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延高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小學生數學思維還處在發(fā)育階段,信息技術可以幫助他們理解復雜抽象的數學概念、公式,夯實學生數學基礎,促進他們的數學思維發(fā)育,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積極開展信息化教學,為學生量身定制教學方案,把信息技術貫穿在課前指導、課堂教學和課后復習等環(huán)節(jié),讓信息技術扎根數學課堂。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其次,教師可以利用幾何畫板軟件開展教學,展現平面圖形和三維立體圖形的區(qū)別,讓學生辨別表面積、體積和面積等概念,提升學生數形結合思維。此外,教師還要嘗試利用騰訊課堂App開展線上教學,設計線上互動與測試環(huán)節(jié),打造小學數學智慧課堂。
一、精心制作微課,營造探究性學習氛圍
微課畫面精美,可以重復性觀看,符合小學生思維特點,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其來導入新課,創(chuàng)設富有生活氣息、童趣的教學情境,一步步引導學生分析這些情境中蘊含的數學知識。教師在教授《認識圖形》一課時,可以利用微課展示七巧板拼出的各種圖案,例如可愛的小貓、城堡、飛機和人臉等圖案,利用這些有趣的拼組圖案來吸引學生,讓學生來分析這些圖案由哪些圖形組成,讓學生自主認識各種圖形。七巧板拼圖是小學生比較熟悉的益智玩具,教師可以利用其來拼出生活中常見的圖案,以此引導學生探究圖形在生活中運用,讓他們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等圖形,并鼓勵他們利用圖形來自主設計圖案。學生可以利用廢舊紙箱子制作七巧板,為七巧板涂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利用自己制作的七巧板來拼接圖案,快速認識各種圖形。有的學生利用兩塊三角形拼出魚頭,正方向和兩塊小三角形做魚身,用剩下的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做魚尾,拼出了可愛的金魚造型,并分別介紹了每一個部分利用到的圖形。微課可以把生活化案例融入課堂,營造有趣好玩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提升數學課教學質量。
二、幾何畫板開展教學,提升學生數學建模能力
圖形運動是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模塊教學重點,很多學生對平面圖形比較熟悉,但是對圖形運動和立體幾何了解比較少,不利于后續(xù)立體幾何教學開展。教師可以利用幾何畫板軟件開展教學,動態(tài)化展示圖形平移和軸對稱,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空間立體感。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幾何畫板演示鐘表時針走過的軌跡,動態(tài)化演示時針繞著鐘表中心旋轉,讓學生觀察時針走過的軌跡,讓學生明確圖形繞著某一個點、一定角度進行運動,這屬于旋轉,運動軌跡為弧線轉一圈正好是圓形。教師還可以利用幾何畫板展現圖形平移運動,演示電梯升降過程,讓學生畫出簡單示意圖,把文字轉化為圖形,培養(yǎng)學生數學建模意識,幫助學生解決這類數學題目。此外,教師可以利用幾何畫板畫一畫對稱圖形,先出示對稱圖形的一半,引導學生分析這一半圖形,鼓勵學生在幾何畫板上畫出另一半圖形,讓學生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幾何畫板不僅可以降低幾何模塊教學難度,還可以讓學生參與課堂互動,讓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解決數學問題,讓他們掌握信息化學習技巧,提升數學學習質量。
三、開展線上直播教學,促進課內外教學銜接
數學教師可以使用騰訊課堂開展線上教學,打通課內外教學銜接壁壘,科學指導學生課下學習,讓學生享受最優(yōu)質的互聯網教學資源,打造高效數學智慧課堂。例如教師在講解分數混合運算時,可以先錄制微課,帶領學生復習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以及小數和整數混合運算法則,為線上教學做好準備。線上教學重點講解分數混合運算過程,引導學生先觀察算式,堅持先乘除后加減的計算法則,引導學生明確分數除法計算法則,讓學生明確分數混合運算法則。教師可以線上和學生進行互動,引導學生探究交換律和結合律是否適用于分數加減法運算,讓學生分別利用常規(guī)算法和簡便方法進行計算,讓學生推理出簡便算法也適用于分數計算。學生可以線下自主回看教學視頻,針對自己的弱點進行復習,哈可以重復練習線上練習題,和同學們進行互動,解決課下自主復習難題。線上教學促進了小學數學課內外教學銜接,有利于督促學生課下學習,有效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效率和數學教學質量。
總之,小學數學教師要緊跟教育信息化潮流,圍繞單元教學難點來選擇信息化教學工具,利用微課滲透生活化教學案例,引導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利用幾何畫板軟件開展圖形與結合教學,提升學生空間立體感,為立體幾何教學奠定良好基礎,積極嘗試線上直播教學,指導學生課內外學習,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師生攜手打造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錢琦.信息化教學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有效運用[J].試題與研究,2021(27):163-164.
[2]朐上海,劉蕾.信息技術背景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1(04):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