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莉梅
【摘要】隨著小學英語教學新一輪的革新,對教學標準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根本不能滿足這一要求。因此,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就成為提高教學水平的必要手段。而將戲劇教學融入到傳統(tǒng)課堂教學當中,不失為一個較為有效的提高教學水平的途徑,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師生互動的有效性,還能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教學內容,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因此,本文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為例,就戲劇教學法在傳統(tǒng)課堂的融入進行了分析與探討,以期在促進師生有效互動的同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英語;戲劇教學;課堂互動
在課堂教學中以戲劇形式引導學生學習的一種教學方式,即為戲劇教學。將戲劇元素融入到學科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戲劇或劇場的形式展開課堂教學,其中教育才是戲劇教學的重點所在。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融入戲劇元素,有利于學生英語表達與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有助于學生英語交流能力的提高以及英語綜合素質的提升。因此,小學英語教學應充分發(fā)揮戲劇的優(yōu)勢,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在真實的語言情景中解放學生天性,使其英語發(fā)音更加準確,語言表達更加流暢。
一、戲劇教學融入小學英語課堂的意義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通常是以“灌輸式”“機械式”的教學模式為主,往往是學生緊跟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去學習,整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互動不夠充分,更不符合新課改與素質教育所提倡的“以生為本”的教學要求。而戲劇教學幾乎是對這一教學要求進行了完美的體現(xiàn),即讓學生以表演的方式對學習內容進行演繹,而教師則是站在觀眾的角度觀察和了解每一個學生。這樣,學生不僅可以通過表演展現(xiàn)自己,還能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頻率,從而真正達成教學目標,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戲劇教學的理論依據(jù)
西方的教育專家與學者們發(fā)現(xiàn)了戲劇隱含的教育功能,開始倡導在教育過程中融入戲劇元素。法國思想家盧梭是最早倡導在兒童教育過程中引入戲劇元素的人,他提出了“除了實踐,戲劇也有助于學習”的觀點。這也是我們大力推動戲劇教育理念發(fā)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教育戲劇、兒童戲劇、青少年劇場以及戲劇治療等,是當前世界范圍內在戲劇與教育融合活動中被應用得最為廣泛的形式。上述各種教育形式會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在中小學課堂中,我們最為常見的就是教育戲劇。其可以與各個學科課程融合,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到活動當中,使得自身潛能得到充分發(fā)揮,同時獲得更大的收益。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戲劇元素輔助教學,使得英語課堂的趣味性更加濃厚,通過游戲和表演的方式,讓課堂氛圍更加自由、生動、開放,讓學生的語言鍛煉更加順利,引導他們掌握更多的英語語言表達方法,并在教師的指導下發(fā)散自身思維,審視和提升自我,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促進良好個性的養(yǎng)成,實現(xiàn)健全、完整的人格的培養(yǎng)。
三、小學英語戲劇教學案例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 8 Dolls中的Cartoon time為例:
Step 1.The teacher talked freely with the students.
T:Where are Bobby and Sam? They may go to the museum today, but which museum will they choose? Take a guess!
T:The Museum of Robotics.
Step 2. Let’s start with picture 1.
(在這一過程中,就圖片與學生進行自然的交流與探討,自然而然地形成一段對場景一的語言描述。)
It’s Sunday. Bobby and Sam choose to go to the robot museum. They think the robots are? cool.
Step 3.The students try to describe picture 1 like this by themselves, and then work in groups.
(鼓勵學生利用自己已掌握的語言知識對圖片進行描述,要求時間、人物以及事件等基本要素必須要交代清楚。不要強硬要求學生使用某一固定的語言結構及形式。)
Step 4.Ask the students to talk with each other. Imagine what Bobby and Sam will talk about in the museum.
…
Step 5.Let the students discuss narrator 2 by themselves.
1.Look and say. Imagine what Bobby and Sam will say.
2. Take a guess. Think about it.
Bobby and Sam are at the museum now. Who do they meet? Can you say something?
(學生運用所學結構,通過觀察、猜想以及合作等方式,生成第二個場景的背景旁白,并演繹第二幕。)
T:What will Bobby and Sam say to the purple robot when they see it? What exactly will a robot say? Can somebody do that for me?Can somebody show me what Bobby and Sam are talking about with the robot?
