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曼
得益于運輸業(yè)的發(fā)展,很多兒時沒有見過或者很少見的水果現(xiàn)在都可以在超市買到。有一種生長在南方的水果,北方人可能只在視頻中見過,那就是黃皮果。最近,有朋友在網(wǎng)上的視頻中,看到外皮金燦燦,果肉白嫩,外形跟桂圓差不多的黃皮果。他問,黃皮果難道就是桂圓的別稱?
黃皮果學名為黃皮,是蕓香目蕓香科植物的果實。桂圓學名為龍眼,是無患子目無患子科植物的果實。從植物學分類上來看,兩者毫無聯(lián)系。
從果實上來看,黃皮果一般比桂圓大一些,果皮可以食用,果核也可以食用。黃皮果的果皮與果肉是長在一起的,很難像桂圓那樣完整地將果皮剝離出來。黃皮果的果核有多核、單核之分,果核形似南瓜子,比南瓜子個頭小。桂圓的果核都為單核,形狀飽滿,顏色棕黑發(fā)亮,不可食用。
從味道上看,黃皮果分為酸黃皮和甜黃皮。南方人大多愛吃酸黃皮。酸黃皮有促進消化、解暑止渴的作用,很適合南方濕熱的夏季食用。甜黃皮是近年來新推廣的品種,味道清甜,酸味較少,但是藥用價值比不上酸黃皮。而桂圓味道甘甜,氣味清香,汁水豐富,有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的功效。
黃皮果原產(chǎn)于我國南方,多在廣西、廣東、福建種植。在黃皮果成熟的季節(jié),在廣東甚至幾元錢就能買到一斤。但是這種水果很難保鮮,只能現(xiàn)摘現(xiàn)吃。放置的時間稍長,表皮就會變色,甚至會影響味道。最為致命的是,黃皮果不能通過冷鏈運輸,因為黃皮果在低溫環(huán)境下,表皮也會變色,甚至影響風味。很多南方的水果在運往北方時,都是在果實七成熟時采摘,這樣在路上的幾天時間可以讓果實后熟,等到了目的地,雖然果實的味道不如在原產(chǎn)地全熟的時候好吃,也還能讓人接受。但是,黃皮果沒有后熟這一屬性,也就是說,七成熟的黃皮果采摘下來,放置幾天仍然不會熟,這時候的黃皮果奇酸無比,哪怕是南方人也難以接受。所以,黃皮果是因為難以保鮮的問題,才很難在原產(chǎn)地之外見到。
而且,黃皮果的味道也并不是人人能接受的。黃皮果里最常見的是酸黃皮,其果皮難以與果肉分離,大部分南方人都是帶皮吃。但是,黃皮果的果皮是帶有一股澀味和辣味的,果肉的味道又很酸,整個吃起來味道又酸又澀又辣。如果不幸還嚼到了果核,那還有苦味。不過,愛吃黃皮果的人,就喜歡它這種酸辣澀苦的味道,但很多人都難以接受。
要想吃黃皮果,最好的辦法是在黃皮果上市的季節(jié)到其原產(chǎn)地去。建議第一次嘗試選擇甜黃皮。甜黃皮完全成熟后是甜的。在嘗試吃酸黃皮時,可以試試當?shù)厝说膫鹘y(tǒng)吃法,將成熟的酸黃皮碾爛,配上鹽和辣椒一起吃。
如果無法去黃皮的原產(chǎn)地品嘗美味,可以退而求其次選擇黃皮果脯和黃皮果醬。南方正宗的黃皮果脯和果醬會有咸味,有的還帶有黃皮果的辣味,這種黃皮果脯特別適合在喉嚨不舒服的時候食用,有化痰止咳的功效。如果初次食用,可以選擇針對大部分消費者改良過的甜果脯和果醬,但是甜果脯和果醬含有大量的甘草和糖,味道雖好但是要控制食用量,避免血糖快速升高帶來健康問題。
編輯|郭緒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