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承書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寒濕痹阻型腰腿痛患者治療中采取基于中醫(yī)養(yǎng)生理論的綜合干預的效果。方法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宜賓市敘州區(qū)人民醫(yī)院收治的68例寒濕痹阻型腰腿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干預A組和干預B組,每組各34例。干預B組行常規(guī)干預,干預A組行基于中醫(yī)養(yǎng)生理論的綜合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干預效果。結果 干預A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干預B組(P < 0.05) 。干預A組治療5 d后、治療10 d后以及治療半個月后的日本骨科協(xié)會評分(JOA評分) 高于干預B組(P < 0.05) 。干預A組治療5 d后、治療10 d后以及治療半個月后的視覺模擬評分法(VAS) 評分低于干預B組(P < 0.05) 。結論 在寒濕痹阻型腰腿痛患者治療中采取基于中醫(yī)養(yǎng)生理論的綜合干預能夠獲得顯著的效果,此種干預方法可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寒濕痹阻型腰腿痛;基于中醫(yī)養(yǎng)生理論;綜合干預;JOA評分;VAS評分;生活質量
腰椎間盤突出癥屬于臨床上多見的一種疾病,該病是因腰肌勞損以及椎間盤退行性變等所致,多在長期伏案工作和坐姿不良的人群中產生,且逐漸向年輕化發(fā)展,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影響 [1]。我國中醫(yī)學中指出,腰椎間盤屬于“痹證”“腰腿痛”范疇。其為外感寒濕風邪、機體氣血經絡痹阻導致,常見的分型為寒濕痹阻型。對于此病的治療,多采取保守治療;一般采取藥物、牽引等進行鎮(zhèn)痛治療,雖然可獲得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極易復發(fā)。我國中醫(yī)主張內外兼治,經中醫(yī)養(yǎng)生理論綜合干預該病患者,可促進其康復 [2]。為此,研究分析寒濕痹阻型腰腿痛患者治療中采取基于中醫(yī)養(yǎng)生理論的綜合干預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 基礎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宜賓市敘州區(qū)人民醫(yī)院收治的68例寒濕痹阻型腰腿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干預A組和干預B組,每組各34例。干預A組:男18例,女16例,年齡23~56歲,平均年齡(45.67±2.35) 歲;干預B組:男17例,女17例,年齡24~59歲,平均年齡(46.57±2.36) 歲。組間基本資料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 ,可對比。
1.2 方法
干預B組行常規(guī)干預方法。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為患者營造舒適、安靜的住院環(huán)境,給予其心理護理干預,消除其負面情緒;給予患者飲食指導,告知其多吃一些有益于恢復的食物,避免吃影響病情的食物;提醒患者注意腰部保暖,防止受寒。
干預A組行基于中醫(yī)養(yǎng)生理論的綜合干預方法,具體內容如下。
(1) 中藥熏蒸:按照寒濕痹阻型特點,對患者采取中藥熏蒸。所選方劑為絲瓜絡、紅花各30 g,細辛、生大黃、伸筋草、赤芍以及川牛膝各10 g,透骨草50 g,生當歸25 g,艾葉、桂枝以及花椒各6 g。上述藥物煎煮成湯劑500 mL,每天1劑,1個療程為5 d。按照患者熏蒸位置,調整其體位,確保其舒適,為患者做好保暖工作。將中藥湯劑和水按照1∶2比例倒入中藥熏蒸儀內,經預熱后采取氣霧的方法予以治療。治療期間維持患者熏蒸部位和中藥熏蒸儀噴頭之間的距離,保持在30~50 cm,防止燙傷的同時也要確保距離符合治療標準,以免距離較遠,影響治療效果。
(2) 溫熱電灸:患者中藥熏蒸后,給予其溫熱電灸治療,所選取的穴位主要為腰陽關穴、腎俞穴、阿是穴以及足三里穴。協(xié)助患者取側臥位,開啟艾灸儀電源,將灸片置入隔熱墊中,按照治療方案將隔熱墊放入灸頭艾腔內,用專門的松緊帶將灸頭固定在所選的穴位,治療時間為半小時,溫度控制在50℃。每天治療1次,1個療程為5 d。
(3) 中藥足?。涸诨颊咚X前采取中藥足浴,中藥熏蒸剩余的中藥加熱到38℃~40℃ ,時間15~20 min。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不同時間的日本骨科協(xié)會評分(JOA評分) 、視覺模擬評分法(VAS) 評分及生活質量情況。
(1) 按照患者癥狀改善情況來評價其治療效果,療效等級為3級,顯效、有效以及無效。顯效提示患者癥狀消失,有效提示患者癥狀改善理想,無效提示患者癥狀無改善。
