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彩蘭
摘 要:視唱練耳教學是如今音樂教育體系中的重點內容,對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音樂素養(yǎng)具有關鍵作用,并能夠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學生的音樂表現(xiàn)力。為提高教學效果,更為全面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可在視唱練耳教學中引入多聲思維,開展多元訓練,使學生逐漸形成立體的音樂思維方式,培養(yǎng)思維的敏捷性與活躍性。本文詳細闡述了視唱練耳教學現(xiàn)狀,剖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分析了將多聲思維、多元訓練融入教學過程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多聲思維;多元訓練;視唱練耳;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951?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16-0023-03
Application of Multiple Training of Multi Sound Thinking in Solfeggio and Ear Training Teaching
LING Cailan (Education Management Center of Hepan Town, Huining County, Baiyin City, Gan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Solfeggio and ear training teaching is the key content of today's music education system. It plays a key rol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music literacy, and can vividly reflect students' music express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students' abilities in all aspects, multi sound thinking can be introduced into solfeggio and ear training teaching, carry out multiple training, so that students can gradually form a three-dimensional way of thinking in music, and cultivate the agility and activity of thinking.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olfeggio and ear training teaching in detail,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analyzes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integrating multi sound thinking and multi training into the teaching process.
【Keywords】Multi sound thinking; Multiple training; Solfeggio and ear training; Application
在學校方面開展音樂教學活動過程中,需要教師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多方面學習能力以及相關學科素養(yǎng),教師不僅僅需要在具體的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傳授給學生具體理論知識以及相關樂理知識,更加需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多元思維以及審美意識。這就要求教師需要著重探索更加全面化的教學策略,以及主要的教學方法,以便幫助學生融合多種教學元素以及教學內容,健全學生的自我發(fā)展過程以及自主學習過程,逐步完善視唱練耳教學的具體流程。
1.視唱練耳教學現(xiàn)狀
目前我國許多音樂教學體系中缺少明確的教學目標,側重于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并培養(yǎng)其表演技能,對于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和聽覺培養(yǎng)缺乏重視,最終培養(yǎng)出的人才雖然具備豐富的音樂知識,但缺少實踐素養(yǎng)。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國音樂教學的視唱練耳模塊發(fā)展不夠完善,缺少先進的理念與教學方法;另一方面則是教師自身業(yè)務能力不足,大量沿用傳統(tǒng)教學思維和方法,不積極汲取先進經(jīng)驗。
2.多聲思維綜述
(1)多聲思維含義
