小說”,還要將自己的反思過程運用心理細節(jié)描寫。有的學生比較懦弱膽怯,則安排他上講臺“吐槽”自己,說說自己犯了什么錯,得到了什么教訓。有的學生和同伴的關系不好,則特別安排他為小組成員做一件事情。懲戒的手段多樣化,學生的印象也就更深刻。
教師要認真分析學生的性格特點、能力狀況和家庭情況,并根據(jù)實際情況設計懲戒的方式,這樣能減少學生的思想負擔,提升教育的效果。
(二)忽視疏導,導致嚴重逆反
懲戒教育的特點是用強制力規(guī)范學生個體行為的方式,及時制止他們的各種錯誤行為,加速其思想品德的內(nèi)部建構。但是如果一味地讓其“不要做”,容易造成情緒的壓抑,反而引發(fā)逆反心理。所以教師要避免重控制、輕疏導的問題,要合理引導學生。
有些學生常常上課講話、做小動作。面對這樣的學生,如果強制他不說話,甚至安排他一個人坐在教室的角落里,教育效果并不好,反而容易激發(fā)其逆反心理,甚至破罐子破摔。此時,不妨設置“插嘴置換規(guī)則”,該學生在課堂上插嘴幾次,就要在放學后到辦公室和教師交流幾次??此浦皇恰傲籼谩钡膽徒?,但是教師可以將心理疏導融入進去,了解該學生喜歡插嘴的根源是什么?只要能對癥下藥,就能藥到“病”除。
懲戒教育能讓學生在挫折中奮進,讓他們認識到知恥后勇的重要性。教師要采用疏導和控制并進的方式,避免出現(xiàn)逆反心理,促進他們自主改進。
(三)成績優(yōu)先,存有潛在規(guī)則
有的教師錯誤地認為,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就是“壞學生”,在懲戒時也會更加嚴厲。其實,在懲戒的過程中教師要避免這種“潛在規(guī)律”,應公平對待所有學生。
有的學生在自修課上打鬧、說話,導致課堂秩序混亂。部分教師發(fā)現(xiàn)此問題后,會認為是成績差的學生在搗亂,讓他們寫檢討書,而班干部則在旁監(jiān)督。這種懲戒方法過于武斷,也不夠公平。教師要了解哪些學生參與了打鬧,并讓他們也寫檢討書。如果其中有班干部,更要反思自己為何沒有盡到監(jiān)督班級紀律的責任,反而與其他同學在課堂上打鬧,接下來應該如何做。
成績優(yōu)先的“規(guī)則”會讓學困生承受更大的壓力,讓他們感到不公平,容易影響學生之間和諧相處。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眼中沒有特殊學生,心中有一桿公平的秤。
二、砥志研思,探析中學生懲戒教育基本原則
(一)一視同仁,遵循管理條例
在找到問題后,教師要對癥下藥,思考懲戒教育的基本原則。為了體現(xiàn)出公平性,教師要一視同仁,科學管理班級。不管是學困生還是優(yōu)秀學生,都要遵照學生自主設定的班級管理條約約束自己的行為,并在違反規(guī)定后受到相應的懲罰。
替代性懲罰法是懲戒教育中常使用的方法。如有學生隨地亂扔垃圾,就可以懲罰他課后打掃班級衛(wèi)生。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設定相應的管理條約,規(guī)定各種情況的處理方法。如故意損壞公物,要在課后將其修補好;亂扔垃圾,要負責當日的衛(wèi)生清掃工作。在學生制定規(guī)則時,教師引導其思考:“如果是衛(wèi)生委員亂扔垃圾,你們說應該怎么辦呢?是否也要懲罰呢?”這讓學生認真思考公平管理班級的問題。他們逐步認識到班干部也是集體中的一員,并沒有什么特權,班干部要樹立榜樣作用,如果自身違反規(guī)定,也要受到相應的處罰。此外,教師還結合具體例子強化學生的認識,如當衛(wèi)生委員失職,沒有檢查好大掃除情況就自行回家,最后誰都沒有收拾臟水桶,導致班級被扣分。對此,教師讓衛(wèi)生委員自己對照班級公約,說說違反了哪一條,并自我監(jiān)督完成任務。其他學生也通過此事件,更加認真地監(jiān)督自己的行為。
公平性原則要體現(xiàn)在懲罰力度相同,對學生的關愛相同,對教學資源的分配相同等各種不同的方面。初中生性格比較敏感,所以如果教師的懲戒缺乏公平性,容易導致學生之間相互猜忌,懲戒教育也會因此而缺乏信服力。
(二)足夠?qū)捜?,留有彈性空間
為避免學生出現(xiàn)逆反心理,教師要以寬容的心態(tài)對待學生,在制定懲戒規(guī)定時,留有一定的彈性空間,給學生改過自新的機會,這樣才能在“法治”的基礎上,體現(xiàn)出“人治”,讓班級氛圍更加融洽。