(學生以三人一組,嘗試進行對話。)
Step 6. Ask The students to act out the whole play in groups of four. And then evaluate it.
(要求學生四人為一組,一起表演整個劇本故事,角色即旁白、Bobby、Sam以及Robot.)
在譯林版小學《英語》課本中,cartoon time版塊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較為貼近,很容易激發(fā)學生興趣,主角也是固定的,序列性較強。教師合理利用這一版塊的內容,不僅可以有效鞏固學生對單元知識點的掌握,還有充足的拓展與延伸空間。同時,在組織和指導學生創(chuàng)編、排練的過程中,教師本身的學科專業(yè)素養(yǎng)也會獲得提升。學生對教師的距離感也會逐漸縮小,并主動接近教師,積極在課堂上與教師進行互動。但是,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還是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鼓勵學生自主創(chuàng)作
學生對英語短劇的演繹,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和建議。學生必須對自己所要飾演的角色進行充分的了解,對演繹過程中的英文對白也要非常熟悉,學習英語知識的積極性才能獲得更加有效的提升,讓學生的思維在戲劇表演中更加開闊,積極動腦,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戲劇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研究劇本,鼓勵他們深入探究劇本,從中尋找相關規(guī)律,形成自己的理論系統(tǒng),以此鍛煉學生思維能力,提高英語水平。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自主創(chuàng)編,結合自己的理解和創(chuàng)意,另辟蹊徑,根據(jù)教師的指導,對固有內容進行拓展創(chuàng)新。雖然是藍本相同,但可以在原有劇情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同樣意義的話語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出來,在進行同一場景背景的語言描述時更具新意。這些都需要學生的主動思維來完成。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以生為本”,注重課堂上的師生互動的有效性。
(二)合理安排課堂時間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融入戲劇元素,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師生互動有效性,鞏固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的掌握,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合理安排課堂時間,在保證教學效果的同時,把握好教學進度。同時,戲劇教學只是諸多英語教學方式中的一種,不能占據(jù)所有的教學時間,導致顧此失彼,讓學生只享受到了學習的樂趣,卻沒有掌握知識點。例如,有的劇本內容較為簡短,在課堂上就可以完成時,教師就可以安排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排練和演繹;有的劇本較為復雜,課堂時間很難完成,那么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完成,課上只給予其適當?shù)狞c撥,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三)科學合理進行評價
小學英語戲劇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在于評價機制的多元化,同學、教師以及學生自己都可以是評價主體。評價維度并不是單一不變的,如:是否是合乎情理的想象?是否是新鮮、獨特的創(chuàng)意?創(chuàng)作情境是否新鮮有趣?學生是否能用語言準確、流利地表達出來?人物的情感表達是否充分?可以通過這些評價內容,設置“最具創(chuàng)意獎”“最佳演員獎”“最佳導演獎”等多個獎項,并通過各小組投票選出。這種方式的運用,與所強調的“優(yōu)化評價方式,激發(fā)學生內在學習動力”這一點極為相符。
在戲劇教學課堂上,學生們的精彩表演和創(chuàng)意劇本的改編都可以作為教學資源的一種進行再利用。從學生改編的劇本中選出較為優(yōu)秀的劇本,教師將其設計成便于閱讀的閱讀材料進行印刷,便于學生隨時閱讀欣賞,既有利于增強創(chuàng)作者的參與熱情,讓讀者欣賞到優(yōu)秀作品,又能在教室或學校展示欄展示學生的優(yōu)秀劇本及劇照等,并做成優(yōu)秀作品集,在期末或生日時贈送給學生,這將是學生學習生涯中所積累的最為寶貴的經驗財富。
小學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注重學生對英語語言的運用和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而戲劇教學則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表達環(huán)境,讓學生個性得以充分展現(xiàn)的同時,增添教學內容的趣味性,還活躍課堂氛圍,豐富教學形式,給學生更加充足的自由空間,促使他們主動交流與溝通。這也是對學生教學主體地位的肯定,促使他們在表演中實現(xiàn)英語綜合能力的有效提升。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重點自籌課題“基于具身認知的小學英語戲劇教學開發(fā)實踐研究”( B-b/2020/02/200)的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光榮巷小學)