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麗娜
“生活即教育”,幼兒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需要做到從生活實際出發(fā),將自主性游戲活動和生活教育有機融合,從而更好地促進幼兒創(chuàng)造性、獨立性和自主性的提升。本文分析了小班幼兒自主性生活活動的重要性,結合幾個案例分析,總結了小班幼兒自主性生活活動開展策略,希望能夠通過有效的生活活動全面提升幼兒的自理能力、思維能力,為幼兒以后的學習活動奠定基礎。
一、小班幼兒自主性生活活動的重要性
自主性生活活動一直以來都是幼兒教育當中非常具有特色的一種教學形式,它能夠有效豐富幼兒教育當中的教學形式,很好地鍛煉幼兒的實踐操作能力,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幼兒教育當中“寓教于樂”的科學教育理念。小班幼兒年齡小,需要盡快獲得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能力的訓練可以說是小班幼兒教學的主要內容。如果單純地進行生活自理能力的訓練,那么小班的幼兒會感覺特別枯燥,加上不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就會產生抵觸情緒,進而不愿意配合教師,使得教學目標無法順利實現(xiàn)。在這樣的情況下,以活動為主要形式,更多地帶動小班幼兒積極參與到各種趣味化的游戲活動之中,通過自主參與活動,實現(xiàn)生活能力的全面養(yǎng)成教育,促進兒童天性的豐滿表達和表現(xiàn)。
二、小班幼兒自主性生活活動案例分析
(一)模擬家庭環(huán)境,生活自理活動
活動目標:模擬家庭內的活動,通過角色扮演,訓練幼兒穿衣、疊被子、穿鞋子的能力。
活動內容:
1.組織幼兒進入活動區(qū)域。(區(qū)域內,教師設計了類似家庭的小床、被子、穿衣鏡等設備)
2.播放兒歌的小視頻,讓幼兒感受早晨起床自己穿衣、疊被子、穿鞋子,這樣的小寶寶是值得夸獎的。
3.活動開始,教師扮演媽媽,選一個小朋友來扮演孩子,完成“起床穿衣”的場景設計。在這個過程中,有獨立、自理能力的小朋友會贏得大家的敬佩。
4.自主游戲,幼兒用教師投放的材料自己參與活動,選擇當媽媽、孩子,然后在游戲的過程中進行穿衣、疊被子、穿鞋子的訓練。
5.自主活動過程中,對于能力缺乏的幼兒,教師要及時給予指導,做好能力養(yǎng)成訓練。
活動總結及反思:
這個自主活動,依賴的是教師的模擬示范,投放材料的作用還是放在其次,所以教師要做好示范活動,讓幼兒感受到獨立完成穿衣等活動的樂趣。另外,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幼兒由于年齡小,不知道怎樣開展游戲,所以教師要分好組,讓一些活動意識強的幼兒帶領自己的伙伴,一起來玩游戲。
(二)形成角色轉變,訓練生活技能
活動目標:模擬餐廳的各種角色,訓練適應社會生活的技能。
活動內容:
1.創(chuàng)設情境。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墻壁裝飾等來創(chuàng)設餐廳的情境。
2.投放材料。教師投放一些餐廳內的設備材料等,諸如盤子、食物模型、服務員的衣服等。
3.教師參與游戲。教師角色扮演餐廳服務員,然后參與游戲活動,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角色扮演,學會禮貌叫餐、用餐、付錢、溝通等。
4.幼兒自主游戲。教師退出游戲活動,幼兒利用投放的設備材料等,自主開展游戲活動,教師監(jiān)督安全問題。
5.教師總結:本次活動中,我們學會了在餐廳內要安靜地用餐,不要大吵大鬧,有問題就禮貌地問詢,這樣才是值得夸獎的好孩子。
活動總結及反思:
本次活動以材料投放為主,教師參與其中進行了簡單的指導,讓幼兒利用眾多的食物材料等,最終實現(xiàn)對餐廳的社會生活能力等進行指導和訓練。
三、小班幼兒自主性生活活動開展策略
(一)充分發(fā)揮輔助材料的作用
自主性生活活動是幼兒進行游戲的主要形式,自主性區(qū)域活動是以幼兒興趣為主要出發(fā)點,促使幼兒主動探究、自發(fā)學習,使幼兒在活動中得到有效發(fā)展,在小班幼兒自主性生活活動的有效開展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輔助材料的作用。
首先,教師要保證輔助材料與活動的適合度。教師安排的輔助材料要考慮是否適合活動的內容,不必要的材料就不要投放了,不要求多。因為小班幼兒的年齡較小,投放了更多的輔助材料,就會分散幼兒的注意力,影響活動的效果。
其次,活動要體現(xiàn)出輔助材料的層次性。輔助材料也要有主次之分,要以主要材料為主,輔助材料的數量要減少,同時也要保證輔助材料不要搶走幼兒對主要材料的吸引力。例如,教師設計了整理書包的活動,那么書包、書本、玩具等就是主要的道具,如果輔助材料投放的玩具等過于有吸引力,那么小班的幼兒年齡太小,就會轉而去玩玩具,忽視了整理書包的生活能力訓練。
最后,要確保輔助材料的充分運用。教師要充分引導幼兒去使用輔助材料,運用輔助材料進行多種生活能力的訓練。例如,在設計疊衣服的活動中,衣服是主要的材料,一些和疊衣服有關系的道具也至關重要。諸如裝衣服的袋子、衣服掛、整理箱等,這些內容也要適度投放。