有的早讀遲到的學生,要在此后一周內(nèi)接受懲罰,每天最早來到班級,并將早讀內(nèi)容抄寫在黑板上。有一名學生遲到后,表示自己并不是故意的,因為家住得比較遠,而且當日他的母親在單位值夜班,所以早上沒有人叫他起床,因此才會遲到。犯錯的學生在接受懲罰前,都有一次在班級“申訴”的機會,他需要在全班同學面前說出自己為何會犯錯,并請全班同學判定其是否要接受懲罰。在“申訴”后,大多數(shù)學生認為其事出有因,可以原諒他一次,但是如果下次再犯,則需要接受兩周的加倍處罰。懲戒不是目的,有學生建議他睡覺前應先設定好鬧鐘,這樣就能避免睡過頭。通過這樣的申訴活動,學生感受到班級同學的寬容心,也接受了其他學生提出的建議,班級氣氛也更和諧。此外,如果學生做了好人好事就會得到一定的積分,積累到一定分值就無需申訴,可以取消某些懲罰,但此規(guī)定不適用于“作弊、打架”等重大過錯。該策略既體現(xiàn)了彈性,又讓學生認識到小錯和重大過錯之間的本質(zhì)區(qū)別,避免犯大錯。
教師可以設置“積分制”,如果學生在其他方面表現(xiàn)好,可以消除某項懲罰。這樣操作,學生不僅能積極改正錯誤,而且還會在自己擅長的方面做得更好,班級管理制度就會起到更大的效用。
(三)避免干擾,彰顯教學智慧
如果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進行懲戒,而懲戒的方式又過于單一,以抄寫課本等為主要方式,容易給學生造成壓力負擔,反而效果不好。教師要體現(xiàn)出管理智慧,首先要將懲戒和學習活動分開,避免影響學生的學習。其次要結合班會、實踐活動等多種形式的懲戒,讓學生更容易接受。
有的學生在測試中作弊,如果教師直接叫??荚嚕⒃诎嗉壷信u,那么必然會影響其他學生的正常考試。此時教師只需收走該學生的作弊工具,并讓他下課后到辦公室即可。在交流中,教師首先明確了學校的紀律,讓其認識到作弊是重大過錯,準備好補考。其次,切實了解該學生為何要作弊,在學習過程中是否真的遇到了困難,并與其商討解決辦法。該學生提出自己學習時很難專注,所以感覺歷史知識很難記。于是教師就讓他每天放學后都要來辦公室,在老師的監(jiān)督下復習功課,直到順利通過補考為止。此外,教師引導他正視自己的錯誤,主動檢討自己的錯誤。教師還需聯(lián)系學生的家長,讓父母不要責打孩子,而是和孩子交流談心,并在家庭中督促他學習,檢查是否完成了每天的作業(yè),復習每日課堂學習的知識點。在多管齊下之下,該學生不僅認識了錯誤,而且在學習上取得了不小的進步。
教師要認識到,懲罰不是目的,更不能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而要采用多元化的處理方式,讓學生從內(nèi)心深處認識自己的不足,激發(fā)他們改正錯誤行為的決心。
三、行遠自邇,探析中學生懲戒教育實施策略
(一)融入深度交流,了解來龍去脈
懲戒教育以錯位教育的方法修正學生在道德認知上存在的問題,喚醒他們積極向上的良知,在挫折教育中磨煉他們的意志力。所以懲罰并不是目的,了解學生犯錯的思想根源并加以引導,這才更為重要。教師要積極探究懲戒教育實施策略,采用交心暢談的方法,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并加以引導。
如一名學生常常和同學吵架,上課時也常常給同學搗亂,同學們一致決定要按照班規(guī)懲戒,讓他獨自一人坐到班級的最后面,直到其徹底反思改過后才讓他回原來的座位。教師和該學生深入交流,發(fā)現(xiàn)他是留守兒童,家中老人年紀大,耳朵不好,且有代溝,所以他平常很少和爺爺奶奶交流,他和同學吵架、打鬧只是為了要引起家人的注意,讓父母多多關注自己,多和自己溝通。對此,教師先讓其認識到這種想法沒有錯,但是選擇的方式錯了,影響了其他同學的學習。此后,教師還為其出謀劃策,利用一周靜默反思期改善和同學的關系。首先,向被自己打擾到的同學真誠道歉。其次,在日常生活或集體活動中盡可能地幫助他人,讓同學們感到自己的變化。最后,在結束靜默期后堅持不在課堂上亂說話,有什么想法可以先記錄下來,在課后和同學交流。在教師的引導下,該生的人際關系逐步改善。
