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春松
摘 要:談心是人與人交流的一種手段,要促進人與人的感情,談心是必不可少的。 從前“老師”是一種權威的化身,尤其在中小學時代,學生更是唯師命是從;但是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深入,特別在追求“民主”“自由”的價值觀之下,老師和學生的談話一定要注意方法,如果我們采用的方法適當就可能會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即使花了不少精力卻收效甚微,甚至事情會走向反面。
關鍵詞:學生教育;談心;方法
一、聲東擊西
【案例】我們班上有位性格較為倔強的男孩。一天,我見他的發(fā)型很是怪異,頭發(fā)鬢角很長,前面劉海好像也染了色。我想,中學生這種裝束可不是好的苗頭,于是早讀課期間把他叫了出來,問他這發(fā)型在哪弄的。他是一言不發(fā),末了,我只好說:中學生行為規(guī)則里明確要求不許留長發(fā),更不能染色,你看全校有哪個學生這樣了?語氣中明顯帶著威嚴,帶著強迫。說到這,只見他轉(zhuǎn)身回到了座位,嘴里好像嘀咕著什么,我明顯感覺到是他的不滿。第二天,他的頭發(fā)又恢復了原樣,我很高興。但我知道那次的談話是失敗的,他并沒有從心里接受我的意見。
果然沒過幾天,他穿了一件很時髦的汗衫,前面印著周杰倫的大頭像,但卻是無袖的。我眉頭一皺,中學生在公共場合穿這種衣服不太合適。但我一想到上次的談話,就覺得換種方法才行。我利用一次訂正作業(yè)的機會找到了他,訂正完后我關心地問他,這段時間的學習感到壓力嗎?有沒有困難需要老師幫助的?他說數(shù)學有時老找不到感覺,做題總是出錯。我說可以建立一個錯題集,他也欣然的表示接受。臨了,我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說:這件衣服真漂亮,尤其是你穿,更帥了,但中學生在公共場合穿有點不合適,能不能換件?只見他不好意思的一笑:老師,我不知道,我明天一定換一件。從他的笑容里我知道他這次是從心里接受了我的建議,這次談話無疑是成功的。
【反思】前后兩次談話讓我感覺到:針對不同學生談話的方法要有選擇,對待那種較為倔強的孩子,采用這種“聲東擊西”的方法也許有較好的效果。采用迂回戰(zhàn)略,讓他感受到你對他的關心,讓他感受到你對他的關注,然后再委婉的提出你的要求,往往比你直接提出要求要有良效的多。
二、緩兵之計
【案例】王剛是位有多動癥的學生,每堂課,任課老師都要點他的名,為此幾乎是天天站我的辦公室。這不,一大早英語早讀課,英語老師反映他和同座鬧矛盾,很顯然是他侵犯了別人。下午,歷史課堂上又與老師發(fā)生沖突。我火冒三丈,決定給他一個處分上報德育處,否則到了初三他可得了。我把他的相關材料整理了一下,往他面前一放,“簽字”。他硬是不肯,我一看他還有點自尊,一想不如這樣:讓他回家好好想想,今后該如何上課,如何學習,如何與同學老師相處,寫個材料明天交給我。第二天不知是我的舉措有很大的震懾力,還是他心靈有了觸動,他遞交了入學以來書寫最認真的一份材料——“保證書”。上面詳細地寫上了上課、作業(yè)、與人相處等8方面的保證。我看了后,心想,有救了,于是說:你也復印一份,留給自己。從那以后,他還真有了改變,當然有一個過程,在老師的表揚和鼓勵中他的很多壞習慣漸漸的都丟進垃圾筒里了。
【反思】現(xiàn)在我望著那厚厚一疊材料時,真慶幸自己當時沒有一時沖動上交學工處,也許會解一時之恨,但會給學生造成多大的心靈創(chuàng)傷,我真的不敢想像,一個得了處分的學生的靈魂會有多自卑,一個在老師和同學眼里定義為差生的學生會有多沉淪。所以有時與學生談話要留有余地,讓學生有一個轉(zhuǎn)身的機會,采用“緩兵之計”會給你和你的學生都有一個向善的機會,何樂而不為呢?
三、移步換景
【案例】小A最近遇到了煩心事:一位喜歡她的男生給她遞了紙條表達了愛慕之意。她不知如何處理,給我一封求救信。我知道如果到辦公室,其他老師會知道,對她無疑是不好的,為了保護她的隱私,我們來到了滿是鮮花的校園小徑中,坐在石凳上我們開始了平等、坦誠的交流。周圍安靜極了,偶爾有一兩只鳥兒的叫聲打破我們的談話。我知道在那樣的氛圍那樣的情景中,我說的一切她都會坦然接受。因為我們已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我們已不再是師生的角色,我們是朋友,我們是知己,我們是兩個需要互相傾訴的靈魂。
最得意的一次談話是在學校水景橋的長椅上,我和小B坐在濃濃的柳蔭下開始了對話。小B是位成績出色的學生,但平時較為自私,很不關心班級體,在班上幾乎沒有同學喜歡他。為此,他也很苦惱。我知道這樣的他即使成績很優(yōu)秀,今后走上工作崗位會有人格上的缺陷。于是我把他約到了這里,我和他一起分析了原因:要主動的把自己融進集體中去,同學們還是會接受你的。在后來的學習生活中他還當上了勞動委員,成為我的一名得力干將。
【反思】老師們談話的地點大都選擇在辦公室,老師的意識中認為辦公室才是老師與學生談心的最佳場所。其實我們應該知道辦公室是老師辦公的地方,從其他老師的角度來看,會影響其他老師辦公的效率;從學生的角度來看,絕大部分學生來到辦公室都會有一定程度的緊張,談話效果也不佳。所以我們老師談話時應另辟蹊徑,換個地點也許會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鴻雁傳書
【案例】朱衛(wèi)是我班的問題生,成績也總是倒數(shù)??赡谴渭以L卻改變了我的看法。那天,到他家時已是八點??勺屛腋袆拥氖牵何业剿腋浇^續(xù)家訪,他堅持要送我,怕我在那左拐右拐的小巷中迷路,在他的堅持下,他一直到十一點才和我分手。當我剛到家時,卻接到了他的一個電話,問我到家了嗎?當時我就感動的眼眶潮濕了,就是這樣一個老師認為很差的學生,這樣一個老師認為無可救藥的學生,卻這樣尊敬關心著他的老師。
我知道,找他談心,談家庭,他的自尊會受到傷害;談學習,他的興趣并不在此。于是,第二天我給他寫了一封信,主要是感謝他昨晚對我的關心,并告訴他人要學會和困難、和惡劣環(huán)境作斗爭。信中我還說到:朱衛(wèi),當你堅持要送我的時候,當你在漆黑的巷口與我同行的時候,當我回到家接到你的問候電話的時候,我的眼眶是潮濕的,我的心靈是震顫的,謝謝,永遠忘不了你,我的學生。第三天,我的辦公桌上有了他的一張小小的紙條,只有兩個字“謝謝!”我知道他已被感動了。
【反思】有時我們給學生的不需要很多,就是那一滴滴水珠,在學生眼里卻是整個海洋;就是那一縷縷陽光,在學生眼里卻是一個太陽。從朱衛(wèi)的教育過程中我感受到了書信交流的好處,以后在其他同學身上屢試不爽,我戲稱我和我的學生是在“鴻雁傳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