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源棍
短文填詞作為福建中考試題區(qū)別于其他省市的綜合性題型,側重于對學生英語閱讀和詞匯的綜合考查。但從日常的初中英語教學及測試中可見,學生根據(jù)短文語境、音標、所給詞考慮詞形的能力、拼寫英文單詞的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弱勢,特別是對詞匯的應用能力,往往局限在一兩個詞之間。因此,福建初中英語學科教師應該積極考慮如何提升學生的英語詞匯量,以應對中考英語短文填詞題型。
一、目前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照本宣科,教學手段缺少
當下的初中英語學科教學工作中,教師往往照本宣科,不對詞匯進行適當擴展,按照平常的習慣教學單詞,跟讀、拼讀,不結合學生實際生活,進一步放大了英語詞匯教學的枯燥性。教育的本質在于讓孩子認識世界,而教學的目的在于開發(fā)學生智力、使學生養(yǎng)成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貧w到我們的課堂之中,原本應該依靠學生觀察、總結、發(fā)現(xiàn)、理解、思考和創(chuàng)造,這一系列的過程,卻被教師直接了當?shù)馗嬷?guī)律,教師看似完成了“教”的過程,卻沒有承擔起“師”的責任,忽視了對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二)死記硬背,詞匯學習枯燥
當我們走進初中英語的課堂,最常聽到的就是學生們?yōu)蹉筱蟮谋痴b之聲,原本文字形成的規(guī)律不被重視,文字對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被忽視,僅僅依靠“填鴨式”的詞匯教育方式:詞匯的組成、發(fā)音、運用規(guī)則和例句,剩下的完全需要學生死記硬背。如此循環(huán)之下,學生對英語學科的興趣度越來越低,成績也難以有所提高。對于語言學科的教育,一定要注重對語言形成規(guī)律的教導,輔以多重記憶技巧,提高學生對詞匯學習的成就感,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科的興趣。
(三)有教無用,缺乏語境練習
在很多學生的眼中,“英語學科無用論”的觀點一直長期存在,而這恰恰證明了語境缺乏對于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影響。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枯燥地對詞匯進行講解、學生機械地操練口語,形成粗糙的思維記憶,結果造成聽力考試的成績不如意、英語對話講不出的現(xiàn)狀。詞匯作為語言組成的三大要素之一,我們在聽、說、讀、寫的時候也是依靠詞匯來完成的,將詞匯進行拼接才能夠形成交流。因此,詞匯的學習需要根據(jù)語言形成的規(guī)律,引導學生在語境中形成,加深學生理解,強化詞匯印象。
二、關于福建中考短文填詞的命題分析
(一)短文填詞命題下的文本分析
根據(jù)以往福建中考中的英語短文填詞命題在學生成績上的欠佳表現(xiàn)可知,初中英語學科教師對于短文填詞命題的考查重點把握不準確,很多英語教師認為該類題目主要考查學生的詞匯量,而非語篇。事實上,從短文填詞命題的內容上可以發(fā)現(xiàn),這類命題雖然不及閱讀類命題或者完型類命題的文章長,但是經(jīng)常選擇一些主旨明確、行文清晰、語法豐富的英文篇幅,導致很多師生喜歡將其理解為簡單的詞匯填空,忽視對上下文的理解,其實這類題相當著重于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考查。
通過對以往福建省中考的例題分析可以看出,短文填詞命題不論在文章字數(shù)上還是在文章題材上,甚至是文章體裁上都已經(jīng)可以看作是一篇真正意義上的閱讀理解文章,而非大多數(shù)師生所理解的只是根據(jù)提示詞填充詞匯。由此看來,解答短文填詞類命題同樣需要向閱讀理解類命題靠近,需要一定的閱讀策略進行引導。
同時,以短文填空類命題在往年例題中的考法來統(tǒng)計,通過音標、所給詞和語境分析三方面來看,更多的側重于語境分析上。只有通過對全文的閱讀和理解下,才能夠得到準確的填空答案,并且利用音標的檢查完成詞匯運用得恰當與否,單純地只看挖空部分或者單純地只看一句話,是不能夠正確地推測出答案的。
(二)短文填詞命題中的考點分析
對于歷年中考英語短文填詞的真題考點進行分析,有助于幫助師生把握考試方向,并針對性地進行復習,幫助考生突破自身成績桎梏??偨Y往年例題后,不難發(fā)現(xiàn)短文填詞命題作為一道將文本、詞匯以及語法相結合的綜合類命題,在考點的分布上存在著一些共性和特性,對于指導廣大師生對于解答該類命題有著十足的幫助。
其一,給出提示詞但不含音標類短文填詞命題。該類命題其提示詞部分一般集中在動詞、名詞和形容詞上。以動詞為例,其主要考查學生對于時態(tài)、語態(tài)和動名詞的應用;以名詞為例,則主要考查學生對于名詞的復數(shù)形式應用,而且集中在“復數(shù)加s”的情況下,對于難度較大的不規(guī)則變形考查也出現(xiàn)在中考題中;以形容詞為例,則主要考查學生對比較級和最高級及形容詞變副詞的應用。
此外,對于代詞和數(shù)詞的考查在短文填詞命題中的考查較少。但是不論詞性如何變化,重要的是學生需要根據(jù)詞法掌握更多的同源詞匯,才能夠更加精準地把握考點。
其二,未給出提示詞類的短文填詞命題。這類命題則主要考查學生對于虛詞的掌握,如介詞、代詞、連詞和冠詞。以介詞和連詞為例,對于常用詞匯一定要精準掌控,比如and和but的用法;以代詞為例,集中在人稱代詞以及物主代詞上,如I, me和mine的用法;以冠詞為例,一定要掌握定冠詞、不定冠詞和零冠詞,如a / an, this / that的用法,還有一些固定搭配,如care for, look forward to, look after等。
三、依托短文填詞,提升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改進措施
(一)情境創(chuàng)設,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的興趣決定了學生學科的成績好壞,為了改善目前英語教學的枯燥性,積極提升學生興趣,初中英語教師可以積極創(chuàng)設各類英語教學情境,利用時下各類多媒體技術和設備,引領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融入教學,多維度、多角度地理解和感受英語詞匯的精髓,提升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興趣。