(2) 采取JOA、VAS量表評價患者不同時間的疼痛和功能,評價時間為治療5 d后、治療10 d后以及治療半個月后。JOA評分越低提示患者的功能越差,VAS分數(shù)越高提示患者疼痛越嚴重。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23.0軟件對臨床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 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 表示,行t檢驗,P < 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比較
干預A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干預B組(P < 0.05) ,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段的JOA評分比較
干預A組治療5 d后、治療10 d后以及治療半個月后的JOA評分高于干預B組(均 P < 0.05) ,見表2。
2.3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段的VSA評分比較
干預A組治療5 d后、治療10 d后以及治療半個月后的VAS評分低于干預B組(P < 0.05) ,見表3。
3討論
西醫(yī)指出,外傷、寒冷以及過度勞累是引起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主要因素,該病癥狀常見腰部疼痛,且伴有下肢放射痛以及麻木[3]。我國中醫(yī)將此病歸于“腰腿痛”范疇。中醫(yī)典著《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篇》中表明,此病為腎陰虧虛,機體受到濕邪風寒,造成筋脈痹阻以及氣血不暢,不通則痛引起 [4]。因此,腎虛是該病的主要內因,濕邪風寒是該病的主要外因。在此病的治療上需要采取扶正驅邪、標本兼治的原則 [5]。
此次研究中在濕痹阻型腰腿痛患者中采取基于中醫(yī)養(yǎng)生理論的綜合干預。其中,中藥熏蒸是將藥物經氣霧、熱能作用在機體,熱力能夠祛除機體寒濕,方藥中絲瓜絡、透骨草能夠活血祛瘀,桂枝、花椒能夠溫經散寒,生當歸以及赤芍能夠起到鎮(zhèn)痛、抗炎的效果,諸藥共用能夠提升病灶溫度,疏松媵理,且能夠促進藥物經皮膚真皮層滲入到血液循環(huán)中,可較好緩解患者局部痙攣疼痛[6~7]。在此基礎上加以電灸溫熨治療,能夠調節(jié)機體經絡氣血以及臟腑功能。在患者睡前采取中藥足浴,能夠提高中藥成分滲透到患者體內,以獲得散寒止痛的效果。上述3種中醫(yī)治法結合應用,可起到扶正驅邪、標本兼治之功 [8]。由研究結果數(shù)據(jù)可見,干預A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干預B組(P < 0.05) 。干預A組治療5 d后、治療10 d后以及治療半個月后的JOA評分高于干預B組(P < 0.05) 。干預A組治療5 d后、治療10 d后以及治療半個月后的VAS評分低于干預B組(P < 0.05) 。上述研究結果表明,基于中醫(yī)養(yǎng)生理論的綜合干預的效果較為顯著。
綜上所述,在寒濕痹阻型腰腿痛患者治療中采取基于中醫(yī)養(yǎng)生理論的綜合干預,能夠緩解患者疼痛,改善其生活質量,進而提升患者的治療滿意度。由此可見,此種干預方法在寒濕痹阻型腰腿痛患者治療中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高站.中西醫(yī)聯(lián)合方法治療寒濕痹阻型類風濕關節(jié)炎的療效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24):1.
[2]胡桔花,馮帥華,王哲享,等.綜合護理干預寒濕痹阻型腰椎間盤突出癥30例效果觀察[J].湖南中醫(yī)雜志,2020,36(7):3.
[3]郭慧.中醫(yī)養(yǎng)生綜合干預對寒濕痹阻型腰腿痛患者疼痛程度的影響[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20,33(15):2.
[4]陳珺,王睿,王寶玉,等."經痹點"理論下火龍罐循經取穴治療寒濕痹阻型腰痛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21,59(12):4.
[5]姜慧娜,歐陽八四.溫針灸聯(lián)合溫經散寒通絡湯治療寒濕痹阻型腰肌勞損的臨床研究[J].中華養(yǎng)生保健,2021,39(14):2.
[6]孔德忠,郭禮躍,歐梁,等.基于中醫(yī)傳承輔助平臺研究治療寒濕痹阻型類風濕關節(jié)炎方劑的組方配伍規(guī)律[J].風濕病與關節(jié)炎,2020,9(8):6.
[7]李獻國,于瑞娟.中藥熏洗輔助治療寒濕痹阻型膝骨關節(jié)炎的療效及對關節(jié)局部炎癥應激反應的影響[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20,20(16):3.
[8]聶晨旭,王宏任,魏吉村.中藥熱熨治療寒濕痹阻型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21,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