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佑
【真題回放】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寫作。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美好的生活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悟,更需要我們努力去創(chuàng)造。將快樂寫進生活,便添了一米陽光;將關愛寫進生活,便多了一份溫情;將奮斗寫進生活,便擁有一股力量;將詩意寫進生活,便添了一份浪漫。
請以“將________寫進生活”為題目作文。
要求: (1)先將題目補充完整再作文,補充的內容不超過5字;(3)用規(guī)范漢字書寫,不少于600字。
【名師題解】
2022年的瀘州市中考作文又從去年的主題式材料作文回歸到之前常考的情境式半命題作文。與常規(guī)的半命題作文不同的是,在寫作指令前,瀘州中考作文題設置了一個十分溫馨的寫作情境,考生可以從這個特定情境中獲得有益的啟示,或緣境生情,觸動情思;或鎖定主題,明確方向;或記敘抒情,審視自身成長經歷;或議論明志,彰顯非凡識見。
具體而言,該作文情境設置十分巧妙。首句先贊美“生活”的“豐富多彩”,正因為如此,每一個當代青年都應當熱愛“生活”;其次,命題者進一步強調:面對“美好的生活”,我們不僅“要用心去體悟”,更要“努力去創(chuàng)造”!
作文指令是以“將________寫進生活”為題目作文,考生補充什么詞語恰當呢?情境中提及的“快樂”既是名詞,又可以是形容詞;“關愛”既可以是動詞,也可以是名詞;“奮斗”既可以理解為動詞,又可以理解為名詞;“詩意”既可以理解為名詞,也可以理解為“富有詩意的”……由此可見,考生在橫線上補充的詞語可以是名詞,也可以是動詞或形容詞。既可以是一種精神品質(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任何一個詞語),也可以是一種有意義有價值的行為,還可以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姿態(tài)。
若要寫出立意深刻和內涵豐富的議論文,考生得思考“是什么”“為什么”和“怎么辦”這三個問題,即考生在橫線上填入的那個詞在特定語境中的內涵是什么?為什么要將它寫進生活?如何才能更好地把它寫進生活?當然,如果考生長于記敘和描寫,則可綜合運用記敘、描寫、議論和抒情等手法,先描寫生活中沒有“快樂”(或“關愛”“詩意”“拼搏”“誠信”“自信”等等中的某一個)的困窘,然后設置一個突發(fā)(或重要)的事件,曲折生動而詳略得當地再現自己從中體悟的人生道理,最后以一個富有象征意味的畫面結尾,以達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妙境??偠灾?,無論考生選擇記敘還是議論,都必須符合文體特征和生活邏輯,切不可東拉西扯,寫成“四不像”。
滿分作文一
將風骨寫進生活
瀘州一考生
林清玄曾經說過:“人要鍛煉自己的人格、風骨,不隨風雨破落。”雖說劉?!敖鸶觇F馬,氣吞萬里如虎”的硝煙早已散去,但華夏兒女錚錚的傲骨和不屈的精神卻永遠熠熠生輝。歲月失語,風骨能言,將風骨寫進生活,照亮前行的路。
風骨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志存高遠。
北京冬奧會上,我們重新認識了金博洋這個浴火重生的少年。他曾兩次登上世界錦標賽的領獎臺,到達中國男單從未有過的高度。即使是在無垠的黑暗里,面對生活和訓練上的種種挫折,他不屈的風骨驅散了濃濃迷霧。他始終堅信自己本是高山而非草芥,理應站在群峰之巔俯看低矮的灌木,而不是得過且過,淹沒于群星的璀璨之中。正是將志存高遠之不屈風骨寫進了生活,金博洋撕碎了一個又一個無邊的黑夜,讓夢想之光照進了繽紛的現實。
風骨是“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一心為國。