具體到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多了解新時代學生的興趣與愛好,在網(wǎng)絡中搜集與英語詞匯教學相關的圖文視頻;并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設備,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課堂教學,豐富學生的理解層次,保持學生對詞匯學習的興趣。長此以往,擺脫學生對詞匯學習的刻板枯燥印象,深化學生對英語詞匯的理解。
(二)強化閱讀,增加學生詞匯儲備
文章的形成離不開詞匯的組成,短文填詞命題不僅對學生的詞匯能力有要求,更對學生的短文閱讀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這也意味著,初中英語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不能一味地講求對詞匯的掌握,還要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更多的閱讀才能更加提高學生的詞匯運用能力,如果學生能夠保持定期的英語閱讀習慣,拓展自身的閱讀范圍,便能夠不斷豐富自身的詞匯儲備和語言應用能力。這也要求英語教師要擺脫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積極為學生提供各類英語課外讀物。
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從自身出發(fā),多閱讀初中階段的英文材料,收集相關閱讀素材,特別是一些當下青少年感興趣的領域,如科技、動漫、國際局勢等方面,并定期打印發(fā)放給學生。并且在作業(yè)布置上,加入對課外閱讀的考評。在課堂教學上,把課外閱讀素材融入課堂,提升教學現(xiàn)場互動。由此提升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度,強化學生對短文填詞類命題的解答能力。
(三)課外實踐,加強詞匯實際應用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中,往往認為英語是一門無需實踐的課程,英語教學工作也集中在對應試教育的重難點掌握中,缺乏課外實踐,這也造成了很多學生在對英語產(chǎn)生枯燥認知的前提下,提出“英語無用論”的說法。其實,所有語言類課程都是極需要實踐的,在實踐中形成語境,提升語言的應用能力。尤其是對初中生而言,他們的詞匯量少,詞匯應用能力低,不能準確地運用英語詞匯傳情達意。
落實在教學工作中,初中英語學科教師需要積極組織學生進行課外實踐活動,如定期的英語演講比賽、朗讀比賽或者寫作比賽,在實踐應用中鍛煉學生對英語詞匯的應用能力,利用競爭意識,強化學生的參與度,提升學生對英語詞匯的學習興趣,進而在課外實踐的過程中,重新煥發(fā)英語課堂的活力。
(四)文化引入,增強學生理解能力
語言的發(fā)展離不開文化的土壤,理解語言更是離不開對語言所在文化的了解。在當前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往往將詞匯、語法和閱讀視為單獨的個體來看待,忽視了語言組成元素之間的聯(lián)系,也沒有深入挖掘語言背后的文化內涵,導致學生學習起來越來越枯燥,喪失了對語言的興趣。而且引入文化的內核后,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對其他信息的接受程度,增加對自身國家文化的自信度,形成跨文化意識,促成學生形成積極正確的世界觀。
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在備課時,針對性地根據(jù)課程內容安排,增加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查閱詞匯形成的歷史,如Helen of Troy,直譯為“特洛伊的海倫”,實際含義為“紅顏禍水”,其典故來自于特洛伊王子因貪悋希臘絕世美女Helen的美色發(fā)動戰(zhàn)爭搶奪Helen的故事。教師在具體應用時,可以利用講故事、情境再現(xiàn)等方式,將典故再現(xiàn),加深學生對詞匯的理解,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增加學生對英語的興趣。
(五)創(chuàng)新記憶,增加學生記憶手段
除了幫助學生理解詞匯、增加文化背景外,因為英語語境的缺失,學生對詞匯的儲備需要記憶更多的詞匯,但是形成記憶的方式有很多種,如何幫助學生快速準確地形成記憶,這也是廣大初中英語教師所需傳授的學習技巧。在傳統(tǒng)英語教育中,不論是家長還是教師一直都推崇“背誦——遺忘——背誦”的循環(huán)模式,以求將詞匯死記硬背下來,但是這種方式費時費力,也不適合新時代下的學生學習訴求。這就要求英語教師積極學習各類記憶模式,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個性,創(chuàng)新記憶模式,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
在此,以對比記憶教學為例,簡述其實際運用方法。顧名思義,對比記憶法就是將類似的英語詞匯進行對比,引導大腦將兩個或多個詞匯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找出,在形成詞匯記憶的時候,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look和watch,同樣都有“看”的意思,但是look常用于泛指“看”的動作,而watch常用作及物動詞,指“看、注視”,類似于look at的用法。合理運用對比記憶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快速記憶詞匯的同時,幫助學生理解不同詞匯間的不同用法。
面對不斷革新的中考英語短文填詞命題,如何提升學生的英語詞匯儲備和應用能力,是廣大初中英語教師所必須應對的;同時,全新的教育體系改革目標,更是要求廣大英語教師必須要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摒棄舊有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一定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更要積極創(chuàng)設情境、了解詞匯背景、增加實踐應用、提供課外閱讀材料,不遺余力地發(fā)掘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科學地武裝自身的教學手段,實現(xiàn)初中英語詞匯教學更好地發(fā)展。
*本文為福建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課題“初中生英語短文填詞解題能力的現(xiàn)狀與提升實踐研究”(課題立項編號:FJJKZX21-433)的階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