在對音樂作品分類時,根據(jù)標準的變化,可有多種分類方法,若按照音樂構成與組織方式區(qū)分,可將其分為單聲部音樂、多聲部音樂。其中多聲部音樂指的是同時演奏或演唱出兩種及以上音高的音樂,是多種相互獨立的聲部在同一時段相互交織、共同構成的音樂組織,在所有多聲部音樂中,都貫徹著共同的理念,即多聲思維。概括來說,多聲思維指的是一種立體音樂思維方式,誕生和發(fā)展于多聲部音樂的創(chuàng)作與發(fā)展過程中,隨著人類聽覺、多聲感覺和欣賞能力的提高而不斷豐富和完善。
多聲思維于10~16世紀萌芽,到如今已經(jīng)歷了近千年的漫長發(fā)展歷程,形成一整套科學、嚴謹、完善的體系與方法,若引入視唱練耳教學中,必定大有裨益。
(2)將多聲思維的多元訓練應用于視唱練耳教學的意義
視唱練耳學科是音樂教育中的基礎學科,能夠系統(tǒng)化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聽覺和靈敏性,提高學生節(jié)奏感、音準,幫助其積累豐富的音樂鑒賞經(jīng)驗;此外,視唱練耳教學中還包含諸多基礎樂理知識的傳授,能夠幫助學生打下堅實基礎,鞏固理論課程所學知識,提高實踐能力。通常情況下,視唱練耳教學不同于史論等課程,其中心在于音樂技巧的實際訓練,而非理論知識的傳授,多聲思維則是學生必備的重要技能,是視唱練耳學科的重點培養(yǎng)對象。通過多聲部彈唱、重唱、旋律聽記等各類多聲多元練習訓練,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多重旋律、和聲的感覺能力與辨別能力,逐步發(fā)展獨特的音樂聽覺,搭建音樂的基礎框架,不斷填充和發(fā)展,最終提升音樂核心素養(yǎng)。此外,采用多樣化的訓練方式,能夠使學生在反復的練習過程中建立起對和聲、復調的立體印象,熟練掌握多聲形式,嘗試著體會音樂的深層情感,形成靈魂層面的共鳴,并認識到視唱練耳與其他學科的緊密聯(lián)系,從而提高實踐能力。
3.多聲思維的多元訓練在視唱練耳教學中的應用
視譜即唱、聽覺訓練是視唱練耳教學中的兩項重要任務,同時也是融入多聲思維、開展多元訓練的最佳途徑。唱與聽并非相互獨立的訓練,而是相互交融,相互交織,在練耳中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聽力,在視唱中則能夠提高學生對音準的感知能力、對節(jié)奏的把控能力,而練耳中時常用到視唱來作為輔助訓練手段,因此,視聽唱三者相互服務,密不可分。多聲部視唱練耳是在較為高段的學習中采取的技能訓練形式,大體分為多聲部視唱與多聲部練耳兩種,在其中采用依托多聲思維的多元訓練,可顯著提升教學質量。
(1)多聲部視唱
多聲部視唱教學靈活多變,形式豐富,可以由某一名學生單獨完成,也可以小組為單位共同進行,相互配合練習,共同進步。其中,不同形式的多聲部視唱教學側重點也不盡相同,如帶鋼琴伴奏的單聲部視唱和多聲部彈唱,若由單人完成,則培養(yǎng)學生對多種聲部的掌控能力,使其努力將自己的聲音融入琴聲當中,提高協(xié)調性;多聲部重唱和則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協(xié)作能力,能夠使學生配合得更加默契。
(2)多聲部彈唱
單人多聲部彈唱指的是由一名學生同時完成多聲部的演繹,唱出其中一個聲部,并彈奏其余聲部,在彈唱過程中,學生需要兼顧樂曲包含的多種節(jié)奏與音高,從而鍛煉自身協(xié)調性,達到口、手、眼一致的目標。此外,在彈唱練習中,還要求學生將自己的聲音與琴聲充分融合,提高共情能力,能夠通過聆聽體會作曲者在其中蘊藏的思想情感。學生在初次接觸多聲部彈唱時,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無法協(xié)調彈與唱之間的關系,常常顧此失彼,二者節(jié)奏不統(tǒng)一或出現(xiàn)明顯分層,無法融為一體。在教學中,教師可先采取二聲部彈唱練習,讓學生嘗試著從兩個聲部的表演開始,單手彈奏一個聲部,演唱另一聲部,再用一只手配合打節(jié)拍,初步鍛煉協(xié)調性。與其他項目相比,該練習具有一定難度,教學時應循序漸進。
首先,可要求學生先演唱一個聲部,并用一只手打節(jié)拍,多次練習,熟悉樂曲的旋律、節(jié)奏、音高等,盡量做到唱準。之后練習單手演奏另一聲部,做到熟記曲譜,練習到能夠流暢、完整地演奏的水平后,嘗試用另一只手打畫節(jié)拍,協(xié)調雙手動作,并逐漸在心中唱出旋律。當學生順利完成上述兩項內容后,可進一步嘗試綜合練習,同時進行演奏、口唱、畫節(jié)拍。綜合練習初期,必然會有學生無法做到一心多用,各聲部融合不暢,反而相互干擾,在節(jié)奏、音高等方面出現(xiàn)較大問題,教師應當深入觀察學生的練習過程,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對于有鋼琴演奏基礎但唱功較差、音不準的學生,可讓其加強口唱訓練,鋼琴彈奏音量適當減小,口唱音量增大;而鋼琴演奏能力較差、音準優(yōu)秀的學生反之。經(jīng)過一段時間練習后,學生逐漸熟練,則可選取不同風格、不同節(jié)拍的樂曲,鍛煉學生的各部分配合;學生能夠得心應手地處理二聲部彈唱后,則可逐漸增加聲部,唱一聲部,雙手彈奏其他聲部,具體步驟可參考二聲部彈唱教學。
(3)多聲部重唱