初中階段的學生思維覺醒,獨立性和批判性思維顯著發(fā)展,自我意識也開始成熟。所以教師單單只是懲罰的話,無法引起他們思想的足夠重視,如果能了解他們的內(nèi)心狀態(tài),選擇更適合他們的懲戒方式,那么效果就會更好。
(二)融入期待心理,引導自我反思
要想讓懲戒教育發(fā)揮更大的作用,教師就要維護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通過懲戒健全師生關系,促進班級德育秩序的規(guī)范性。初中生社會情感和自我認知態(tài)度體驗更加豐富,容易出現(xiàn)焦慮、孤獨等感性態(tài)度,部分學生會出現(xiàn)閉鎖心理,而且其他學生容易受到暗示。教師要利用這一點,多對學生進行激勵并表示期待,引導他們反思自己的問題,尋求解決方案。
在學生犯錯后,教師沒有直接進行處罰,而是給他們一張空白的“處罰單”,讓他們自己填寫。處罰單的內(nèi)容包括時間、地點、犯錯內(nèi)容、犯錯原因、自擬處罰方式等各項內(nèi)容。填寫后,在班會中宣讀處罰單,由班級同學票選決定是否同意實施。在學生擬定處罰內(nèi)容時,教師將期待心理融入進去,加以啟發(fā),如:“其實你的美術功底不錯,如果能將懲罰項目和幫助班級制作黑板報結合在一起,那么既能起到懲戒效果,又能在同學面前展示才華,你覺得這個主意怎么樣?”“你在多次遲到后,表示要連續(xù)一個月第一個到學校準備晨讀材料,那后來為何涂改成一周了呢?是擔心自己無法堅持一個月最早到班級嗎?要對自己有信心,老師相信世上無難事,只要你在思想上重視就一定能完成的。”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學生從思考如何能避免受處罰,逐步思考如何將這次受罰當成激勵自己進步的機會,他們自會有更大的動力。
初中生心理可塑性比較強,如果能將處罰變成一種期待,則能讓學生更多地感受到教師的善意,消除他們的抵觸心理,且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三)融入集體活動,加強環(huán)境影響
教師還可以將懲戒教育和集體活動融合在一起,讓學生融入集體環(huán)境中,在同學的監(jiān)督下提升自己的認識。集體活動能更好地觸動他們的心靈,起到教化的作用。
在一次學校突擊衛(wèi)生檢查工作中,由于學生沒有保持教室衛(wèi)生,導致班級整體排名落后。教師讓學生分析一下造成此問題的原因是什么,能否單獨歸咎到某些同學身上,應該制定怎樣的懲戒措施。學生在討論后認為全班同學都沒有做好衛(wèi)生工作,而班干部也沒有起到監(jiān)督作用,所以全班同學都有錯。最后一致商定將懲戒設定為義務勞動,先將教室打掃干凈,并設計文化角和黑板報的內(nèi)容,讓班級面貌煥然一新。此外,他們又來到學校包干區(qū)打掃,為校園環(huán)境的改善出一份力。最后,學生還參與到了小區(qū)義務清掃中。從班級到學校再到社會,構建了多維一體的集體活動,不僅讓自己記住所犯的錯誤,還清潔了四周的環(huán)境,實乃一舉多得的做法。
初中生參與感和表現(xiàn)欲有所增強,但是社會閱歷不足,態(tài)度認知和情感因素出現(xiàn)不協(xié)調(diào)的問題,主觀愿望和客觀現(xiàn)實充滿矛盾,很容易表現(xiàn)出自以為是的傾向。參與集體活動,能讓他們從他人的身上得到啟迪,從而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改正不良行為。
初中生處于青春期情緒多變、容易激動的階段,所以會出現(xiàn)不端的行為,教師要合理運用懲戒的方式幫助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繼而改進自己。在初中教師工作中,教師在采用懲戒教育時要注意工作策略,切實幫助學生找到自身的問題,并對其進行引導和矯正,讓懲戒教育發(fā)揮更大的功效。
參考文獻:
[1]丁繼慧.正面管教理念下的懲戒教育初探[J].中小學班主任,2020(1).
[2]吳勝.淺談教師對學生懲戒的六個度[J].中小學教師,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