47次手術、93天的昏迷,他不僅失去了雙手雙腳,而且僅剩下一只0.3視力的右眼,但他不想躺在功勞簿上度過一生。他回到家鄉(xiāng),用殘肢夾著粉筆,教鄉(xiāng)親們認字;他拄著拐、拖著假肢,一步一步帶領村民們走向致富之路。60歲時,他執(zhí)筆寫下《極限人生》,將他和曾經戰(zhàn)友的故事捧給了世人……與自己抗爭,向貧窮宣戰(zhàn);一直在戰(zhàn)斗,一生獻祖國,將愛國之風骨寫進生活,朱彥夫書寫了中國保爾的現代傳奇。
風骨是“敢上蒼穹攬月,不畏艱險起航”的無畏拼搏。
發(fā)射,入軌,著陸,九天探望,一氣呵成;追趕,并跑,領跑,五十年差距,一載勇跨越。中國航天工作人員夜以繼日的工作,讓五星紅旗一次次閃耀太空。從地球到月球,從月球到火星,中國人始終懷揣著航天夢。神舟問天、祝融訪火、羲和探日的背后是銘記初心、不忘使命的無畏與拼搏。正因為一代代航天人將無畏之風骨寫進生活,中國航天這棵大樹方能枝繁葉茂,結出了累累碩果。
生如螻蟻,當有鴻鵠之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將風骨寫進生活,給生活添束光,讓世間多一份溫馨,讓人生多一股力量。
【亮點精評與素材解析】
引用名句開篇,以劉裕的典故引出文章關鍵詞“錚錚的傲骨和不屈的精神”,自然引出中心論點:“將風骨寫進生活,照亮前行的路?!笔刮恼戮哂休^豐富的文化含量,給人以先聲奪人之感。主體部分圍繞“何謂風骨”三個維度層層深入地闡釋,無論是金博洋、朱彥夫,還是航天團隊,選例典型,概括簡練,論證深入淺出,富有感染力。
滿分作文二
將音樂寫進生活
福建廈門市雙十中學? 林珊如
夏日,蟬鳴喧囂,我正要考鋼琴八級,緊張的課程給燥悶的夏日平添了一抹焦慮。八級的曲子相對平日里練的曲子要難上不少,曲子的速度本應優(yōu)美如行云流水,卻被我彈奏得磕磕巴巴、笨拙無比。
我苦悶地將自己關在琴房里,越焦急越不得其理。再一次按錯了琴鍵,突兀刺耳的錯音霎時打斷了旋律,琴聲驟然停止。悲傷似失了禁錮的藤蔓瘋長,一點一點糾纏上心尖。我怎么連一首曲子也彈不好?我忽然變得燥怒,雙手在琴鍵上亂砸一通,這時一雙溫暖的大手卻輕輕握住了我。她溫柔地安撫著我,雙手撫上琴鍵,低聲對我說:“別怕,你只是沒找到感覺,聽老師彈一遍?!?/p>
輕輕地,指節(jié)在琴鍵上一節(jié)節(jié)叩擊,低沉的節(jié)奏從指尖緩緩瀉出,一聲聲,仿佛在光影交替間,有一位少年,垂著眼用琴聲記錄時光的痕跡,幾個朦朧的音符冒了出來,如掩在薄云后的月光般滑落,落在荷塘的水面上,隔著樹影,看得不甚清楚,又微透著幾分憂傷與想念,如鳳凰山上輕輕的春風拂過,帶著一絲櫻花的香甜擦過心頭,又如漫行在微雨濕潤著的校園小路上。像是感受到了晨露的清涼,微涼的觸感映著心中的感慨與懷念——那是有著櫻花香味的小道,少年的琴房被道旁的花香簇擁著,少年的目光灼灼,少年最初的熱愛在心底澎湃……
臉龐似被清風撫過,帶著淡淡的憂傷、淺淺的留戀和絲絲不舍,如清泉的慢流,如棉花糖的溫柔,如咖啡的苦澀——更如時光的回憶,閉眸間,是憂傷的藍,是青春的藍,是歲月的藍……
音樂是一種特殊的語言,曲已畢,我仍沉浸在琴聲的余韻中,再睜眼,手早已不自覺地撫上琴鍵,指尖的音符繾綣而婉轉,少年濃濃化不開的情意傾瀉而出。
從此以后,每當煩躁想要放棄的時刻,我就會坐上凳子彈起琴來。彈著彈著,就感覺自己好像進入了音樂的世界,我和這種特殊的語言在交談著,暢游在音樂的海洋中。音符于柔和平靜中揉進了有節(jié)奏感的清脆,娓娓勸慰我:無論悲喜,學會用詩意表達與化解。
將音樂寫進生活,這一點生活的小趣味經久不散,放在唇齒間咀嚼,能品出美的余香。
【亮點精評與素材解析】
將音樂寫進生活,生活便平添了一份浪漫。文章線索清楚,層次井然。值得借鑒的亮點有二:一是詳細記錄“我”思想感情的變化軌跡,從燥怒到寧靜,再到沉浸其中,老師的彈奏,仿佛為“我”的心靈世界洞開了一扇門,不僅讓“我”有了繼續(xù)彈奏下去的勇氣,也感受到了音樂的魅力,啟發(fā)人們該樂于享受音樂帶來的趣味;二是通過動作分解對細節(jié)予以精雕細琢,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的,都是情真意切的感恩和美好。細膩的描寫手法,更為文章增添了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