音樂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聲部的重唱技巧以及演唱技巧多種多樣,教師則需要結合課程大綱、標準以及相關的教學要求,引導學生充分理解多聲部重唱的具體技巧以及主要的發(fā)音狀態(tài)。引導學生通過反復練習等形式,進一步掌握多聲部重唱的具體方式,靈活運用相關的演唱技巧以及聲部重唱技巧,帶領學生充分感受到嗓音的變化情況以及聲部的振動情況。在學生反復練習多聲部重唱技巧的過程中,教師則需要適當給予相應的教學指導以及教學意見,并且及時糾正學生的學習問題。針對一部分無法完成多聲部重唱教學任務的學生,教師也需要采取鼓勵與引導的形式,不斷啟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演唱能力,在鼓勵學生以及啟發(fā)學生的前提之下,引導學生反復練習相關的聲部發(fā)聲技巧。多聲部重唱同樣具有較大的變化性,且隨著人數(shù)增加,難度會逐步提升,有大批學生在重唱中出現(xiàn)問題,其中最常見的是學生對旋律聲部音高與節(jié)奏具有較強的感受與把握能力,但對于中低聲部缺乏敏銳的捕捉能力,經(jīng)常出現(xiàn)音高偏差,節(jié)奏也無法保持一致,在同時進行多個旋律的歌唱時,學生無法兼顧聽與唱,或者會被其他人帶偏。為應對上述問題,教師應當在開展實踐練習前先給學生深入分析解讀作品特點,介紹其和聲、段落結構等,要求學生熟悉作品調性發(fā)展路徑,并指出作品中高調和轉調部位,要求學生重點關注。
在接下來的分聲部練習中,教師不應過早為學生分配聲部,而應先要求學生熟悉所有聲部,了解他人演唱的部分,在重唱中協(xié)作配合。學生熟悉所有聲部后,可開始為每個人安排需演唱的聲部,在分配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能力與水平,盡可能發(fā)揮每個學生的特長,將音區(qū)高的學生安排到旋律聲部演唱中,音色渾厚的學生則負責中低聲部演唱。若學生配合不佳,教師可增加聆聽練習,讓重唱小組中的其中一名學生不發(fā)聲,聆聽組內其他人的演唱,思考自己應如何配合。輪流進行的傾聽練習可給學生體會其他聲部音量、音色的機會,讓多聲部重唱變?yōu)橛袡C結合的整體,而非單純疊加。
(4)多聲部練耳
聽與唱密不可分,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敏感性與聽覺能力也是音樂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目標,練耳教學則是通過練習全方位提高學生聽覺能力,打下堅實基礎。在引導學生開展多聲部練耳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正確理解聽與唱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積極鼓勵學生通過反復練習以及獨自啟發(fā)等形式,逐步掌握具體的學習技巧以及訓練技巧。在學生遇到學習問題時,教師也需要耐心、及時解答學生的各類學習困惑。
(5)單人多聲部節(jié)奏訓練
練耳訓練與演唱訓練應相互結合,教師可擴充訓練方式,并通過口讀、打節(jié)拍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肢體協(xié)調能力。單人多聲部節(jié)奏練習可提高學生個人對節(jié)奏的把控能力,在初次接觸該訓練項目時,應降低難度,從二聲部開始,讓學生分別用雙手拍打高、低音聲部的節(jié)奏,并用一只腳打單位拍。實際訓練中,也可循序漸進,先進行某一聲部的節(jié)奏練習,并挑選節(jié)奏舒緩、清晰的樂曲,之后隨著學生能力的提升,可提高樂曲長度、難度,并增加聲部。教師需留意學生的節(jié)奏律動感與對強弱節(jié)奏的處理,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需要將相關樂理知識以及具體的聲部節(jié)奏、訓練技巧傳授給學生,隨后積極鼓勵學生通過自主努力開展相應的自我學習活動,這就要求教師不僅僅需要教具體的樂理知識,引入實際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更加需要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學習意志以及相關學科素養(yǎng),促使學生可以在自我訓練以及自我學習的過程中,充分掌握聲部節(jié)奏的具體訓練方式,以及主要發(fā)聲形式。
(6)多人多聲部節(jié)奏訓練
當訓練人數(shù)增加、需要協(xié)同時,難度就會大大提升。多人多聲部節(jié)奏訓練可有效提高學生的配合能力與傾聽能力,其側重將不同節(jié)奏進行整合、使其相互呼應、形成統(tǒng)一律動的過程,參與訓練的學生不僅要做好自己負責的聲部,還必須用心感受其他聲部的節(jié)奏與律動,逐漸獲得立體的節(jié)奏感。在實際練習中,學生之間容易受到影響,導致拍打節(jié)奏越來越快、逐漸失去配合,針對此類現(xiàn)象,教師可先使用節(jié)拍器對學生進行統(tǒng)一管理,并降低節(jié)奏速度,對同一樂曲進行分聲部練習,每次只突出其中的一個聲部,讓學生輪流加強練習,熟知自己聲部的節(jié)奏,提高配合默契程度。當學生配合得較為流暢后,可逐漸加快節(jié)奏,并撤去節(jié)拍器,要求學生勻速拍打。
4.結語
視唱練耳教學是音樂教育中的一門重要學科,是學習音樂的基石,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音準、節(jié)奏感、音樂聽覺能力和作品共情能力等,在此過程中,學生還可積累豐富的基礎知識。如今的視唱練耳教學仍過于單調,且未對訓練項目進行細化分類,教師可引入多聲思維的多元訓練,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俞文潔.淺析視唱練耳教學中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的培養(yǎng)[J].音樂時空,2015(10).
[2]王楠.視唱練耳教學中多聲思維的訓練與運用[J].大眾文藝,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