(二)發(fā)揮教師在自主活動中的作用
小班幼兒自主性生活活動的開展要發(fā)揮教師在自主活動中的作用,要巧妙、充分地利用各種資源,結合游戲的方式來組織科學探究性活動,為小班幼兒提供適宜的、具有發(fā)展性的科學探究空間,讓幼兒親歷探究發(fā)現(xiàn)的過程,愿意自己嘗試探索科學原理,提升幼兒自主探索的能力。
首先,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造環(huán)境。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要利用多媒體設備,讓幼兒先沉浸在固有的環(huán)境之中,并利用一些墻壁裝飾等,讓環(huán)境更為真實。
其次,教師要重視觀察指導。在幼兒自主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觀察和指導,觀察幼兒的表現(xiàn),同時指導幼兒更好地參與其中,避免出現(xiàn)活動偏差。
再次,教師要重視全面鼓勵。小班幼兒年齡小,教師不要打擊他們的積極性,要以鼓勵為主,確保教師鼓勵的語言要面向全體,同時也要對每一個幼兒都進行個別的鼓勵。
最后,教師要重視安全防控。幼兒自主活動的過程中,安全問題是關鍵,所以教師要時時刻刻以安全防控為主,確保幼兒活動的過程中不要出現(xiàn)糾紛,也不要因為爭搶等出現(xiàn)傷害行為。
(三)樹立幼兒的活動規(guī)則意識
小班幼兒自主性生活活動的開展要樹立幼兒的活動規(guī)則意識。
首先,教師要重視制定規(guī)則,自覺促進小班幼兒執(zhí)行規(guī)則。很多教師覺得小班幼兒年齡小,所以不需要按照規(guī)則來完成自主活動。其實,恰恰相反,小班幼兒應該從小通過訓練讓他們明白:參與任何活動都要依循一定的規(guī)則。
其次,教師要重視行為暗示,促使小班幼兒理解遵守規(guī)則。教師要在鼓勵幼兒的過程中,通過行為暗示等,促使小班幼兒遵守規(guī)則。例如,在游戲的過程中,幼兒出現(xiàn)了爭搶的行為,那么教師就要對沒有參與爭搶的小朋友給予鼓勵,重點表揚他們。通過這樣的行為暗示,很多小朋友就明白了遵循規(guī)則就是正確的。
再次,教師要重視榜樣示范,提升小班幼兒的規(guī)則執(zhí)行效果。雖然是自主游戲活動,但是小班幼兒年齡較小,所以教師要做出必要的示范,通過自己的示范來引導幼兒的行動。
最后,教師要重視最終評價,管理小班幼兒遵循活動規(guī)則。每次自主活動結束后,教師都要給予活動最終的評價,讓幼兒從中感受到生活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四)利用自主活動落實能力教育
幼兒園教育的主要形式,就是鼓勵幼兒在自主游戲活動過程中收獲應有的知識和實踐經驗。小班幼兒自主性生活活動的開展要利用自主活動,落實幼兒生活能力的教育。
首先,要培養(yǎng)小班幼兒的自理能力。自主活動的設計要考慮到幼兒的自理能力,讓小班幼兒能夠在活動中提升動手能力,學會有條理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其次,要培養(yǎng)小班幼兒的耐挫能力。在活動過程中,幼兒自然會遇到一些困難,面對這些困難,幼兒經常會“發(fā)脾氣”。教師要重視訓練他們的耐挫能力,要用平和的語氣引導幼兒去努力試一試,通過不斷嘗試來解決問題。
再次,要培養(yǎng)小班幼兒的社交能力。所有小班的活動都應該是幾個人協(xié)調完成的,這樣就會讓幼兒不得不去溝通,在溝通過程中自然地提升了社交能力。
最后,要培養(yǎng)小班幼兒的思考能力。教師可以通過提問來讓幼兒思考,自己為什么獲得了表揚,為了得到表揚,以后應該怎樣做等。通過簡單的師生對話,能夠確保幼兒的思考能力不斷得到提升,在動手的同時也有了動腦思考的訓練,最終提升了幼兒的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學前教育改革,教育學家越來越重視自主游戲對學前兒童發(fā)展的重要性,活動是感知生活的重要途徑,也可以滿足其對新奇事物的渴望。因此,在幼兒園游戲活動中,教師要增強游戲活動的自主性, 因為自主性游戲能讓幼兒在玩中樂、玩中學,通過玩再現(xiàn)生活,可以滿足幼兒長大的愿望,做一些大人能做的事,加強與生活教育之間的聯(lián)系,最終提升幼兒的生活能力,確保其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良性提升。
參考文獻:
[1]楊瓊.淺談幼兒園自主性游戲與生活教育的有效融合[J]. 新課程,2018(3).
[2]黃瑞.幼兒園自主性游戲與生活教育的融合[J].課程教育研究,2018(7).
[3]吳佳敏.“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小班自主性游戲中的運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12).
[4]趙雪琴.幼兒園自主性游戲的指導策略[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